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84)
2023(21469)
2022(18254)
2021(16959)
2020(14402)
2019(32620)
2018(32252)
2017(61733)
2016(33802)
2015(37743)
2014(37013)
2013(36418)
2012(32940)
2011(29632)
2010(29879)
2009(28355)
2008(27986)
2007(24773)
2006(21966)
2005(19765)
作者
(98054)
(81480)
(81308)
(77154)
(51931)
(39234)
(36669)
(31697)
(31035)
(29240)
(27741)
(27563)
(26075)
(25966)
(25384)
(24870)
(24339)
(24300)
(23519)
(23448)
(20384)
(20187)
(19911)
(18729)
(18248)
(18216)
(18179)
(18122)
(16421)
(16044)
学科
(132192)
经济(132011)
(111897)
管理(109433)
(99126)
企业(99126)
方法(59467)
数学(48755)
数学方法(47955)
(40059)
(39007)
业经(37635)
中国(34656)
(31212)
(27358)
(27347)
财务(27256)
财务管理(27214)
农业(26557)
企业财务(25782)
理论(25411)
技术(24701)
地方(24402)
(24068)
贸易(24050)
(23267)
(23247)
银行(23196)
(22980)
(21945)
机构
学院(476011)
大学(473256)
(186236)
管理(185908)
经济(182174)
理学(159934)
理学院(158163)
研究(156078)
管理学(155030)
管理学院(154179)
中国(121081)
(101193)
科学(98562)
(89651)
(84748)
(79232)
业大(74355)
(72317)
研究所(71861)
中心(71076)
财经(70459)
农业(66790)
(63959)
北京(63549)
(59765)
师范(59054)
(57921)
(56632)
经济学(55624)
财经大学(52028)
基金
项目(319872)
科学(250448)
基金(230694)
研究(230020)
(202827)
国家(201105)
科学基金(172342)
社会(144081)
社会科(136525)
社会科学(136488)
(126969)
基金项目(121349)
自然(113877)
自然科(111253)
自然科学(111221)
自然科学基金(109213)
教育(106132)
(106046)
资助(95569)
编号(93311)
成果(74964)
重点(71964)
(68955)
(68921)
(67521)
课题(64738)
创新(63932)
科研(61194)
大学(59327)
国家社会(58946)
期刊
(208961)
经济(208961)
研究(137631)
中国(95721)
学报(79358)
(77967)
管理(73829)
(72192)
科学(71078)
大学(59996)
学学(56907)
农业(52879)
教育(52792)
(45269)
金融(45269)
技术(43069)
业经(36210)
财经(34757)
经济研究(32853)
(30132)
(29840)
问题(26747)
技术经济(24064)
(23876)
科技(23788)
图书(21876)
商业(21771)
现代(21751)
统计(21561)
理论(21356)
共检索到709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易加斌  王茜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各类型企业逐步向平台型企业转变,我国平台型企业在引进海外先进商业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本土环境的特点开展了商业模式二次创新,逐渐赶超了原有企业。各大平台型企业在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和我国的制度环境相适应。通过构建"制度环境、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的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丰富了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也为企业在迅速变化的制度环境中怎样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指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兵  张文礼  程钧谟  
基于创业制度和创业拼凑理论,构建了创业制度环境(规制环境、规范环境、认知环境)对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探讨了创业拼凑的中介作用和创业者决策偏好(风险承担性、积极主动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维度制度环境对创业拼凑和商业模式创新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创业拼凑在三类制度环境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均起到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性在规制环境和认知环境与创业拼凑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积极主动性在三类制度环境与创业拼凑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卫武  赵璇  
在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背景下,把众创空间作为"双创"服务平台,从平台视角探讨其平台开放度对在孵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加入了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得到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并通过收集来自不同"双创"服务平台的219家在孵企业的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以获得实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开放度对在孵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平台开放度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冗余资源在平台的开放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中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冗余资源负向调节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冗余资源较低时,平台开放度通过知识共享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较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天宝  
为探明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促进新创企业突破创业初期发展瓶颈,采用扎根理论挖掘提炼出影响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各影响因素的逻辑层次关系。研究发现:影响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驱动、创新主体、创新协作方、创新协同、创业资源、宏观环境及创新期望等7个,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4个层级,其中商业模式创新期望结果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市场驱动和宏观环境因素共同组成外部不可控制因素。最后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提出塑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文化、整合企业内外创新资源、强化企业与创新协作方的创新协同、保障商业模式创新资源供给与共享等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蓝  
本研究基于组织双元战略的视角,划分了新创企业不同的战略导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即技术导向、市场导向、平衡型导向以及组合型导向分别对开拓性商业模式创新和完善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模型的构建,提出了新创企业战略导向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假设,运用中国新创企业的经验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技术导向对开拓性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完善性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市场导向、平衡型导向分别对完善性商业模式创新和开拓性商业模式创新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合型导向对完善性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开拓性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关系不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海  韩佳平  
开放式创新如何影响企业绩效?这是战略与创新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本研究考察了数字化情境下创新开放度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扮演的中介角色。基于一个数字化新创企业的大样本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数字化情境下,创新开放深度能够显著提升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并且商业模式创新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这一学术对话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做出了贡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兴霖   张樨樨  
文章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了涵盖“共创主体—共创网络—共创环境”的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前因条件联动模型,并结合NCA和fsQCA方法探讨了多维前因条件与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关系。结果表明:单个前因条件并不构成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强化共创网络结构嵌入能够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存在“共创精神-生态联动”等3种引发高水平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模式,并且高管企业家精神、用户共创参与以及环境动态性存在互补关系;存在4种引发非高水平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模式,表明前因条件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属于非对称因果关系。研究结论能够为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实践指导,从而促进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维   张萌萌   郭韬  
创新赋能组织韧性是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时代要求,新创企业组织韧性对其生存发展与产业链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区分我国A股上市新创企业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探讨两种创新类型与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具有非线性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关系,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显著提高新创企业组织韧性;(2)技术创新能够强化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关系;(3)企业融资约束水平未改变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但当融资约束较高时,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U型影响消失,技术创新负向调节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可从商业模式创新类型视角为新创企业培育组织韧性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婕  胡玥  张千友  
大宗商品服务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为近年来业界和学界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积微物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企业2013-2020年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分析,揭示大宗商品服务平台型企业数字化建设的“前因-过程-结果”内在机理及其商业模式创新演进路径。研究发现,第一,资源编排视角下企业所面临的资源情境和战略导向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资源编排动作由“资源结构化”向“资源捆绑”再向“资源利用”不断演进。第三,积微物联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表现为“单平台型商业模式-双平台型商业模式-OMO型商业模式”。本文为大宗商品服务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一个特色样本。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彬  卢艳秋  赵彬  
[目的/意义]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平台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平台同质化严重,平台企业内部所拥有的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支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跨界搜寻与大数据能力的协同作用能够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方法/过程]对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商业模式创新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构建跨界搜寻与大数据能力协同作用模型。[结果/结论]跨界搜寻有助于创新知识流动和创新资源获取,大数据能力可以完成资源整合及深度分析,二者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市场新知识发现,有利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进  杨娜娜  杨洋  
本文将组织二元性运用到新创企业商业模式设计中,在区分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基础上,探讨不同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运用176家新创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对创新绩效正向显著;平衡型商业模式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交互型商业模式负向影响创新绩效。结果表明,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新创企业,不同的商业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商业模式理论,同时对新创企业商业模式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培  杨惠晓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资源要素极大推动了平台型商业模式创新,而数据驱动新创企业应用数据资源开展平台型商业模式创新内在机理尚未解释清楚。本文沿着“数据资源—业务活动—创新类型—网络效应”的逻辑主线,基于必要商城展开纵向案例研究。研究发现,数据资源属性对数字原生新创企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产生差异性影响,数据穿透性影响数据获取与业务活动重构,数据扩展性和自生长性影响数据应用与平台主体的深度参与和协同创新;数字原生新创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具有从效率型到锁定型的演化路径,创建阶段是以跨边网络效应为主导的效率型创新,成长阶段呈现为跨边与同边网络效应并存的锁定型创新。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数据驱动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理论,为新创企业进行可持续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预测  [作者] 郭韬  任雪娇  邵云飞  
本文从合法性视角出发,选取72个城市的112家创业企业为样本,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实证考察了制度环境、商业模式以及创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制度环境与创业企业绩效正相关;商业模式的三个构成要素,即市场定位、经营过程和利润模式,在制度环境与创业企业绩效之间均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且市场定位在制度环境与创业企业绩效之间起主要中介作用;制度环境对商业模式的三个构成要素,即市场定位、经营过程和利润模式与创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易法敏   古飞婷  
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逻辑理论,从中国农村电商和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现实情境出发,探讨本地平台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制度逻辑转换,最终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本文通过对清远市寻乡记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展开研究,结合制度逻辑理论,建立起本地平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制度逻辑转换进而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首先,在制度逻辑视角下,数字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可视为多重制度逻辑环境下数字平台采取混合策略的结果,数字平台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数字化方案向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参与者传导多样化制度逻辑,促进参与者的制度逻辑转换;其次,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参与者的集体行动推动农业场域逻辑产生多样化转换,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本文提出的本地平台商业模式创新拓展了现有文献中商业模式研究类型,深化了商业模式创新与制度逻辑理论的交叉研究,也为中国情境下农业农村数字化之路提供了新路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炜  宋朗  
商业模式创新是新创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经,然而新创企业团队的“断层”结构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机制仍不清晰。本文利用中国创业企业动态跟踪数据库(CPSED II),基于社会分类理论与知识基础理论,对新创企业团队关系相关断裂带强度和任务相关断裂带强度影响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断裂带距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具有较高强度关系相关断裂带的新创企业团队更不倾向于做出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具有较高强度任务相关断裂带的新创企业团队更倾向于做出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而断裂带距离正向调节上述关系。该研究拓展了对团队断裂带结果效应的研究,也丰富了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诱因挖掘,并从效应“激发”的视角探索了断裂带作用的理论边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