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5)
2023(11375)
2022(9298)
2021(8446)
2020(7277)
2019(16328)
2018(15856)
2017(30449)
2016(16566)
2015(18276)
2014(18254)
2013(17854)
2012(16149)
2011(14201)
2010(14536)
2009(14132)
2008(14444)
2007(13180)
2006(11707)
2005(11025)
作者
(46579)
(39007)
(38935)
(36693)
(25132)
(18639)
(17553)
(14912)
(14770)
(14057)
(13379)
(13205)
(12621)
(12489)
(12386)
(11683)
(11470)
(11426)
(11301)
(11112)
(9747)
(9606)
(9462)
(9055)
(8792)
(8737)
(8701)
(8676)
(7821)
(7660)
学科
(84961)
(79742)
企业(79742)
(73321)
经济(73184)
管理(71838)
方法(31423)
(30251)
业经(27966)
(24568)
数学(23451)
数学方法(23222)
(23195)
财务(23172)
财务管理(23148)
企业财务(22052)
(20399)
农业(17743)
技术(17211)
中国(16389)
(15869)
(14966)
(14638)
(13858)
体制(13782)
理论(12966)
企业经济(12452)
经营(12312)
技术管理(11111)
(10657)
机构
学院(242666)
大学(238069)
(104038)
经济(102108)
管理(101381)
理学(86694)
理学院(85885)
管理学(84858)
管理学院(84409)
研究(74483)
中国(60810)
(54388)
(49364)
财经(42143)
科学(41868)
(38338)
(38160)
(37915)
(36625)
中心(34320)
业大(32820)
研究所(32292)
北京(30998)
财经大学(30963)
经济学(30778)
农业(29794)
商学(29395)
(29271)
商学院(29151)
经济学院(27680)
基金
项目(154657)
科学(124585)
研究(115344)
基金(114613)
(98569)
国家(97358)
科学基金(86001)
社会(76213)
社会科(72304)
社会科学(72281)
(60964)
基金项目(60517)
自然(54588)
自然科(53358)
自然科学(53341)
自然科学基金(52488)
教育(51968)
(49594)
资助(46106)
编号(45358)
成果(36241)
(35666)
(35318)
(35037)
(34760)
重点(34195)
(32342)
创新(32149)
国家社会(31693)
课题(31118)
期刊
(122391)
经济(122391)
研究(72085)
中国(48853)
(48468)
管理(43422)
(36744)
科学(31913)
学报(30807)
大学(25110)
农业(25076)
(24645)
金融(24645)
学学(24063)
技术(22744)
财经(21883)
业经(21719)
教育(20076)
(18731)
经济研究(18293)
(15897)
问题(15505)
财会(15113)
技术经济(14464)
会计(12860)
现代(12605)
世界(12281)
商业(11656)
(11543)
(11327)
共检索到370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辛宇  徐莉萍  李新春  
本文就制度评价、持股水平对民营企业家幸福感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系统考察。我们发现,民营企业家对其所在地的制度环境评价越高,其幸福感就越强。但是,这种正面作用的程度在具有不同幸福感状态下的民营企业家的表现是不同的。在幸福组的民营企业家中,这种正面作用相对较弱;在痛苦组的民营企业家中,这种正面作用明显更强。可见,一个公平、有效的制度环境,其政策含义不仅仅是在于"锦上添花"(提高幸福组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于"雪中送炭"(更加明显地降低和缓解痛苦组民营企业家的痛苦水平)。就全部样本来看,持股水平与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在幸福组,持股水平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阳敏  李晓姣  
民营企业家的制度资本包含了地缘资本、认知资本、政治资本、素养资本等四个组成部分。本文以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具有有效信息的151位民营企业家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民营企业家偏好将企业选址在个人地缘资本富集地,这是民营企业家资源与机会搜索的要求,并通过这种方式最终改善企业要素投入,也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企业家地缘资本。但是,民营企业所在地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对单个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民营企业家制度资本中的认知资本能够提升企业绩效;民营企业家通过制度资本中的政治资本能够或明或暗地参与制度创建,实现促进民营企业绩效增长的效果。为了借助政治资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民营企业家会尽量与企业所在地政府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张永璟  
本文利用2008年度中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项目调查的匹配数据集,从经验上考察了城市营商制度环境对民营企业家"内治外攘"行为(生产性活动vs非生产性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更好的营商制度环境下,企业家的经济活动时间将更长,并且在有限的经济活动时间中,用于"内治"(即生产性的日常经营管理)的时间占比将更高,而用于"外攘"(即非生产性的对外公关招待等)的时间占比将更低;在更糟的营商制度环境下,情况正好相反。本文研究结果为Baumol关于制度环境与企业家精神配置的理论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同时也对改善制度质量和政策环境以鼓励企业家创造财富提供了政策上的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葛建华  王利平  
本文从制度理论视角分析了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慈善行为及其背后的逻辑。企业家政治身份有助于企业获得制度层面的合法性以及资源。行业、地区制度环境差异显著影响企业家政治身份;企业规模作为一种经济权利,企业慈善作为一种声望资本,都有助于企业家获取政治身份。企业家的慈善行为可以被视为由经济动机驱动的去获取规范合法性以赢得利益相关者认可和良好声誉的战略性行动。民营企业家制度行动促使财富、权利和声望产生互动,这些行动已经超越了仅仅是获取合法性的象征性行动,而是能带来有效资源的实质性行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振  
民营经济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作用日益增大。民营企业家是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利润的创造者,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制度环境决定民营企业家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善企业家资源配置制度应从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表明,从各项制度对河南省民营企业家资源配置重要性影响程度来看,依次为社会信用制度、市场平等竞争制度等;从各项制度对河南省民营企业家资源配置改革的紧迫性程度来看,依次为社会信用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调查分析结论对河南省改善民营企业家资源配置的制度改革指明了工作方向,有利于河南省民营企业家资源更多、更好地配置在生产性活动上,从而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实现中部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明  陈金波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不可获缺的重要力量,而且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的制度也应该与时俱进,而民营企业制定的新制度是否就是一个好的制度呢?这需要对创新的制度进行评价,文章应用模糊评价方法建立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评价模型,以方便民营企业能够对企业制度进行评价。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叶文平  杨学儒  朱沆  
创业活动真的能够提高民众幸福感吗?本文将国家文化与制度环境两方面的背景结合研究创业活动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提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引导不同类型的创业活动,对国民幸福感产生不同影响,而制度环境则会与它产生联合作用。基于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Gallup World Poll)、全球领导力与组织行为有效性(Global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l Effectiveness)和世界银行四大国际数据库2012-201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在传统主义文化主导的国家,创业活跃度(TEA)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在现代主义文化主导的国家,创业活跃度(TEA)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在两种情况下对创业活跃度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都存在增强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凸显了基于文化背景的创业类型研究的必要性,也暗示在市场化改革同时引导文化观念的转变才有可能在大众创业背景下实现"万众创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萍   王磊玲   隗斌贤  
民营经济是共同富裕建设的基础力量,民营企业家的获得感与信心对其参与共同富裕建设的积极性与责任感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对691位民营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探讨民营企业家获得感对未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民营企业家获得感越强,越愿意扩大企业投资规模,投资积极性越高;受教育程度较高、担任政协委员和行会商会代表的企业家,其获得感对一年期投资积极性的作用更加突显;信心和幸福感是获得感影响投资积极性的两个中介因素,民营企业家获得感越强,经营发展信心越大,幸福感越高,未来越倾向于扩大企业投资。未来应着力在增强民营企业家获得感、提升民营企业家信心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顺利推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嘉庚  杨增雄  
自从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民营企业几经曲折 ,不断发展壮大。今天 ,民营企业管理的职业经理化问题凸显了出来。然而 ,尽管有关各方对此作了很多有益的探讨 ,但多数讨论都忽视了对企业家形态历史演进和相应的制度变迁的考察。根据异质型人力资本理论关于企业家形态更替的模型 ,从企业家主导形态历史演进的视角分析民营企业管理职业经理化的问题 ,得出私有化变迁和市场化变迁不足从而代理化变迁无法实现是阻碍民营企业管理职业经理化的根本原因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鸿丽  
一、家文化的变迁回顾与民营企业家族制的必然 中华文化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无论是海外华人、台湾地区、香港地区还是中国内陆都得以保持并会继续发挥作用,这是因为传统中国是一个古朴农业大国,其传统文化是在乡土社会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家庭是最基本的生产、消费、教育、情感单位。国是由家累积而成的,所以《大学》中有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由于血缘关系,家庭事业的兴旺是家庭为单位的社会长期追求的目标。这就意味着个人除了服从家庭权威之外,不再或很少服从外来人员的权威,尤其是商业利益的权威。因为封建社会中“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圣国  高岭  黄永颖  
提高企业的社保遵从度不仅是充实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弥合基金缺口的现实需要,也是通过再分配保障劳动者社会福利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要求。本文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出发,基于2008—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资本进入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社保遵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股东持股显著提升了民营企业的社保缴费率,降低了其社保逃费程度。背后的作用机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资源效应”和“治理监督效应”,不仅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也约束了其缴费的不合规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劳动密集度高、融资约束严重的民营企业和在员工维权意识差的地区,社保遵从度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国有股东持股在增加了民营企业社保支出的同时,并未对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这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国家社保基金收入、员工福利与企业发展的多方共赢。本文结论有助于从社保缴费与共同富裕角度深入理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够为政策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邬爱其  金宝敏  
以浙江省民营企业家为例,本文考察了影响民营企业家参政水平的各种动机,从而检验了有关企业家政治参与动机的"个人地位论"、"企业发展论"、"社会责任论"以及"制度风险论"。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提高个人社会地位和促进企业发展动机都会显著提高民营企业家的参政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动机对提高民营企业家的参政水平起到了负面作用,规避制度风险不是民营企业家参与政治的动机因素。研究发现支持了"个人地位论"和"企业发展论",不支持"社会责任论"和"制度风险论"。政策含义强调了解和把握参政动机的多元化特征对于规范民营企业家参政行为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民营企业家对我国经济和政治领域改革的信心和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作平  张欣哲  
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研究是家庭金融研究的开端。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全国民营企业家金融投资活动所做的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制度及人力资本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活动(包括市场参与的几率和市场参与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制度因素中的集体主义文化与金融市场化水平,以及人力资本中的教育水平与性别因素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几率发挥着显著的正面影响;(2)制度因素中的集体主义文化与金融市场化水平,以及人力资本中的教育水平、性别与投资者情绪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深度发挥着显著的正面影响;(3)女性风险规避的认知特点使得男性的市场参与几率显著高于女性,但在市场参与深度方面,男女之间并无表现出显著差异,这...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程俊杰  
发展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江苏为例,分析了民营经济演变、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制度变迁所产生的激励结构变化将诱使企业家精神的配置方向、释放程度发生演变,并通过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创业行为,引领民营经济规模、结构、创新等的塑造与发展。实证研究发现,制度质量的提高、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对于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及企业家精神向生产性领域的配置程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及企业家精神向生产性领域的配置程度对于民营经济的规模壮大、创新驱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民营经济盈利能力或价值链地位具有负面影响,对于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的方向取决于产业平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天凤  汪锐  
家族式企业发展问题,是理论界、实践界都非常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家族式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能否共存?家族式企业制度是否只能在企业成长初期存在?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是否必须摒弃,而建立现代公司制度?要解决诸多问题,家族式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亟待创新。文章就家族式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缺陷及影响产权制度创新的因素提出几点创新思路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