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5)
- 2023(7503)
- 2022(6309)
- 2021(5537)
- 2020(4796)
- 2019(10520)
- 2018(10519)
- 2017(19450)
- 2016(10684)
- 2015(11928)
- 2014(11873)
- 2013(11572)
- 2012(10648)
- 2011(9574)
- 2010(9673)
- 2009(9068)
- 2008(9014)
- 2007(8325)
- 2006(7302)
- 2005(6777)
- 学科
- 济(42891)
- 经济(42817)
- 管理(41476)
- 业(37635)
- 企(32664)
- 企业(32664)
- 方法(18397)
- 数学(16111)
- 数学方法(15945)
- 财(15151)
- 技术(13901)
- 制(13543)
- 中国(11309)
- 农(11205)
- 业经(10464)
- 体(9239)
- 务(8987)
- 财务(8961)
- 财务管理(8943)
- 企业财务(8520)
- 技术管理(8076)
- 体制(7965)
- 银(7920)
- 银行(7896)
- 学(7541)
- 环境(7537)
- 行(7515)
- 划(7470)
- 农业(7430)
- 融(7428)
- 机构
- 大学(156373)
- 学院(155565)
- 济(67838)
- 经济(66488)
- 管理(61009)
- 研究(52686)
- 理学(52326)
- 理学院(51800)
- 管理学(51110)
- 管理学院(50815)
- 中国(39413)
- 财(33593)
- 京(32344)
- 科学(30408)
- 所(26180)
- 财经(25952)
- 农(25276)
- 江(24313)
- 中心(24164)
- 经(23521)
- 研究所(23422)
- 业大(22821)
- 经济学(21462)
- 北京(20063)
- 农业(19813)
- 经济学院(19271)
- 院(19238)
- 财经大学(19210)
- 范(18468)
- 州(18344)
- 基金
- 项目(105527)
- 科学(84435)
- 基金(78244)
- 研究(76956)
- 家(68617)
- 国家(68143)
- 科学基金(58756)
- 社会(51563)
- 社会科(49144)
- 社会科学(49133)
- 基金项目(41396)
- 省(41121)
- 自然(36933)
- 自然科(36089)
- 自然科学(36078)
- 教育(35585)
- 自然科学基金(35466)
- 划(34592)
- 资助(31064)
- 编号(29361)
- 制(25499)
- 重点(24463)
- 部(24451)
- 成果(23708)
- 创(23149)
- 发(22438)
- 国家社会(22305)
- 创新(21977)
- 教育部(21192)
- 课题(21023)
共检索到237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耀祥
本文引入制度设施变量,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讨论了其同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度设施同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国省区之间制度设施不平衡的特征,对应着技术效率差距,这进而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象。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缩短地区经济差距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制度设施 技术效率 地区差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双琴
归纳了社区服务发展在人员、设施、项目、社区参与、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不平衡的表现,认为上述问题的存在与社区服务的制度安排不合理有关,进而从制度层面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社区服务 不平衡 制度解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弥
本文指出了由于制度在各区域内固有的差异 ,制度变迁的不同 ,制度供给的不一样而造成各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提出应通过一系列制度结构创新措施 ,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关键词:
地区 发展 制度 不平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苏文 黄汉民
我国各省之间的不同历史经历、不同发展轨迹以及我国梯度型推进的改革开放战略导致了制度质量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制度质量的差异性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在各省之间极不平衡,是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7年8年的面板数据,设定跨省面板模型,检验了制度质量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给出了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制度质量解释。结果表明:体现制度质量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以及市场化程度在各省之间的差异化是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制度质量 经济增长 个体随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四保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独特视角,反映在国民经济的研究中就是对区域经济和“地方”的关注。我国的地方经济和地方政府在历史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地方经济。针对多年来对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的不断指责,文章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阐述我国地方经济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其中,有我国地方政权的历史基础、地方经济的制度基础和在我国形成强势政府与强势经济的制度条件。发展不平衡是地方经济研究的又一个重点领域,但是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地理学更多地要从地理条件方面去解释差异。地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开发的地理成本,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偏僻的经济地理位置都会导致地区开发成本的高昂并影响地方经济的发育。文章主要讨论了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所导致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地方经济 历史地位 不平衡与地理成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忠新 陶一桃
基于制度的视角,对省会以上城市样本组和地市级城市样本组共288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制度质量高(制度成本低)的城市,微观市场主体将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可以吸引要素资源集聚,实现财富逆转,这种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制度供给的差异所导致的制度质量差异,是我国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以累计制度供给为工具变量,制度质量对城市经济绩效的影响非常显著,经济绩效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制度质量的差异。而特殊区域的税收优势和东部沿海的海运成本优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城市的要素聚集,但从改革开放的较长期来看,这种优势不可持续且作用有限,其实证结果也不够显著。我们还考虑了相关文献所提到的地理、文化、所有制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加入这些控制变量后,制度质量对城市经济绩效的影响依然非常显著。
关键词:
制度供给 制度质量 发展不平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秀莲 王凯
通过建立不平衡性指数测算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地区不平衡程度,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及其地区不平衡性普遍且长期存在;将2010年度的地区不平衡性指数从低到高进行排序,排在前两位的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支出,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重要因素。排在第三位的是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说明近年来国家加大支农力度,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向城市倾斜的局面已经有所扭转。排在最后两位的是乡村人口和农用地面积;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主体多元化,但是不发达地区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据此,政策建议如下: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入决策机制;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地区不平衡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剑平 龚兆鋆 程时雄
文章利用中国各省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三个维度用测度不平衡的相对指标基尼系数、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测度了中国技术不平衡,并同时运用Theil指数组群分解方法,从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两个维度对中国技术不平衡进行分解。测度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技术不平衡发展现状较为合理,从动态角度来看,中国技术不平衡在过去16年间呈现出下降趋势。整体技术不平衡主要由区域内差异所造成,区域间差异贡献较小,八大经济区域间技术不平衡程度较东中西部间技术不平衡程度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剑平 龚兆鋆 程时雄
文章利用中国各省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三个维度用测度不平衡的相对指标基尼系数、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测度了中国技术不平衡,并同时运用Theil指数组群分解方法,从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两个维度对中国技术不平衡进行分解。测度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技术不平衡发展现状较为合理,从动态角度来看,中国技术不平衡在过去16年间呈现出下降趋势。整体技术不平衡主要由区域内差异所造成,区域间差异贡献较小,八大经济区域间技术不平衡程度较东中西部间技术不平衡程度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书杰
分工发展的不平衡性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与资源转移效应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市场条件下分工发展的不平衡在企业之间具有自增强性,而在企业内部则具有自减弱性。分工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物流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之间存在互相影响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社会物流硬技术发展是分工对社会协作瓶颈的突破,企业物流硬技术的发展是企业内部分工深化使然,而物流软技术发展则是企业内部协作与协调制约企业内部分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分工 技术 物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苏文
利用1999-2013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每3年期的面板数据,设定跨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制度有效性和制度稳定性对中国内向FDI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省的制度质量差异是导致中国内向FDI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一省的FDI流入量与该省的制度有效性和稳定性正相关;与制度稳定性相比,制度有效性对中国内向FDI的影响相对较大且较稳定,制度有效性是影响内向FDI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庆
本文对纵向财政不平衡的传统理论与新近发展进行了回顾,并根据纵向财政不平衡的传统定义和汉特(Hunter)的测量方法,构建了三个纵向财政不平衡系数,并对1994-2003年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纵向不平衡度进行测量,结果均显示分税制后我国纵向财政不平衡度呈现扩大趋势。
关键词:
纵向财政不平衡 分税制 汉特测量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国柱 马树才
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可以增加就业,产生规模经济外,还可以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入。但是我国区域间对外贸易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不存在收敛性,另外区域贸易差异也是造成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区域贸易差异 贸易基尼系数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传兴 付佳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一直影响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引起中美双方高层的关注。本文从中美两国消费—储蓄结构差异的视角分析中美贸易的不平衡,认为中美两国消费—储蓄结构差异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消费—储蓄结构 中美贸易不平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廖华 魏一鸣
世界能源消费存在较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当前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大多是静态和定性分析。本文对世界能源消费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及其变化开展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能源资源丰裕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增速较快、单位GDP能耗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也较快。尽管世界人均用能量的基尼系数有所下降,能源消费不平衡性略有减少,但广大发展中国家能源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发展中国家电力普及性较低、固体能源占居民生活用能比重高。中国为促进世界能源消费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各国或地区单位GDP能耗对世界单位GWP能耗下降的贡献中,中国的贡献占了1/3;中国也为降低世界人均用能差异发挥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不平衡 差异 能源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