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2)
- 2023(17677)
- 2022(14728)
- 2021(13725)
- 2020(11585)
- 2019(26702)
- 2018(26687)
- 2017(51780)
- 2016(28373)
- 2015(31823)
- 2014(32162)
- 2013(31282)
- 2012(28332)
- 2011(25348)
- 2010(25509)
- 2009(23581)
- 2008(23236)
- 2007(20637)
- 2006(18135)
- 2005(16540)
- 学科
- 济(111916)
- 经济(111767)
- 管理(84920)
- 业(81093)
- 企(68114)
- 企业(68114)
- 方法(51163)
- 数学(44398)
- 数学方法(43639)
- 中国(31094)
- 财(30898)
- 农(30854)
- 业经(25887)
- 学(25517)
- 制(25187)
- 地方(20752)
- 农业(20634)
- 理论(20243)
- 务(19730)
- 财务(19637)
- 财务管理(19599)
- 银(18714)
- 企业财务(18670)
- 银行(18665)
- 贸(17982)
- 贸易(17971)
- 融(17845)
- 金融(17840)
- 行(17744)
- 体(17741)
- 机构
- 大学(403195)
- 学院(400643)
- 济(157149)
- 管理(155814)
- 经济(153657)
- 理学(134881)
- 研究(133740)
- 理学院(133343)
- 管理学(130630)
- 管理学院(129887)
- 中国(99633)
- 京(86085)
- 科学(83737)
- 财(75475)
- 所(67399)
- 农(65478)
- 研究所(61317)
- 业大(60448)
- 中心(60024)
- 财经(59874)
- 江(59251)
- 经(54412)
- 北京(54237)
- 范(52998)
- 师范(52435)
- 农业(51139)
- 院(48684)
- 经济学(48040)
- 州(47699)
- 财经大学(44675)
- 基金
- 项目(273568)
- 科学(215182)
- 基金(199019)
- 研究(197590)
- 家(174144)
- 国家(172742)
- 科学基金(148407)
- 社会(124826)
- 社会科(118219)
- 社会科学(118190)
- 省(106552)
- 基金项目(104756)
- 自然(97349)
- 自然科(95110)
- 自然科学(95086)
- 自然科学基金(93354)
- 教育(91860)
- 划(90061)
- 资助(82840)
- 编号(80033)
- 成果(65681)
- 重点(61389)
- 部(60069)
- 发(56992)
- 创(56485)
- 课题(55775)
- 创新(52773)
- 科研(52225)
- 教育部(51596)
- 国家社会(51433)
- 期刊
- 济(172530)
- 经济(172530)
- 研究(118390)
- 中国(78561)
- 学报(66275)
- 科学(60344)
- 农(60297)
- 财(58792)
- 管理(58760)
- 大学(50642)
- 学学(47730)
- 教育(46611)
- 农业(40911)
- 融(35962)
- 金融(35962)
- 技术(34945)
- 财经(29907)
- 经济研究(27974)
- 业经(27759)
- 经(25544)
- 问题(22624)
- 业(21054)
- 版(19765)
- 图书(19597)
- 科技(19114)
- 技术经济(18835)
- 理论(18722)
- 统计(18009)
- 现代(17735)
- 业大(16954)
共检索到586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阳敏
新型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已成各界共识,但如何根据当地特色优势布局产业的新型城镇化却至今没有完整模板。在大量调研访谈案例基础上,运用制度资本理论,扎根地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微观主体(居民、企业和政府)的行为,探索包容性城镇化具体模式及其特征、本质及其适用范围等。新型城镇化的包容性与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参与程度紧密相关,而城镇化成败与城镇化模式密切相关。新型城镇化实质是民营企业(城镇化主体之一)的企业家通过制度经营(城镇化独特新商业模式)形成制度资本(城镇化新资本形态)的过程,而城镇化是民营企业实现制度资本积累的载体。
关键词:
包容性城镇化 制度资本 微观动力 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智洪
如何妥善处理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要素集约水平的不匹配、城市规模的适度控制与流动人口的过分集聚的不协调以及城镇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相宜等现实问题,是目前城镇化发展亟需破解的困境。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需要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需要全民参与和广泛创新,需要从排斥性演进向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创新转变。结合包容性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和金字塔底层人民的协同创新,不仅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结构性变革和功能性转型,还能在全社会实现"机会均等"、"社会公平"和"成果共享"。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智洪
如何妥善处理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要素集约水平的不匹配、城市规模的适度控制与流动人口的过分集聚的不协调以及城镇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相宜等现实问题,是目前城镇化发展亟需破解的困境。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需要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需要全民参与和广泛创新,需要从排斥性演进向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创新转变。结合包容性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和金字塔底层人民的协同创新,不仅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结构性变革和功能性转型,还能在全社会实现"机会均等"、"社会公平"和"成果共享"。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穆怀中 王珍珍
基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事实以及高等教育人群市民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利用1991—2014年的时序数据,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城镇化水平、个人收入、住房价格的内在机理进行严格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等教育人口占比与城镇化水平表现为显著且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与个人实际收入负相关,而与住房价格正相关,可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在有效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存在自身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矛盾。为保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包容性城镇化作用的充分发挥,应通过合理安排高等教育人群的收入增长和住房服务机制,使其尽快实现完全市民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穆怀中 王珍珍
基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事实以及高等教育人群市民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利用1991—2014年的时序数据,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城镇化水平、个人收入、住房价格的内在机理进行严格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等教育人口占比与城镇化水平表现为显著且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与个人实际收入负相关,而与住房价格正相关,可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在有效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存在自身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矛盾。为保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包容性城镇化作用的充分发挥,应通过合理安排高等教育人群的收入增长和住房服务机制,使其尽快实现完全市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朝飞 杨飞虎
本文通过构建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指标体系,测度出中国2003—2015年30个省级区域的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指数,经莫兰指数检验发现其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进而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从生产性公共投资、社会性公共投资与环保性公共投资三个方面研究公共投资对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公共投资与社会性公共投资对城镇化包容性发展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且户籍制度改革变量与二者产生了正向的交互作用,说明随着对人口流动限制的放松,生产性公共投资与社会性公共投资对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支持作用有所增强,但环保性公共投资未能表现出显著的支持作用。在未来城镇化进程中,应当优化调整中国公共投资的行业结构与区域结构,从而更好地提升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
关键词:
城镇化包容性发展 公共投资 空间计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娟
首先从经济学角度论述了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包容性增长包括包容性生产、包容性分配、包容性交换和包容性消费四个方面;然后明确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路径是多元化、立体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有机组合;最后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提出了由城镇化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具体路径选择。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内涵 城镇化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梁鹤年
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是近来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我们在借鉴西方城镇化经验的同时,对其模式与内在逻辑的缺陷也应当有所警觉——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现代化",形容的是16世纪西方宗教改革以来的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经验主义的组合,对抗的是"现代前"的教权、君权。中国历史不同,不能张冠李戴。但受了几百年人家"船坚炮利"威胁、"物质文明"利诱,我们不自觉地西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宁宁 李国锋 袁王月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变迁可以看作是原有的行政力量在稳定的前提下有序退出,而参与农村社区管理的其他主体有序进入,并形成"遵从"导向下符合社会效率和各方利益的系列制度演化活动,这个过程受到乡村社区中面临的行政压力,社区自身的利益基础水平以及社区内部的社会结构状况的综合影响。本文回溯了不同农村社区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治理模式状况,利用多案例比较的方法,将相应治理机制的制度选择概括为代理型自治、竞争型自治、操作型自治、行政供给四种模式,为如何整合农村社区管理秩序,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和实施效果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力超 唐露萍 陈熙龙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其影响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民营资本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首先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对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采用我国2006~2009年的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115个城市444家民营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面板门限的回归方法检验了民营资本的发展是否与我国城镇化进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探讨城镇化的不同阶段民营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效应是否有显著差别,以此对比我国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的民营资本发展水平,为中小城市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发展民营经济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回归结果的分析,本文发现,城镇化进程突出的...
关键词:
民营资本 城镇化 经济发展 门限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丽华 张卫国
本文基于西欧国家、美国、日韩、拉美国家4种城镇化模式的经验及教训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际经验对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选择。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应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城市布局,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推进制度改革以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松 陈丽 雷春平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而居民收入水平虽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相较于宏观经济还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而收入分配不均主要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这无疑会阻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需重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包容性产业升级概念的提出旨在推动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弥合城乡居民发展权利差距,进而弥合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此,本文将从包容性发展视域出发,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旨在为各地方政府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弥合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近10年来,我国不同地区达到高包容性产业升级水平的省份数量均有所提升,由2012年11个省份完成高包容性产业升级增加到2021年2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当包容性产业升级水平越高时,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更加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晓艺 翟晓凤 杨飞虎
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4年~2017年的省级数据,对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上具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各个区域差异程度在持续扩大,造成全国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部的省际差异;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处于领先地位,中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提升较慢,处于落后状态,而各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议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松懈,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注重提高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整体水平;强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精准性,进一步调控区域内部地差异化,坚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基于投入产出视角评价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成效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卫国 黄晓兰 郑月龙 汪小钗
本文构建了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赋权,分别计算出2005—2012年重庆市包容性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综合得分和2012年中国西部各省区包容性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综合得分,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下运用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协调度较高,协调发展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远
构建了涵盖城市包容质量的城镇化质量测度体系,利用2000—2012年新疆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测度,并据此分析了城镇化质量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与城市包容质量子系统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2年新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速度要慢于城镇化率的提升速度;经济发展质量、人口就业质量基本逐年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城乡协调质量逐步下降,居民生活质量略有上升,总体上呈波浪式变化趋势,公共服务质量先下降后上升,城市包容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经济发展质量、人口就业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公共服务质量和城乡协调质量与城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城镇化质量 系统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