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32)
2023(17498)
2022(14720)
2021(13725)
2020(11669)
2019(27030)
2018(26300)
2017(49818)
2016(26851)
2015(30617)
2014(30310)
2013(30062)
2012(27698)
2011(25121)
2010(24855)
2009(23222)
2008(23052)
2007(20259)
2006(17429)
2005(15832)
作者
(75928)
(64017)
(63755)
(60687)
(40644)
(30659)
(29064)
(25034)
(24124)
(22584)
(21785)
(21504)
(20279)
(20251)
(19902)
(19884)
(19026)
(18890)
(18506)
(18413)
(15872)
(15487)
(15304)
(14514)
(14359)
(14291)
(14176)
(13820)
(12835)
(12518)
学科
(115023)
经济(114881)
管理(80803)
(75144)
(61961)
企业(61961)
方法(55842)
数学(49546)
数学方法(49011)
(33363)
中国(31924)
(30050)
贸易(30032)
(29240)
(28995)
(24652)
业经(23797)
(20776)
(20204)
财务(20147)
财务管理(20093)
地方(19756)
企业财务(19012)
农业(18869)
(18416)
银行(18384)
(18258)
金融(18253)
(17541)
(16749)
机构
大学(389776)
学院(385356)
(170262)
经济(167208)
管理(150268)
研究(131095)
理学(129956)
理学院(128598)
管理学(126517)
管理学院(125810)
中国(101147)
(81018)
(79399)
科学(75665)
(64663)
财经(63270)
中心(60606)
(59974)
研究所(58421)
(57672)
(56200)
经济学(54054)
业大(54034)
北京(50935)
经济学院(48949)
(47822)
(47685)
农业(47219)
师范(47200)
财经大学(47175)
基金
项目(258655)
科学(205491)
基金(192507)
研究(188253)
(167493)
国家(166218)
科学基金(143349)
社会(123151)
社会科(117136)
社会科学(117106)
基金项目(100664)
(97329)
自然(91640)
自然科(89592)
自然科学(89566)
自然科学基金(88016)
教育(87052)
(83037)
资助(79581)
编号(74322)
成果(60718)
(59515)
重点(58354)
(54482)
(53547)
国家社会(52801)
教育部(51786)
课题(50778)
(50302)
创新(50291)
期刊
(178051)
经济(178051)
研究(114205)
中国(73448)
(62936)
学报(57689)
管理(54852)
科学(53818)
(52920)
大学(44726)
学学(42037)
农业(35945)
教育(35874)
(35868)
金融(35868)
技术(33155)
财经(31696)
经济研究(30590)
(27212)
业经(26851)
(26444)
问题(24503)
国际(22852)
(20627)
统计(20558)
世界(19596)
技术经济(18935)
(18409)
理论(17958)
(17630)
共检索到574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瑶  陈晓文  
制度质量、对外直接投资是影响中国对中亚国家出口的重要因素。阐明了制度质量、OFDI及其交互作用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机制,并选取2003年~2017年中亚面板数据构建扩展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OFDI和中亚五国的经济制度质量对我国向中亚国家的出口具有直接且显著的促进作用;法律制度质量则是通过促进OFDI间接促进出口贸易。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构建有效合作机制,加强贸易投资领域的经济和法律制度建设;拓宽投资领域,改变单一的贸易商品结构等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保建云  
从实证角度分析中国与中亚各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认为:中国与中亚各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性与波动性特点显著,不利于双边与多边贸易的平稳与持续发展;现有的贸易商品结构限制了双边与多边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有待进一步优化。如何充分发挥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双边与多边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克服双边与多边进出口贸易中的问题和矛盾,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新蜀  张晓倩  
文章从出口贸易规模、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三方面对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并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亚五国市场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是决定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导因素,且中国出口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中亚五国市场进口规模的扩大,而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在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弱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孟军  王立勇  
从引力方程的微观基础出发,构建包含经济制度质量的引力模型,并利用占中国对外贸易额85%以上的36个国家(地区)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制度质量和中国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伙伴的经济制度质量与中国出口贸易高度相关,经济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地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引力较大,目前中国经济制度质量相对较低,对出口贸易的推动作用不显著。今后应进一步深化经济制度改革,提高经济制度质量,扩大与经济制度质量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文章试图论证中国IFDI、OFDI与出口贸易的互动机制,并运用20032013年中国与96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总体而言,垂直型和水平型双向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分别显著为正和负;出口创汇造成人民币上升压力,进而形成对IFDI的挤出效应和对OFDI的促增效应;外资大规模进入会强化汇率的自我调节机制,提升我国对海外资产的购买力。分区位看,中国通过IFDI的汇率传导机制在实现对欧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国家OFDI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存在较明显水平型OFDI的出口替代效应;而中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成玉  陈虹  
本文运用2003~2014年中国对中东欧16国OFDI以及3位SITC编码的200多种产品出口贸易数据,采用HauSSmann等(2007)的方法测度中国对中东欧16国出口技术复杂度,以两国人均GDP、贸易距离、出口总值以及合作机制等数据作为控制变量,实证检验OFDI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国对中东欧16国OFDI显著促进了对该区域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而且中国人均GDP、出口总值均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16+1合作"作为中国首次进行次区域合作机制,显著提升了OFDI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月  李新英  
日本提出在中亚地区将与中国在资源、市场和全球战略三个方面进行竞争。文章比较日本和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的贸易状况、贸易效率及贸易影响因素,认为中亚在日本和中国的出口地位均不高,日本与中亚五国贸易结合度低于中国。日本出口重在车辆,中国则重在服装鞋帽。日本和中国对中亚出口的贸易效率低,但贸易潜力巨大,且中亚五国对日本的贸易信赖度高于中国。哈萨克斯坦作为中日第一进口国,中日双方与其贸易往来将进一步提升。此外,日本贸易外交策略有可借鉴之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月  李新英  
日本提出在中亚地区将与中国在资源、市场和全球战略三个方面进行竞争。文章比较日本和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的贸易状况、贸易效率及贸易影响因素,认为中亚在日本和中国的出口地位均不高,日本与中亚五国贸易结合度低于中国。日本出口重在车辆,中国则重在服装鞋帽。日本和中国对中亚出口的贸易效率低,但贸易潜力巨大,且中亚五国对日本的贸易信赖度高于中国。哈萨克斯坦作为中日第一进口国,中日双方与其贸易往来将进一步提升。此外,日本贸易外交策略有可借鉴之处。
[期刊] 预测  [作者] 臧福江  孙明明  方兆本  
本文选取1994年1月到2008年8月的月度数据,在考虑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7月汇改的结构性影响之后,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出口与外国实际收入、中国相对出口价格、汇率的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与外国实际收入、中国相对出口价格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中国出口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实际收入的弹性(为正数)很高,中国出口的价格弹性(为负数)也较高;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显示:较大的汇率波动性能够导致出口减少。这都突出反映了我国经济一直以来过度依赖外需推动,内需严重不足的问题以及我国出口产业本身的深层次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蓝庆新  姜峰  
随着金砖国家出口占世界份额的增长,五大成员国出口贸易关系成为经济热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是否挤占了BRICS其他成员国的贸易生存空间,金砖国家在贸易领域中是否存在着竞争大于合作问题?文章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通过构建开放型动态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分析中国出口对开放型经济体净进口带动作用的机理,并且构建动态引力实证模型,采用2003~2015年BRICS成员国对173个国家出口的面板数据,运用两步系统GMM法进行参数估计,实证发现,中国出口对BRICS其他成员国出口贸易不存在挤占效应,而是产生明显的带动效应,特别是在低收入的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文章结论表明,金砖国家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深化和强化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是符合金砖国家发展利益的共赢之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白胜玲  崔霞  
本文选取与我国贸易关系最密切的三个国家(地区)——美国、欧盟、日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月度数据,构建实证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别研究出口退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出口退税的增长对三个主要贸易国(地区)的出口贸易存在着稳定的积极促进作用;而在短期会出现延迟出口或挤占出口的现象,导致当期出口贸易呈反方向变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文章实证分析了要素市场扭曲对贸易广度与贸易质量的影响。首先基于三元边际分解框架,将各省出口贸易总额分解为贸易广度、贸易数量与贸易质量,分析各省贸易总额与贸易模式的差异性;然后,采用计量模型,在控制了经济规模、人均收入水平、贸易成本等因素后,考察市场扭曲对贸易总额与贸易模式的影响。结论发现,中国各省份贸易总额差异主要源自贸易数量;贸易广度和贸易质量的跨省差异较小;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提升贸易广度和贸易数量提升了贸易规模,但对于贸易质量影响为负。因此,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降低市场扭曲程度是改善中国出口增长模式,提升贸易质量的重要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薛晨浩  任婕  赵多平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民间交流不断升温。选取2001—2015年中亚5国入境中国客流量和我国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进出口贸易与入境旅游关系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亚5国入境我国旅游游客量与进出口贸易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哈萨克斯坦进口贸易与入境我国旅游、哈入境我国旅游与出口贸易是单向Granger原因;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进口贸易是入境我国旅游客流量的单向Granger原因;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出口贸易是入境我国旅游客流量的单向Granger原因。中亚五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口、出口贸易间的互动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武鹰  许和连  赖明勇  
本文利用我国1996~2003年17个制造业对16个OECD国家的出口贸易面板数据以及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的水平链接溢出效应和后向链接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贸易企业通过向上游产业的非出口部门企业购买中间产品和服务产生了积极的后向链接溢出效应,而出口贸易企业的水平链接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后向链接溢出主要来自于对美国和其他14个OECD国家的出口贸易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奕  马廷廷  
本文将资源基础观理论引入OFDI与贸易关系的研究之中,建立OFDI强度与母国出口贸易的关系模型,运用Eviews 8.0对2004-2013年我国对78个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为:总体上OFDI强度正向影响母国的出口贸易;按时间跨度分样本检验得出,金融危机前后OFDI强度均显著正向影响母国出口贸易,但金融危机前影响效应大于金融危机后;按投资目标国分样本检验得出,OFDI强度均正向影响母国出口贸易,但对发达国家OFDI强度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发展中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