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3)
- 2023(14472)
- 2022(11730)
- 2021(10412)
- 2020(8525)
- 2019(19281)
- 2018(18980)
- 2017(35330)
- 2016(19791)
- 2015(21585)
- 2014(21506)
- 2013(20640)
- 2012(18533)
- 2011(16580)
- 2010(16694)
- 2009(15870)
- 2008(15736)
- 2007(14018)
- 2006(12634)
- 2005(11826)
- 学科
- 济(78363)
- 经济(78255)
- 管理(62864)
- 业(56758)
- 企(47356)
- 企业(47356)
- 方法(30910)
- 数学(26942)
- 数学方法(26691)
- 财(24638)
- 中国(23872)
- 农(23012)
- 制(22803)
- 业经(19741)
- 体(16752)
- 学(15700)
- 环境(15006)
- 银(14988)
- 务(14979)
- 财务(14946)
- 贸(14946)
- 银行(14944)
- 贸易(14932)
- 财务管理(14912)
- 融(14802)
- 金融(14800)
- 易(14541)
- 地方(14481)
- 农业(14445)
- 企业财务(14303)
- 机构
- 大学(281605)
- 学院(279764)
- 济(118694)
- 经济(116414)
- 管理(105233)
- 研究(98248)
- 理学(90410)
- 理学院(89409)
- 管理学(88007)
- 管理学院(87485)
- 中国(75891)
- 京(59250)
- 财(58971)
- 科学(58537)
- 农(51013)
- 所(49747)
- 财经(45799)
- 研究所(44752)
- 中心(44146)
- 江(43085)
- 业大(43015)
- 经(41614)
- 农业(39958)
- 经济学(37406)
- 北京(37063)
- 院(35766)
- 范(35076)
- 师范(34600)
- 财经大学(34031)
- 经济学院(33633)
- 基金
- 项目(187600)
- 科学(148415)
- 基金(138308)
- 研究(133634)
- 家(122726)
- 国家(121749)
- 科学基金(104095)
- 社会(88455)
- 社会科(84029)
- 社会科学(84009)
- 基金项目(73014)
- 省(72312)
- 自然(67132)
- 自然科(65594)
- 自然科学(65571)
- 自然科学基金(64451)
- 教育(61766)
- 划(61302)
- 资助(55181)
- 编号(51451)
- 重点(43071)
- 成果(41981)
- 部(41981)
- 发(40032)
- 创(39060)
- 制(38727)
- 国家社会(37883)
- 创新(36755)
- 课题(36721)
- 教育部(36176)
- 期刊
- 济(133114)
- 经济(133114)
- 研究(86264)
- 中国(59807)
- 学报(47915)
- 财(47254)
- 农(46348)
- 科学(42920)
- 管理(40546)
- 大学(36647)
- 学学(34802)
- 融(30574)
- 金融(30574)
- 农业(30138)
- 教育(29546)
- 财经(24016)
- 经济研究(22018)
- 技术(22012)
- 业经(21499)
- 经(20690)
- 问题(18039)
- 业(16125)
- 版(14198)
- 贸(14092)
- 商业(12821)
- 理论(12772)
- 技术经济(12758)
- 国际(12707)
- 科技(12587)
- 现代(12265)
共检索到427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万荃 孙彬
本文基于六个影子货币国家和国际货币国家20年跨国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制度环境结构有效性的视角,针对信贷管制、利率管制、银行业进入壁垒、银行业监管、银行部门私有化程度、国际资本流动管制和证券市场成熟度等7类金融制度环境进行结构分析,研究制度环境各个子结构配套制度建设对深化改革的推动作用,并针对不同类型国家发挥作用的制度因素差异性展开探讨。研究结果发现,从制度有效性看,信贷管制制度、银行监管制度以及私有化制度三项制度环境结构质量水平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制度差异性看,对于本币实现国际化的国家,应重视逐步放松国际资本流动管制,以实现金融市场外部资金供需的平衡,而对于本币未实现国际化的...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制度环境结构质量 制度有效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荃 孙彬
针对国际货币和影子货币两类国家20年的制度质量面板数据建模,主要从制度环境稳定性的角度出发,针对银行业的信贷管制、利率管制、行业准入、监管制度、私有化程度、跨境资本流动管制以及资本市场完善程度七类制度环境指标的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持续改善制度环境质量并维护其稳定性,有利于实现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平稳转换和有效运行。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制度环境质量 制度稳定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叶文 洪富忠
利率制度改革,是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内容。文章认为,我国利率制度改革应该是渐进型的,可分三步走:①近期目标:国家控制基础利率,扩大利率浮动幅度;②中期目标:实行"双高控制"方案,即控制存款利率高限和贷款利率高限,其它利率放开;③长期目标:利率市场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万荃 年志远 孙彬
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影子货币国家(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的经济金融发展健康平稳,与当今主流国际货币国家(美国、法国、日本)相同,良好的制度保证在其改革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影子货币国家和主流国际货币国家6个经济体20年的跨国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合约密集型货币比率和金融自由化比率两类制度质量指标在两类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权制度质量和制度环境质量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制度有效性和制度稳定性能够显著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绩效水平。本文研究结果对现阶段中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着重要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
利率市场化改革 ,既有渐进模式 ,亦有激进模式。虽然实践表明激进式改革模式没有成功的先例 ,而渐进式改革多数取得了成功。但本文认为 ,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与否 ,固然与改革的具体模式有关 ,但关键还在于改革的过程中是否改善和提升了本国的制度环境。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制度安排 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军 孔令学 王洪刚 王树春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美国Q条例的废除历程和阿根廷利率改革失败的教训说明存款利率市场化需要慎之又慎,目前我国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生成机制、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体系尤为关键和迫切。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银行存款 浮动利率 生成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世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戒骄 张其仔
我国电力改革选择了从发电环节的改革开始,经重组国家电力公司、实行厂网分离,到实行电价改革的渐进式策略。这一策略虽然因其速度缓慢、终端用户无法分享改革利益而备受批评,但它使社会付出了较低的“无序成本”。随着供求关系的缓解,电力产业应强化制度互补作用,尽快改变改革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各个环节之间进展不平衡的状况,着力实现配电和售电分离,在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探索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监管体制和交易方式,解决电源结构不合理、电力发电输电配电效率低、负外部性等深层次问题,最终建立有效监管的电力市场,使市场在电力资源的配置上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电力改革 厂网分离 电价 制度互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江春 吴小平
本文采用16个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24年的跨国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制度质量在利率市场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那些制度改革比较成功的国家,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绩效较好;而那些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或者产权制度改革不成功的国家,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绩效较差。本文认为,这一发现可以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利率市场化 金融深化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建光
与计划制度相比 ,市场制度更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但是从计划到市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制度演进的过程中 ,一些特殊的非市场化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在某些条件下会有助于市场化条件的改善 ,从而最终实现市场化。这需要对制度演进的路径进行研究。本文就制度变迁的理论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制度路径和规律作一个研究
关键词:
利率 市场化 路径 依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语嫣 纪洋 黄益平
传统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主张取消利率管制,因为利率上升可以增加储蓄、改善资金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是不同经济体的实际改革经验却有好有坏。本文通过构建分割金融市场下存在利率管制和信贷干预的代际交叠一般均衡模型,从政府信贷干预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综合考虑利率管制和信贷干预的利率市场化能够提升经济效率,但在不改革信贷干预情形下,取消利率管制反而会降低经济效率,因此考虑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应优先改革信贷干预,或两者同步进行。我们通过数据检验发现,对信贷干预的改革能显著提高经济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而保持信贷干预仅取消价格管制的改革会显著降低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果稳健存在,并且和本文模型推论一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语嫣 纪洋 黄益平
传统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主张取消利率管制,因为利率上升可以增加储蓄、改善资金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是不同经济体的实际改革经验却有好有坏。本文通过构建分割金融市场下存在利率管制和信贷干预的代际交叠一般均衡模型,从政府信贷干预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综合考虑利率管制和信贷干预的利率市场化能够提升经济效率,但在不改革信贷干预情形下,取消利率管制反而会降低经济效率,因此考虑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应优先改革信贷干预,或两者同步进行。我们通过数据检验发现,对信贷干预的改革能显著提高经济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傅晓初
从市场定价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理论基础来看,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制度变迁的整体趋势。目前,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各国己基本走完了这一历程。作为最后一个利率管制的发达经济体,香港也于2001年7月3日完全实现了利率市场化。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何逐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已经成为一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栋
人民银行着力推进LPR改革,正是针对打通政策传导梗阻而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是中央银行中期政策利率理论的实践LPR体现中央银行中期政策利率理论思想"商业银行两部门"模型是改革逻辑的理论框架中央银行的LPR政策逻辑有别于美联储,美国选择短期政策利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FederalFundsTarget Rate,FFTR)为"利率锚"。其LPR的定价机制为短期政策利率加固定利差,美联储调整短期政策利率能通过货币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