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85)
2023(21053)
2022(17661)
2021(16377)
2020(13865)
2019(31624)
2018(31304)
2017(59354)
2016(32434)
2015(36146)
2014(35935)
2013(35446)
2012(32734)
2011(29533)
2010(29688)
2009(27712)
2008(27692)
2007(25022)
2006(22015)
2005(20178)
作者
(95752)
(79994)
(79773)
(75636)
(50850)
(38358)
(36099)
(31338)
(30309)
(28533)
(27297)
(26798)
(25501)
(25496)
(24968)
(24490)
(24123)
(23796)
(23133)
(23020)
(20056)
(19758)
(19518)
(18306)
(18053)
(17908)
(17889)
(17809)
(16164)
(15921)
学科
(137261)
经济(137085)
(110158)
管理(106013)
(96030)
企业(96030)
方法(58117)
数学(47855)
数学方法(47274)
(41790)
(40608)
业经(37885)
中国(36861)
(30403)
地方(29303)
(28128)
财务(28062)
财务管理(28003)
农业(27846)
企业财务(26614)
(25666)
(25131)
贸易(25114)
(24391)
技术(23535)
(22965)
(22502)
银行(22438)
环境(22292)
理论(21857)
机构
学院(464568)
大学(460883)
(190075)
经济(186185)
管理(179584)
研究(156708)
理学(153526)
理学院(151844)
管理学(149279)
管理学院(148421)
中国(122147)
(98107)
科学(97170)
(91449)
(85573)
(80424)
中心(73139)
(72542)
研究所(72520)
业大(71628)
财经(71247)
农业(67299)
(64601)
北京(61535)
(57887)
经济学(57191)
师范(57151)
(57009)
(56539)
财经大学(52448)
基金
项目(306400)
科学(240976)
基金(222438)
研究(219483)
(195653)
国家(193954)
科学基金(166249)
社会(139579)
社会科(132325)
社会科学(132288)
(121371)
基金项目(117587)
自然(109195)
自然科(106687)
自然科学(106653)
自然科学基金(104779)
(101931)
教育(100286)
资助(90738)
编号(88113)
成果(71047)
重点(69511)
(68376)
(66869)
(65510)
课题(60998)
创新(60827)
科研(59543)
国家社会(57821)
(57173)
期刊
(216274)
经济(216274)
研究(132629)
中国(95617)
(78864)
学报(75711)
(75194)
管理(70917)
科学(69013)
大学(57221)
学学(54293)
农业(53132)
(45565)
金融(45565)
教育(45258)
技术(41769)
业经(37114)
财经(35745)
经济研究(33473)
(30741)
(30641)
问题(28501)
技术经济(23981)
(23048)
(22566)
统计(21752)
科技(21520)
商业(21279)
现代(21139)
理论(20965)
共检索到705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换军  
替代制度环境的企业集团理论认为,制度环境的完善将导致企业集团的衰落直至解散。而现实中却鲜有企业集团解散的证据。那么,制度环境与企业集团发展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笔者首次使用2001—2008年的中国省际企业集团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制度环境对集团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和企业集团发展的关系是正U型的,且这种正U型关系只适用于私有企业集团,而制度环境对国有集团发展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替代制度环境的企业集团理论是不完全的;私有企业集团对制度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因此是有着独特优势而持续存在的组织。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一方面应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私有企业集团的组织优势,特别是其创新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结构转型;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国企改革,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独立的市场化主体。本研究及其结论丰富了制度环境影响企业集团发展的相关文献,也为制度环境对不同所有制企业集团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玉恒  曹智  贾大猛  张紫雯  刘彦随  
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制度变迁及其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采用30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制度演变与城乡发展差距的关系,发现了省域城乡发展差距由沿海向内陆逐级扩大的阶梯状分布规律。政府财政支农制度、乡镇非农产业发展制度均能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然而,户籍制度的存在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户籍制度对农村发展的束缚作用开始显现并逐渐加强。未发现农产品价格体系改革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东部、中部、西部省份),制度演变对省域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针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进村退问题,建议继续强化对落后地区的支农惠农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君英  
利用2005年~2011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行逐步的系统GMM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对服务业发展均存在着稳定的但相对较小的正向影响,其中资本要素的影响较小;影响服务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服务业集聚程度、服务业自身发展惯性、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这些因素对服务业发展存在较大的显著的正向影响;最终需求对服务业发展存在显著的但相对较小的负向影响。因此,促进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增加现代服务业资本投入,刺激最终服务消费需求、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引导服务业集群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博  尚晓贺  陶江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制度环境和金融支持。运用1997-2009年我国内地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非国有经济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和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等制度环境变量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和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经济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和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总体上看,我国银行信贷的发展对高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银行信贷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小平  叶子荣  
本文利用2005—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税收结构同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直接税对中小企业规模的正向影响要比间接税的正向影响大,即,同间接税相比,直接税更有利于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同间接税相比,直接税也更有利于国家来自中小企业税收的增加;同劳动投入相比,资本投入不足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资本成本率RCC的估计系数较大,说明资本成本率是中小企业规模扩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必要改变目前的对中小企业的税收结构,逐步提高直接税的税率,降低直至取消间接税的税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欢  
商业银行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获取外部资金的重要渠道。利用我国各省市200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银行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银行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受到市场化程度等非金融因素的限制。加快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将会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庆岩  孙早  
私营企业崛起和地区差距矛盾激化是中国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两个重要现象。在相关的经济学文献中这两个现象一直被广泛讨论,但将地区差距与自然禀赋、私营企业发展及市场化水平联系起来的文献却不多见。本文利用中国大陆1998—2006年的分省面板数据估计了由国家发展战略与地区自然禀赋共同决定的产业结构演进中的资源化趋势对地区私营工业企业发展的效应,刻画了资源产业作用于私营工业企业的传导渠道。本文发现,地区产业结构向资源产业集中的专业化调整对私营工业企业产生了显著抑制,客观上延缓了地区市场化进程,有可能损害后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后进地区而言,有必要认真检讨传统的"以资源开发促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丁日佳  刘瑞凝  张倩倩  
数字普惠金融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的金融模式,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备受关注,但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借鉴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积极的影响,在行业和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其中,数字普惠金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程度高于生活性服务业,对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大于东西部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及促进要素市场发育来发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光栋  姜振波  
基于1990~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私人部门信贷和政府的金融干预方面。扩大私人部门信贷规模、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以及减少政府的金融干预都有助于就业的增加。同时,金融发展还有利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玲  李江冰  李青原  
通过纾缓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出口能力是开放条件下金融发展影响一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利用1999~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衡量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发展有限地促进了本土企业的出口增长;尽管非国有本土企业和中小企业对出口贡献呈上升趋势,但难以从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取充分的融资支持,国有银行寡头垄断的金融市场结构抑制了本土企业出口绩效的持续增进。本文得出的政策建议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为企业改善贸易竞争力提供合理有效的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炳男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的日益加大给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带来了严重挑战。文章在修正城镇化率指标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作用对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开放度、金融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政府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最大,职业教育水平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产业发展水平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炳男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的日益加大给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带来了严重挑战。文章在修正城镇化率指标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作用对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开放度、金融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政府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最大,职业教育水平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产业发展水平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重视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影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涛  隋鑫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等方法,探究了2005—2020年中国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省域异质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环境规制对省域的工业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环境规制也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工业发展水平产生积极影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环境规制显著影响其工业发展水平;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够推动环境规制对工业发展发挥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涛  隋鑫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等方法,探究了2005—2020年中国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省域异质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环境规制对省域的工业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环境规制也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工业发展水平产生积极影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环境规制显著影响其工业发展水平;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够推动环境规制对工业发展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滑冬玲  肖强  
本文使用16个转轨国家1996~2008年间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显示,制度质量对转轨国家的金融深度、金融市场规模、银行信贷规模以及银行部门的效率都有显著而且稳健的影响,制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促进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这对中国的金融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改进制度质量,建立强化产权保护、完善投资者保护和信息披露法律法规、提高执法质量、以法律制度约束政府行为,将有助于解决中国金融效率低下和资本市场欠发达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