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5)
- 2023(7475)
- 2022(6190)
- 2021(5631)
- 2020(4805)
- 2019(10662)
- 2018(10467)
- 2017(19614)
- 2016(10614)
- 2015(11912)
- 2014(11850)
- 2013(11621)
- 2012(10657)
- 2011(9581)
- 2010(9750)
- 2009(9106)
- 2008(8982)
- 2007(8266)
- 2006(7290)
- 2005(6909)
- 学科
- 济(42483)
- 经济(42410)
- 管理(39610)
- 业(36955)
- 企(31753)
- 企业(31753)
- 方法(17838)
- 财(16977)
- 数学(15574)
- 数学方法(15418)
- 技术(13996)
- 制(13570)
- 贸(13273)
- 贸易(13270)
- 易(13120)
- 出(11977)
- 中国(11622)
- 农(11303)
- 业经(10012)
- 体(9583)
- 体制(8247)
- 口(8247)
- 技术管理(8243)
- 出口(8225)
- 出口贸易(8225)
- 务(8145)
- 财务(8119)
- 财务管理(8094)
- 企业财务(7649)
- 银(7560)
- 机构
- 大学(156391)
- 学院(154349)
- 济(69759)
- 经济(68465)
- 管理(60018)
- 研究(52772)
- 理学(51502)
- 理学院(50971)
- 管理学(50252)
- 管理学院(49940)
- 中国(40052)
- 财(34392)
- 京(32615)
- 科学(29248)
- 财经(26519)
- 所(25912)
- 经(24137)
- 中心(23971)
- 江(23931)
- 农(23187)
- 研究所(23075)
- 经济学(22739)
- 业大(21198)
- 经济学院(20573)
- 北京(20295)
- 财经大学(19711)
- 院(19362)
- 范(18342)
- 师范(18156)
- 州(17960)
- 基金
- 项目(103031)
- 科学(82562)
- 基金(77076)
- 研究(76482)
- 家(67049)
- 国家(66556)
- 科学基金(57507)
- 社会(51349)
- 社会科(48943)
- 社会科学(48931)
- 基金项目(40134)
- 省(38906)
- 自然(35467)
- 教育(35252)
- 自然科(34706)
- 自然科学(34699)
- 自然科学基金(34131)
- 划(32801)
- 资助(31041)
- 编号(29417)
- 制(25609)
- 部(24294)
- 成果(24167)
- 重点(23405)
- 创(22581)
- 国家社会(22546)
- 发(21565)
- 创新(21375)
- 教育部(21359)
- 课题(20565)
共检索到241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瑞兵
文章利用1997—2016年国家层面的相关数据,从技术进步的短期效应——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视角考察了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母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均可显著正向提升我国综合创新能力及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与国内研发资本存量仍是影响我国综合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以OFDI与人力资本结合的吸收能力可以提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与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丹 刘宏
在中国人均GDP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技术差距逐渐缩小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促进本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对外直接投资(OFDI)获取逆向技术外溢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现实路径,具体考察技术势差的变化对这一技术溢出过程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内外技术势差的减小显著促进了OFDI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同时,技术势差的缩小有利于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庞磊
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绿地投资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OFDI)与母国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横纵两向比较与探讨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海外并购技术转移度低于绿地投资技术转移度,因而企业海外并购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包括研发资金溢出与人力资本溢出均高于绿地投资的溢出效应,企业海外并购与绿地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均有促进作用。同时,受到母国研发资金投入与人力资本存量约束,二者分别为企业海外并购与绿地投资设立了最低与最高"门槛值",企业海外并购数量超过最低"门槛值"与绿地投资低于最高"门槛值"均会带动母国技术进步,反之两者都抑制母国技术进步。因此,中国应提高对外直接投资中企业海外并购份额,以提高技术进步程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彤 崔昊
本文在国际技术溢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数理模型。该数理模型重点对Cohen & Levinthal的"吸收能力"理论作了扩展,将母国研发支出的"双重身份"扩展到"三重身份"。随后本文使用OECD国家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1)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研发溢出可以促进母国技术进步;(2)母国的研发存量和东道国研发溢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替代作用"为主;(3)通过"门槛回归"发现,随着母国研发存量的增加,该"替代作用"逐渐增加,但是其增幅较为微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揭水晶 吉生保 温晓慧
技术寻求型OFDI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使得OFDI渠道的逆向技术溢出议题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由于在技术和研发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如何通过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国内技术的进步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出以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命题。文章从我国企业OFDI动机探讨等五个方面,对现有相关研究最新动态进行述评,并基于此就该问题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申俊喜 戴娟
本文采用2003-2012年12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东道国的经济制度质量和政治制度质量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结果发现,东道国的经济自由度和政府治理水平均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东道国经济制度质量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应将经济自由度、政府治理水平较高的国家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以最大程度地获取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东道国制度质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 韩玉军
首先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运用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系统GMM检验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正向影响,逆向技术溢出通过促进国内技术进步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同时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状况都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因素。最后将样本数据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优化都具有正向影响,东部地区的影响系数最大。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产业结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 韩玉军
首先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运用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系统GMM检验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正向影响,逆向技术溢出通过促进国内技术进步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同时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状况都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因素。最后将样本数据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优化都具有正向影响,东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产业结构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健 陈丽珍
为检验我国OFDI是否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产生的条件,运用我国2004~2010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和"国际R&D溢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OFDI渠道获得的国际R&D并未显著提升我国的TFP。然后考察了6个衡量母国吸收能力的指标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促进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经济开放度和研发强度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没有起作用;技术差距和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邵宇佳 刘文革 陈红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异象"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140个投资国的相关数据,从东道国的反馈效应视角,将国别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和OFDI区位选择纳入同一框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在中国OFDI区位分布中的作用,并进一步解释"制度异象"。研究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果越强的东道国越是吸引中国的OFDI,更关键的是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够正向调节国别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也即削弱国别制度距离对OFDI的抑制作用。因此,中国选择制度距离较远的国家进行投资一定程度上是由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调节作用造成的。上述结论表明,应大力优化国内制度环境,提升制度质量,为企业的不同OFDI动机提供对应的制度优势。对外投资企业需加大内部投入,增强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宏 秦蕾
本文利用1990—2010年OFDI存量数据,参照CH模型构建国际R&D溢出回归模型,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结果发现,OFDI对国内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0%,全要素生产率就会增长1‰,但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效应,即国外先进技术逆向溢出有利于提高国内的生产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跃刚 杜江
文章在阐明制度变迁、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扩散能力、环境支持能力在内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于全部样本而言,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制度环境无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OFDI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彤 崔昊
本文在国际技术溢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将人力资本溢出引入了国际技术溢出的研究范畴。前人仅研究了逆向研发资金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的影响,而本文还研究了逆向人力资本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主要发现:(1)在本文的研究年限中(1985~2008年),整体而言,东道国逆向研发资金溢出和逆向人力资本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2)对于逆向研发资金溢出而言,中国的人力资本可以形成一定的吸收能力,为使得逆向研发资金溢出对国内技术有正向的影响,存在国内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即,从2001年开始,逆向研发资金溢出经过国内人力资本的吸收,对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跃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逆向投资迅速增长,其目的之一是通过向发达国家投资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推动母国的技术进步。发展中母国海外投资企业通过创新激励和学习激励等途径在发达东道国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改进和技术引进等活动以实现自身的技术进步,并影响母国企业乃至母国国内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发达国家进行逆向投资获取技术进步将受到来自于东道国和投资母国两方面相关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逆向FDI 技术进步 传导机制 制约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霍忻
笔者借鉴L-P模型,选取1985年~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衡量指标具体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程度和吸收能力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即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将引致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0.0163%,但效应程度不及国内研发和进口贸易;此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还受到人力资本水平、研发强度和技术差距等吸收能力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