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86)
2023(16778)
2022(14174)
2021(12819)
2020(10856)
2019(24512)
2018(23589)
2017(44986)
2016(24043)
2015(26482)
2014(25769)
2013(25047)
2012(22603)
2011(20039)
2010(19651)
2009(17955)
2008(17425)
2007(15136)
2006(12931)
2005(11502)
作者
(67818)
(56625)
(56240)
(53505)
(35837)
(27064)
(25378)
(21916)
(21584)
(19846)
(19287)
(18994)
(17984)
(17579)
(17561)
(17435)
(16755)
(16739)
(16201)
(16195)
(13719)
(13683)
(13654)
(12918)
(12796)
(12699)
(12450)
(12136)
(11275)
(11011)
学科
(91080)
经济(90939)
管理(73592)
(68693)
(57809)
企业(57809)
方法(44208)
数学(39325)
数学方法(38843)
(28779)
(27368)
中国(24724)
(23795)
(23767)
银行(23620)
(22227)
业经(21172)
(18002)
贸易(17987)
(17931)
财务(17883)
(17880)
金融(17877)
财务管理(17842)
(17444)
(16991)
企业财务(16987)
(15719)
农业(15711)
技术(15056)
机构
大学(330427)
学院(326801)
(137128)
经济(134601)
管理(130482)
理学(113465)
理学院(112298)
管理学(110416)
管理学院(109813)
研究(107240)
中国(86748)
(67817)
(66527)
科学(64347)
(57550)
财经(53107)
(51878)
中心(51774)
业大(50874)
(48562)
(48121)
研究所(47385)
农业(45438)
经济学(43574)
北京(41389)
财经大学(40054)
经济学院(39525)
(39274)
(38707)
师范(38166)
基金
项目(232866)
科学(185054)
基金(174165)
研究(164325)
(154817)
国家(153327)
科学基金(132188)
社会(108443)
社会科(103150)
社会科学(103125)
基金项目(92253)
(88971)
自然(86999)
自然科(85096)
自然科学(85068)
自然科学基金(83584)
(75870)
教育(75459)
资助(69831)
编号(63110)
重点(52730)
(52042)
成果(49813)
(49621)
(48280)
国家社会(46901)
创新(46529)
(46244)
科研(45681)
教育部(45202)
期刊
(138512)
经济(138512)
研究(94089)
中国(62614)
学报(55315)
(53179)
(50426)
科学(49640)
管理(48330)
大学(42664)
(41351)
金融(41351)
学学(40637)
农业(32165)
教育(28264)
技术(26669)
财经(26572)
经济研究(23002)
(22772)
业经(22248)
问题(18500)
(17804)
(16349)
理论(15972)
科技(15680)
统计(15291)
(15042)
技术经济(14726)
(14538)
实践(14423)
共检索到480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力为  郭为正  
基于制度质量对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的理论分析和检验,本文以其为门槛变量对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得到:(1)制度质量对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在不同制度水平阶段,制度质量对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差异较大。全样本商业银行数据显示二者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制度质量的提升,制度质量对净利差的影响呈现显著为正—不显著—显著为负三个阶段;(2)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制度质量对净利差的影响都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但基本特征不同:发达国家在制度质量提升过程中,制度质量对商业银行净利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洪福  
近几年中国银行业高额的利润引发社会对其净利差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国45家商业银行净利差及其合理水平的估算和比较分析,发现其基本处于合理水平,所能容忍的利差下降空间即使存在也非常有限。对净利差结构的分析表明降低商业银行的资产费用率以及提高其非利差收益率是对净利差进行调节的重要条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林深  
净利差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6家上市银行2003年~2012年的数据对净利差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增长率、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收入比对净利差有显著影响,后,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锐  黄剑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存贷款、理财等领域面临激烈竞争,倒逼商业银行进行创新和转型。本文基于2006-2014年我国9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构建包含互联网金融指数的动态面板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但同时也对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和增速构成不利冲击,并提高其风险水平;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升幅度较大,贷款规模下降趋势更明显,风险水平上升幅度则较小。因此,发挥好互联网金融在健全和完善金融体系方面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加快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组织的改革,提升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戎戎  蒋团标  喻微锋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以我国58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就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整体上显著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但这种影响会因银行规模不同而存在不同的"门槛"效应。互联网金融对小银行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随着银行规模的增大,负面影响转为正向影响,且当银行规模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丽  石广玉  
净利差作为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其水平高低可以反映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展程度。本文基于16家上市银行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传统的做市商模型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将影响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因素分类为风险角度、成本角度、宏观角度,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过程。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本文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国家宏观调控两个层面提出银行自身应当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金融产品创新,转变盈利模式;政府应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晓宁  朱广印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和污染企业的行为,得出结论:商业银行并不是一定会贷款给节能环保产业,是否贷款取决于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相对大小。然后运用20092015年1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两高一剩"贷款清退比和绿色信贷比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比的估计系数为正,但是该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贷款进行清退会降低盈利能力,但是实施时间越长,负向作用越小。主要因为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不大,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现仍是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晓宁  朱广印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和污染企业的行为,得出结论:商业银行并不是一定会贷款给节能环保产业,是否贷款取决于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相对大小。然后运用2009~2015年1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两高一剩"贷款清退比和绿色信贷比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比的估计系数为正,但是该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贷款进行清退会降低盈利能力,但是实施时间越长,负向作用越小。主要因为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不大,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现仍是银行贷款的主流,但是从长期预测来看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会提高盈利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媛媛  张宗益  
本文利用我国21家商业银行1999—2007年的数据,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因素,并具体分析了国有银行、股份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因素包括违约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水平、风险厌恶程度、暗含利息支付、非利息储备的机会成本、管理质量、市场份额和政策因素,2004年央行改革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净利差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针对政策、战略等方面对各类商业银行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雪萍  
本文以2007~2013年共计54家中资银行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来研究银行资产规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资产规模在盈余管理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资产规模与银行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银行盈余管理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且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要小,全国性商业银行更能约束其盈余管理行为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根据结论得到的政策启示在于:为防范金融风险集聚,可以通过实施严格管制以充分发挥管制抑制银行内部人控制的作用或深化金融自由化道路以市场约束力推动商业银行经营者规范自身行为,从而降低银行盈余管理程度,提高金融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德发  汪宜香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外资银行的涌入及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金融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关于银行业竞争是否导致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的担忧也逐渐增多。本文选取15家商业银行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合理确定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衡量标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银行业竞争对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竞争与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之间不是简单的线型关系,而是正"U"型关系,当银行业竞争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时,就会导致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的发生。银行业竞争不仅对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的顺周期性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在其影响过程中还表现出异质性特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黎梦瑶  廉永辉  
本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化的背景下系统考察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在构造连续的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基础上,对2007—2017年38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1)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具有倒U形影响;(2)利率市场化对净息差的倒U形影响显著存在于股份制、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组,但在国有银行组中不显著;(3)价格效应是利率市场化对净息差产生影响的主要机制。本文研究有助于明确利率市场化的经济后果,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实现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辉  李梦雨  
本文基于收益与风险的视角,运用我国50家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考察了多元化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大型商业银行实施多元化战略在提高收益的同时分散了风险;小型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提升了盈利能力,但增加了信用风险。在此基础上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多元化经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旭  
选取18家商业银行2005~2011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将其分为三组同质同类银行,通过设计变量和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对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经营稳定性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贷款集中度对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经营稳定性和资本充足率具有反向影响,对不良贷款率具有正向影响;贷款集中度的影响在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因此,应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建立贷款集中度风险预警机制,重新定位市场以降低贷款集中度、有效提高收益和降低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焕鹏  严太华  
运用2003~2011年8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转嫁所得税负担的行为。全样本和不同子样本的分析结果都证实了我国商业银行存在转嫁所得税的行为,但是不同样本转嫁所得税的方式有所不同。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在所得税征收之前率先将所得税负担转嫁出去,其所得税负担与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不相关,与营业成本和贷款损失准备呈倒U型关系。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提高经营效率和降低贷款损失准备转嫁所得税负担,其所得税负担与净利息收入、营业成本和贷款损失准备呈U型关系,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