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8)
2023(11143)
2022(9449)
2021(8876)
2020(7367)
2019(16823)
2018(16826)
2017(32083)
2016(17747)
2015(19316)
2014(19542)
2013(18520)
2012(17157)
2011(15573)
2010(15988)
2009(15173)
2008(15410)
2007(13559)
2006(12372)
2005(11582)
作者
(49059)
(41195)
(40796)
(39240)
(26444)
(19627)
(18557)
(15557)
(15555)
(15011)
(14138)
(13730)
(13486)
(13236)
(13202)
(12625)
(12099)
(12091)
(12044)
(11879)
(10461)
(10212)
(9873)
(9377)
(9294)
(9252)
(9188)
(9016)
(8354)
(8027)
学科
(63440)
经济(63338)
管理(60225)
(53844)
(47150)
企业(47150)
方法(25461)
(25273)
数学(22011)
(21952)
数学方法(21664)
(17883)
中国(17845)
(15864)
财务(15827)
财务管理(15794)
业经(15394)
企业财务(15213)
(15099)
(13824)
银行(13811)
环境(13553)
(13338)
(13235)
(13022)
金融(13020)
体制(12843)
(12685)
(11618)
(11605)
机构
学院(246976)
大学(246685)
(102941)
经济(100661)
管理(93692)
研究(84894)
理学(79618)
理学院(78752)
管理学(77522)
管理学院(77016)
中国(66372)
(56692)
(51199)
科学(48614)
(42721)
财经(42631)
(39153)
中心(38767)
(38668)
研究所(37872)
(37672)
业大(32582)
北京(32499)
经济学(31725)
财经大学(31634)
(31393)
(31098)
师范(31090)
(30665)
农业(29057)
基金
项目(157903)
科学(125707)
研究(117400)
基金(116080)
(100582)
国家(99755)
科学基金(86171)
社会(75913)
社会科(72062)
社会科学(72046)
(60521)
基金项目(60027)
自然(54993)
教育(54882)
自然科(53697)
自然科学(53681)
自然科学基金(52755)
(51251)
资助(47875)
编号(46803)
成果(40293)
(36289)
重点(35694)
(35119)
课题(33499)
(32832)
(32788)
(32732)
教育部(31638)
国家社会(31612)
期刊
(118730)
经济(118730)
研究(79187)
中国(54169)
(46988)
管理(37415)
学报(35710)
(34734)
科学(33632)
(30684)
金融(30684)
教育(29721)
大学(28198)
学学(26524)
农业(22510)
财经(22270)
技术(20020)
(19013)
经济研究(18796)
业经(18402)
问题(14955)
(12701)
理论(11674)
财会(11612)
(11416)
(11208)
现代(11130)
国际(10910)
会计(10731)
技术经济(10692)
共检索到387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修宗峰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结合地区制度环境,从会计规则内外部执行机制耦合的角度,运用盈余信息含量和价值相关性的经验模型,本文首次研究了制度环境与股权分置改革两者共同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制度环境越好、股改对价越低的上市公司,其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越高。本文对国内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会计信息经济后果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并结合地区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考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修宗峰  
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次将股权分置改革与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研究的经验模型相结合,系统地检验了2007年会计准则变迁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的变迁使盈余信息含量显著提高,使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显著降低;将股改对价支付水平作为股改前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替代变量后,股改对价支付水平对会计制度变迁后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含量与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方向截然相反,具体来说,股改对价支付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在会计制度变迁后的盈余信息含量显著提高,但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显著降低,前者没有支持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作为会计规则执行机制的假说,后者则支持了这一假说。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宋光辉  龚玉策  王霞霞  
本文运用Ohlson(1995)剩余收益股票定价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会计信息有用性进行检验后发现,股权分置前衡量基础资产的会计信息与股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股权分置改革后衡量企业盈利性会计信息与股价有较强的相关性;衡量企业成长性会计信息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均与股价没有相关性;总体上会计信息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与股价的相关性较股权分置改革前有较大提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丹  吴玉立  乔志诚  
本文通过两个时期的回归分析,来考察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股改方案呈现的不同特点,研究发现,前期的股改方案所隐含的送出率与非流通股比例呈现高度相关,但是,中后期方案的对价水平基本上与公司基本面不相关,而只与刻画整个市场预期的系统变量相关这说明随着股改的进行,后期的公司可能在方案设计上追随前期的方案,而这种追随现象的原因在于政府和市场对于改革能够短期内完成的强烈预期,这次资本市场的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诱导型与强制性变迁混合的特点。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增泉  刘凤委  于旭辉  
文章借助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事件,运用控制权私利理论,分析了经济制度对流通权价值的影响。控制性股份的价值由现金流量的要求权和控制权私利两部分构成。流通性的提高总是能够提高现金流量权的价值,但由于控制权的专有性,上市流通对控制权价值的影响条件依存于控制权私利的大小。控制权私利越大,上市流通对控制性股份的价值的影响越小,从而控股股东愿意支付的对价越低。将经济制度作为公司控制权私利的外生决定变量,实证检验的结果与上述预期相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成立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制度变革之一。如果说把1992年证券交易所的建立视为中国证券市场诞生的标志的话,那么把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生一点也不为过。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靖  
使用中国A股1282家上市公司2002-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析股权分置改革这一重要制度环境的改善对管理层持股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前,管理层是否持股以及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相关性较弱,无论使用总资产收益率指标、权益收益率指标还是销售利润率指标。不过,当把制度环境置于模型中,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经营业绩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且其对财务业绩的敏感性也增强。这表明制度环境的改善是管理层持股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的重要调节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强国令  闫杰  
本文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效应及其内在机理。运用chow检验方法,以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为结构断点,发现公司治理效应的回归方程在2003—2009年全样本期间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改善了控股股东和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改显著改善了非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机制,而对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有限。研究发现,对从制度层面研究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也为制度变迁影响经济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万小勇  
以2001年至2008年中国沪深两市中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由高频交易数据构造的相对有效价差和相对报价价差以及由日间交易数据构造的价格冲击衡量股票流动性,使用同行业中与公司市值最为接近的两家公司的股票流动性变量的均值作为该变量的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可能的内生性影响,考察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通过分解反映公司价值的指标考察股票流动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财务杠杆水平和经营绩效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股权分置改革增强了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价值和杠杆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莹芬  
股权分置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个现状特征。改革股权分置,逐步统一股权,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制度性基础。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平台,不仅有利于公司绩效,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永忠  
文章提出市场产权新概念,把上市公司的入市权力,即入市融资和交易这两方面的权力称之为市场产权,并明确指出,流通股含权,含的就是市场产权,其价值在量上等于流通股市值与净资产之差。文章首次运用市场产权理论剖析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优缺点,以指导股改方案的选择,并为股改作出理论解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友良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在这场全流通的改革中,需要有统一的原则和判断标准,且需要切实相关的法规法律来保证市场的公平性。要规范非流通股东的行为,并严防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等行为损害流通股东的利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君光  
上市公司解决股权分置方案由非流通股股东、公司管理层、机构投资者、自然人股东之间的博弈决定。解决股权分置后证券市场更加活跃、市盈率进一步降低、保荐机构分化更加明显。从首批四家解决股权分置试点情况看,解决股权分置还应当建立公司管理层激励机制、修改国有股考核办法、建立流通股股东谈判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伍利娜  朱春艳  
本文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比例的角度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审计师一定程度上配合上市公司实现了向上的盈余管理及审计意见购买。具体结论为:在股改后,对于相同盈余管理水平,规模较小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对于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未发现有显著不同,但股改后公司向上的盈余管理程度似乎加大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龙  王保合  
本文将股权分置改革本身看做是上市公司拥有的永久性美式看涨期权多头,并运用期权分析框架,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时机的选择问题、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博弈、预期与价格跳跃过程,找到了该期权定价公司和提前执行该美式期权的最优执行边界,消除了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并对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