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4)
- 2023(11861)
- 2022(9896)
- 2021(9044)
- 2020(7573)
- 2019(16953)
- 2018(16387)
- 2017(32307)
- 2016(17251)
- 2015(19289)
- 2014(19355)
- 2013(19309)
- 2012(17581)
- 2011(15654)
- 2010(15848)
- 2009(15333)
- 2008(15621)
- 2007(14240)
- 2006(12482)
- 2005(11546)
- 学科
- 业(82505)
- 企(82110)
- 企业(82110)
- 济(80842)
- 经济(80704)
- 管理(77354)
- 方法(41379)
- 数学(33259)
- 数学方法(33077)
- 财(32438)
- 业经(24709)
- 务(23548)
- 财务(23526)
- 财务管理(23491)
- 企业财务(22439)
- 制(21341)
- 中国(17418)
- 农(17100)
- 技术(16135)
- 划(15379)
- 体(15365)
- 贸(14815)
- 贸易(14805)
- 易(14398)
- 和(13800)
- 体制(13576)
- 策(13576)
- 理论(13566)
- 融(13453)
- 金融(13451)
- 机构
- 学院(258585)
- 大学(256250)
- 济(117699)
- 经济(115689)
- 管理(110105)
- 理学(94544)
- 理学院(93764)
- 管理学(92887)
- 管理学院(92388)
- 研究(75054)
- 中国(63559)
- 财(61805)
- 京(51301)
- 财经(48420)
- 经(43857)
- 江(39247)
- 科学(37637)
- 经济学(37243)
- 财经大学(36006)
- 中心(35459)
- 所(35100)
- 经济学院(33720)
- 商学(33307)
- 商学院(33026)
- 北京(31970)
- 研究所(30500)
- 州(30437)
- 业大(30265)
- 农(29546)
- 经济管理(28724)
- 基金
- 项目(162421)
- 科学(132359)
- 基金(123947)
- 研究(121960)
- 家(104090)
- 国家(103187)
- 科学基金(92968)
- 社会(83437)
- 社会科(79393)
- 社会科学(79373)
- 基金项目(65110)
- 省(61580)
- 自然(58361)
- 自然科(57131)
- 自然科学(57118)
- 教育(56642)
- 自然科学基金(56225)
- 资助(50766)
- 划(50311)
- 编号(47769)
- 部(38225)
- 成果(37859)
- 制(37383)
- 创(35744)
- 国家社会(35186)
- 重点(35115)
- 教育部(34785)
- 人文(34231)
- 创新(33277)
- 发(32532)
- 期刊
- 济(133634)
- 经济(133634)
- 研究(78183)
- 财(53843)
- 管理(47673)
- 中国(46911)
- 科学(31132)
- 融(30220)
- 金融(30220)
- 学报(29079)
- 财经(26149)
- 农(25338)
- 大学(24565)
- 学学(23534)
- 技术(22599)
- 经(22354)
- 经济研究(21783)
- 业经(21756)
- 教育(18514)
- 问题(16486)
- 农业(16141)
- 财会(15101)
- 技术经济(14873)
- 贸(14747)
- 商业(14473)
- 会计(13104)
- 现代(12591)
- 理论(12527)
- 国际(12414)
- 统计(12160)
共检索到390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成颂 唐伟正 钱春丽
以2008~2013年沪市A股制造业为样本,通过将在职消费划分成正常、超额两部分,研究发现:以薪酬管制、冗员负担为代表的制度背景与上市公司高管超额在职消费显著正相关。并且,高管超额在职消费会显著损害企业绩效,而正常在职消费则能显著提升公司业绩,证明调和在职消费两种理论的关键在于一个合理的"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前约束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攫取超额在职消费的力量主要来自公司内部治理以及外在政治因素,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并未能产生明显的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洪 张娟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是中国股市近些年出现的新现象。本文以 2 0 0 0— 2 0 0 2年深沪两市发生管理层收购事件的 18家MBO上市公司为样本 ,另选取 18家非MBO上市公司为对比样本 ,将两组样本在MBO前后 3年的每股净收益 (EPS)、净资产收益率 (NROA)和主业利润率 (CROA)等财务指标进行系统的定量对比分析 ,讨论了不同股份转让比例和资产负债率下MBO的不同效应和结果。文章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MBO未从根本上改善MBO公司的整体业绩成长质量 ,MBO公司持续发展潜力不足 ;MBO的股份转让比例在 10 %- 30 %较为适当 ;MBO当年的资产负债率上升幅度在 2 0...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财务绩效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如静 唐雪松 贺明明
以我国证券市场制造行业上市公司(A股)数据为样本,通过考察企业投资与现金流相关性研究我国企业是否存在过度投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存在过度投资问题,但是,如果发放现金股利则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过度投资问题。
关键词:
过度投资 现金股利 自由现金流 证券市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雯 孙茂竹 张胜
国有股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问题,是中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予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企业并购的角度,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可能并购国有企业;并购双方都是国有企业时,并购后并购企业的业绩不仅显著下降,并且显著差于其他情况下并购企业的业绩。以上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影响了企业的并购行为,并导致并购企业业绩的下降。本文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国有股权治理效应和企业并购方面的研究,而且其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原因,为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国有股权 企业并购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革森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出现了依托资本市场的产融结合现象,本文以上市公司为例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产融结合的绩效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产融结合程度加深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会有显著的提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产融结合参股临界值假说。
关键词:
产融结合 绩效检验 上市公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海洋 吕振伟 谢一丹
以2013—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党组织治理能否影响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企中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党组织治理能够抑制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央企中党组织治理能够抑制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地方国企中党组织治理不能发挥这种抑制作用;董事会党组织治理能够抑制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造成的负面影响,而监事会和管理层党组织治理不能发挥这种抑制作用。
关键词:
党组织治理 在职消费 企业绩效 国有企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甄红线 赵永刚
本文基于LMSW的理论框架,首次从信息披露制度的角度,将整个样本期划分为8个时间段,分段考察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市场效应,并为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市场效应判别体系提供思路。实证结果显示,在1997、1999、2000、2006、2007子样本期内,信息披露制度市场效应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本文对私人信息交易度C2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发现C2与证券市场走势成反向关系,国家最高立法部门和证监会制定的制度对降低C2系数具有较大的影响,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是直接而且效果显著的。
关键词:
信息披露制度 市场效应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宋渊洋 李元旭
企业在跨地区经营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地区多样化的制度环境,不同地区的制度环境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如何适应多样化的制度环境是企业跨地区经营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提出了制度环境多样性这一概念,并进一步基于制度理论探讨制度环境多样性和跨地区经营经验对服务企业产品市场绩效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证券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制度环境多样性与企业产品市场绩效呈倒U形关系,说明制度环境多样性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提高产品市场绩效;(2)跨地区经营经验对产品市场绩效有正向影响;(3)跨地区经营经验对制度环境多样性与产品市场绩效的关系有调节作用:跨地区经营经验越丰富,制度环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照蕊
鉴于央企近几年来表现的出色业绩,本文选取2007-2009年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按企业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央企公司、非央企国有公司和私人公司三类,通过对其盈余能力、盈余管理水平、市场反应及在职消费的比较,实证检验了企业性质是否直接影响了公司绩效。结论表明: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央企公司绩效最差,非央企国有公司次之,私人公司绩效最好。最后对此结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指出:只有始终不渝地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才是提高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业绩效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企业性质 公司绩效 市场化 央企上市公司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息 张西栓
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与高管权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高管权力与并购绩效负相关,并且内部控制与高管权力之间存在反向的相互作用关系。当高管权力缺乏制衡时,并购成为高管实现个人收益的手段,而企业本身并不能实现预期的并购价值,内部控制是针对高管权力的制衡机制,对并购绩效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高管权力 并购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寿喜 谌瑜
本文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1993--2002年企业利润质量与其市场价值的相关性后发现,首先,1994-2002年各年非经常性损益都在1%水平与股价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投资者不重视利润质t。这与Collins and Maydew and Weiss (1997)在美国市场的发现明显不同。其次,2000--2002年伴随经营利润和非一经常性损益定价乘数的下降,净资产与企业市价相关性显著提高,表明企业利润的价值相关性在下降,净咨产的价值相关性在提高.欢是我国新兴市场与西方成.熟市场接勒的标志
关键词:
利润质量 市场价值 相关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霞 张敏 于富生
本文以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过度投资,并对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有更高的敏感性。即当公司有充裕的融资活动现金流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过度投资;反之,则投资不足。本文还发现,过度投资与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基本上不受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特征的影响,这与其它一些研究的结论不一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筱凤 李寿喜
我国亏损企业利润和净资产与股价的相关性不显著,模型的回归功效不到1%,远低于美国市场的45%,说明我国亏损 企业的股价吸收了较多的非会计信息。企业利润和净资产对股价的解释效力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盈利的大企业>盈利的小企 业>亏损的大企业>亏损的小企业。
关键词:
企业亏损 流通股规模 会计信息 股票定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凌
本文将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企业分为主板企业和中小板企业两类,实证研究2008~2016年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这两类企业资本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参与了主板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影响了企业的资本结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主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呈现显著的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关系,与主板企业的长期负债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机构投资者在中小板企业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大,机构持股比例与中小板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债务期限不存在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敏 黄继承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如何从微观角度研究政企关系模式及其效率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与多元化之间的关系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考察了政治关联对企业多元化程度及股票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企业的多元化程度要显著高于非政治关联企业,表明政治关联帮助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多元化资源;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会带来企业股票市场风险的上升,但政治关联企业实施的多元化带来的风险显著低于非政治关联企业,表明政治关联作为一种替代机制确实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企业多元化及政企关系方面的文献,同时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参...
关键词:
政治关联 多元化 企业风险 替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研发投资决策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基于审计视角的国有企业监事会效率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联、制度环境与企业绩效关系探讨——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来自深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证券市场选择是否影响公司业绩与价值?——来自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经验证据
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市场推广与IPO抑价: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理性定价、选择偏差与消费资本资产定价谜团——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盈余质量与公司现金持有——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