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8)
2023(9490)
2022(7804)
2021(7222)
2020(6014)
2019(13751)
2018(13205)
2017(24892)
2016(13324)
2015(15061)
2014(14798)
2013(14726)
2012(13712)
2011(12625)
2010(12453)
2009(11764)
2008(11626)
2007(10238)
2006(9036)
2005(8457)
作者
(37307)
(31465)
(31321)
(29861)
(20044)
(14877)
(14014)
(12105)
(11932)
(11035)
(10905)
(10376)
(10215)
(10114)
(10089)
(9778)
(9376)
(9132)
(9104)
(8844)
(8055)
(7526)
(7433)
(7109)
(7096)
(7053)
(7045)
(6565)
(6266)
(6190)
学科
(58264)
经济(58171)
管理(42325)
(36875)
(30066)
企业(30066)
方法(24781)
数学(22308)
数学方法(22138)
中国(19607)
(18496)
(16434)
(14348)
(13539)
贸易(13532)
(13301)
业经(12297)
(11445)
银行(11435)
(11323)
(11029)
(10687)
金融(10685)
(10154)
环境(9640)
体制(9621)
(9412)
财务(9390)
财务管理(9368)
农业(9076)
机构
大学(198620)
学院(193963)
(93723)
经济(92292)
管理(72495)
研究(71880)
理学(62508)
理学院(61792)
管理学(60931)
管理学院(60552)
中国(57095)
(45189)
(41898)
科学(39032)
财经(35645)
(35237)
(32746)
经济学(32015)
研究所(31776)
中心(31514)
经济学院(28846)
(28170)
(27338)
北京(26979)
财经大学(26878)
(26196)
(24526)
业大(24371)
师范(24308)
农业(21823)
基金
项目(130029)
科学(105031)
基金(100090)
研究(95193)
(87774)
国家(87187)
科学基金(74863)
社会(66310)
社会科(63178)
社会科学(63166)
基金项目(51725)
自然(45848)
(45391)
自然科(44852)
自然科学(44841)
自然科学基金(44110)
教育(43280)
资助(40936)
(39720)
编号(34772)
(31709)
(30120)
国家社会(30106)
重点(29893)
成果(29072)
教育部(27868)
中国(27798)
(27308)
(26908)
人文(26123)
期刊
(99774)
经济(99774)
研究(64516)
中国(40410)
(35200)
学报(28705)
管理(28542)
科学(28309)
(25509)
大学(22905)
学学(21633)
(20747)
金融(20747)
财经(19237)
经济研究(17824)
农业(17149)
教育(16809)
(16674)
技术(14497)
(13831)
问题(13613)
业经(13130)
国际(12147)
世界(12094)
(9996)
技术经济(9241)
统计(8975)
(8424)
(8320)
理论(8191)
共检索到298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邓明  
利用2000-2009年中国在73个国家和地区的OFDI数据,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东道国制度质量、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制度距离等方面考察了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和法治制度对发展中国家吸收OFDI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则不显著;"制度距离"对东道国吸收OFDI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在发达国家成功投资的经验会通过文化制度、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溢出到与其制度"相邻"的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溢出路径为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研究结果还表明,双边汇率以及东道国资源禀赋都是影响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冀相豹  
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在98个国家的OFDI数据,综合新制度经济学和组织学习理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涵盖政治、经济的综合性制度测度指标,考察了政治和经济制度差异对中国OFDI区域分布的影响,检验了OFDI累积优势效应及其对制度差异影响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政治和经济制度差异对发展中国家吸收中国OFDI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经济制度差异对发达国家则不显著;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均存在显著的OFDI累积优势效应,并对制度差异的影响都有显著反向调节效应,但发展中国家的上述效应均弱于发达国家。此外,本文还发现双边贸易、东道国贸易开放度、距离成本等也是影响中国OFDI区域分布的重要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良  
基于制度距离视角,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建立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制度距离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制性制度距离和规范性制度距离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有负向影响;传统影响因素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选择行为仍然重要。基于管制性制度距离的复杂机制,本文对其方向性加以区分并检验,发现中国企业选择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投资时,制度距离的影响更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柳  李勤昌  
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影响外国投资的制度性成本,是影响外国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融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要求,从制度环境视角探究不同收入水平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中国OFDI的影响差异,期望为中国OFDI区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工具支持,从而助力提升中国经济外循环质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中高收入东道国之间的管制性距离负向影响中国OFDI规模,中国与低收入东道国之间的管制性距离正向影响中国OFDI规模;规范性距离和认知性距离均负向影响中国OFDI规模;鼓励性的东道国政府FDI态度正向影响中国OFDI规模。本文对现有文献的边际贡献在于,在既有的三维度制度距离分析框架内加入东道国政府FDI态度变量,形成四维度分析框架,丰富了制度距离研究理论框架,提高了制度距离研究的实践指导性。同时,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投资制度质量、制度质量决定制度距离的逻辑,按收入水平将样本国家划分为低收入东道国(低制度质量东道国)、中高收入东道国(中高制度质量东道国),具体地考察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影响的异质性,以保证估计结论能更有效地为中国OFDI区位选择提供指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綦建红  李丽  杨丽  
为了探索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四种方法对文化距离进行全面测度,然后基于2003-2010年中国对40个东道国及地区OFDI的面板数据,利用PCSE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不是简单的正负向关系,可能存在门槛效应。对此,进一步采用Hansen非线性门槛模型检验,不仅完整地刻画出二者之间的U形关系,而且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与说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华容  王晓轩  黄漫宇  
本文分析了心理距离的七个维度,也即语言差异、宗教信仰差异、文化距离、产业发展差异、政治体系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和地理距离影响OFDI区位选择的传导机制,并运用2004—2013年中国OFDI的主要数据,在心理距离、心理距离的七个维度以及根据OFDI动机所确定的三个控制变量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在心理距离的七个维度中,对于中国OFDI区位选择影响程度最大的为语言差异,其次为政治体系差异,文化距离最小。克服语言差异与政治体系差异所带来的障碍成为中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产业发展差异与中国OFDI存在正向线性关系,反映了中国OFDI过程中寻求战略资产已经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振林  黄凯  
以"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为样本,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而法制制度距离则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在采用Ward系统聚类分析法将经济制度距离差异分为大、小两组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既存在明显的惯性特征即前期投资会显著影响当期投资,又遵循着出口导向型投资,而且还倾向于投资那些汇率估值较低、基础设施更完善、劳动产出更高的国家或地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邵宇佳  刘文革  陈红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异象"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140个投资国的相关数据,从东道国的反馈效应视角,将国别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和OFDI区位选择纳入同一框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在中国OFDI区位分布中的作用,并进一步解释"制度异象"。研究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果越强的东道国越是吸引中国的OFDI,更关键的是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够正向调节国别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也即削弱国别制度距离对OFDI的抑制作用。因此,中国选择制度距离较远的国家进行投资一定程度上是由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调节作用造成的。上述结论表明,应大力优化国内制度环境,提升制度质量,为企业的不同OFDI动机提供对应的制度优势。对外投资企业需加大内部投入,增强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邵宇佳  刘文革  陈红  
由于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在制度适应成本,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的制度距离会对企业OFDI产生负向影响。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140个国家和地区OFDI的分析表明:中国企业的OFDI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动机和战略资源寻求动机,其中,市场寻求型OFDI表现出显著的互补效应,战略资源寻求型OFDI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东道国与中国的制度距离会通过投资动机影响中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即倾向于向制度距离较小的国家和地区进行OFDI,且制度距离会弱化市场寻求型OFDI的互补效应和战略资源寻求型OFDI的挤出效应。站在企业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在进行OFDI时并不具有"制度风险偏好",而是表现出"制度风险规避"特征:选择对其自身发展来讲制度风险较小(制度距离较小)的目标市场进行OFDI。因此,中国应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升国内制度质量,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并增强企业的制度适应能力,以有效减小制度距离对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约束,进而优化OFDI区位分布,提高OFDI效益和质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祁春凌  邹超  
基于经济自由度指数、全球政府治理指数以及荷兰学者Hofstede的国家文化指数,全面构建了东道国经济、法治和文化制度的评价指标,利用2003-2009年我国在51个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考察了东道国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OFDI受到制度因素的驱动,具有显著的"弱效制度"规避和"强效制度"寻求动机。具体来看,东道国较高的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东道国正式制度质量越是优于我国,越能吸引我国的投资。非正式制度方面,东道国华裔关系资产对我国的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正式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会对我国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薛求知  帅佳旖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其中区位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事关投资成败与资源配置效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容易忽略企业间的差异,而特定东道国的投资经验比一般性国际化经验更具有针对性,所产生的知识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来源。根据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基于2001—201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区位数据,运用条件Logit模型探索对外直接投资中制度距离、东道国直接和间接投资经验与区位选择的关系发现,制度距离降低企业进入东道国的意愿,企业倾向于选择制度距离更小的东道国;企业自身在东道国的直接投资经验可提高企业再次进入意愿,并减弱制度距离的负向影响;企业既可通过自身经验积累知识,也可通过向其他在东道国的中国企业学习,提高该区位的吸引力,但因学习效应与竞争效应并存,东道国间接投资经验与区位选择之间呈"倒U型"关系。鉴于制度距离的影响因企业而异,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布局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东道国。对于制度距离大的发达国家,企业可在充分考虑竞争效应的前提下,通过向其他中国企业学习模仿,降低进入风险;对于制度距离小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应借助企业在母国市场的竞争优势或既有海外分支机构经验,逐步培育国际化经营能力,完善在东道国的布局,减少外来者劣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家章   周凡煜   连慧君  
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效率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路径之一。基于200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移民网络对中国企业OFDI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移民网络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OFDI效率,且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合同执行效率、弥合文化距离促进了企业OFDI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移民网络对中国企业OFDI效率的提升作用仅显著存在于非国有企业、绿地投资企业以及向非接壤国家直接投资的企业中,且在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距离在移民网络与中国企业OFDI效率的关系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制度距离缩小,会强化移民网络对企业OFDI效率的提升作用。因此,政府应加强移民网络建设,加大对OFDI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缩小双边制度距离,企业则应充分利用移民网络降低OFDI风险及不确定性,进而促进中国企业提升OFDI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綦建红  杨丽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呈明显的洲际分布不均衡特征。首先运用2003—2010年中国对40个国家(地区)OFDI的面板数据,并且引入交叉项变量进行总体检验,结果表明: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均与OFDI呈负向关系,并通过双边贸易额等因素产生传导作用。然后依据地理距离均值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组检验,发现当地理距离较小时,地理距离与OFDI负向关系不变,但是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大,其对OFDI的影响转而呈现正向关系。同理,文化距离分组检验也验证了门槛效应的存在,即当文化距离增大时,文化距离对OFDI的影响愈不明显,但能通过贸易间接阻碍OFDI。基于此,中国OFDI在集中于地理距离与文化距离较小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同时,应通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削弱文化距离对中国OFDI的间接阻碍作用,完善中国OFDI的空间格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衣长军  徐雪玉  刘晓丹  王玉敏  
获取技术溢出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OFDI的重要动因,文章结合制度观和组织学习理论,选取中国328家上市OFDI企业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了制度距离、组织学习对"走出去"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正式制度距离能够显著提升OFDI企业创新水平,即两者之间存在"正式制度距离悖论";(2)非正式制度阻碍海外子公司向国内母公司转移技术、知识,抑制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而探索式学习能够有效地正向调节非正式制度距离的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应鼓励和引导我国跨国公司"走出去"进行技术获取型OFDI;高度重视制度距离的优越性及局限性;优化组织学习以获取新知识和技术,进而提升跨国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瑞兵  
文章利用1997—2016年国家层面的相关数据,从技术进步的短期效应——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视角考察了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母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均可显著正向提升我国综合创新能力及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与国内研发资本存量仍是影响我国综合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以OFDI与人力资本结合的吸收能力可以提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与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