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6)
- 2023(15663)
- 2022(13546)
- 2021(12452)
- 2020(10380)
- 2019(24113)
- 2018(23693)
- 2017(45912)
- 2016(24850)
- 2015(27543)
- 2014(27347)
- 2013(27022)
- 2012(24723)
- 2011(22224)
- 2010(22232)
- 2009(20481)
- 2008(20048)
- 2007(17569)
- 2006(15552)
- 2005(14024)
- 学科
- 济(100160)
- 经济(100024)
- 管理(75710)
- 业(70122)
- 企(58998)
- 企业(58998)
- 方法(44766)
- 数学(38739)
- 数学方法(38278)
- 财(28901)
- 中国(26610)
- 农(25825)
- 业经(22367)
- 制(22275)
- 学(20780)
- 地方(19871)
- 贸(18199)
- 贸易(18183)
- 务(17717)
- 易(17680)
- 财务(17640)
- 财务管理(17604)
- 农业(17343)
- 企业财务(16731)
- 理论(16194)
- 银(15895)
- 银行(15850)
- 体(15607)
- 融(15552)
- 金融(15549)
- 机构
- 大学(351073)
- 学院(346468)
- 济(142981)
- 经济(140031)
- 管理(138158)
- 理学(119646)
- 理学院(118358)
- 研究(117316)
- 管理学(116401)
- 管理学院(115764)
- 中国(87168)
- 京(74564)
- 科学(69818)
- 财(69055)
- 所(58098)
- 财经(54480)
- 农(53077)
- 研究所(52546)
- 中心(52452)
- 江(50593)
- 业大(49949)
- 经(49607)
- 北京(47122)
- 范(44971)
- 师范(44578)
- 经济学(43728)
- 院(43124)
- 农业(41241)
- 财经大学(40735)
- 州(40325)
- 基金
- 项目(237829)
- 科学(187948)
- 研究(175395)
- 基金(174243)
- 家(151541)
- 国家(150343)
- 科学基金(129592)
- 社会(112120)
- 社会科(106421)
- 社会科学(106397)
- 基金项目(92148)
- 省(91165)
- 自然(83315)
- 自然科(81365)
- 自然科学(81348)
- 教育(80381)
- 自然科学基金(79877)
- 划(76816)
- 资助(71531)
- 编号(70476)
- 成果(57890)
- 部(53343)
- 重点(53181)
- 发(50063)
- 创(49395)
- 课题(48571)
- 制(46783)
- 国家社会(46714)
- 教育部(46345)
- 创新(46097)
- 期刊
- 济(155678)
- 经济(155678)
- 研究(107740)
- 中国(68257)
- 学报(53831)
- 财(53622)
- 管理(52380)
- 科学(49390)
- 农(48330)
- 大学(41597)
- 教育(39650)
- 学学(38873)
- 农业(33236)
- 融(30722)
- 金融(30722)
- 技术(29328)
- 财经(27030)
- 经济研究(25600)
- 业经(24081)
- 经(23122)
- 问题(20318)
- 业(17685)
- 图书(17197)
- 理论(16898)
- 技术经济(16512)
- 贸(16468)
- 科技(16222)
- 版(15480)
- 现代(15321)
- 实践(15273)
共检索到516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邵军 徐康宁
本文从制度质量的视角去研究外资进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采用建构基准模型以及非线性内生门限的方法,检验了制度质量高低对外资增长效应实现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度质量与外资增长效应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即外资进入引致的增长效应在制度质量相对居中的国家最为显著。对此,我们的解释是,对于制度质量较低的国家,制度改进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外资参与东道国经济分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制度质量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东道国内资部门的自生能力在制度改进中得到提高,外资的相对优势降低,因而其增长效应开始弱化。
关键词:
外资 制度质量 经济增长 跨国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仕陈 文学舟 代宝珍
通过考察1982~2013年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国际资本流动总体上有助于经济增长;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入会阻碍经济增长,资本流出会推动经济增长,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情况正好相反,且国际资本流动会加剧经济波动;不同类型的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国际资本流动总量和分量的经济增长效应会随汇率制度的改变而变化,因此,我国必须同时对国际资本流动总量及其分量进行监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借鉴测度服务出口复杂度的最新方法,在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35个国家服务出口复杂度指数基础之上,利用2000—2013年跨国面板数据,计量检验了服务出口复杂度对经济增长"质"的影响。结论表明,无论是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替代变量,还是以劳动生产率作为替代变量,服务出口复杂度对经济增长的"质"均表现出显著积极影响,即服务出口复杂度越高,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此外,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本、创新能力、贸易开放度以及利用外资等均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促成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建红 陈怀超
笔者依据三支柱制度理论,从组织合法性视角出发,采用权变的观点,在将制度距离分为远近两种情形后,分析了制度距离影响跨国公司进入战略选择的机制,并构建了相应的权变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在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远时,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应该首先遵从当地制度环境的要求,以获取外部合法性,优先考虑的进入战略是并购、合资以及在合资企业中采用少数股权;而在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近时,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应该首先遵从跨国公司内部制度环境的要求,以获取内部合法性,优先考虑的进入战略是绿地、独资,如选择合资的话,则在合资企业中采用多数股权。研究结果可以为跨国公司从内外合法性视角出发,在制度距离下选择合适的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金玉国
本文讨论了腐败和进入规制强度的具体内容和量化测度方法,建立了大容量的跨国面板数据,利用统计模型验证了腐败是进入规制强度的Granger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部分年份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具体测算了腐败对进入规制强度的边际效应,从时间、指标和分布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这一效应的细部特征,并对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进行了简要说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福林 王晓芳 姚海棠 赵绍全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将制度质量纳入研发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之内,并采用分位数回归针对1993-2013年132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就制度质量对货物、服务进口及外商直接投资渠道国际研发溢出效应的间接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分位点是造成制度质量的影响作用不同的重要因素,一国技术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制度质量直接与间接作用的发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磊 韩雷 叶金珍
本文基于2000-2014年5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FDI与雾霾污染的关系,弥补了国际经验证据缺乏的不足。研究发现,FDI整体上显著加重了东道国的雾霾污染,其每增加1%,导致东道国雾霾污染程度上升0.015%~0.019%。交互效应表明,在东道国FDI的经验平均水平,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影响总体不显著,这可能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排放规模扩大和治污减排投入增加两种力量"拉锯"的结果;工业份额上升、环境技术进步则分别会加重、减轻雾霾污染。异质性估计结果表明,不同空气质量国家的FDI均显著加重了雾霾污染,发展中国家FDI也会增加污染程度,发达国家FDI的污染效应则不显著;空气质量较高的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结构效应不显著、技术效应减轻了雾霾污染,空气质量较低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效应则加重了雾霾污染、技术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为东道国的引资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聂爱云 陆长平
本文从东道国制度环境入手,创新地将FDI吸收能力理论、溢出理论与制度环境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内,探讨制度质量对东道国吸收能力、FDI溢出效应的具体影响机制与效应。采用中国各省区1990~2010年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市场化程度的情况下,FDI的增长效应不再为正,甚至转变为显著的负效应。这表明,FDI在东道国的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制度门槛"效应特征。FDI对东道国的产业增长效应是通过当地制度环境改善来实现的,随着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FDI在该地区的产业增长效应显著增强。本文的研究表明,改善制度质量的国内改革是提升对外开放质量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制度 FDI 产业增长效应 系统GMM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丹
金融发展的增长作用具有阈值效应,表现出非线性的变化特征。排除掉国别差异和遗漏变量的影响,我国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应如何解释?研究从"质量渠道"来检验金融发展的门槛增长效应,用制度质量和最适金融结构来控制对金融效率发展的制约影响。研究结论发现,金融效率的相对下降构成了门槛效应形成的主因,市场化的"制度质量"并未给予金融质性发展以可靠的制度保障,最适金融结构更易成为金融效率发展的制度性门槛,我国"金融-经济"的关联关系门槛效应明显。
关键词:
金融效率 制度质量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丹
金融发展的增长作用具有阈值效应,表现出非线性的变化特征。排除掉国别差异和遗漏变量的影响,我国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应如何解释?研究从"质量渠道"来检验金融发展的门槛增长效应,用制度质量和最适金融结构来控制对金融效率发展的制约影响。研究结论发现,金融效率的相对下降构成了门槛效应形成的主因,市场化的"制度质量"并未给予金融质性发展以可靠的制度保障,最适金融结构更易成为金融效率发展的制度性门槛,我国"金融-经济"的关联关系门槛效应明显。
关键词:
金融效率 制度质量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宝友 汤晓君
本文基于我国服务业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以2002年我国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修订所引发的外资进入变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倍差法探讨外资进入、制度质量与我国服务业增长的区域失衡这一问题。研究表明:外资进入能显著地提升我国服务业总体增长水平,且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影响更为明显;受各地区制度质量的影响,不同地区外资进入强度的差异是引致我国服务业增长区域失衡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我国利用外资促进服务业增长和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外资进入 服务业增长 区域失衡 制度质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洋 赵茂
采用1981—2010年8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以金融发展变量为门限,应用面板门限模型对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否存在系统性的非线性结构变化及其一般化形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双重门限的近似"斜S型"非线性结构形式,表明适宜的金融发展水平是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重要条件。研究的结论为探索和构建我国金融发展的最优条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非线性 面板门限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穆光宗
人口增长效应理论:一个新的假说穆光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如何看待人口增长给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世界人口学说史上“悲观学派”和“乐观学派”的论争,似乎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么确凿无疑的结论,其中的是非迄今仍令人莫衷一是,难有定见。①人口增长利弊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江春 吴小平
本文采用16个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24年的跨国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制度质量在利率市场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那些制度改革比较成功的国家,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绩效较好;而那些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或者产权制度改革不成功的国家,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绩效较差。本文认为,这一发现可以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利率市场化 金融深化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雪兵 朱慧 康继军 宋顺锋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发展中国家能否克服短期技术困境、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主要贡献在于:首先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指数,实际测算1985—2010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其次通过构建"知识—生产"两部门理论模型,分析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中国转型期经验数据,运用动态建模方法实证研究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短期内较弱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则有碍于经济增长;在长期均衡的状态下,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确实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