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5)
- 2023(14328)
- 2022(11840)
- 2021(10889)
- 2020(9088)
- 2019(19963)
- 2018(19612)
- 2017(36915)
- 2016(20552)
- 2015(22633)
- 2014(22167)
- 2013(21576)
- 2012(19718)
- 2011(17715)
- 2010(17917)
- 2009(16811)
- 2008(16589)
- 2007(15298)
- 2006(13568)
- 2005(12060)
- 学科
- 济(76913)
- 经济(76788)
- 业(67206)
- 管理(62264)
- 农(47569)
- 企(46412)
- 企业(46412)
- 农业(31328)
- 方法(28195)
- 数学(24363)
- 数学方法(24129)
- 业经(23911)
- 财(23585)
- 制(22605)
- 中国(21603)
- 体(17334)
- 学(15912)
- 贸(14477)
- 贸易(14473)
- 银(14410)
- 地方(14401)
- 银行(14359)
- 易(14157)
- 务(13801)
- 财务(13764)
- 财务管理(13733)
- 行(13684)
- 技术(13368)
- 融(13164)
- 金融(13157)
- 机构
- 学院(288502)
- 大学(284507)
- 济(116399)
- 经济(113964)
- 管理(109160)
- 研究(98543)
- 理学(94690)
- 理学院(93662)
- 管理学(92124)
- 管理学院(91619)
- 中国(76310)
- 农(73183)
- 科学(61484)
- 京(59113)
- 农业(56832)
- 财(55462)
- 业大(52918)
- 所(50566)
- 中心(46197)
- 研究所(45815)
- 江(44720)
- 财经(42894)
- 经(38977)
- 农业大学(36029)
- 北京(35984)
- 范(35441)
- 院(35083)
- 师范(34933)
- 省(34864)
- 州(34661)
- 基金
- 项目(197482)
- 科学(154739)
- 基金(143181)
- 研究(141988)
- 家(127351)
- 国家(126172)
- 科学基金(106849)
- 社会(91769)
- 社会科(86533)
- 社会科学(86510)
- 省(79168)
- 基金项目(76297)
- 自然(68897)
- 自然科(67292)
- 自然科学(67267)
- 自然科学基金(66107)
- 划(65775)
- 教育(64162)
- 编号(57049)
- 资助(56030)
- 成果(45873)
- 重点(44798)
- 部(43774)
- 发(42540)
- 创(41753)
- 制(40936)
- 课题(39951)
- 农(39106)
- 创新(39084)
- 国家社会(38261)
- 期刊
- 济(135049)
- 经济(135049)
- 研究(80499)
- 农(74957)
- 中国(64054)
- 学报(53360)
- 农业(50208)
- 科学(46602)
- 财(44053)
- 大学(40662)
- 学学(39134)
- 管理(37464)
- 融(29700)
- 金融(29700)
- 教育(28884)
- 业经(28124)
- 业(24505)
- 技术(22564)
- 财经(21169)
- 经济研究(19310)
- 问题(18735)
- 经(18106)
- 版(17829)
- 业大(15902)
- 农村(14976)
- 村(14976)
- 科技(14622)
- 世界(14425)
- 农业经济(14335)
- 农业大学(14051)
共检索到433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柳 任洋 汤志伟 朱玉春
集体治理是破解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简称“小农水”)治理主体缺位难题,实现设施有人用、有人管良性循环的重要方式。根据黄河灌区上中下游的宁夏、山西和山东719份农户调研数据,引入制度规则和普遍道德,运用OLS回归、分位数回归以及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在IAD框架基础上分析小农水集体治理绩效。结果表明,制度规则和普遍道德均能显著提升小农水集体治理绩效,普遍道德在制度规则影响小农水集体治理绩效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治理绩效由低分位数向高分位数上升,制度规则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而普遍道德对治理绩效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辉
本文以湖南省三县192个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调查样本,通过建立二阶段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制度规则对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越趋于平原湖区、治理主体产权界定越清晰,按顺序取水的分配规则越强化、农水使用者越按比例投入和政府投入逐步增加,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越好;小型农田水利的排他程度、管水员的管理和政府的监督也对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制度规则 农田水利 治理绩效 湖南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国庆 杜宝瑞 刘天军 朱玉春
本文以河南、湖北2个省的242个村为例,基于2期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揭示了农民分化、规则变迁与小型农田水利集体治理参与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水平分化的加剧,可以通过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资产与周边设施所有权及附属权益规定、违规公示规定、最终决策权规定的进化型变迁,促进村庄小型农田水利集体治理参与度的提升,但也会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取水规则局部调整规定的退化型变迁,进而导致村庄小型农田水利集体治理参与度的下降。农民垂直分化的加剧,可以通过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资产与周边设施所有权及附属权益规定、最终决策权规定的进化型变迁,促进村庄小型农田水利集体治理参与度的提升,但也会造成违规公示规定、取水规则局部调整规定的退化型变迁,进而导致村庄小型农田水利集体治理参与度的下降。整体而言,规则变迁在农民分化与集体治理参与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露 朱玉春
本文利用2015年陕西、山东、河南、宁夏和内蒙古五省1570户农户和100个村庄的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利用Tobit模型,选择经济异质性、退出选择、社会异质性和性别四个维度来表征异质性,考虑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异质性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水平较低,经济异质性中,农业收入和小农水供水量的增加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层面的姓氏异质性和是否成立农户用水者协会以及农户层面的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是影响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三个重要社会异
关键词:
异质性 集体行动 农户参与 影响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威漩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与"三农"高度关联的自然属性、显著的公益性及运行的系统性。小农水治理主体结构应是政府+村庄基层组织+农户+水利专业化服务组织+灌区供水单位。小农水运行的内在机理在于小农水运行与制度环境之间、"建""管""用"之间、"建""管""用"各环节内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化解小农水运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应构建小农水耦合治理模式,搭建小农水耦合治理组织平台,完善相关平台运作保障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吕俊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征,其供给要素不同于其他大中型水利工程,需要结合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供给要素的具体特征进行研究。完善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应强化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保障各级政府有效投入,激励农民共管共用,确保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长期有效供给。
关键词:
农田水利 供给机制 水利设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洪远 吴仲斌
基于案例研究,本文探讨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盈利能力、社会资源介入与产权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作为一种具有资产专用性的准公共产品,"排它性"使其具备了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的技术条件,"一定范围内的非竞争性"则关系到其产权制度改革是否具备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是其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盈利能力越强,产权制度改革越彻底,越能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实践多数都是经济利益导向下的诱制性制度变迁,不是由政府推动的,而是民间自发的,尽管这些产权制度改革得到了实施,但大多数是不彻底的,产权承接人基本上是兼业户,且大多数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燕琼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在资金投入机制、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总结了一些地区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方面创新的制度安排。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完全可以由个体 (农民、企业或社团 )来承担 ,让社会力量成为投资的主体。为了促进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宜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和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经营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建立健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流转制度和水利市场的监管机制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 制度 创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子泉 张媛媛 周玉琴 范如国
基于湖北省379份农户问卷调研数据,从产权改革、社会资本两个维度选取12个观测指标,并以交易费用为中介变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产权改革、社会资本以及交易费用是影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重要因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越彻底,网络、规范、信任等社会资本越高,设施管护效果越好;产权改革及社会资本还可以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效果。以农户用水需求及工程盈利能力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显示,用水需求高的农户,随着社会资本的提高,设施管护效果要显著好于用水需求低的群体;相较于低盈利能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高盈利能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效果受产权改革的影响更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坤 黄云轻 李名威
评价质量决定着绩效评价结果达到评价目的的有效程度。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过程中,由于包含的子项目较多,项目建设目标之间差异较大,绩效评价内容构成复杂,因此,即便是经过了认真的分析和准备,也往往会出现影响绩效评价质量和绩效评价结果的事项。为此,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保证实现预期的绩效评价目标,是满足绩效评价需求,总结绩效评价工作经验,指导后续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绩效评价 质量控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珍
本文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视角分析村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理,以团结村为例,探析农地流转后村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的变化。研究显示,村庄规模与成员结构是影响成员参与供给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集体行动的重要因素;农地流转改变了村庄规模及成员结构,使村庄中经营农业的成员数量减少,村庄成员结构由同质性变为异质性,村庄从个体规模相等且规模很小的大集团变成个体规模不等的小集团,促进了集体行动的形成,最终提升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水平;提出了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有序稳定流转农地、农地应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发挥村委会在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的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成玉 孙小燕
管护机构政事不分、政企不分,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水价定价机制和水费收取方式不合理,养护资金、养护主体不到位,是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管护体制不顺的主要原因是农田水利设施集体产权比重过高,所有者缺位,经营权模糊等。因此,深化产权改革是理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体制的突破口。
关键词:
农田水利设施 集体产权 养护主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荣
作为农村地区最基础的生产性准公共物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对稳定农业生产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粮食主产区农田共用输水渠道为分析对象,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困境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整体较差,并且仅有不足40%的农户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绝大多数并不具有任何形式的投资意愿;在稻作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高和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用户群体,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相对较好;户主年龄大、受教育程度高、非耕作收入占比高、粮食售价落差大的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意愿较低,而灌溉地块规模大、距河道距离远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小虎 马恒运 赵明正 黄璞
本文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建立了理论模型,用陕西、内蒙古、宁夏、河南、山东五省的1582个农户微观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例,对集体禀赋异质性与农户参与供给程度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集体内部的禀赋异质性对农户小型农田水利公共物品参与式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的风险偏好削弱了其对禀赋异质性的敏感程度,对农户参与供给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集体禀赋异质性削弱了农户的"搭便车"程度,对农户参与供给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集体禀赋异质性的分布结构亦对农户小型农田水利供给参与程度具有影响,"高禀赋水平农户组内异质性与集体禀赋异质性之比"通过正向影响灌溉系统中的"精英俘获"强度进而对农户参与供给的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