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4)
2023(9450)
2022(7803)
2021(6755)
2020(5798)
2019(12805)
2018(12552)
2017(24240)
2016(12805)
2015(14452)
2014(14437)
2013(14368)
2012(13658)
2011(12619)
2010(12895)
2009(12264)
2008(11973)
2007(10929)
2006(9989)
2005(9414)
作者
(38477)
(32589)
(32367)
(31001)
(20572)
(15290)
(14528)
(12529)
(12195)
(11477)
(11364)
(10693)
(10632)
(10570)
(10282)
(9999)
(9548)
(9406)
(9275)
(8919)
(8456)
(7966)
(7869)
(7492)
(7320)
(7284)
(7194)
(6802)
(6485)
(6250)
学科
(81560)
经济(81474)
管理(42088)
(36732)
(33028)
企业(33028)
方法(23459)
地方(20298)
数学(20245)
数学方法(20103)
业经(18861)
(16694)
中国(16303)
(15772)
(14606)
地方经济(14473)
(14115)
(12947)
产业(12692)
环境(10717)
(10481)
金融(10479)
(10257)
银行(10246)
体制(10140)
(9897)
农业(9568)
技术(9196)
经济学(9124)
(9100)
机构
学院(198037)
大学(197557)
(97982)
经济(96276)
管理(73905)
研究(73045)
理学(62576)
理学院(61858)
管理学(61077)
管理学院(60686)
中国(55653)
(45465)
(40932)
科学(40514)
(36592)
财经(35140)
研究所(32693)
中心(32128)
经济学(32117)
(31570)
(31116)
经济学院(28479)
(27336)
(26363)
北京(26029)
财经大学(25767)
业大(24674)
(23881)
(23691)
师范(23674)
基金
项目(126086)
科学(101037)
基金(93426)
研究(93224)
(80725)
国家(80145)
科学基金(68977)
社会(63770)
社会科(60725)
社会科学(60713)
基金项目(49030)
(48627)
自然(41609)
教育(40654)
自然科(40560)
自然科学(40553)
(40166)
自然科学基金(39858)
资助(37252)
编号(35149)
(29600)
重点(29273)
成果(28885)
(28747)
(28332)
国家社会(27512)
(26396)
课题(25344)
创新(24943)
教育部(24760)
期刊
(120803)
经济(120803)
研究(66363)
中国(39995)
(35866)
管理(31280)
科学(27163)
学报(26286)
(25317)
大学(20961)
学学(20262)
经济研究(20180)
(19801)
金融(19801)
财经(19385)
业经(17351)
技术(17210)
(16962)
农业(16420)
问题(15570)
教育(13605)
技术经济(11928)
(11212)
世界(10616)
统计(9987)
经济问题(9975)
改革(9827)
(9827)
国际(9748)
现代(9701)
共检索到314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席春迎  
制度的产业安排及国有经济的产业特征河南大学经济系席春迎制度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而进行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制度的产业安排是在进行制度设计时所遇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产业的性质对制度的约束以及制度主体的产业偏好,揭示了制度的产业安排...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连飞  周国富  
本文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考虑资本和制度因素对产业集聚形成的作用,构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因素在产业集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制度变迁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随着市场发育的成熟和制度环境的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内生交易成本逐步降低,产业集聚水平得到提高;工业企业更倾向于向资本成本较低的地区集聚,工业相对效率资本成本与产业集聚呈负相关,资本成本的上升不利于产业集聚的形成;市场潜力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交通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产业集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席春迎  
本文从制度安排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及其定位。论文指出合理确定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的有效供给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决定着整个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和能力。为此,论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国有经济产业调整的五项原则,并设计了我国国有经济产业调整的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玖文  
一国有经济改革的反思与观念转换 15年来的企业改革,以利益调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勃勃生机。国有企业从1978年开始实行企业基金制、利润留成制,二步利改税到财政承包等一系列改革,由于抓住了利益杠杆,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三个明显的弊端:(1)利益激励呈现极短周期性和激励效益递减;(2)效益增长与投资增长不同步,投资膨胀和效益低下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顽疾;(3)利益调整对经济效益增长的激励远不如对利益结果分配的激励,导致利益割据和短期行为。也就是说,改革以来的利益调整产生了利益机制特有的激励作用,但也产生了作用方向的扭曲。原因就在于:直接将产品经济下的行为主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光华  
最近,我们注意到新的《巴塞尔协议》已经开始对全球的金融机构产生重大影响。预计该协议将于2005年实行。随着中国加入WTO,2006年外国的金融机构将在中国享受国民待遇,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风险防范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为此,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容刚  柴允红  
由金融供给结构与经济产出结构的不对称揭示出非国有经济的金融困境,其产生的原因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以及与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金融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而以信用体系重构、业务创新、股权优化为内容的国有金融制度创新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传谌  王勇  
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是否提高了相关产业的绩效?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利用中国制造业29个产业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门限模型,研究上述问题。研究发现国有经济产业分布比例的增加对产业技术效率会由正向影响变成反向影响。同时产业规模对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会由于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状况的不同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速建  
一、从目前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论说起前些时候,对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一些争论。我认为这实际上是在讨论一个“伪问题”。比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是否应该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不是应该停止。这类问题有点像我们吃了几十年的饭,现在突然提出我们应不应该吃饭,是否应该停止吃饭,我们不吃饭身体本来也会好的。这类问题也许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是从学术价值来看有多大,就要打一个大问号。国有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田  杨永春  史坤博  李恩龙  
以中国内地31个省级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矢量数据符号法、空间自相关方法,基于非国有经济视角,探讨中国经济制度转型对制度供给的时空响应。研究表明:1990—2015年,经济制度转型指数的高值与较高值区集聚在东部地区,且在空间上呈明显蔓延的趋势,中国经济制度转型水平呈现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渐次推进的梯度性空间演变格局。1990—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制度转型指数的差距逐渐缩小,中国经济制度转型在时空上呈逐渐收敛的态势,1990—2005年收敛速度较快,2005—2015年收敛趋于平稳;1990—2000年,转型指数年均增速高值和较高值区在东、中、西部地区均有分布,2000—2015年,转型指数年均增速的高值和较高值区整体向中西部地区偏移。中国经济制度转型的时空演变格局体现了其对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不断推进的渐进式制度供给的时空响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郝书辰  
影响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状况的经济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有经济本身的性质特点与制度优势;二是社会经济各部门的产业性质和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国有经济本身的性质特点、比较优势,结合对社会经济各部门的产业性质及其对产权制度安排的要求的研究,论证了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的基本模式,并通过实证分析进行了验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青  
文章从货物和服务分类形成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入手,对经济过程的实现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行探讨,提出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基础事业方面的主动的制度安排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大安  丁芳伟  
现代经济学发展是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来处理的。制度成为内生变量的理论分析,导致了经济理论研究由讲台走向现实。流通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安排主要是指政府对流通领域的政策、法律规章以及厂商之间的契约制订、执行和仲裁等。当我们扩大该领域制度安排的分析范围时,制度环境和体制模式理应进入制度安排的分析视域。以纯粹的市场层面而言,市场治理结构通常会决定流通产业中的竞争和垄断的基本格局;就超市场层面而论,制度环境和体制模式会影响流通产业中的公司治理及厂商的行为方式。对厂商行为发生影响的两种重要制度安排是委托代理和契约联结,而这两种制度的不确定性同非正式制度存在着关联。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席春迎  
论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及其变动轨迹席春迎由于生产、技术特点的差异,不同的制度安排对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国有经济作为一种特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其产业分布及其变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其特定的规律。考察这些规律对于我国产业的产权制度设计尤其是国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毛琦梁   刘亦婷  
作为一个经济转型国家,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以中国地级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对本地新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从知识网络中心势角度识别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对本地新产业发展具有负向作用,较高的国有经济比重不利于当地新产业的发展。国有经济比重的这种影响与其对知识网络结构的塑造作用有关。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地区往往会形成较高中心势的知识网络,而高度的知识网络中心势不利于新产业的孕育与发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较高的国有经济比重制约新产业发展的负面效应。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给予各个企业以平等的市场地位,激发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活力是重要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