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3)
2023(9679)
2022(8151)
2021(7370)
2020(6371)
2019(14265)
2018(14120)
2017(27325)
2016(14929)
2015(16310)
2014(15997)
2013(15800)
2012(14559)
2011(13169)
2010(13503)
2009(12763)
2008(12649)
2007(11628)
2006(10488)
2005(9573)
作者
(41356)
(35562)
(34715)
(33082)
(21981)
(16871)
(15620)
(13521)
(13325)
(12313)
(12091)
(11832)
(11200)
(11151)
(11028)
(10514)
(10239)
(10220)
(10047)
(10003)
(9036)
(8723)
(8511)
(8123)
(7941)
(7895)
(7811)
(7651)
(7071)
(6865)
学科
(63914)
经济(63806)
(54236)
(45741)
管理(43800)
(33756)
企业(33756)
农业(30302)
方法(22949)
数学(20353)
数学方法(20174)
业经(19496)
(18996)
(18967)
中国(16925)
(14019)
地方(12016)
(11294)
银行(11276)
(10810)
体制(10782)
(10752)
财务(10730)
(10717)
(10709)
财务管理(10702)
(10701)
金融(10699)
(10429)
贸易(10424)
机构
学院(211924)
大学(208904)
(95779)
经济(94047)
管理(82989)
研究(72596)
理学(71675)
理学院(70988)
管理学(69991)
管理学院(69614)
中国(57549)
(53478)
(44701)
(42788)
科学(41465)
农业(40587)
业大(36743)
(36159)
财经(34468)
中心(34264)
(33091)
研究所(32291)
(31329)
经济学(28995)
北京(26266)
经济学院(26086)
经济管理(25666)
(25483)
(25384)
师范(25229)
基金
项目(141408)
科学(113018)
研究(106309)
基金(104756)
(91330)
国家(90165)
科学基金(77434)
社会(71017)
社会科(67094)
社会科学(67073)
(56025)
基金项目(55839)
自然(47663)
教育(46911)
自然科(46504)
自然科学(46492)
自然科学基金(45728)
(45577)
编号(42829)
资助(41155)
成果(34307)
(33143)
(32865)
重点(31781)
(31496)
(31035)
国家社会(30069)
(29725)
课题(28923)
教育部(28094)
期刊
(114232)
经济(114232)
研究(63564)
(57830)
中国(46551)
农业(38893)
(34894)
学报(32280)
科学(31321)
管理(28393)
大学(26289)
学学(25300)
(24239)
金融(24239)
业经(24083)
(18513)
教育(17599)
财经(17580)
技术(17389)
问题(16273)
经济研究(15605)
(15017)
农村(14386)
(14386)
农业经济(13895)
世界(13167)
(12313)
经济问题(11564)
技术经济(11037)
社会(9930)
共检索到326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民  
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利用河南省的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分类测度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并从制度结构场域视角阐释了契约关系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4类家庭农场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地权制度不稳定对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4类家庭农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交易制度场域内,各个契约关系人的行为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和收益的影响及方向不同;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水平对所有类型农场运行效率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管理仅对规模养殖类农场起到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民  
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利用河南省的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分类测度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并从制度结构场域视角阐释了契约关系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4类家庭农场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地权制度不稳定对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4类家庭农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交易制度场域内,各个契约关系人的行为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和收益的影响及方向不同;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水平对所有类型农场运行效率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管理仅对规模养殖类农场起到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键  
我国的家庭农场是规模与组织形式介于小农家庭和雇工农场之间的农业组织,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三者的成本收益及家庭农场的形成机制、发展现状,并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剖析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研究表明家庭农场具有运行效率高于小农家庭和雇工农场的可能性,但我国家庭农场现阶段存在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低效率现象。因此,相关部门在鼓励、推动家庭农场建设与发展的同时,要杜绝出现家庭农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和增加雇佣劳动力等现象,应有效转移家庭农场内部富余的家庭劳动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论文探讨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和内涵,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索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并结合当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鹏  
日本家庭农场包括独立农场和一户一法人两类。日本的认定农业者制度和直接支付对其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认定农业者制度明确了农地流转的方向,超级长期贷款制度为认定农业者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直接支付则为家庭农场提供了一个能够继续从事农业并改善其农业经营的环境。日本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研究对中国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的启示在于:应当明确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规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清晰界定家庭农场的"农地"范围、确立家庭农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优先地位、健全支持家庭农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以及加大对家庭农场的补贴力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鹏  裘少莹  
俄罗斯家庭农场,是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公民联合起来,财产共有,在亲自参与的基础上共同进行生产和其他经营活动的组织。俄罗斯《农场法》规定了农场的概念、建立、成员、财产、经营等相关内容,该法确定了俄罗斯家庭农场建立并进行活动的法律、经济和社会基础,对俄罗斯家庭农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俄罗斯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研究对中国家庭农场培育和发展的启示在于:推进家庭农场立法、明确家庭农场的民事主体地位、严格区分家庭成员和家庭农场成员、确认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不可分性、清晰界定家庭农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为家庭农场提供资金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雪梅  
本文从交易费用视角,分析了农业经济组织的演进规律,并审视了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组织优势和困境。提出要改革土地管理、农村金融、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社会化服务等制度,进一步降低家庭农场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强家庭农场发展的激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亚萍  罗勇  
在家庭农场发展的不同时期采用的雇佣制度有所差异:初建阶段,主要是临时雇佣农工,以年薪制付给报酬;发展阶段,可以采用人身顶股制的做法;高级阶段,主要采用以"顶身股"为核心与临时雇工相结合的雇佣制度。文章重点论证说明了家庭农场中新型雇佣制度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①从雇佣性质上,农场主是活跃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民营"企业主",是新的社会阶层的成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②雇佣的原则是长期稳定。③雇佣制度有一般的雇佣制度和以"顶身股"为核心的新型雇工制度。④选择农业生产经验丰富、与农场主的利益关系相对一致的一家一户的雇工。⑤雇佣的形式主要有"带地佣工"、"二八种地"、"种地头"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化柱  周清明  
农户是推动家庭农场制度创新的主要力量,利益主体间相互博弈关系演化是家庭农场制度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本文引入演化博弈动态分析框架,从微观主体的利益动态博弈视角出发,在不完全信息约束与外生制度供给条件下研究家庭农场主"试探、学习、适应、成长"的机制,通过引入地域文化因素并进一步分区模拟,探讨了社区记忆与社会分化的强弱对中国农户参与家庭农场制度创新并维持稳定生产关系决策机制的影响,诠释了地域文化对家庭农场制度创新策略传导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强社区记忆特征的农村社区能够收敛于合作互惠的演化博弈均衡,弱社区记忆的农村社区难以实现稳定有效的制度演化。加强对家庭农场微观主体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因地制宜并进行分类指导是推动家庭农场制度创新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滢  
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创新。本文诠释了"家庭农场+合作社"的定义和特征,运用制度创新理论,刻画出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变迁的独特路径,剖析了"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生成机制和制度效益。认为制度非均衡是这一新型模式产生的根源,其存在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它能产生外部经济内部化、规模经济和提高农户市场竞争力的制度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开文  原正军  王小雪  
运用大量的口述史料和期刊论文,对改革初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国营农场中建立家庭农场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表明,当时当地兴办家庭农场,最关键的原因是当时国营农场制度效率低下,生产经营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重重。由于变革现存制度可能带来的巨大的潜在利润,加上生产技术水平高、制度创新成本较小、外部环境不断优化等有利条件,家庭农场才得以陆续成功兴办。因此,必须出于一定的客观动因,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具备应有的条件,家庭农场才会水到渠成;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好大喜功。这是这段历史对今天的重要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翼  兰勇  
本文从认定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四方面对我国家庭农场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运行较好,其成果集中表现在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方面。未来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须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提高农场主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翼  兰勇  
本文从认定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四方面对我国家庭农场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运行较好,其成果集中表现在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方面。未来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须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提高农场主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军民  
家庭农场的制度结构稳定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本文从制度结构理论出发,分析了家庭农场的制度结构特征,提出家庭农场的发展必须以产权制度构建为核心,特别是农地产权制度。并提出以农地产权虚拟化,明确农地的收益权关系,强化农地集体所有权权能,通过村集体来实现农地的流转与耕地的集中连片是交易成本较少的模式;健全家庭农场的交易制度和管理制度,全面构建适合家庭农场发展壮大的制度环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强  刘同山  孔祥智  
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微观经济组织。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定义、特征及类型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辨析了劳动力市场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与社会化服务制度与家庭农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产生的诱因条件、制度安排与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家庭农场制度是对我国家庭经营制度的继承和完善,既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