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47)
2023(18988)
2022(15989)
2021(14940)
2020(12590)
2019(28247)
2018(27447)
2017(51915)
2016(27876)
2015(30618)
2014(29383)
2013(28694)
2012(25653)
2011(22995)
2010(22480)
2009(21001)
2008(20191)
2007(17193)
2006(14729)
2005(13095)
作者
(76536)
(63894)
(63728)
(60332)
(40159)
(30407)
(28748)
(24935)
(24248)
(22337)
(21704)
(21327)
(19958)
(19863)
(19705)
(19691)
(18959)
(18947)
(18346)
(18328)
(15574)
(15445)
(15240)
(14516)
(14339)
(14267)
(13926)
(13659)
(12689)
(12389)
学科
(108044)
经济(107899)
管理(82864)
(77119)
(63953)
企业(63953)
方法(51050)
数学(45693)
数学方法(45150)
(33057)
中国(30864)
(28680)
(24087)
业经(23913)
(23774)
贸易(23762)
(23270)
(20793)
财务(20740)
财务管理(20698)
企业财务(19714)
(19342)
农业(18822)
(18231)
银行(18191)
(17562)
金融(17558)
(17347)
地方(16891)
环境(16765)
机构
大学(381899)
学院(379945)
(162969)
经济(160166)
管理(148480)
理学(129598)
理学院(128265)
研究(127175)
管理学(126041)
管理学院(125345)
中国(97650)
(78432)
(75878)
科学(75482)
(62596)
(62029)
财经(60987)
中心(58829)
业大(57030)
研究所(56620)
(55846)
(53156)
经济学(51549)
农业(49390)
北京(48451)
经济学院(46603)
(46374)
财经大学(45819)
(45415)
师范(44829)
基金
项目(266228)
科学(211515)
基金(198534)
研究(189822)
(175197)
国家(173844)
科学基金(149900)
社会(125462)
社会科(119296)
社会科学(119267)
基金项目(104400)
(100715)
自然(97516)
自然科(95411)
自然科学(95380)
自然科学基金(93730)
教育(87346)
(86124)
资助(80719)
编号(74103)
重点(59994)
(59817)
成果(58605)
(56466)
(55573)
国家社会(54108)
创新(52931)
科研(52090)
教育部(51956)
(51738)
期刊
(167454)
经济(167454)
研究(107479)
中国(70101)
学报(61780)
(59724)
科学(56382)
(55874)
管理(54869)
大学(47513)
学学(45076)
农业(38111)
(34183)
金融(34183)
教育(32971)
技术(31026)
财经(30087)
经济研究(29411)
业经(26725)
(25898)
问题(22193)
(21430)
(21007)
国际(19545)
统计(18600)
(18379)
世界(17815)
技术经济(17404)
(17297)
科技(17282)
共检索到549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邓富华  胡兵  
基于2003—2011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制度约束情境下东道国腐败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跨过一定的门槛水平时,腐败会对中国OFDI产生明显的负向效应;而低于特定门槛时,腐败对中国OF-DI的负向效应会逐渐减弱,甚至表现为显著的正向效应。本文进一步测算了影响东道国腐败对中国OFDI作用效应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因素,如法治水平、监管质量、政府效能、民主自由等的门槛水平,结果表明,东道国较低的法治水平和监管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OFDI企业选择腐败作为替代性激励源,而政府效能、民主自由等对中国OFDI企业参与腐败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兵  邓富华  张明  
为了考察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一些腐败水平较低的国家,腐败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的"摩擦效应",而在一些腐败水平较高的国家,腐败会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程度的"润滑效应"。在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控制腐败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定制度环境中腐败的"摩擦效应"和"润滑效应"这两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东道国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R&D经费投入和居民专利申请数量表征的东道国创新水平和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征的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越健全,越有利于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金莹   陈涛涛  
本文利用基于大数据的全球新闻事件、语言和语调数据库构造了2015—2019年全球192个国家(地区)媒体涉华舆论指标,检验了东道国负面舆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国对华舆论越负面,中国对其直接投资越少,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不仅在当期显著,滞后两期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显示,负面舆论的不利影响在不同投资进入方式下无显著区别、而在对资源和技术获取动机敏感的地区以及非“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更加显著。拓展性分析显示,政治类和经济类话题的负面舆论均产生不利影响,前者影响见效更快,后者需要更长的发酵期。本文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特别重视敏感东道国的舆论环境风险,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对于缓解东道国负面舆论对投资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霍忻   倪超   吕志悦   王新城   孙芳芳  
一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和外部获取母国发展资源的重要路径,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展趋势下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东道国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目的地”,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众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因素中,东道国政治状况、经济规模、科技水平、开放程度等特征因素占据愈加重要的地位,且所产生的影响程度日益深刻。优质的东道国特征是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引擎”,相反,恶劣的东道国环境将进一步弱化源自海外的直接投资动力。为此,本研究以东道国发展特征为切入点,选取2009-2021年我国及70个国家跨国面板数据,构建东道国发展特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动态GMM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与东道国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经济总量规模、对外开放度、技术水平和两国贸易关联度均是显著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东道国制度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立岩  顾雪松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DI)是过度还是不足的?这一问题随着我国ODI的迅速发展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利用66个国家1991-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力图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经验证据。首先,通过补充实体经济因素和引入制度性因素来扩展投资发展路径理论(IDP),建立母国影响因素与ODI相联系的基准模型。然后,在基准模型中加入"中国"虚拟变量,以判断我国ODI相对于基准模型决定的期望水平是过度还是不足。最后,加入虚拟变量与影响因素的交叉项,发现我国ODI发展的推动和阻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ODI是不足的,"走出去"政策的实施有效推动了ODI,但是仍然低于适度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出口和国际储备积累是我国ODI发展的推动因素,而国内投资较强的替代效应和较差的融资环境是主要障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建  张宏  
本文采用2003-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上升期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中国OFDI流量和东道国政府治理等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反映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的六个指标中,"政府施政有效性"与中国OFDI流量显著正相关,"贪腐控制"与中国OFDI流量显著负相关,而"公民参政与政治人权"、"政治稳定程度"、"市场经济限制程度"、"司法有效性"等指标与中国OFDI流量关系不显著。这一结果反映出中国OFDI在快速上升的过程中,隐含着一定的制度风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协天紫光  樊秀峰  
系统构建了一套投资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了全球107个国家(地区) 2009~2016年投资便利化的发展状况,并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异质化东道国投资便利化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地理区域投资便利化发展差异较大,大洋洲、欧洲、北美洲、亚洲、非洲与南美洲投资便利化指数依次递减,投资便利化指数较高的国家多为欧美发达经济体,而投资便利化指数较低的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与南美洲的欠发达地区;从全样本来看,东道国投资便利化建设显著促进了中国跨国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从分样本来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推进投资便利化发展,可以有效吸引中国跨国资本的流入,但中国对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则较少考虑投资便利化因素;从门槛结果来看,经济规模较大,劳动要素丰裕或与中国投资合作信任度高的国家,通过改善投资便利化环境,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促进效果不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钱进  王庭东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东道国的制度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产生的效应不同,本文运用GMM方法并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世界187个国家(地区) 2003—2015年的跨国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经济体的东道国制度因其不完善而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同时,欧洲地区将成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并发挥应有效力的落脚点。鉴于此,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选择"一带一路"沿线的欧洲发展中经济体,并借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资金支持沿线亚洲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泽照  梁斌  
文章利用1999-2012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重点考察政府审计对地区腐败水平的影响,借以探讨政府审计在促进反腐层面的关键着力点。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揭发问题绩效与地区腐败水平具有交互的正向影响,随着审计发现违规金额的扩大,腐败水平也相应提高,而腐败水平每提高1%,审计发现违规金额就上升0.116个百分点。审计揭发问题并不会必然降低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审计整改绩效与地区腐败水平负相关,整改绩效每提高1%,将引起滞后期地区腐败水平相应下降0.017个百分点,验证了审计整改在抑制地区腐败发生过程中显示的关键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现实反腐的有效性。基于此,中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松  刘海云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标,研究东道国治理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文章选取75个东道国2007~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前提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倾向流入治理水平较低的国家,对外投资风险较大。中国对外投资与东道国市场规模呈显著负相关,符合邓宁、韦尔斯等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出口是投资的先导,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遵循从出口到直接投资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东道国风险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因而也是区位选择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基于此,本文研究东道国经济风险如何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集约和扩张二元增长的区位选择。在比较主要东道国经济风险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界定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开拓横向动机和生产转移纵向动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规模扩大的集约增长维度,我国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选择宏观稳定风险较低的东道国,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选择经济增长风险较低的东道国;在新设项目的扩张增长维度,我国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选择经济增长风险和宏观稳定风险均较高的东道国,而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受东道国经济风险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说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集约增长维度属于风险规避类型,但在扩张增长维度属于风险偏好类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东道国风险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因而也是区位选择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基于此,本文研究东道国经济风险如何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集约和扩张二元增长的区位选择。在比较主要东道国经济风险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界定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开拓横向动机和生产转移纵向动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规模扩大的集约增长维度,我国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选择宏观稳定风险较低的东道国,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选择经济增长风险较低的东道国;在新设项目的扩张增长维度,我国横向动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中元  
本文采用2007-2011年中国对155个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量数据,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Panel Threshold Regression,PTR)考查东道国制度质量与双边投资协议(BIT)对中国OFDI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质量、双边投资协议对中国的OFDI的影响有明显的区制差异:制度质量的提高会促进中国OFDI流向低收入和高收入水平经济体以及中、小规模OFDI存量经济体;签署双边投资协议促进中国OFDI流向大规模OFDI存量经济体。但双边投资协议与东道国制度质量水平的提高并无助于中国OFDI流向中等收入水平经济体;双边投资协议还抑制了中国OFDI流向中、小规模O...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磊  陈克政  
制度基础观认为东道国制度环境会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削弱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整体竞争优势,不利于跨国公司决策者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制定和调整。为了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中腐败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因腐败等职务犯罪被立案侦查人数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存在显著的摩擦效应。其中,东部地区腐败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阻碍大于中西部地区,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不同时段重新检验后发现,现阶段(2007—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