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6)
- 2023(7632)
- 2022(6407)
- 2021(5900)
- 2020(4980)
- 2019(11047)
- 2018(10873)
- 2017(21191)
- 2016(11428)
- 2015(12694)
- 2014(12360)
- 2013(11946)
- 2012(10805)
- 2011(9651)
- 2010(9814)
- 2009(9639)
- 2008(9861)
- 2007(8967)
- 2006(7833)
- 2005(7397)
- 学科
- 管理(47393)
- 业(44248)
- 济(42305)
- 经济(42209)
- 企(41768)
- 企业(41768)
- 财(22608)
- 方法(19295)
- 务(17739)
- 财务(17719)
- 财务管理(17694)
- 企业财务(17107)
- 数学(16411)
- 数学方法(16253)
- 制(15750)
- 体(11616)
- 业经(11237)
- 体制(10296)
- 农(9538)
- 中国(9480)
- 银(7658)
- 银行(7651)
- 划(7560)
- 融(7389)
- 金融(7387)
- 学(7362)
- 行(7151)
- 技术(6866)
- 贸(6856)
- 贸易(6853)
- 机构
- 学院(162626)
- 大学(162614)
- 济(66395)
- 经济(65071)
- 管理(64449)
- 理学(55542)
- 理学院(55025)
- 管理学(54317)
- 管理学院(54003)
- 研究(48604)
- 中国(39632)
- 财(38561)
- 京(32901)
- 财经(29806)
- 经(26995)
- 科学(26137)
- 江(24197)
- 所(23263)
- 财经大学(22357)
- 中心(22350)
- 北京(20649)
- 经济学(20308)
- 研究所(20223)
- 业大(19677)
- 商学(19552)
- 农(19423)
- 商学院(19402)
- 州(18967)
- 范(18619)
- 师范(18439)
- 基金
- 项目(102888)
- 科学(82634)
- 基金(77176)
- 研究(76966)
- 家(65632)
- 国家(65104)
- 科学基金(57694)
- 社会(51137)
- 社会科(48506)
- 社会科学(48496)
- 基金项目(40880)
- 省(38940)
- 自然(36960)
- 教育(36202)
- 自然科(36068)
- 自然科学(36059)
- 自然科学基金(35482)
- 划(32510)
- 资助(31026)
- 编号(30796)
- 制(25780)
- 成果(25693)
- 部(23885)
- 重点(22978)
- 创(21723)
- 教育部(21449)
- 国家社会(21130)
- 性(21110)
- 人文(21095)
- 课题(20889)
共检索到245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兴全 张照南
本文借鉴Fama和French(1998)经典企业价值回归模型的思想,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持有现金的市场价值。结果表明,就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而言,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小于账面价值。进一步研究表明,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受公司股权性质的影响,公司的国有股权性质降低了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本文从公司持有现金价值的视角进一步说明我国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偏低,上市公司中代理问题严重,也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假说与掏空行为提供了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昊旻 谢广霞
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公司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并探究融资约束和股权性质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表现为正向价值效应,融资约束强化了公司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即融资约束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显著高于非融资约束公司;国有股权公司的现金持有价值低于非国有公司,融资约束会强化非国有公司现金持有的价值,但对国有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现金持有 价值效应 融资约束 股权性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三云 刘文军 龙君
本文实证研究了制度环境、CEO背景特征对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CEO学历越高、任期越短,以及不具有金融、会计或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的公司的现金持有量更高;CEO年龄对现金持有量并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制度环境(市场化进程和产权性质)下,CEO背景特征对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拓展了高层梯队理论在公司财务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CEO背景特征 现金持有量 制度环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丹蒙 夏立军
文章以我国2002-2004年度披露了R&D投入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性质、地区市场化进程和政府投入对上市公司R&D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1)非国有控股(主要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显著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没有显著影响;(3)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与政府科技专项拨款等投入没有显著关系,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显著依赖于政府科技专项拨款等投入。研究结果表明,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事R&D活动更多地依赖政府投入不同,非国有控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博 殷仲民
本文立足于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实践,系统地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制度变迁需求进行了揭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制度变迁方式、制度环境变迁和制度安排变迁在内的较为系统的制度变迁方案。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在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应积极推进以建立做空机制、大宗交易制度和混合驱动交易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安排变迁。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制度安排 做空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韬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使得股权众筹这一新型融资模式近年来在众多国家迅速兴起,由此引发的一个理论命题是:投资者保护与便利融资这两大证券法的政策目标如何进行重新平衡。以美国JOBS法为代表,各国证券法已经开始积极回应股权众筹交易模式的制度需求,除了扩大小额证券发行豁免制度的适用空间以外,还超越了传统的"公募/私募"两分法,引入全新的"众筹豁免"制度。各国的制度实践充分表明了互联网技术对证券市场监管规则发展的深远影响,技术进步所导致信息不对称的缓解助推了融资活动管制的局部放松,因此未来我国证券法律制度的改革有必要回应技术变革对金融市场监管规则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人骥 刘春江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股权结构、中小股东保护等问题。本文选取了2000年上市公司样本991个,定义了基于股权结构的股东保护变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股东保护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差异较大,并且在股东保护较好的情况下,现金持有量相对较小,二者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由于影响现金持有量的因素较多,我们选取了相当数量的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检验在其进入模型的情况下,对股东保护与现金持有量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结构影响下的股东保护与现金持有量具有负的线性相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春
文章从公司治理角度,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现金持有与股权结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现金持有量负相关。国家股比例与现金持有量关系不显著,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正相关。
关键词:
现金持有 股权结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井建 纪丹宁 王健
为揭示现金持有是否存在代理成本及高管股权激励合约的影响效应,对我国沪深A股2009-2013年上市公司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现金尤其超额现金具有减持作用,合约中设置股票期权与行权约束以及持续激励的公司表现出了增强效应,但有效期和激励强度的增效作用并不显著;股权激励计划对低投资机会和低融资约束公司现金的减持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主要是通过抑制过度投资和超额在职消费对现金持有的增持效应。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存在代理成本,股权激励计划能够发挥一定的抑制效应,为公司现金管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孙进军 顾乃康
在中国特定的制度和治理背景下探讨企业特征与股权结构对企业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虽然静态实证结果显示权衡理论、代理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都能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但动态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具有动态的均值复归趋势。这符合权衡理论和代理理论的预期,但不符合融资优序理论预期。
关键词:
现金持有量 企业特征 股权结构 均值复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井建 纪丹宁 王健
为揭示现金持有是否存在代理成本及高管股权激励合约的影响效应,对我国沪深A股2009-2013年上市公司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现金尤其超额现金具有减持作用,合约中设置股票期权与行权约束以及持续激励的公司表现出了增强效应,但有效期和激励强度的增效作用并不显著;股权激励计划对低投资机会和低融资约束公司现金的减持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主要是通过抑制过度投资和超额在职消费对现金持有的增持效应。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存在代理成本,股权激励计划能够发挥一定的抑制效应,为公司现金管理和股权激励合约设计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兰
本文运用我国电力上市公司2003—2012年数据研究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电力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与国有股比例、社会公众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管理者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法人股比例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关键词:
电力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现金持有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国栋 王思阳
本文选取2019年中国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21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实际控制人所有权占比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两权分离度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而控制链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则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考虑引入智力资本背景的调节变量时,实际控制人的专业技术身份和创意意愿会削弱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对于科技创新企业而言,具有智力资本背景的实际控制人会降低公司治理中财务资本的影响,有助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获得更多资源和活力,但仍需要避免引入新的不平衡或低效率,本研究对科创板上市公司规则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为科技创新企业在公司治理领域提供了更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通过对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机制存在的缺陷——控制权配置的错位和控制权市场的失效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股权分置格局下,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机制截然割裂是导致"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控制权市场外部治理机能失效的根源所在。同时,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控制权内部配置以及控制权外部转移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的分析表明,后股权分置时代优化控制权机制应当引入"股东实质平等"原则,以增强中小股东的行权便利性,等等。
关键词:
后股权分置时代 控制权机制 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丁烈云 刘荣英
内部治理机制往往需要与外部治理环境相匹配,中国的分权化改革引发了不同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巨大差异,这对不同地区间的公司治理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的角度出发,借鉴国际制度比较研究模式,以中国经济转轨、制度变迁时期各地区制度建设的不平衡为基础,分析外部制度对公司治理(即业绩与高管变更关系)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其制度环境对公司治理效果影响的差异。通过统计检验发现,公司业绩与高管变更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制度环境好,高管变更与公司业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强;与公司为国有股股东相比,第一大股东为非国有股股东的公司中,制度环境越好,业绩与高管变更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强...
关键词:
高管变更 公司业绩 制度环境 股权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