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0)
2023(15346)
2022(13328)
2021(12136)
2020(10307)
2019(23854)
2018(23290)
2017(45013)
2016(24051)
2015(27033)
2014(26862)
2013(26609)
2012(24405)
2011(21994)
2010(21906)
2009(20315)
2008(20027)
2007(17499)
2006(15426)
2005(13744)
作者
(68623)
(57134)
(56597)
(53788)
(36466)
(27197)
(25800)
(22302)
(21661)
(20337)
(19431)
(19272)
(18124)
(18018)
(17621)
(17495)
(16799)
(16784)
(16344)
(16344)
(14050)
(14050)
(13753)
(12995)
(12682)
(12591)
(12574)
(12445)
(11434)
(11030)
学科
(98960)
经济(98821)
管理(74552)
(68092)
(57967)
企业(57967)
方法(47085)
数学(40635)
数学方法(40178)
(28146)
(25726)
贸易(25708)
中国(25330)
(24922)
(24503)
业经(21542)
(21309)
(19523)
地方(19230)
(17907)
财务(17830)
财务管理(17793)
企业财务(16866)
理论(16433)
农业(15867)
(15387)
银行(15349)
(15304)
金融(15301)
技术(15000)
机构
大学(346708)
学院(342133)
(142567)
经济(139642)
管理(136931)
理学(118990)
理学院(117733)
管理学(115795)
管理学院(115167)
研究(113294)
中国(84140)
(72971)
(67852)
科学(66693)
(55273)
财经(54021)
中心(50721)
(50615)
研究所(49899)
(49436)
(49125)
业大(49018)
北京(46029)
(43684)
经济学(43543)
师范(43311)
(41982)
财经大学(40285)
(39773)
农业(39505)
基金
项目(234245)
科学(184934)
研究(173095)
基金(171831)
(148578)
国家(147429)
科学基金(127422)
社会(110577)
社会科(105047)
社会科学(105025)
基金项目(90737)
(89730)
自然(81979)
自然科(80039)
自然科学(80023)
教育(79482)
自然科学基金(78585)
(75297)
资助(71288)
编号(69742)
成果(57231)
(52651)
重点(52147)
(48875)
(48482)
课题(47876)
(46102)
教育部(45926)
国家社会(45883)
创新(45255)
期刊
(152148)
经济(152148)
研究(104458)
中国(64746)
学报(52132)
(52014)
管理(50970)
科学(47266)
(45155)
大学(40598)
学学(37998)
教育(37902)
农业(31049)
(30363)
金融(30363)
技术(28816)
财经(26745)
经济研究(25310)
业经(23821)
(22724)
问题(20691)
(20607)
国际(17376)
理论(17124)
图书(16697)
(16181)
技术经济(16148)
实践(15589)
(15589)
科技(15580)
共检索到505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苏文  黄汉民  
高质量的制度是贸易促进型的,而制度变迁对贸易的影响却是不确定的。即使是正向制度的变迁,在短期内也可能会因为制度的不稳定性而产生阻碍对外贸易发展的转型成本。文章利用1995~2009年105个国家的样本平均每5年期的面板数据,从法律制度、微观经济制度和宏观经济制度三个维度来综合考察制度质量和制度稳定性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国的制度质量越高、稳定性越强,其对外贸易增长就越快。制度质量对国际贸易促进作用的发挥,需要制度的稳定性作保障,制度质量和制度稳定性在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苏文  黄汉民  
本文利用1995-2009年95个国家三个样本组平均每5年期的面板数据,设定跨国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制度质量、制度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制度质量和制度稳定性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不稳定的制度阻碍经济增长;和发达国家相比,制度质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而制度不稳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阻碍作用却相对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更透明的市场信息,更完善的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减少了制度不稳定性所带来了短期危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熊锋  黄汉民  
贸易政策的制度质量分析框架除了包括制度有效性分析,还应当包括制度稳定性分析。贸易制度稳定性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需要,更是贸易制度变迁进入"梯形"上升演进通道的必要条件。贸易制度稳定性均衡主要取决于利益集团、政治风险、理性预期及政策承诺,而它又会通过投资、贸易、经济改革等渠道间接地影响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因此,努力构建包括制度稳定性在内的符合中国特色的贸易制度质量分析体系,用以指导探索我国贸易制度发展的路径依赖、质量提升和体系构建等一系列问题,将是后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苏文  黄汉民  
笔者借助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占中国出口额90%以上的97个代表性国家或地区的1997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贸易政策的制度质量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行的贸易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的,除了在1995年~1997年和2004年~2006年2个时段发生了较大的波动外,我国的贸易政策保持了相对稳定。贸易政策的制度有效性和稳定性对贸易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为贸易主体提供良好、稳定的政策预期而对贸易产生的直接促进作用;通过促进经济增长而对贸易产生的间接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罗良文  
笔者利用1996年~2008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制度差异对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度差异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正相关关系,制度差异平方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负相关关系,制度差异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成倒u型,但前者通过显著性检验,后者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实证研究了制度差异的子指标对我国对外贸易流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建议:短期要提高人们参与政治过程的程度和媒体的独立性;加强监管、防止过度监管、减少坏政策的发生概率。长期则要提高政治稳定性、杜绝暴力;提高政府在政策制定与执行方面的能力;提高人们遵守法律和执行合约的程度;治理腐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任重  朱延福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主张政府应积极干预存在超额利润或技术外溢效应的寡头垄断产业以实现本国社会净福利的最大化。然而最终是否能实现预期的干预效果与制度环境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研究表明保持一个稳定的制度环境对欲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国家而言是最优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志忠  梁珺  刘博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等方法,实证检验2005年8月至2008年9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目标下,贸易顺差可带来广义货币供给和狭义货币供给的增加。因此,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萎缩的形势下,我国应确立人民币稳定的汇率目标,保持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货币供给的增加,从而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红  卢现祥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变迁的40年。我国对外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走向有选择的制度性开放,再到全面制度性开放,我国对外贸易制度也跟随对外开放的步伐,由数量控制型制度走向规制型制度,再到中性开放型制度阶段。以开放促发展、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行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坚持国际化、法制化方向改革对外贸易制度是我国对外开放及对外贸易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进入到完善中性开放型贸易制度阶段,还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内统一市场和法制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竞争秩序和营商环境,以及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吉双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粗放型的制度原因是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发展战略过于单一,推进对外贸易数量型增长的制度供给过剩、质量型增长的制度供给缺失,受财政分税制和官员升迁的唯GDP论的制约和影响,又使得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出口贸易数量型增长产生了超强的路径依赖,而国家推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各项举措也因相关制度存在缺陷收效甚微。因此,只有从制度的完善和不断创新入手,才能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冯德连  
加入WTO后,中国应该采取适度保护的自由贸易制度。这一制度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自由贸易为主体。当代国际市场具有垄断竞争和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主的特征,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来生产、出口全部的工业产品。国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海燕   胡立法  
建国以来,我国外贸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我国先行的外贸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它增加了对外贸易中的各种交易成本和种种不确定性。因此,必须从先行外贸制度完善和贸易制度互补两方面创新中国外贸制度,以更好发挥外贸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春慧  纪秋颖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产生大量的寻租机会和寻租活动,外贸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寻租活动产生的垄断会对社会福利产生不同的影响。外贸制度寻租产生的原因有政府保护和"经济人"本质,克服对外贸易制度寻租的方法有创建有限政府、法制化和加强监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冰  
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利用1996-2011年数据,通过构建相应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制度差异对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对外贸易流量与制度差异成正相关,与制度差异平方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未来我国政府要加强监管,减少坏政策的发生概率,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能力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向东  廖进中  赖明勇  
本文采用假设因素检验模型对 2 0 0 2年 1 33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双边贸易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分析 ,发现对双边贸易影响最大的制度因素不是交易国的经济制度 ,如贸易政策、货币政策等 ,而是交易国影响企业运行费用的制度和正式约束的法律制度 ,如工资政策、黑色市场交易、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程度、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等。在此基础上 ,本文定量地测定了制度因素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对中国制订贸易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万荃  年志远  孙彬  
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影子货币国家(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的经济金融发展健康平稳,与当今主流国际货币国家(美国、法国、日本)相同,良好的制度保证在其改革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影子货币国家和主流国际货币国家6个经济体20年的跨国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合约密集型货币比率和金融自由化比率两类制度质量指标在两类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权制度质量和制度环境质量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制度有效性和制度稳定性能够显著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绩效水平。本文研究结果对现阶段中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着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