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7)
2023(8526)
2022(7161)
2021(6536)
2020(5554)
2019(12625)
2018(12367)
2017(23454)
2016(12854)
2015(14363)
2014(14248)
2013(14038)
2012(12573)
2011(11302)
2010(11442)
2009(11097)
2008(11511)
2007(10602)
2006(9606)
2005(9002)
作者
(36358)
(30401)
(30171)
(28776)
(19496)
(14340)
(13560)
(11525)
(11364)
(10885)
(10294)
(10134)
(9880)
(9789)
(9615)
(9250)
(9049)
(8941)
(8870)
(8848)
(7567)
(7481)
(7201)
(6884)
(6823)
(6773)
(6773)
(6631)
(6202)
(5880)
学科
管理(59071)
(47552)
(47164)
经济(47073)
(44598)
企业(44598)
(22744)
方法(21860)
数学(18198)
数学方法(18016)
(17084)
(15957)
财务(15922)
财务管理(15890)
企业财务(15218)
业经(12134)
(12022)
环境(11928)
(11427)
中国(11362)
(10611)
(10245)
银行(10231)
体制(9883)
(9572)
(8928)
(8806)
金融(8804)
(8730)
人事(8585)
机构
大学(184462)
学院(182948)
管理(75988)
(75921)
经济(74214)
理学(63741)
理学院(63096)
管理学(62335)
管理学院(61944)
研究(55960)
中国(47458)
(43801)
(38261)
财经(32969)
科学(31592)
(29864)
(29098)
(27351)
中心(27151)
财经大学(24667)
(24318)
研究所(24068)
北京(23806)
经济学(23639)
业大(23266)
(22749)
商学(21417)
经济学院(21267)
商学院(21203)
(20554)
基金
项目(117185)
科学(93935)
基金(88285)
研究(85371)
(76042)
国家(75464)
科学基金(66602)
社会(56982)
社会科(54185)
社会科学(54171)
基金项目(46586)
(44264)
自然(42977)
自然科(41999)
自然科学(41988)
自然科学基金(41284)
教育(39393)
(37162)
资助(35832)
编号(32987)
(27844)
成果(27025)
(26951)
重点(26011)
(24644)
国家社会(24347)
教育部(23835)
人文(23257)
创新(23188)
(23000)
期刊
(87307)
经济(87307)
研究(55125)
(39913)
中国(39782)
管理(33437)
学报(25831)
科学(24941)
(21786)
金融(21786)
(21274)
大学(20839)
学学(19736)
财经(17763)
教育(15612)
技术(15286)
(15199)
农业(13505)
经济研究(13165)
业经(12706)
财会(11694)
会计(11338)
问题(10702)
现代(8905)
(8821)
理论(8759)
技术经济(8716)
(8638)
(8298)
(8257)
共检索到286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红波  潘飞  高新梓  
管理层持股激励是当前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往的研究往往研究激励契约本身或激励契约的经济后果。然而,激励契约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是该契约与外部制度环境相适应。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实证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国有控股、产品市场竞争这三种外部制度环境对管理层持股激励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①股权分置改革前,实施管理层持股激励的公司其经营绩效相比控制样本没有显著差异;股权分置改革后,其经营绩效显著高于控制样本。②国有控股企业采用管理层持股在股改前激励效应不显著,但是,在股改后激励效应显著提高。③在竞争性的产品市场,管理层持股激励有明显的正效应;而在垄断性市场中,管理层持股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孟玉红  
美国高级经理人员的薪酬种类多、激励性强。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管理层薪酬制度对减少代理成本和激励公司高级经理层对股东勤勉尽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松涛  傅勇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Differences-in-differences)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对机构投资者投资选择的影响。文章发现,虽然在股改之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都增加了,但是,机构投资者对那些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增持的幅度更大。换句话说,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那些治理水平较高的公司。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金勇  汤湘希  孙建波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东智  谷立日  
持股权合约是协调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的关键治理机制。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偏低 ,起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上市公司在制定管理层持股权合约的数量时并没有考虑到依据经济学原理对最优合约数量做出规定。应依据现代科学 (经济学、行为学与管理学等 )的原理 ,结合各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最优的持股权合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旭妍  余新培  
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是由公司管理层制定的针对自身业务绩效成果的一项激励机制。但有些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机会向管理层进行不合理的利益输送,严重地危害了其他股东利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从四个方面加以规范和治理:一是加强股权激励制度监管;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权价格;三是加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信息披露;四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强国令  
本文基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视角,通过考察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检验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及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改善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降低了因管理层自利行为而导致的过度投资。此外,有微弱的证据表明,股改后国有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缓解了公司投资不足。上述研究对解决由公司内部人控制而产生的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等代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从制度层面研究公司投资行为和治理机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兴全  张丽平  吴昊旻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间严重代理冲突、控股股东政府性质,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管理层激励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性质对于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是货币薪酬激励还是管理层持股激励都起到了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会削弱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而且,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在弱化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作用的同时,还会强化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负面影响。对股权分置改革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改强化了管理层激励对于公司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同时又弱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  
本文的研究以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行业的实际数据为考察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我国上市公司不同类型行业管理层薪酬和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和持股激励效应存在着较大的行业性差异,并提出不同行业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性质以及管理层薪酬和持股激励效应的大小,相机选择薪酬激励或股权激励,制定出详细周密、客观有效、切合实际的企业管理层激励方案,从而使其激励效应最大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璇  熊婷  
本文以2010—2012年深市电子通讯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声誉激励、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声誉激励对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声誉激励越强,企业绩效越高;管理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声誉激励对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起正向的调节作用,表明声誉激励越强的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春梅  马小茜  
推行以剩余索取权为核心的股权激励契约是旅游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也是缓解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法权上生产资料国有与事实上人力资本私有这一内在制度冲突的有效路径。然而自2005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来,A股旅游上市公司仍未突破以年薪制为主导的管理层薪酬契约非效率均衡状态,管理层"象征性持股"与"零持股"现象普遍。本文以终极控制权为逻辑起点,采用Baron和Kenny提出的逐步法,对中国本土情境下A股旅游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契约实施困境的制度成因与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利  梁田  徐同伟  
针对国有资本经营与收益水平低的效率问题,本文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为背景,基于2003-2016年A股央企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管理层激励与企业价值创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央企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管理层激励能增强这一正向影响;现行的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对央企的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产生负向影响,管理层激励能改善这一负向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朝芳  
作为解决公司代理问题的长效机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实践自2005年启始以来得到飞速发展,然而并不是所有公司均取得预期的业绩提升等激励效应。我国实施的是业绩型股权激励制度,业绩条款设置对于我国企业股权激励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华胜天成三期股权激励契约中考核业绩指标变更及相应2009—2017年间盈余变化与管理,从微观视角以业绩指标条款为核心考察契约条款设置变化与激励效应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有效制定股权激励契约提供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卉  吴昊旻  谭伟荣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将管理层与股东、终极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置于同一框架下,考察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终极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影响;进一步结合终极控制人性质,检验管理者权力对股权融资成本的直接负面影响及对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货币薪酬激励有助于降低股权融资成本,而管理层持股比例对股权融资成本没有显著影响。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程度及管理者权力均弱化了管理层激励对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而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则对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具有强化作用,且终极控制人的政府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宇梅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票市场缺乏内在动力、融资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必须建立良好的股票市场环境、适当减持国有股、加强股票流通性、合理确定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的适度结合、适当放松法律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