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2)
2023(10619)
2022(8768)
2021(7958)
2020(6975)
2019(15483)
2018(15645)
2017(30978)
2016(16669)
2015(18656)
2014(18646)
2013(18677)
2012(17048)
2011(15156)
2010(15456)
2009(15236)
2008(15409)
2007(14138)
2006(12789)
2005(12096)
作者
(47020)
(39364)
(39068)
(36967)
(24900)
(18305)
(17689)
(14935)
(14570)
(14137)
(13403)
(12968)
(12723)
(12416)
(12126)
(11762)
(11610)
(11456)
(11334)
(11119)
(9822)
(9578)
(9383)
(8859)
(8803)
(8801)
(8791)
(8664)
(7720)
(7555)
学科
(85104)
(78801)
企业(78801)
(75893)
经济(75763)
管理(72557)
方法(32915)
(31805)
业经(28167)
(25587)
数学(25058)
数学方法(24893)
(23522)
(21780)
财务(21754)
财务管理(21726)
企业财务(20592)
中国(19545)
农业(17829)
(17414)
技术(17399)
体制(15506)
(15235)
(15210)
(14054)
(13750)
贸易(13742)
(13433)
(13404)
银行(13392)
机构
学院(250652)
大学(245726)
(112748)
经济(110743)
管理(104265)
理学(88922)
理学院(88184)
管理学(87315)
管理学院(86859)
研究(74859)
中国(63235)
(59189)
(50518)
财经(45770)
(41380)
科学(39681)
(38687)
(37558)
(36458)
中心(34388)
经济学(34387)
财经大学(33632)
业大(32142)
北京(31947)
研究所(31790)
经济学院(31098)
商学(30672)
商学院(30428)
(30254)
农业(29275)
基金
项目(152046)
科学(122578)
研究(115853)
基金(113029)
(95319)
国家(94452)
科学基金(83707)
社会(77323)
社会科(73436)
社会科学(73418)
基金项目(59870)
(59440)
教育(52118)
自然(51718)
自然科(50531)
自然科学(50519)
自然科学基金(49733)
(48102)
编号(46538)
资助(45396)
成果(37192)
(35705)
(35591)
(35092)
(35075)
重点(33285)
(32283)
国家社会(32065)
创新(31943)
课题(31299)
期刊
(132849)
经济(132849)
研究(77879)
(50445)
中国(47414)
管理(45291)
(35870)
科学(30396)
学报(28625)
(27525)
金融(27525)
农业(24280)
业经(24148)
财经(23925)
大学(23798)
技术(23141)
学学(22754)
经济研究(20889)
(20592)
教育(18933)
问题(17837)
技术经济(15166)
(14577)
(14380)
财会(14082)
商业(13883)
现代(13475)
会计(12294)
经济管理(12287)
世界(12039)
共检索到385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勰  孟勇  
本文研究了制度距离如何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效率以及调节变量的影响。本文通过1982—2019年共8353笔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样本,实证检验了假设,结果发现:(1)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可能缩短海外并购的完成时间。(2)并购经验可能增强制度距离对并购时间的促进作用,而海外上市则可能削弱;国有控股则可能削弱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对并购时间的促进作用。并购经验、海外上市对于文化差异的调节影响则不显著。研究认为:(1)制度距离、文化距离能提供多样性和异质性优势,促进双方完成交易。(2)并购经验能提升应对正式制度差异的能力,挖掘多样性价值;国有控股因为面临合法性挑战,所以削弱了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对并购完成的积极作用;公司海外上市面临更为规范化的监督程序,制度差异越大监管越多,从而延长了交易时间。本文丰富和扩展了制度距离、海外并购效率等研究,为实践提供了启示。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阎大颖  
本文综合国际商务战略领域的制度观和组织学习理论,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败与否的决定因素。通过对截至2010年中国企业发起的海外并购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表明,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能否成功有显著负面影响,而以往成功完成海外并购的国际经验则能显著提高后续并购的成功率。同时,国际经验还对制度距离的影响有明显的反向调节效应,即在既定的制度距离下,国际经验更丰富的企业再次发起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也相对更高。此外,本文还发现收购方是否国有企业、被收购方是否上市公司及是否自然资源类企业、收购方所聘并购专业顾问国际知名度,以及东道国外资开放度也是影响海外并购成败的重要因素。综合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元旭  刘勰  
本文研究了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跨国并购交易成败的影响,以及异质国际经验对制度距离影响的调节作用。通过1992—2012年我国505个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样本,实证检验了本文的假设,结果表明:第一,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距离能显著提升跨国并购交易的成功率。第二,一般国际经验对正式制度距离和交易成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第三,跨国并购经验对正式、非正式制度距离和交易成败存在显著负向、正向影响关系。研究认为:第一,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距离越大,收购方获取异质性的技术、资产等也越多,从而越可能达成交易。第二,一般国际经验能缓解正式制度距离产生的交易成本,并发挥正式制度差异的优势。第三,跨国并购经验不利于收购方应对...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江珊  魏炜  张金鑫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发起的172起对外跨国并购的事件为样本,利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分别与海外并购溢价呈正相关;国有产权性质会显著正向调节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与并购溢价的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强  
关键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建红  陈怀超  
本文在管制距离与规范距离两个维度的分析视角下,选择五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溢价并购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近的情形下,尤其是报价高于距离近的竞价方时,中国企业的海外溢价并购更容易成功;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远的情形下,相对于距离近的竞价方,中国企业的海外溢价并购成功率较低;然而,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远的情形下,国际化能力强和国际经验丰富以及在东道国社会关系良好的中国企业海外溢价并购也可以取得成功,尤其是缺少竞价方时,更容易成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灿飞  李振发  陈航航  
在区域一体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企业跨境并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论文基于BVD-Zephyr数据库统计的2003—2017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数据,分析了交易双方是否签订区域一体化协定和彼此间的制度距离对跨境并购成功率和交易金额的影响。通过Heckman两阶段回归,研究发现:①区域一体化能够促进中国企业达成跨境并购交易,但不能提升交易金额;②中国企业与正式制度距离远,即法律、规制层面差异大的国家内企业完成跨境并购的可能性更高,但正式制度距离的存在不利于交易规模扩大;③非正式制度距离与交易完成呈负相关关系,即文化层面上的差异过大不利于中国企业完成跨境并购。然而交易一旦完成,非正式制度距离大的贸易双方交易金额更高。此外,论文还认为,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内部成员国之间正式制度距离会衰减,其对交易规模的阻碍作用也会被削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碧珺  高恺琳  
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国,其海外资产的安全和收益由于涉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果、企业国际化发展成败而日趋重要。从具有独特性制度环境下“走出去”的中国跨国企业,其海外子公司绩效如何受到具有差异性的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了东道国与母国的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由于国有企业身份的特定优势、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经营的相对优势以及文化相似性的弥补作用,该负面影响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位于发达国家、文化距离较远东道国的海外子公司中。渠道分析表明,随着制度距离扩大,海外子公司对高质量雇员的需求增强从而增加了其平均雇员成本,并面临上升的东道国民众负面认知。同时,丰富的母公司海外投资经验、先行者行业经验以及良好的双边外交关系有助于缓释制度距离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制度因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研究从“走出去”的投资决策阶段,拓展到“走下去”的投资绩效评估阶段,为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和企业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阎大颖  
本文运用组织学习论和制度因素论,对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对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论,并以2000-2007年在沪深两地和中国香港上市的非金融类企业发起的海外并购交易为样本,对其现金流、账面收益和股东财富相关的多种财务绩效指标在海外并购前后超收益的变化趋势和决定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经验和海外并购经验越丰富,采取海外并购后的绩效越好;选择文化距离越小的东道国,海外并购后的绩效也越好。同时,相对国家竞争优势及东道国管制人文特征等因素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绩效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淑伟  何贤杰  王晨  
近些年,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数量和规模呈现显著增长。海外并购不同于本土并购,企业在"走出去"时要面临文化距离上的挑战。那么,文化距离对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价值创造存在何种影响,该问题是财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交叉研究的领域。本文以1995—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的221起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系统分析与检验了文化距离对海外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并购目标所在国之间的文化距离越大,海外并购为中国上市公司所创造的价值就越低;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文化距离影响价值创造存在完全的生产效率路径,部分的研发产出路径和部分的税收路径。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如果上市公司聘请了海外背景高管、有成功进行海外并购的经验以及同行业并购,则能减轻文化距离对海外并购价值创造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结论打开了文化距离影响海外并购价值创造的"黑箱",并从实证上给出缓解文化距离负面影响的应对机制,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如何应对文化距离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家章   周凡煜   连慧君  
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效率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路径之一。基于200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移民网络对中国企业OFDI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移民网络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OFDI效率,且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合同执行效率、弥合文化距离促进了企业OFDI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移民网络对中国企业OFDI效率的提升作用仅显著存在于非国有企业、绿地投资企业以及向非接壤国家直接投资的企业中,且在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距离在移民网络与中国企业OFDI效率的关系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制度距离缩小,会强化移民网络对企业OFDI效率的提升作用。因此,政府应加强移民网络建设,加大对OFDI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缩小双边制度距离,企业则应充分利用移民网络降低OFDI风险及不确定性,进而促进中国企业提升OFDI效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弛  余鹏翼  
文章利用20092015年中国企业222起跨国并购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正式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但是如果被并购的企业属于敏感行业,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对于水平并购这种负相关尤为显著,但是在垂直并购中并不显著。非正式制度距离与整体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但是在水平并购中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其原因是中国企业对自身文化过高的认同,对标的企业文化不够尊重,对于垂直并购,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其原因是中国企业与目标企业在管理上保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弛  余鹏翼  
文章利用2009~2015年中国企业222起跨国并购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正式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但是如果被并购的企业属于敏感行业,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对于水平并购这种负相关尤为显著,但是在垂直并购中并不显著。非正式制度距离与整体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但是在水平并购中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其原因是中国企业对自身文化过高的认同,对标的企业文化不够尊重,对于垂直并购,非正式制度距离与跨国并购绩效关系不显著,其原因是中国企业与目标企业在管理上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文章的结论说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中国企业在并购后仍应努力适应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并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跨国并购的绩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衣长军  刘晓丹  王玉敏  黄健  
文章结合制度理论,选取2005—2016年中国348家沪深上市公司的1 798家海外子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基于主效应和调节效应两个层次深入剖析了制度距离对海外子公司生存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正式制度距离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生存有显著负面影响,且非正式制度距离对海外子公司生存的影响更大;企业所有制、国际化经验能够有效调节制度距离对海外子公司生存的负向作用,即在既定制度距离下,国际化经验相对丰富的企业及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成功率更高;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注重制度差异,同时结合自身异质性,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降低跨国经营风险,延长中国海外子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持续经营时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先明  王巧然  
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面对持续增长的国内能源需求和长期存在的国际能源市场风险,能源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中国利用国外能源、开拓国外能源市场的重要手段。海外能源投资的区位导向是否与其他类型投资一致?本文运用负二项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基于中国2006—2015年对57个国家的能源投资企业/项目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并且偏好与中国制度差异较小的国家,符合"制度接近论";东道国与中国的制度距离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东道国能源禀赋、发展水平对海外能源投资的吸引力;同时,制度距离对中国能源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呈现非对称效应,在制度质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制度距离对中国能源对外投资具有不同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