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4)
- 2023(18245)
- 2022(15510)
- 2021(15070)
- 2020(12424)
- 2019(29084)
- 2018(28888)
- 2017(53404)
- 2016(30198)
- 2015(34271)
- 2014(34411)
- 2013(32966)
- 2012(30176)
- 2011(27509)
- 2010(27705)
- 2009(25316)
- 2008(24862)
- 2007(21804)
- 2006(19465)
- 2005(17506)
- 学科
- 济(111657)
- 经济(111508)
- 管理(81780)
- 业(75691)
- 企(62486)
- 企业(62486)
- 方法(50569)
- 数学(44271)
- 数学方法(43609)
- 中国(37409)
- 农(31543)
- 财(29897)
- 制(25831)
- 教育(25761)
- 学(25685)
- 业经(25115)
- 理论(21927)
- 贸(21333)
- 贸易(21321)
- 农业(20870)
- 易(20834)
- 地方(20257)
- 银(18523)
- 银行(18476)
- 体(18168)
- 和(17838)
- 行(17701)
- 技术(17662)
- 融(17455)
- 金融(17449)
- 机构
- 大学(421573)
- 学院(412952)
- 济(162794)
- 经济(159208)
- 管理(155465)
- 研究(146061)
- 理学(134345)
- 理学院(132690)
- 管理学(130032)
- 管理学院(129242)
- 中国(105490)
- 京(91577)
- 科学(88226)
- 财(77056)
- 所(73161)
- 研究所(66581)
- 中心(64113)
- 农(63925)
- 范(63154)
- 师范(62667)
- 江(60767)
- 财经(60727)
- 北京(59420)
- 业大(59252)
- 经(55344)
- 院(52723)
- 师范大学(51166)
- 经济学(49613)
- 农业(49567)
- 州(48746)
- 基金
- 项目(278036)
- 科学(219727)
- 研究(209410)
- 基金(199773)
- 家(173744)
- 国家(172201)
- 科学基金(146744)
- 社会(130681)
- 社会科(123593)
- 社会科学(123563)
- 省(107462)
- 基金项目(104189)
- 教育(102557)
- 自然(93339)
- 划(92670)
- 自然科(91118)
- 自然科学(91099)
- 自然科学基金(89426)
- 编号(86281)
- 资助(82955)
- 成果(74042)
- 重点(63747)
- 部(63467)
- 课题(62813)
- 发(59515)
- 创(57495)
- 教育部(55283)
- 大学(54052)
- 创新(53404)
- 国家社会(53299)
- 期刊
- 济(178341)
- 经济(178341)
- 研究(134644)
- 中国(91382)
- 教育(77043)
- 学报(65224)
- 科学(59510)
- 农(59130)
- 财(58313)
- 管理(57774)
- 大学(51429)
- 学学(46322)
- 农业(40660)
- 技术(38146)
- 融(35160)
- 金融(35160)
- 财经(30220)
- 经济研究(28962)
- 业经(27420)
- 经(25944)
- 问题(22946)
- 业(21531)
- 图书(21294)
- 职业(19241)
- 贸(19167)
- 科技(19126)
- 版(18958)
- 技术经济(18688)
- 理论(18513)
- 统计(17856)
共检索到626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崔乃文
现行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深受美国模式的影响,其表现是以经典文本教育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共识,以文理学院和书院作为通识教育的组织与制度支持。然而,经典文本教育与专业教育经由长期实践所形成的认知和思维相冲突;文理学院要么被同化为精英专业学院,要么无法获得大学组织的制度环境支持;书院制改革则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在于通识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化的本土大学体系相冲突,应在专业教育的框架内探寻二者的契合机制,从而形成通识教育的中国模式。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制度移植 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恒亮
通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上个世纪的40年代才开始引入我国,通识教育的作用一直受到高校的重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过于精细的专业划分已经打破了知识的完整性,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的狭窄,以至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困境,这需要教师通过不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亮
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在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内教育界已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了高度共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通识教育在整体上仍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通识教育模式,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只有从中国语境出发,以本土化为原则,建构一套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符合的通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制度规范,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本土化 中国灵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勇 栾天虹
在我国新股发行领域践行的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境外移植制度"水土不服"的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根本原因是移植制度并未成为我国新股发行域中均衡的制度安排。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现实情况,认为权力中心可以引入"监管竞争"和"卖空"机制来协同促成我国市场化新股发行制度的均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士义
1994年中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资金规模稳定增长,管理日趋规范、科学和有效,有力推动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了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但在转移支付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边界不够清晰,部分项目功能交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弱化了政策实施效果。本文论述了转移支付的类型和功能,通过分析中国转移支付现状和综合借鉴国际经验,建议适时设立分类转移支付,进一步理清一般性转移支付、分类转移支付和专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孟卫青 黄崴
通识教育嵌入到中国大学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缺乏有利于通识教育实施的制度安排一直是通识教育受阻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制度性约束因素包括实体性的专业教育制度、零散式的学分管理制度、缺乏科际整合的分布选修制度和纵向分隔式的课程衔接制度。通识教育从普及走向深化的过程中,我国大学要从模仿移植走向本土构建,树立本科通识教育的理念,以建设一套独具特色的校本基础课程体系为核心,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大学体制环境的通识教育实施之路。
关键词:
大学 通识教育 制度困境 本土建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涛
增值税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长期占据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其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对国民财产权益、国家税收利益和政府间财政关系有着巨大且深远的影响。过去16年的增值税制度实践积累暴露出诸多问题,2009年得以全面实施的增值税"转型"虽然解决了一部分较为重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孔令帅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改革是在特定背景下进行的。尽管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同时,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也有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美国研究型大学 通识教育课程 趋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芳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源泉,能为地方产业的创新和转型注入活力。但是,伴随着知识型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在教育模式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职业教育改革和升级迫在眉睫。纵观职业教育改革三十多年的历程,职业教育始终难以找到一条准确的发展道路,难以摆脱利益主体矛盾和体制的束缚。文章从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外在推力和内在动因出发,分析职业教育改革的困境,并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路径:明确职业教育发展定位,拓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利益主体协调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利益主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彩霞
从国外对于大规模教育改革的反思来看,都凸显出教育改革身处困境之中。改革的循环与钟摆现象、形式化与表浅化、短暂性等是其表征。究其原因,涉及学校的保守性、教育体系本身及与外部关系的复杂性、决策者与实施者的隔阂、持续支持的缺乏等多个方面。要超越困境,需要重新理解"抵制"、促进决策者与实施者之间的相互调整、关注持续性与本地化等。
关键词:
大规模教育改革 改革困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平
通过纵向剖析通识教育的概念、课程设置、目标以及通识课程的地位等问题以及横向比较国内外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实施情况,对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对通识教育概念的认知、课程地位、课程设置、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哈佛模式 核心课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左崇良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模式的结合体。我国研究型大学移植了美国通识教育理念,但在通识课程实践中却存在四大误区:通识课程目标不明,课程内容杂乱,课程实施不力,评价标准缺失。与此相对应,走出困境也有四条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红斌 梁婷
以"对多元价值的尊重、甄别与选择,对多种知识的通融以及开放灵活的思维精神与方式"为要旨的通识精神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现实中,"专门化"的通识教育已将这种精神遮蔽。唯有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的处置、整体教学过程的改革中彰显通识精神,注重提高教师的通识底蕴,并以通识精神指导学生的发展评价,才是通识教育的出路。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通识精神 教育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炜 丁延武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土地要素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优化配置的制度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改革任务艰巨、法律制约突出、现实问题较多、潜在风险较大等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的问题。本文在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农村现代产权制度和实现生产要素城乡之间合法、有序、自由流动的目标,提出了以开放式改革为基本方式争取国家保护、以组织形态创新为突破口降低交易成本、以股份制为路径运用提升产权改革成果、以农民自主和仲裁制度为核心健全产权保护机制等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改革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瑞存 邱开金
在高职教育的内涵化发展与改革中,成人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融通、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如何提升、通识教育体系如何构建等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基于四年一贯的教改实验,从高职通识教育的之问、之辩、之探、之果四个层面阐述了高职通识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相应的理念、范式、路径和方法。实验表明,高职通识教育对于高职人文环境的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效果显著。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职教育 人文素质 职业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