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8)
2023(13750)
2022(11526)
2021(10787)
2020(9030)
2019(20458)
2018(20561)
2017(38015)
2016(21029)
2015(23688)
2014(23908)
2013(23361)
2012(22097)
2011(20389)
2010(20568)
2009(19571)
2008(19248)
2007(17332)
2006(15946)
2005(15139)
作者
(60085)
(50383)
(50099)
(48066)
(32111)
(23758)
(22601)
(19388)
(19178)
(18004)
(17543)
(16808)
(16457)
(16305)
(16263)
(15613)
(14882)
(14572)
(14456)
(14094)
(13112)
(12246)
(12143)
(11682)
(11253)
(11209)
(11140)
(10834)
(10148)
(9967)
学科
(101288)
经济(101158)
管理(61112)
(51547)
(42280)
企业(42280)
方法(33487)
中国(29848)
数学(29241)
数学方法(28885)
(24609)
(24321)
(23779)
地方(23114)
业经(20824)
(19833)
(17983)
(17533)
银行(17500)
(17422)
贸易(17409)
(16924)
(16885)
(16817)
金融(16810)
农业(14996)
环境(14714)
地方经济(14691)
体制(13480)
理论(13436)
机构
大学(303639)
学院(300351)
(137837)
经济(135117)
研究(114692)
管理(106918)
中国(90761)
理学(89295)
理学院(88181)
管理学(86742)
管理学院(86157)
(67631)
(66078)
科学(64379)
(58606)
研究所(52158)
财经(51124)
中心(50843)
(47788)
(46631)
(46269)
经济学(44579)
北京(43085)
(41216)
(40463)
师范(40080)
经济学院(39636)
业大(38558)
财经大学(37512)
(36932)
基金
项目(186798)
科学(147473)
研究(140334)
基金(136315)
(118809)
国家(117862)
科学基金(99549)
社会(92028)
社会科(87251)
社会科学(87234)
基金项目(69994)
(69918)
教育(64814)
自然(60083)
(59597)
自然科(58655)
自然科学(58636)
自然科学基金(57597)
资助(56610)
编号(55110)
成果(48020)
(43285)
重点(43116)
(41405)
课题(40699)
国家社会(39554)
(38901)
(37951)
教育部(37689)
(36660)
期刊
(167265)
经济(167265)
研究(104297)
中国(71680)
(53815)
管理(44938)
学报(44548)
(43843)
科学(41950)
教育(37261)
大学(34969)
(34800)
金融(34800)
学学(32577)
农业(28870)
财经(27739)
经济研究(27631)
技术(26881)
(24193)
业经(23175)
问题(21947)
(19510)
国际(17717)
世界(17540)
(15702)
技术经济(15388)
统计(14640)
经济问题(13489)
理论(13262)
(13091)
共检索到497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制度缺失的存在,致使经济体制改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严峻经济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日益凸现的失业问题;二是财富分配不公问题;三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制度缺失导致的这三个问题,加重了改革的社会成本,危害了社会公平,破坏了经济效率,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代敬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望及面临的问题王代敬一、我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态势1.今后十年,我国的经济结构是一种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型经济结构。在这个过渡型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要实现三个转换:一是改革思路的转换、由放权让利、调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华民  
中国在过去的25年中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从而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邓小平效应”,所谓邓小平效应是指,中国罕见的经济增长是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坚持走内生与渐进的道路,并且始终坚持把改革置于开放的环境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遇到一些来之于基本制度方面的障碍,它们主要是:土地的国家所有、企业的国家所有(国有企业)、以及金融体系的国家控制。这样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遏制了民间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普遍的市场扭曲、带来了政府部门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因此,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铁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实质上说,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这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持续演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制度安排可能出现在各种层次上,如个人的制度安排、自愿的制度安排、团体的制度安排、政府的制度安排等等。但显然政府的制度安排是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最重要的,政府既可以创造制度需求,同时又可以增加制度供给。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15年的改革进程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皓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展望张皓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体经历了以农村为重点、以城市为重点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即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汪海波  
2018年9月/168.00元ISBN 978-7-5201-2516-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78~2018)》对1978~201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论述和经验总结,内容包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以市场取向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菊红  邓可斌  
传统的分权理论将分权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忽视了转型经济中分权的内生性特质,因而难以回答分权因何而变迁这个根本性问题。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归纳与剖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增长、分权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认为中国式分权由经济发展内生而出,并且内生的分权通过对各级政府不同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分权的变迁直接影响着中国各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变迁。由于中国的改革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路径依赖,在各级政府与经济主体顺应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理性博弈的条件下,这种变迁的结果会促使政府体制进行更为有效的变革。
[期刊] 求索  [作者] 孙蚌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经40年,改革不同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同,先后有三次变化:增强企业活力、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每一次核心问题的提出都基于改革实践的要求,而核心问题的突破都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并进一步推动改革实践的深化。认识中国经济体制核心问题演变的实践和理论逻辑,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王泓远  李建德  王秋石  张泰城  廖进球  卢福财  汪玉奇  何维达  彭迪云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编者按:我国在进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有关制度借鉴和学习问题。以产权理论为研究核心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无疑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建立社会主义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杜伟  高林远  
本文在分析西方制度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制度的解释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度变迁的客观必然性,并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强调了制度变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重要性,指出制度变迁必须处理好借鉴与创新、渐进与激进的关系,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应实现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再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转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文彬  
文章首先介绍了信息空间理论与采邑经济的概念,并以之为基础考察了我国经济演变的过程和目前经济结构的特点。认为,我国在采邑制度特点遗留较多的情况下寻求市场化,必然走上渐进式的“网络式”市场体系道路,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提法,正是这一理论逻辑的产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从实质上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制度的重建过程 ,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取代适应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的过程。在这一制度重建的进程中 ,市场取向的制度变迁表现出八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一是制度变迁需求的内生性 ;二是制度变迁供给的滞后性 ;三是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性 ;四是制度变迁过程的渐进性 ;五是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性 ;六是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七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 ;八是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霍影  
为分析1949年~2009年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及其路径演进,明确当下中国经济所处增长区间以及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文章构建了改革演进的理论框架,将新中国成立的经济增长路径分为4个阶段。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放宽限制条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拟合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以"整体推进"阶段的实证数据检验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中国的经济增长尚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下一阶段的经济仍将维持在高位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铁民  
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8.8%、8.4%和10.3%。取得上述结果的最根本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放权。改革的所有成果表明:由于破除了旧的高度集中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放松了对各级组织、特别是企业的行政约束,企业逐步焕发出活力,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从另一方面看,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新旧体制间的摩擦正在逐步加大,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的步伐,尽快形成合理的企业制度、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宏观调节体制。而推进改革的核心就在于逐步使我国的经济运行转到市场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回顾与展望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本文系作者提交1998年3月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召开的“中国经济改革:比较与展望”国际研讨会的论文。从1979年起改革开放,到现在已近20年。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