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8)
- 2023(16359)
- 2022(13591)
- 2021(12517)
- 2020(10604)
- 2019(24034)
- 2018(23378)
- 2017(44017)
- 2016(23602)
- 2015(26210)
- 2014(25505)
- 2013(25315)
- 2012(23252)
- 2011(20972)
- 2010(21036)
- 2009(20190)
- 2008(20170)
- 2007(17993)
- 2006(16103)
- 2005(14977)
- 学科
- 济(103217)
- 经济(103060)
- 业(91135)
- 管理(83925)
- 企(80897)
- 企业(80897)
- 方法(43524)
- 数学(34215)
- 数学方法(33912)
- 财(33506)
- 农(32208)
- 业经(30851)
- 中国(28388)
- 贸(27125)
- 贸易(27109)
- 易(26382)
- 制(24233)
- 务(22760)
- 财务(22730)
- 财务管理(22700)
- 农业(22097)
- 企业财务(21506)
- 技术(19021)
- 划(18571)
- 环境(18119)
- 体(17972)
- 和(17410)
- 学(17243)
- 策(17207)
- 地方(16904)
- 机构
- 学院(343174)
- 大学(342968)
- 济(154468)
- 经济(151937)
- 管理(133350)
- 研究(119896)
- 理学(114546)
- 理学院(113342)
- 管理学(111845)
- 管理学院(111212)
- 中国(94541)
- 京(72572)
- 财(72288)
- 科学(69466)
- 农(61608)
- 所(60405)
- 财经(56949)
- 研究所(54498)
- 中心(52999)
- 经(51968)
- 江(51391)
- 业大(50472)
- 农业(48458)
- 经济学(48001)
- 北京(45891)
- 经济学院(43282)
- 院(42984)
- 财经大学(42172)
- 范(39986)
- 师范(39516)
- 基金
- 项目(225483)
- 科学(179170)
- 基金(168475)
- 研究(162289)
- 家(148794)
- 国家(147324)
- 科学基金(125976)
- 社会(108481)
- 社会科(103023)
- 社会科学(102996)
- 基金项目(88365)
- 省(84939)
- 自然(80521)
- 自然科(78661)
- 自然科学(78631)
- 自然科学基金(77325)
- 教育(72149)
- 划(71646)
- 资助(68197)
- 编号(61381)
- 部(51148)
- 重点(51132)
- 成果(49629)
- 创(49507)
- 发(48475)
- 国家社会(46740)
- 业(46241)
- 创新(45685)
- 制(45665)
- 教育部(44055)
- 期刊
- 济(172601)
- 经济(172601)
- 研究(104067)
- 中国(69267)
- 财(59046)
- 农(57551)
- 学报(54497)
- 管理(54306)
- 科学(51672)
- 大学(42136)
- 学学(40153)
- 农业(39067)
- 融(32832)
- 金融(32832)
- 财经(29278)
- 经济研究(28769)
- 业经(28010)
- 技术(27606)
- 教育(27162)
- 经(25359)
- 贸(24242)
- 业(23787)
- 问题(23457)
- 国际(21782)
- 世界(19920)
- 技术经济(18247)
- 版(16834)
- 现代(16100)
- 商业(15705)
- 科技(15603)
共检索到526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畔 刘林
文章运用面板VAR模型,研究制度环境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高端制造业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支出与投资自由度对高端制造业贸易有显著的正影响;货币自由度和商业自由度能够促进高端制造业贸易但具有滞后效应;财政自由度对高端制造业贸易有较强的解释作用,且所得结果基本与预期相符。文章提出,进出口贸易对外合作要注重对方的制度环境,加快贸易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加紧对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贸易壁垒协商谈判等促进我国高端制造业贸易的相关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雨晨 张宏
基于共生理论,从融合、竞争、互补、依存四个维度构建"产业共生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的共生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拓展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在共生环境下2008—2016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在市场域层面和产品域层面的贸易效率。结果显示:双边制造业具有较好的共生水平;融合性与依存性对双边贸易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竞争性和互补性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市场域层面,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整体贸易效率偏低且相对稳定,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效率较高而与中东欧地区的贸易效率较低;在产品域层面,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初级产品领域内的贸易效率较低,而在工业制成品领域内的贸易效率较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宏曼 王梦醒
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并深入探讨了影响农产品贸易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自1995年以来不断提升,平均贸易效率为46%;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的贸易效率较高,对尼泊尔、孟加拉国和老挝等国的农产品贸易面临着较多的阻力;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潜力较大的主要是属于东盟和南亚的国家,潜力较小的国家主要是中亚五国以及不丹和尼泊尔等。最后,为进一步提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提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宏曼 王梦醒
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并深入探讨了影响农产品贸易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自1995年以来不断提升,平均贸易效率为46%;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的贸易效率较高,对尼泊尔、孟加拉国和老挝等国的农产品贸易面临着较多的阻力;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潜力较大的主要是属于东盟和南亚的国家,潜力较小的国家主要是中亚五国以及不丹和尼泊尔等。最后,为进一步提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莉芳 吴福象
采用扩展引力模型分析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间品进口规模受本土和来源国市场容量影响显著。其中,细分中间品进口规模所受影响各有侧重,来源国物流绩效推动工业型中间品,政府效能促进资源型中间品,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精细型中间品,贸易互补性能带动资源型和工业型中间品。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与中间品贸易存在显著替代关系。因此,立足中间品类型、开发双市场容量、提高两地贸易互补性和妥善处理贸易投资替代关系是推动向西开放的基本方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博 陈诺 林桂军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利用Eora 26数据库1990—2013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得到61个国家(地区)的制造业贸易增加值,据此构建"一带一路"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并对其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贸易在2003年以后增速明显快于2003年以前,其中最终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DVA)对制造业贸易增长的贡献最大,国外增加值(FVA)存在较大上升空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联系密切,中国及其周边主要国家占据着网络的核心地位并在网络中发挥着"桥梁"作用,推进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贸易协定关系、总体经济规模会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制造业贸易网络的发展,而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人口规模差异等因素则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宁
在全球制造业布局逐渐调整的背景下,借助对外投资进行结构调整是应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危机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发现,口岸基础设施薄弱、通关政策各异、信息技术发展差距大和地缘政治局势动荡是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面对的主要问题。同时,加快推进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包括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和智库合作,既有利于提升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也是推进我国制造业有序转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制造业 海外转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宁
在全球制造业布局逐渐调整的背景下,借助对外投资进行结构调整是应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危机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发现,口岸基础设施薄弱、通关政策各异、信息技术发展差距大和地缘政治局势动荡是我国制造业海外转移面对的主要问题。同时,加快推进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包括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和智库合作,既有利于提升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也是推进我国制造业有序转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制造业 海外转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颖
利用2008—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HS07六位数分类贸易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高维固定效应模型,在有效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实证研究了制度边界下文明冲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进出口国制度质量是文明冲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影响的重要边界条件,即进出口国良好的制度质量可以从制度层面降低文明冲突带来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进而减弱文明冲突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带来的抑制效应,并且这种影响对于高契约密集度产品贸易更加显著。这一结论的重要启示是,即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文明差异较大,各国仍然可以通过提升本国制度质量来减弱和化解文明冲突可能导致的贸易风险,促进区域内双边贸易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宜红 顾丽华
文章利用2011~2016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以4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3075家企业为样本,从海关效率、政策透明度和基础设施三个维度9项指标实证研究贸易便利化对"一带一路"国家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出口清关天数增加、法庭障碍和交通障碍的增大都会显著降低"一带一路"企业的出口比重,当出口清关天数增加一天,企业出口比重会减少0. 221%。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投入品所产生的进口清关天数也会降低企业的出口比重。贸易便利化对不同出口方式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出口比重的影响存在差异,进口清关天数显著降低企业直接出口的比重而显著增加企业间接出口的比重,交通障碍主要显著影响企业直接出口。此外,腐败会显著降低小企业的出口比重而增加大企业的出口比重,政治不稳定主要影响大型企业的出口。文章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提高海关效率降低进出口清关时间,营造政策公开、法律公正的透明制度环境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等对策来提升"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加企业出口。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颖 郭秋硕
促进装备制造产品的出口,是推动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类别和出口地理结构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外出口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装备制造产品的贸易现状,然后利用2011--2020年的贸易数据,使用显示性竞争指数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装备制造产品竞争力与贸易潜力。结果发现我国对沿线国家的装备制造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并且存在着产品出口类别占比差异大和出口区域集中化的现象,在工业装备制造产品和交通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上具有竞争优势,并且未来可拓展贸易潜力巨大。对此,我国应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产品核心技术,完善我国与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政策沟通”,提升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并针对不同类型市场采取差异化策略,从而拓展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蔡玲 袁春晓
2013年中国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制造业出口创造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约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五分之一。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在制造强国的新思路下,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撬动作用,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提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樊增强 尚涛 陈静
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比较优势水平测度结果显示,大多数国家在初级产品、低技术制造业等部门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在中、高技术制造业部门的比较优势较低,且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从结构演进的动态趋势看,2008—2018年间制造业比较优势趋向于集中化;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比较优势累积变动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具有初始比较劣势的部门,提升幅度更为明显;中、高技术制造业部门也从初始的比较优势低水平向较高水平攀升,累积变动幅度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雨晨 张宏
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产业耦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UIBE GVC数据库中的ADBMRIO表从制造业的竞争性、互补性、依存性和融合性四个维度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的耦合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增加值贸易分解法对相关指数进行修正,使其可以准确反映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双边贸易关系的真实情况。随后从总值贸易和增加值贸易两个视角出发,进一步对中国与3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4个制造业产业2010-2017年间的耦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在总值贸易视角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可以保持良好的耦合性,但在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双边耦合水平出现恶化;从细分区域来看,无论在总值贸易还是增加值贸易下,东南亚和东亚地区都与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内具有良好的耦合性,而中东欧地区与中国制造业的耦合性表现则最不理想,中亚和南亚地区均表现一般;从细分行业来看,在精炼石油、木制品、纸制品、皮制品等行业中,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相对较好的耦合性,各国在不同行业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最后,针对如何提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耦合性的问题,本文从竞争、互补、依存和融合四个方面提出不断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合作、提升双边制造业耦合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制造业 耦合性 四维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蔡玲 袁春晓
2013年中国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制造业出口创造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约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五分之一。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在制造强国的新思路下,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撬动作用,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提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