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1)
2023(8946)
2022(7661)
2021(7128)
2020(6135)
2019(13848)
2018(13709)
2017(26571)
2016(14501)
2015(16019)
2014(15910)
2013(15833)
2012(14668)
2011(13390)
2010(13797)
2009(13292)
2008(13283)
2007(12272)
2006(11404)
2005(10605)
作者
(40526)
(34784)
(33974)
(32564)
(21654)
(16546)
(15267)
(13109)
(13083)
(12321)
(11891)
(11415)
(11070)
(10906)
(10861)
(10417)
(9963)
(9949)
(9890)
(9839)
(8816)
(8479)
(8458)
(8115)
(7739)
(7715)
(7648)
(7550)
(7035)
(6700)
学科
(60798)
经济(60697)
(50668)
(45920)
管理(41930)
农业(30389)
(30275)
企业(30275)
业经(19112)
(18929)
方法(18014)
(17195)
中国(16851)
数学(15276)
数学方法(14980)
(13441)
地方(12993)
(11094)
银行(11083)
(10893)
贸易(10885)
(10795)
(10636)
(10625)
(10421)
农业经济(10241)
(10231)
体制(10058)
(9916)
金融(9914)
机构
学院(205854)
大学(202583)
(89470)
经济(87576)
管理(77646)
研究(72749)
理学(65722)
理学院(65039)
管理学(63919)
管理学院(63546)
中国(59172)
(52018)
(43653)
(43104)
科学(41550)
农业(39320)
(37293)
业大(34806)
(34470)
中心(34405)
研究所(32764)
财经(32506)
(29226)
北京(27038)
(26501)
(26427)
师范(26299)
经济学(26090)
(25785)
(25233)
基金
项目(129221)
科学(102257)
研究(99231)
基金(93653)
(80565)
国家(79773)
科学基金(68258)
社会(64378)
社会科(60590)
社会科学(60576)
(51470)
基金项目(49175)
教育(44214)
(41822)
编号(41634)
自然(41562)
自然科(40560)
自然科学(40551)
自然科学基金(39809)
资助(37264)
成果(34886)
(30989)
(29860)
(29526)
重点(29211)
(28826)
课题(28826)
(26790)
(26625)
国家社会(26564)
期刊
(112915)
经济(112915)
研究(65484)
(57057)
中国(50338)
农业(38088)
(34560)
学报(30580)
科学(29211)
管理(27932)
(25903)
金融(25903)
大学(24958)
学学(23514)
业经(23372)
教育(22733)
(18168)
技术(17783)
财经(16471)
问题(16115)
经济研究(14854)
农村(14772)
(14772)
农业经济(14175)
(14146)
世界(12700)
(12056)
经济问题(11231)
(10497)
技术经济(10086)
共检索到337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敏杰   聂维亮   李扬  
中国改革二十多年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国家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先期注入和随后相继创立的各项农村经济制度,并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资金投入”的运行轨迹,在这一运行过程中,政策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当前“三农”问题的形成,特别是农民问题的日益突出,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多年积累的政治经济矛盾的总反映,但也是多年来涉农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谷慎  李成  
本文通过统计数据对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低下。造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现阶段农村金融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了金融资源配置无法满足帕累托条件。因此,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在于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和有效供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俊青  
自1997年起,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自建国以来第一次总需求不足的状况,对其出现的原因,理论界争论颇多。但作者认为:单个国有企业低效率供给不足与宏观全社会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并存,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贷款投资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居民的有效需求不足并存,政府为启动需求举债投资与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并存是导致我国需求不足、失业加剧的根本原因。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我国企业、社会和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因此扩大需求、增加就业的根本途径是变革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企业、社会和政治体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绪林  
高田"气囊门"自2008年发酵至2017年,在全球造成17人死亡,事件召回缺陷车辆1.2亿辆,世界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商高田气囊,是怎样亲手葬送未来的?2017年11月日本高田(Takata)气囊被我国企业宁波均胜旗下的美国百利得安全系统公司(Key Safety Systems)收购,引发整个汽车行业议论纷纷,一致认为高田公司是被百万分之一(ppm)事故率搞垮了。在汽车安全件企业中,之前一直推行的六西格玛运营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整个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彩英  
我国民间金融活动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然而,我国法律并未正视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长期将其置于政府不予认可的"灰色地带"。这种法律制度的缺失,造成民间金融的运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甚至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对我国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加以规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彦岭  
农信社改革问题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关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走向。笔者认为,我国农信社的制度缺陷根本在于产权缺陷和行政主导,我国农信社的分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进行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农信社才会彻底走出困境,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惠波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虽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其内在制度缺陷已经越来越明显。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在比较各种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世平  赵妤  李尽晖  
乡镇农校是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的一种简称,亦称乡镇成校。乡镇农校是由乡镇政府主办、多方共同实施管理,主要任务是培育农民,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专门教育培训机构。我国乡镇农校最初的制度安排始于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乡镇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乡镇农校原有的制度设计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变化,需要依据形势的变化重点从经费制度、任务与职能、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峰  
我国农户联保贷款基本上以仿效格莱珉银行为主,发展不很理想。其制度方面的原因主要有:自动匹配机制效果有限、联保小组内部责权易流于形式、信用约束的有效性不高、小组成员合谋欺骗导致联保无效等。当前应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实际,在联保贷款模式、联保小组制度、联保贷款机制和联保贷款利率管控等方面优化联保贷款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惠波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虽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其内在制度缺陷已经越来越明显。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在比较各种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锦虹  胡礼文  洪长礼  
本文在社区的框架内研究农村金融制度的安排问题,文章从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两个方面介绍了现行农村金融的制度安排,指出现行制度存在先天就排斥农户和农户自身特点与农村正式金融体系不匹配两大缺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莉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产权主体不明、产权界限不清、产权残缺等内在缺陷 ,导致农民利益没有合法保障 ,尤其在农地被征用过程中 ,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失地农民生存危机凸现 ,成为社会安定的巨大隐患.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鲁旭  
我国保障性住房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创新发展,已经形成了保障面广泛的制度体系,但是,现有制度一直在用添加补丁的方式来完善,各类保障性住房制度上的缺陷使得保障性住房在建设、分配、监管等方面漏洞很多。江西的"三房合一"新政是对现有保障性住房制度的重构,有助于走出现有保障性住房困境,切实解决房地产市场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伍业兵  
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经历了从单一的公社所有制,到以生产大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再到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的曲折演变过程;在农地经营制度上则经历了由公社统一经营、统负盈亏,生产大队、生产队只是组织劳动的基本单位,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到给予生产大队,特别是给予生产队一定经营自主权的发展阶段。在实践中,这一制度安排暴露出了许多制度缺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