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1)
2023(12951)
2022(11451)
2021(10763)
2020(9124)
2019(21087)
2018(21055)
2017(40713)
2016(22153)
2015(24717)
2014(24752)
2013(24250)
2012(22088)
2011(19853)
2010(19794)
2009(18316)
2008(17984)
2007(15723)
2006(13862)
2005(12409)
作者
(62798)
(52105)
(51869)
(49277)
(33239)
(25038)
(23414)
(20254)
(19810)
(18559)
(17931)
(17548)
(16499)
(16404)
(16053)
(16012)
(15505)
(15470)
(14935)
(14907)
(12906)
(12818)
(12491)
(11906)
(11586)
(11582)
(11574)
(11551)
(10460)
(10117)
学科
(82912)
经济(82780)
管理(72632)
(65556)
(57504)
企业(57504)
方法(39068)
数学(33530)
数学方法(33136)
(27036)
(21899)
(20773)
中国(20520)
业经(19501)
(18694)
(18332)
财务(18262)
财务管理(18231)
企业财务(17438)
环境(16785)
地方(15511)
(15471)
(15079)
银行(15041)
(14336)
金融(14333)
(14308)
理论(14230)
(14212)
(14193)
机构
大学(313590)
学院(310249)
管理(126055)
(120757)
经济(118011)
理学(109247)
理学院(108072)
管理学(106335)
管理学院(105770)
研究(100176)
中国(75986)
(66428)
科学(61579)
(60455)
(49606)
财经(48024)
(45866)
中心(45468)
业大(45040)
研究所(44912)
(44616)
(43633)
北京(42028)
(39495)
师范(39134)
(36780)
(36307)
财经大学(35943)
农业(35772)
经济学(35760)
基金
项目(213685)
科学(168348)
研究(156639)
基金(156333)
(135475)
国家(134383)
科学基金(116301)
社会(98791)
社会科(93614)
社会科学(93591)
基金项目(83682)
(82311)
自然(76255)
自然科(74436)
自然科学(74420)
自然科学基金(73097)
教育(71379)
(69433)
资助(63982)
编号(63676)
成果(51974)
(47459)
重点(47219)
(44388)
(43700)
课题(43108)
(42436)
创新(41420)
教育部(41014)
科研(40872)
期刊
(131288)
经济(131288)
研究(91571)
中国(57952)
学报(48556)
(48152)
管理(46591)
科学(44427)
(41421)
大学(37164)
学学(35031)
教育(32382)
(28876)
金融(28876)
农业(28362)
技术(25234)
财经(23714)
业经(20909)
(19951)
经济研究(19938)
问题(16977)
理论(16280)
图书(16129)
科技(15047)
实践(14988)
(14988)
(14219)
技术经济(14090)
(14053)
现代(13958)
共检索到450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丁烈云  刘荣英  
内部治理机制往往需要与外部治理环境相匹配,中国的分权化改革引发了不同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巨大差异,这对不同地区间的公司治理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的角度出发,借鉴国际制度比较研究模式,以中国经济转轨、制度变迁时期各地区制度建设的不平衡为基础,分析外部制度对公司治理(即业绩与高管变更关系)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其制度环境对公司治理效果影响的差异。通过统计检验发现,公司业绩与高管变更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制度环境好,高管变更与公司业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强;与公司为国有股股东相比,第一大股东为非国有股股东的公司中,制度环境越好,业绩与高管变更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俊秋  江敬文  
本文以2005-2009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政治关联和制度环境对民营企业高管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降低了民营企业高管变更这一公司治理安排的有效性。具体而言,政治关联显著降低了高管变更的可能性、削弱了高管变更与公司业绩的负相关关系;并且,政治关联对高管变更的影响在不同制度环境中存在差异,在法治水平低效、金融发展落后的地区,政治关联对高管变更业绩敏感性的负面影响更加显著。本研究将政治关联纳入公司治理的研究框架,丰富了政治关联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民营企业高管变更的影响因素和外部约束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荣杰  张文文  吴超  
为了深入探究董事长、总经理的变更给高管团队稳定性带来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9-2013年发生高管变更的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主要高管变更与变更后团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主要高管(董事长、总经理)与一般高管之间存在任职关联性,国有企业相较于民营企业在发生主要高管变更后更容易引起一般高管的职位变动。在主要高管变更过程中,相对于常规变更,强制变更对团队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相对于内部继任,高管的外部继任更容易破坏高管团队的稳定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荣杰  张文文  吴超  
为了深入探究董事长、总经理的变更给高管团队稳定性带来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9-2013年发生高管变更的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主要高管变更与变更后团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主要高管(董事长、总经理)与一般高管之间存在任职关联性,国有企业相较于民营企业在发生主要高管变更后更容易引起一般高管的职位变动。在主要高管变更过程中,相对于常规变更,强制变更对团队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相对于内部继任,高管的外部继任更容易破坏高管团队的稳定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丹蒙  夏立军  
文章以我国2002-2004年度披露了R&D投入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性质、地区市场化进程和政府投入对上市公司R&D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1)非国有控股(主要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显著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没有显著影响;(3)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与政府科技专项拨款等投入没有显著关系,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显著依赖于政府科技专项拨款等投入。研究结果表明,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事R&D活动更多地依赖政府投入不同,非国有控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菲  张剑飞  
文章选取2009—2016年度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是否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程度和股权激励方式对高管离职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引入股权制衡度,检验股权制衡度对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在控制经营业绩、公司规模、是否亏损和控制权是否变更等一系列因素后,实施股权激励能显著降低高管离职的倾向,且股权激励程度越高,高管离职的倾向越低。然而无论是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还是股权期权激励方式,与高管离职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股权制衡度对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对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之间有显著影响。以上研究表明,股权激励的确发挥了留住高管的效应,它是解决股东与高管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解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关系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枫  许颖星  
本文以我国2008-2010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政府补助与企业出口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股权性质与制度环境对此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补助由于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从而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出口行为;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的政府补助更能促进企业出口行为;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政府补助对企业出口行为的促进效应更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小敏  
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股权激励计划作为一项对公司高管行之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欢迎,我国也不例外。自有关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思想传入我国之后,无论是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在不停的探索如何在我国有效的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构建完善的股权激励机制。本文将从宏观层面探究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及实施现状,以期有助于完善我国股权激励机制。一、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制度(一)摸索阶段的股权激励制度摸索阶段是指中国证监会2005年12月31日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之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娟  常国华  
以1998—2006年间深、沪两市被证监会实施ST或*ST的公司为样本,依据样本公司两年后摘帽情况将这些公司分为摘帽与未摘帽两组,实证研究两组公司在ST或*ST前后四年内股权结构的变化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差异对高管变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摘帽公司在被ST或*ST当年及以后两年内,其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比例、流通股比例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未摘帽公司。与未摘帽公司相比,摘帽公司国有股的比例与股权集中度变化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摘帽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与高管变更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兴全  张照南  
本文借鉴Fama和French(1998)经典企业价值回归模型的思想,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持有现金的市场价值。结果表明,就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而言,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小于账面价值。进一步研究表明,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受公司股权性质的影响,公司的国有股权性质降低了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本文从公司持有现金价值的视角进一步说明我国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偏低,上市公司中代理问题严重,也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假说与掏空行为提供了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明娟  张梦梦  
制造业企业作为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环保责任,而上市公司关于环境信息的披露是社会公众了解上市公司履行环境责任的主要渠道。企业高管向外界披露环境信息的行为受到了受托责任的约束,而高阶梯队理论认为,高管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管理者决策,现有的有关股权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的文章中,尚未考虑高管特征的调节作用。文章以2014—2016年沪市A股制造业独立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高管特征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股权性质都显著正向影响了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高管的年龄在股权结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全  陈跃东  
市场化进程和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是:"政治关系"作为一种声誉机制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政治关系"的声誉机制减弱,市场化进程与长期债务比例负相关。进一步检验发现,政府控制公司的债务期限越长,市场化进程与债务期限结构的负相关性越显著。市场化进程的提高有利于抵押资产价值较低、经营风险较高的公司取得长期性债务融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孔宁宁  肖曦  
文章基于我国处于高度变革转型经济以及上市公司大量国有控股的特殊制度环境背景,考察股权性质对财务舞弊与上市公司高管声誉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上市企业高管声誉受财务舞弊影响的程度总体上低于民营上市企业,当财务舞弊为非信息披露类或受到监管部门口头处罚类等性质不严重的状况下尤其如此。研究结论对推动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和高管选聘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声誉激励机制对财务舞弊的治理作用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薛涛涛  刘宇  郑爱华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高管薪酬粘性问题,以及股权性质、公司治理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高管薪酬粘性问题,即高管薪酬在业绩上升时的边际增加量大于业绩下降时的边际减少量;公司治理对抑制高管薪酬粘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更能有效抑制高管薪酬粘性的发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晶晶  曹利真  李贞如  郑敏  
本文以我国2013—2016年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制度环境与股价同步性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有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公司,股价同步性较低,且这一影响会随着PE持股比例的增加而进一步增强,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发挥了治理作用;此外,良好的制度环境也能够显著增强私募股权投资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