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63)
2023(18376)
2022(15568)
2021(14719)
2020(12445)
2019(28836)
2018(28489)
2017(54894)
2016(29738)
2015(33614)
2014(33487)
2013(33151)
2012(30142)
2011(27271)
2010(27329)
2009(25697)
2008(25646)
2007(22619)
2006(20079)
2005(18350)
作者
(85223)
(70917)
(70442)
(67098)
(45242)
(33658)
(31953)
(27698)
(26937)
(25485)
(24093)
(24024)
(22735)
(22502)
(22005)
(21569)
(21170)
(20698)
(20258)
(20249)
(17697)
(17376)
(17134)
(16238)
(15869)
(15767)
(15750)
(15581)
(14162)
(13897)
学科
(126689)
经济(126511)
(105174)
管理(100388)
(94127)
企业(94127)
方法(58151)
数学(48042)
数学方法(47311)
(37867)
(35936)
业经(35217)
中国(33235)
(27949)
(25895)
财务(25810)
财务管理(25772)
企业财务(24440)
农业(24391)
(23895)
贸易(23881)
(23258)
(23125)
理论(22689)
技术(22303)
(21752)
地方(20973)
(20374)
(20275)
(19716)
机构
学院(429286)
大学(429120)
(178329)
经济(174749)
管理(172272)
理学(148497)
理学院(146899)
管理学(144333)
管理学院(143554)
研究(141863)
中国(110698)
(91926)
科学(84951)
(84435)
(70891)
(67442)
财经(66919)
研究所(64059)
中心(63329)
(62914)
业大(61155)
(60922)
北京(58592)
经济学(53747)
(53493)
师范(53039)
农业(52739)
(51377)
(50399)
财经大学(49593)
基金
项目(283930)
科学(225070)
研究(208966)
基金(208308)
(180582)
国家(179095)
科学基金(155228)
社会(133459)
社会科(126568)
社会科学(126535)
基金项目(109256)
(108734)
自然(100446)
自然科(98184)
自然科学(98162)
自然科学基金(96450)
教育(95811)
(91315)
资助(86940)
编号(84366)
成果(68557)
(63470)
重点(63052)
(60249)
(59439)
课题(57918)
创新(55768)
国家社会(55255)
教育部(54927)
(54170)
期刊
(199567)
经济(199567)
研究(129486)
中国(83514)
管理(68461)
(67509)
学报(63134)
(62224)
科学(60787)
大学(49182)
学学(46376)
教育(45088)
农业(42972)
技术(38875)
(38309)
金融(38309)
财经(33531)
业经(32831)
经济研究(32136)
(28798)
问题(25630)
(24827)
技术经济(22749)
(21250)
统计(20195)
现代(20175)
世界(20087)
理论(19587)
科技(19556)
(19235)
共检索到641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康宏  林润辉  宋泾溧  谢宗晓  
本文分析了制度落差与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着重对比了制度顺差与制度逆差情况下,制度差异对企业海外进入模式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正式制度顺差的情况下,东道国与母国间正式制度差异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以合资形式建立子公司;在正式制度逆差情况下,东道国与母国间正式制度差异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以全资形式建立子公司。同时发现,正式制度落差并不影响非正式制度对进入模式的影响方向,即随着母国与东道国非正式制度差异的增大,企业更倾向于以全资形式建立子公司。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 12.0软件和Logit回归分析,系统分析政策风险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中国跨国企业母公司的所有权性质、国际化经验和组织冗余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跨国企业拥有采取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的政治能力,因此,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具有正向影响,即中国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国际化经验提高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组织冗余降低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通过引入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研究结果拓展了关于东道国政府的政策风险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研究;从企业资源基础观出发,考察二者关系成立的情景条件,扩展了理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资产扩大与资产利用动机的结合,丰富了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理论。相关研究结论对于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在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时采取制度同构还是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许钢祥  朱杏珍  
基于2001—2012年《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与国泰安(CSMAR)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选取沪深两市126家进行对外投资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国跨国企业在制度双元情境下如何通过进入模式选择来响应母公司和东道国的"双重"制度压力。研究结果显示:国有跨国企业可以通过重复使用合资型进入模式缓解因国有性质造成的企业内部制度压力,并且同时克服因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导致的外部制度压力,进而获得内外部合法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经  张利敏  
本文基于2001至2012年中国88个跨国企业325个对外投资样本,利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除了研究正式制度距离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投资建立方式和股权比例安排的影响机理外,同时考察了强效制度环境对跨国企业对外投资建立方式和股权比例安排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就对外投资建立方式而言,高正式制度距离与中国跨国企业选择新建投资模式的概率正相关,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其选择何种建立方式没有显著影响。在非正式制度距离存在的情况下,东道国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建立方式有显著影响。就对外投资股权比例安排的影响因素而言,正式制度距离越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衣长军  赵晓阳  黄媖  
拥有海外背景的高管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生存至关重要。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海外子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高阶理论,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logit模型检验了高管海外背景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生存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高管海外背景有助于提升海外子公司的生存绩效;此外,进入模式在高管海外背景和海外子公司生存绩效二者关系间存在中介作用,即高管的海外背景越丰富,海外子公司越倾向于以独资的模式进入东道国,独资模式下母公司对于海外子公司的资源投入有助于提升海外子公司的生存绩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碧珺  高恺琳  
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国,其海外资产的安全和收益由于涉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果、企业国际化发展成败而日趋重要。从具有独特性制度环境下“走出去”的中国跨国企业,其海外子公司绩效如何受到具有差异性的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了东道国与母国的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由于国有企业身份的特定优势、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经营的相对优势以及文化相似性的弥补作用,该负面影响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位于发达国家、文化距离较远东道国的海外子公司中。渠道分析表明,随着制度距离扩大,海外子公司对高质量雇员的需求增强从而增加了其平均雇员成本,并面临上升的东道国民众负面认知。同时,丰富的母公司海外投资经验、先行者行业经验以及良好的双边外交关系有助于缓释制度距离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制度因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研究从“走出去”的投资决策阶段,拓展到“走下去”的投资绩效评估阶段,为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和企业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康宏  林润辉  李娅  周常宝  
本文分析了管制制度落差与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着重对比了管制制度顺差与逆差对企业进入模式决策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东道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与制度落差的交互作用对企业海外进入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东道国管制制度水平低于中国时,随着制度距离的增大,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合资进入模式;当东道国管制制度水平高于中国时,随着制度距离的增大,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独资进入模式。研究同时表明,东道国市场开放程度对以上两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亮  吕鸿江  
利用2001~2010年中国在沪市上市的3286家样本企业数据,文章分析了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对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中,贡献性资产研发密度越高,中国企业选择独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补充性资产广告密度越高,中国企业选择合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补充性资产市场化程度越高,中国企业选择独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制度环境中,东道国制度环境越完善(东道国风险越低、腐败印象指数越低、投资自由度越高、金融自由度越高、贸易自由度和货币自由度越高),中国企业选择独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此外,母国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对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与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之间均存在负向的调节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韩梅  
本文对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主要赢利模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五条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经  刘厚俊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2002—2013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研究制度距离、人力资源对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母国与东道国非正式制度距离与中国无经验投资者选择新建投资模式之间呈倒U型关系,随着正式制度距离的增加,企业为了降低经营风险,选择新建投资的概率增大;母国与东道国之间人力资源距离越远,有经验投资者越倾向于选择并购模式进入东道国;此外,富有经验的投资者可以跨越非正式制度距离产生的隔阂,从而提高企业的对外投资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轻宇  
文章从所有权性质和目标市场选择两个角度出发,将中国跨国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探讨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遵循的路径特点。重点阐述了近些年中国跨国企业独特的"跳跃式成长路径",其本质特征是在对内投资积累的基础上,将公司的国际化扩张与本土市场联系起来,通过并购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跳板来获取战略性资产。最后,探讨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应该遵循何种成长路径以形成特有的国际化成长模式,从而避免盲目扩张的风险。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俞荣建   白伟   江婷婷   罗心言  
本文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提高企业特有资源的可转移性、降低企业对东道国互补性资源的依赖,从而提升跨国企业以独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的可能性。(2)企业创新能力在数字化转型对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增强跨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具备创新能力的跨国企业出于保护自身特有资源优势的考虑会选择资源承诺更高的独资模式。(3)数字化转型对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随双边政治关系、高科技行业性质、高管海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4)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跨国企业以独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的可能性,实现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的改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经  张利敏  葛瑶  
本文利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基于中国2003~2012年对48个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实证检验了发达东道国与发展中东道国不同制度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东道国为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具有"制度接近性"特征,且在衡量制度距离的指标中,经济制度距离的系数绝对值最大;中国在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不具有"制度接近性"特征。通过制度偏向性检验来看,衡量制度距离各指标的结论呈现差异性。偏向性特征视东道国差异化投资环境而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先明  
本文从调节机制、规范机制和模仿机制三个维度考察了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在对243家中国海外投资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建立模式选择和所有权模式选择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东道国治理品质、文化距离、母子公司一体化程度和国际化经验等关键外部和内部制度因素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实证分析发现,制度环境中的调节机制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东道国的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越健全,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并购和独资的进入模式。在规范机制方面,中国企业主要通过所有权模式的调整来应对文化距离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影响,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大,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合资的进入模式。在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