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8)
- 2023(15714)
- 2022(13142)
- 2021(12042)
- 2020(10175)
- 2019(23150)
- 2018(22401)
- 2017(42425)
- 2016(23250)
- 2015(25933)
- 2014(25455)
- 2013(25283)
- 2012(23479)
- 2011(21498)
- 2010(21433)
- 2009(20274)
- 2008(19991)
- 2007(17383)
- 2006(15338)
- 2005(13859)
- 学科
- 济(107256)
- 经济(107114)
- 管理(70396)
- 业(62968)
- 企(51126)
- 企业(51126)
- 方法(49649)
- 数学(45135)
- 数学方法(44642)
- 中国(30338)
- 财(26526)
- 农(24772)
- 制(21597)
- 地方(21403)
- 贸(20438)
- 贸易(20427)
- 学(20167)
- 业经(20129)
- 易(19874)
- 环境(18705)
- 农业(16452)
- 融(16162)
- 金融(16159)
- 银(15979)
- 银行(15938)
- 务(15679)
- 财务(15642)
- 财务管理(15609)
- 行(15244)
- 企业财务(14922)
- 机构
- 大学(344376)
- 学院(339502)
- 济(149202)
- 经济(146547)
- 管理(129615)
- 研究(121306)
- 理学(113083)
- 理学院(111741)
- 管理学(109714)
- 管理学院(109081)
- 中国(92007)
- 科学(73155)
- 京(72791)
- 财(67939)
- 所(61124)
- 农(58757)
- 研究所(55755)
- 财经(54697)
- 中心(53859)
- 业大(51467)
- 经(50021)
- 江(48650)
- 经济学(47820)
- 农业(46330)
- 北京(45674)
- 院(43963)
- 经济学院(43212)
- 范(42476)
- 师范(41983)
- 财经大学(40971)
- 基金
- 项目(235154)
- 科学(187348)
- 基金(176636)
- 研究(164017)
- 家(156925)
- 国家(155774)
- 科学基金(133260)
- 社会(110313)
- 社会科(104909)
- 社会科学(104886)
- 基金项目(92582)
- 省(88272)
- 自然(87089)
- 自然科(85132)
- 自然科学(85108)
- 自然科学基金(83575)
- 划(76149)
- 教育(74709)
- 资助(72977)
- 编号(61146)
- 重点(53978)
- 部(53434)
- 发(50025)
- 成果(49092)
- 创(48785)
- 国家社会(47824)
- 创新(45913)
- 教育部(45843)
- 科研(45521)
- 制(45038)
- 期刊
- 济(155462)
- 经济(155462)
- 研究(100939)
- 中国(64374)
- 学报(57442)
- 科学(52922)
- 财(51282)
- 农(51223)
- 管理(47059)
- 大学(43408)
- 学学(41462)
- 农业(34292)
- 融(31053)
- 金融(31053)
- 财经(28013)
- 教育(27452)
- 经济研究(26842)
- 技术(25760)
- 经(24071)
- 问题(22474)
- 业经(22335)
- 贸(19489)
- 业(19222)
- 统计(18688)
- 国际(17415)
- 策(17263)
- 技术经济(16523)
- 版(16383)
- 世界(16288)
- 资源(16052)
共检索到499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振宇
文章论证了由产权保护、契约执行和政府干预三项制度变量构成的区域制度环境与在华外资区域分布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中国30个省级辖区中120个典型城市的计量检验发现,城市层面和省区层面产权保护、契约执行制度环境的改善以及政府干预水平的降低,均能促进城市中外资的流入,提高城市工业部门中的外资渗透度,其中省区层面制度变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和稳定。在排除地缘因素和城市等级的影响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此外,城市间各异的运输成本、工业基础和集聚水平、政策优惠也会影响外资分布。这为理解在华外资的区域分布失衡提供了新视角,也为阐释中国以对内改革推动对外开放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汴京
本文使用世界银行的城市数据定量比较了国际贸易成本与产权保护水平、契约执行效率和政府干预程度等制度环境对FDI区位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外企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国际贸易成本显著影响了FDI区位分布;融资的便利和母国政府的支持,推行纵向一体化导致其产业链有闭合趋势等因素,使外企对当地制度环境并不敏感。本文分析表明有必要进行全国性运输改革,以提升中西部内陆地区对FDI的吸引力。
关键词:
贸易成本 产权保护 契约执行 政府干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红忠 周启良 陈青山
聚集经济是促使FDI不断向一个城市集中的市场力量,而聚集不经济是阻止FDI向一个城市集中的市场力量。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两者作用机制正常发挥,有利于一国FDI在空间分布的协调发展。运用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1999-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土地市场的特殊性,聚集不经济不仅没有阻止在华FDI向一个城市聚集,而且对FDI空间分布产生反向扭曲作用,这不利于在华FDI空间上的合理分布。为了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工人工资、削弱土地市场的垄断性,以引导FDI向内陆自然条件较好的城市转移。
关键词:
聚集经济 聚集不经济 FDI 空间分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丁从明 梁甄桥 常乐
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本文研究了省域内部的城市经济规模分布及其背后的资源配置方式对全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轨制资源配置机制下,省内的资源集聚可能并非源于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而是"为增长而竞争"的激励机制使然。省内的中心城市越是"一股独大",省域资源配置效率越低,进而也就越不利于全省整体的经济增长;与之相对应,源于规模经济下的资源集聚将改善省内各城市间的经济规模不平衡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本文为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发展差距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城市规模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锦1,叶云龙2,李晓楠3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文化在制度改革进程中,促进了体制约束或资源匮乏背景下的企业创新行为。然而,浓重的地区关系文化犹如无形的制度牢笼,束缚着企业创新活动。利用中国内地120个城市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地区关系文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地区关系文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随着地区关系文化的发展,企业创新活动将受到抑制,两者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地区关系文化对企业创新的倒“U”型效应仅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显著;相较于国有企业而言,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更显著;企业是否属
关键词:
关系文化;企业创新;非正式制度;社会失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义 薛忠义
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今经济发展主题,中国出口贸易亟需完成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作为中国推动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能否发挥制度优势助力城市出口结构转型升级事关“建设贸易强国”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基于此,本文测算了2010-2020年中国269个城市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通过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自贸区政策对城市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自贸区政策对城市出口结构升级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采用改变对照组、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可信;第二,从区域异质性结果来看,相较于内陆自贸区,沿海自贸区对城市出口结构升级存在更大的政策效应;从制度创新水平异质性结果来看,自贸区政策的制度创新水平是决定自贸区政策影响城市出口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即自贸区政策对制度创新水平更高城市出口结构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修岩 刘茜
基于1996—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从区域自身的开放程度以及相邻地区的开放程度考察贸易开放对区域城市集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区域内部的城市集中,相邻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扩大会造成本地区城市集中度的下降,同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规模对城市集中度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城市集中 区域经济 灯光数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雷宝 汪亿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创富主体的理性企业并不天然地具有强烈的生态环保意愿,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本文通过我国东、中、西部120个城市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税费负担和政府规制水平对企业生态环保意愿的实际影响及其程度大小。研究发现:企业的税费负担越轻,其生态环保意愿会更强(如税费负担每下降1%,企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将上升约3%);而政府的规制水平对企业生态环保意愿的实际影响虽符合理论假设但结论并不稳健。结合国情,最后提出改进企业生态环保意愿并提高生态文明度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费负担 政府规制 生态环保意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家章 池建宇
本文利用2003-2011年间世界65个国家之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信任、正式制度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的信任水平对中国的贸易流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国与东道国的制度差距会增加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不利于双边贸易往来;对OECD国家来说,东道国的正式制度对中国的贸易流量影响更为显著;对非OECD国家来说,东道国的信任水平对中国的贸易流量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中国应根据不同制度因素的影响作用,对各种正式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重视非正式制度建设,努力提升社会信任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关键词:
信任 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 交易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凯 邓宜宝
本文选取了2003~2012年中国分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建立修正的引力模型,将东道国制度环境从3个维度分解:经济制度因子、政治制度因子和法律制度因子,分别探究其对中国4个不同行业即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的显著性影响并探讨中国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区位选择,进而提出针对不同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益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环境质量与中国不同行业OFDI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制造业和金融业与经济制度因子存在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跨国企业在进行OFDI时应侧重分析东道国的经济制度,以发挥最大区位优势;批发和零售业与法律制度因...
关键词:
制度环境 OFDI 区位选择 行业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敏 黄玖立 丁思琪
本文利用1979—2016年外资企业投资经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设立国家级开发区引致的制度质量改善对外资企业进入模式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制度质量改善能够提高外资企业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的可能性。这一结论在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双重差分估计(PSM-DID)和城市加总估计中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制度质量改善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制度质量改善对外资企业以独资方式进入的促进作用在契约密集型行业以及来自大陆法系国家的外资企业体现得更为明显。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开发区 外资企业 进入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琴梅 罗瑞
在准确界定核心概念、深入分析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机理的基础上,从物流业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绿色高效、开放合作和环境共享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9年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我国264个城市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东部最高,中西部次之,东北最低且增长较慢。(2)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发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能显著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3)进一步检验,发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效率来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全要素生产率 城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燊 林晓言
使用中国省域科技从业人员数度量省域的知识存量,以知识可达性为主要中间变量,将高铁开通后城市间最短铁路旅行时间纳入实证检验,利用2001—2015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中国高铁影响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一方面,知识存量对区域间知识溢出具有显著影响,知识存量高的地区的本地溢出效应较强;另一方面,高铁使得人与人正面交流更加便捷,进而降低了知识溢出的成本,各省可接收的知识显著增加。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知识可达性 区域梯度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文 郑明贵 钟昌标 严芝清
基于2007~2018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和贫困县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家贫困县设立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云南省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总体水平较低,空间上呈现滇中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设立国家级贫困县能够持续有效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平均效应为13.90%,且国家级贫困县设立时间越长,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越明显。同时,精准扶贫战略是明显的分界点,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国家级贫困县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国家贫困县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机制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资本积累增加和财政收支困境改善,上述三条路径强化了区域间基础设施通达度水平,从而提高了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研究结论对于脱贫后继续巩固当地发展,以及如何将其高效嵌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凌志 赵敏娟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对激活农村各类集体生产要素潜能,实现城乡要素有效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1873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以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助于激发地区发展动能,对县域一二三产业发展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第二,在集体资产已经积累比较多的东部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发展活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整体上比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第三,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国家对贫困县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贫困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比非贫困县更加明显。第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集聚水平提升,有助于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