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5)
2023(12291)
2022(10326)
2021(9330)
2020(7723)
2019(17017)
2018(16469)
2017(31475)
2016(16518)
2015(18386)
2014(18108)
2013(17631)
2012(16101)
2011(14475)
2010(14663)
2009(14324)
2008(13741)
2007(11940)
2006(10704)
2005(9809)
作者
(44871)
(37676)
(37605)
(35941)
(23950)
(17752)
(17025)
(14383)
(14314)
(13325)
(12948)
(12473)
(12055)
(12004)
(11894)
(11444)
(11089)
(10821)
(10802)
(10675)
(9577)
(9067)
(8811)
(8729)
(8559)
(8377)
(8206)
(8061)
(7496)
(7328)
学科
(82920)
经济(82821)
管理(56497)
(46489)
(40205)
企业(40205)
(31037)
方法(25492)
数学(21816)
数学方法(21624)
中国(20377)
地方(20113)
(18978)
(18294)
(17607)
业经(17037)
(15696)
财务(15669)
财务管理(15622)
企业财务(14857)
(14208)
财政(13867)
地方经济(12848)
(12179)
银行(12164)
环境(11838)
(11770)
金融(11767)
(11541)
体制(11206)
机构
学院(234370)
大学(232934)
(105518)
经济(103556)
管理(87020)
研究(79935)
理学(73916)
理学院(73106)
管理学(72039)
管理学院(71587)
中国(61983)
(58182)
(47408)
科学(44602)
财经(42236)
(39156)
(38037)
(36230)
中心(36099)
经济学(34559)
研究所(34495)
(31373)
财经大学(30932)
经济学院(30723)
(29582)
北京(29371)
师范(29344)
(29038)
业大(28914)
(27821)
基金
项目(149529)
科学(118960)
研究(113598)
基金(109559)
(93632)
国家(92882)
科学基金(80590)
社会(76122)
社会科(72223)
社会科学(72209)
(58061)
基金项目(56912)
教育(52061)
自然(48336)
(47565)
自然科(47152)
自然科学(47141)
自然科学基金(46261)
编号(45569)
资助(43482)
成果(37849)
重点(34033)
(33811)
(33592)
(32707)
国家社会(32379)
课题(31924)
(31568)
(29947)
教育部(29737)
期刊
(128551)
经济(128551)
研究(77441)
中国(50961)
(50741)
管理(34434)
学报(31478)
科学(30466)
(29517)
大学(24873)
学学(23622)
(22723)
金融(22723)
财经(22667)
教育(22642)
经济研究(22309)
(19611)
农业(19355)
技术(19325)
业经(19246)
问题(15737)
(12405)
技术经济(11832)
财会(11816)
会计(11740)
世界(10873)
商业(10408)
(10405)
现代(10397)
统计(10255)
共检索到369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瑶  
土地财政中隐含了寻租、土地资源利用代际不公、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收入分配不公加剧、财政风险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形成土地财政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财税体制导致财力与事权失衡、土地权益机制存在缺陷、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对土地财政的治本之策是改革现有的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等相关制度,建立合理的制度框架,实现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孝凡  吕杰  王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财政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是财政支农效率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效率一直是学术界及各级政府开展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实证方面分析财政支农的效率。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制约财政支农效率提高的各种因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巧玲  张明飞  
有效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交易费用的存在意味着相关内容在操作层面的落实需要实践经验的支持。由于忽视了交易调节机制之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以及土地财政对政府职能界定及其实现机制的影响,相关研究存在评价偏误。在探讨产权界定、合约选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考察中国经济制度的基本构成和主要特征,进而分析该制度对政府行为及其效果的影响,并验证有关土地财政评价的论断。分析显示,与土地财政相关的经济制度能有效提升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尤其是受多重约束的地方政府会积极模仿和试错,并以土地使用为中心,力争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公共服务。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能充分运用多种优势的综合性交易调节机制,使产权的有效界定具备了可操作性,同时也极大地缩减了最优分工组织形式的筛选和扩散时间,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土地财政的运行反映着基本经济制度的效率,尽管需要转型,依然可以为今后的制度创新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明秋  郝敬鑫  
本文主要建立在新开放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上,进一步拓展和分析不同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如消费、产出与汇率等。通过引入迭代模型的基本框架从而打破传统的李嘉图等价假设,我们发现因为有限生命代理人把所购买的国债看作是一种净财富,所以通过发行债券融资而导致的政府支出暂时的增加毫无疑问地将会增加本国居民相对于国外居民的消费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汇率水平固定不变和短期的价格粘性,政府支出增加的部分将平均分配给本国和外国商品。因此,政府支出暂时的增加将会减少本国的净国外资产头寸。而对于货币政策来说,本国居民相对消费水平的增加将导致本国货币升值压力,本国中央银行为了维系固定汇率水平不得不被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荟  张晋平  
循环经济是的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起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目前,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亟须政府的扶持和保障。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剖析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海霞  
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在分析现有内部控制质量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企业组织内部控制质量研究思路:将企业组织内部控制置于社会制度结构中,站在企业组织利益相关方的角度,基于制度变迁的过程对企业组织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评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从原先的统收统支到当前的分税财政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的推出,加快了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但在具体财政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地方债的冲击,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提出,给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这要求我国对财政分权体制做进一步的改革。当前尤其应该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支出责任、建立和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并进行政府行政层级等配套改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施生旭  曹瑞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目标。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从环境产权制度、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环境监管制度、公众生态意识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有效解决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伊然  
制度变迁的效率假说隐含地将经济体简约为一个绝对理性的最大化行为者,这种做法存在缺陷。就长期而言,制度变迁的本质是内生的,但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制度演进过程既体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又不乏偶然性和机遇。经济因素或政治因素都可能导致内卷化,即长期陷入某种低效率或无效的制度安排。有效制度的演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而实现:它往往得益于一些偶然事件的影响或冲击,但也可能因经济行为者如利益集团的推动而出现。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吴毓壮  
作为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是近30年来中国最宏大的税收改革和近年来世界税制改革的"样本",其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增值税制度变迁。通过营改增,增值税制度从原来的制度"非均衡"状态实现了新的制度"均衡"。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全新视角,将中国的营改增视为一种制度变迁,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理论,分析研究营改增的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因素,揭示其内在的制度变迁规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和旺  
为了探索经济绩效的源泉,诺思(North)后期 (1990)转向了认知科学,重点考察了个体认知心理和行为与制度间的关系,及其对制度变迁的轨迹和经济绩效的影响,逐步提炼出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演化理论,其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诺思(2005)《理解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新波  
本文通过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制度变迁理论和作为过渡过程的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新特点及其所展示的新研究视角的比较,指出了西方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当前中国过渡过程中的局限性,国内对市场化进程研究的理论误区,以及中国过渡经济学研究或制度经济学研究可能的拓展空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洁  付才辉  张彩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