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3)
2023(11397)
2022(9671)
2021(9072)
2020(7763)
2019(17942)
2018(17507)
2017(33228)
2016(17932)
2015(20499)
2014(20199)
2013(20198)
2012(19048)
2011(17358)
2010(17277)
2009(16583)
2008(16678)
2007(14429)
2006(12793)
2005(11898)
作者
(49460)
(41622)
(41450)
(39543)
(26764)
(19915)
(18860)
(16061)
(15900)
(14763)
(14252)
(14166)
(13476)
(13232)
(13141)
(12857)
(12163)
(12034)
(11980)
(11639)
(10493)
(10083)
(9971)
(9453)
(9448)
(9362)
(9253)
(8860)
(8270)
(8049)
学科
(83302)
经济(83192)
管理(58310)
(53472)
(43940)
企业(43940)
方法(39610)
数学(36051)
数学方法(35834)
(25352)
中国(24754)
(20153)
(19689)
(17592)
贸易(17581)
(17228)
业经(15667)
(15567)
财务(15544)
财务管理(15511)
(15220)
银行(15211)
(15192)
金融(15190)
环境(15183)
企业财务(14916)
(14574)
(13615)
地方(13079)
(12989)
机构
大学(265883)
学院(259644)
(125420)
经济(123479)
管理(101746)
研究(92893)
理学(87757)
理学院(86834)
管理学(85873)
管理学院(85364)
中国(75000)
(60913)
(55534)
科学(48992)
财经(47953)
(45370)
(43880)
中心(41911)
经济学(41025)
研究所(40509)
经济学院(37012)
(36974)
(36265)
财经大学(36036)
北京(35705)
(33504)
业大(32123)
(31355)
师范(31109)
商学(29076)
基金
项目(169626)
科学(136950)
基金(130017)
研究(125400)
(112155)
国家(111337)
科学基金(96531)
社会(86470)
社会科(82333)
社会科学(82315)
基金项目(67513)
(60299)
自然(59469)
自然科(58111)
自然科学(58097)
教育(57418)
自然科学基金(57168)
资助(54336)
(52209)
编号(47137)
(41481)
成果(39511)
重点(38456)
国家社会(38072)
(37192)
教育部(36816)
(35573)
(35088)
人文(34967)
中国(34214)
期刊
(132588)
经济(132588)
研究(84655)
中国(52579)
(48547)
管理(38621)
科学(35709)
学报(35160)
(31908)
(30217)
金融(30217)
大学(28481)
学学(26759)
财经(25516)
经济研究(22714)
教育(22076)
(21962)
农业(21316)
技术(20216)
(18998)
问题(18144)
国际(17610)
业经(17370)
世界(15920)
技术经济(13343)
统计(12859)
(12483)
理论(12175)
(11613)
会计(11539)
共检索到403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凯  邓宜宝  
本文选取了2003~2012年中国分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建立修正的引力模型,将东道国制度环境从3个维度分解:经济制度因子、政治制度因子和法律制度因子,分别探究其对中国4个不同行业即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的显著性影响并探讨中国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区位选择,进而提出针对不同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益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环境质量与中国不同行业OFDI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制造业和金融业与经济制度因子存在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跨国企业在进行OFDI时应侧重分析东道国的经济制度,以发挥最大区位优势;批发和零售业与法律制度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池建宇  方英  
文章基于2003~2011年中国对65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东道国的经济与政治法律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市场经济体制不太健全的非OECD国家的直接投资显著高于具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OECD国家,东道国政治法律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时,倾向于进入那些市场经济不发达但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同时投资行为又以市场为导向,力图规避政治风险,体现了入世以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动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荣斌   彭雅倩  
以限制性投资政策为特征的东道国投资壁垒正重塑中国ODI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探究了投资壁垒、制度质量及其交互效应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对G20国家2003-2020年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东道国投资壁垒对中国ODI起到了显著的遏制作用;第二,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ODI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国家异质性,发展中国家呈现出显著的制度质量规避特征,发达国家呈现出制度质量偏好特征;第三,发达国家东道国高质量的治理水平弱化了投资壁垒对中国ODI的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对华贸易依存度对投资壁垒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柳  潘镇  
母国制度环境对于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的文献多关注于制度发展的水平,而忽视了制度发展的动态特征,即基于制度理论和信号理论,文章探讨和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制度发展的三个特征,即速度、节奏和同步性对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03~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制度发展的速度越慢、越不规律、越不同步,企业越倾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开展国际化经营。同时,业绩压力和模仿同构压力调节了制度变化特征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存在双重强化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预期面临制度约束时,非国有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意愿更强,企业也更倾向于进入制度环境相对优良的国家和地区。文章的研究深化了对制度构成及其维度的理解,进一步丰富了制度理论和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理论,对加强中国的制度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宗芳宇  路江涌  武常岐  
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为了促进和保护双边投资签署的协议。作为特定的联系两国的双边制度因素,双边投资协定给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国家制度环境的保护,因而对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关于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母国制度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作用的研究框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本文有三点发现:首先,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促进企业到签约国投资;其次,双边投资协定能够替补东道国制度的缺位,对于促进企业到制度环境较差的签约国投资的作用更大;此外,双边投资协定还能够弥补母国制度支持的不均衡性,对于帮助非国有企业到签约国投资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薛求知  帅佳旖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其中区位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事关投资成败与资源配置效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容易忽略企业间的差异,而特定东道国的投资经验比一般性国际化经验更具有针对性,所产生的知识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来源。根据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基于2001—201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区位数据,运用条件Logit模型探索对外直接投资中制度距离、东道国直接和间接投资经验与区位选择的关系发现,制度距离降低企业进入东道国的意愿,企业倾向于选择制度距离更小的东道国;企业自身在东道国的直接投资经验可提高企业再次进入意愿,并减弱制度距离的负向影响;企业既可通过自身经验积累知识,也可通过向其他在东道国的中国企业学习,提高该区位的吸引力,但因学习效应与竞争效应并存,东道国间接投资经验与区位选择之间呈"倒U型"关系。鉴于制度距离的影响因企业而异,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布局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东道国。对于制度距离大的发达国家,企业可在充分考虑竞争效应的前提下,通过向其他中国企业学习模仿,降低进入风险;对于制度距离小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应借助企业在母国市场的竞争优势或既有海外分支机构经验,逐步培育国际化经营能力,完善在东道国的布局,减少外来者劣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宫汝凯  李洪亚  
基于2003—2012年176个国家(地区)的跨国数据,本文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所有制改革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持续扩张的内在动力,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技术进步对OFDI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对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所有制改革形成的多元投资主体会促进OFDI的逐年扩张。(2)考虑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转型的交互作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呈现显著的互补效应;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所有制结构改革之间均表现出显著的替代效应。(3)考虑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异质性,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合理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咬兴  范涛  
自2003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亚洲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聚集地,截至2011年末,该地区投资存量已占总量的七成以上,其境外企业覆盖也为各洲最高。区位选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内外近年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已从最初的传统经济因素转向制度性因素。本文基于2003-2011中国对亚洲26个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直接投资数据,通过制度环境因素与不同动机FDI的交互作用,发现:(1)两国制度环境差距较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作用更加重要;(2)中国FDI总体偏向于与自身制度环境差距较大且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或地区,但与自身制度环境差距较小的国家更加吸引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娜  柳春  胡春田  
以2006-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的投资经验为样本,利用随机前沿模型,考察了中国的FDI投资效率水平以及东道国制度对投资效率和投资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部分国家的FDI投资效率较低,效率提升的空间较大,但对市场规模较大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投资效率较高;东道国产权制度保障有效、政治稳定以及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投资风险的降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娜  柳春  胡春田  
以2006-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的投资经验为样本,利用随机前沿模型,考察了中国的FDI投资效率水平以及东道国制度对投资效率和投资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部分国家的FDI投资效率较低,效率提升的空间较大,但对市场规模较大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投资效率较高;东道国产权制度保障有效、政治稳定以及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投资风险的降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丽丽  林花  
笔者从投资动机的角度研究制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选取55个东道国、5年275个观测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市场寻求型与战略资产寻求型的企业,我国资源寻求性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对制度因素的重视程度最低。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和企业自身的原因,我国市场寻求型与战略资产寻求型企业对某些制度因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祁春凌  邹超  
基于经济自由度指数、全球政府治理指数以及荷兰学者Hofstede的国家文化指数,全面构建了东道国经济、法治和文化制度的评价指标,利用2003-2009年我国在51个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考察了东道国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OFDI受到制度因素的驱动,具有显著的"弱效制度"规避和"强效制度"寻求动机。具体来看,东道国较高的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东道国正式制度质量越是优于我国,越能吸引我国的投资。非正式制度方面,东道国华裔关系资产对我国的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正式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会对我国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  田涛  
本文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东道国划分为经济发达国家、资源丰裕类国家、新兴经济体及其他不包含资源丰裕类的发展中国家等3类,在使用2003~2011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O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国别差异。研究表明,影响我国OFDI对资源丰裕类国家区位选择的因素除了双边的经济总量以外,我国与东道国之间经贸往来的稳定性也是决定我国投资于资源丰裕类国家的重要因素;我国对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是以突破与规避贸易壁垒以及开拓新市场为主要目的,运输成本、东道国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影响我国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为东道国的投资自由程度及对外开放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晶  武娜  
本文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对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作用。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投资动机和东道国要素禀赋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对企业海外投资的区位影响存在差异:如果东道国战略性资产充裕,两国间知识产权保护差异越大,对中国的OFDI越有吸引力;如果东道国能源资源充裕,两国间知识产权保护差异越小,对中国OFDI吸引力越大;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提升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对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敏健  马文秀  
充分把握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运用因子分析法系统构建了中国省际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动态分析了2011-2017年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地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金融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配套支撑;(3)税收收入的增加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具有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