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1)
- 2023(9106)
- 2022(7860)
- 2021(7138)
- 2020(6284)
- 2019(14467)
- 2018(14232)
- 2017(27948)
- 2016(15227)
- 2015(17487)
- 2014(17389)
- 2013(17421)
- 2012(15957)
- 2011(14136)
- 2010(14337)
- 2009(13992)
- 2008(14486)
- 2007(13322)
- 2006(11927)
- 2005(10999)
- 学科
- 管理(68758)
- 济(65221)
- 经济(65116)
- 业(59742)
- 企(55095)
- 企业(55095)
- 方法(34424)
- 数学(30084)
- 数学方法(29890)
- 财(29275)
- 务(21422)
- 财务(21387)
- 财务管理(21340)
- 企业财务(20496)
- 制(19434)
- 业经(14177)
- 中国(14122)
- 农(13484)
- 划(13096)
- 体(12944)
- 环境(12383)
- 银(12264)
- 银行(12257)
- 行(11367)
- 体制(11239)
- 融(11169)
- 金融(11167)
- 贸(10046)
- 贸易(10038)
- 策(9955)
- 机构
- 大学(224569)
- 学院(221055)
- 济(96243)
- 经济(94271)
- 管理(93865)
- 理学(79490)
- 理学院(78757)
- 管理学(77940)
- 管理学院(77474)
- 研究(65242)
- 中国(55913)
- 财(54022)
- 京(45819)
- 财经(41347)
- 经(37514)
- 江(34407)
- 科学(34268)
- 中心(31682)
- 所(31074)
- 财经大学(30916)
- 经济学(30083)
- 北京(28746)
- 经济学院(27184)
- 研究所(27056)
- 商学(27033)
- 州(26875)
- 农(26850)
- 商学院(26811)
- 业大(26686)
- 范(23933)
- 基金
- 项目(138775)
- 科学(111560)
- 基金(105169)
- 研究(102654)
- 家(89083)
- 国家(88385)
- 科学基金(78523)
- 社会(69035)
- 社会科(65692)
- 社会科学(65674)
- 基金项目(55575)
- 省(51692)
- 自然(50075)
- 自然科(48901)
- 自然科学(48891)
- 教育(48163)
- 自然科学基金(48086)
- 资助(44188)
- 划(43388)
- 编号(39824)
- 成果(33159)
- 部(33136)
- 制(31860)
- 重点(30572)
- 教育部(29776)
- 人文(29126)
- 国家社会(29111)
- 创(28978)
- 大学(27399)
- 创新(27167)
- 期刊
- 济(107974)
- 经济(107974)
- 研究(66627)
- 财(48816)
- 中国(44238)
- 管理(39808)
- 学报(28049)
- 科学(27710)
- 融(26954)
- 金融(26954)
- 大学(23300)
- 农(22472)
- 财经(22452)
- 学学(22012)
- 经(19070)
- 技术(18793)
- 教育(17546)
- 经济研究(16304)
- 业经(14955)
- 财会(14418)
- 农业(14038)
- 问题(13917)
- 会计(13916)
- 贸(12113)
- 技术经济(11566)
- 国际(11137)
- 理论(10751)
- 现代(10410)
- 统计(10089)
- 通讯(9888)
共检索到343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琛 罗琦 余晴
文章基于控制权理论,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选取2009~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结合的角度对管理层权力、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弥补了现有文献多集中于现金流视角分析企业投资问题的不足。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文章分别从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企业治理的角度提出了优化企业投资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干胜道 胡明霞
管理层权力结构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要素之一,合理配置管理层权力有利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而抑制过度投资。研究发现:(1)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过度投资水平越低;(2)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内部控制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受制于管理层权力。在管理层权力集中的情况下,内部控制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利君
本文以2014~2017年沪深A股能源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会计稳健性、管理层权力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作用,以及分析师跟进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过大会引发企业过度投资,而会计稳健性则能显著抑制过度投资行为,且能够减弱管理层权力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分析师跟进则会增强管理层权力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如何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有一定的借鉴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金城 张力丹 罗巧艳
并购作为投资的一种主要方式,是资本市场的重点研究问题。本文以2013年内发生并完成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讨论管理层权力、自由现金流量和过度并购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由现金流量在管理层权力影响过度并购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当管理层权力较大时,管理层的私利动机更容易通过支配自由现金流量来实现,利用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进行非理性的过度并购投资,为实现管理层私利打下基础。基于此,本文建议: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应加强盈余管理,重要股东应在管理层控制情形下加强对管理层投资行为的监督,上市公司治理中可通过改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金城 张力丹 罗巧艳
并购作为投资的一种主要方式,是资本市场的重点研究问题。本文以2013年内发生并完成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讨论管理层权力、自由现金流量和过度并购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由现金流量在管理层权力影响过度并购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当管理层权力较大时,管理层的私利动机更容易通过支配自由现金流量来实现,利用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进行非理性的过度并购投资,为实现管理层私利打下基础。基于此,本文建议: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应加强盈余管理,重要股东应在管理层控制情形下加强对管理层投资行为的监督,上市公司治理中可通过改进管理层激励机制降低管理层私利预期。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谭庆美 陈欣 张娜 董小芳
过度投资作为低效率的投资方式会破坏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能够约束管理层利用权力实施过度投资寻租的行为。以2006年至2013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以产品市场竞争和外部大股东持股衡量外部治理机制,分别采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实证研究管理层权力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外部治理机制对过度投资-管理层权力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企业的管理层综合权力越大,过度投资现象越严重。不同管理层权力维度变量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不同,任职年限长、学历水平高以及持有本企业股份的管理层,越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实施过度投资;总经理与董事长两职兼任有利于降低过度投资行为,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产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晓峰 徐寿福 陈晶萍
理性的管理者会通过公司投资迎合资本市场中投资者非理性引起的错误定价,并且这种迎合行为会受到管理层权力大小的影响。本文在检验非有效市场中上市公司R&D迎合投资存在性的基础上,考察了管理层权力对R&D迎合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股权融资渠道的影响后,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较强的R&D投资-误定价敏感性,表明股票错误定价会通过理性迎合渠道影响公司R&D投资;上市公司R&D迎合投资-误定价敏感性与管理层权力显著正相关,并且在管理层持股堑壕效应较大和当股价被高估时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关于错误定价影响公司投资过程中代理问题的研究,也为考察管理层权力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卢锐 魏明海 黎文靖
国外近年大量研究表明,薪酬激励并不必然解决代理问题,薪酬的制定与执行机制可能使其成为代理问题的一部分。具体而言,管理层可能利用其权力影响甚至自定薪酬,从而寻租最终降低了薪酬的激励效用,中国的制度背景也为上述现象提供了可能。本文利用2001-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对于作为隐性薪酬的在职消费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从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股权分散和高管长期在位视角构建了管理层权力的综合计量指标,研究中运用了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方法,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是影响薪酬激励及其绩效的重要因素,我国要重视管理层权力及其引起的过度职务消费的治理问题,民营...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在职消费 绩效 薪酬 产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屈冬冬 杨兴全
本文从股权再融资视角,结合制度环境研究股权再融资与过度投资问题。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及再融资程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正的影响,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这一研究成果从大股东侵占的角度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及股权再融资后业绩下降提供了一定证据。
关键词:
制度环境 股权再融资 过度投资 产权性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孔婷婷 扈文秀
本文从政府层级、制度环境与投资机会的角度出发,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投资机会集、制度环境变量提取了主成分,以2005~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层级、制度环境对投资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对政府控制公司和非政府控制公司的投资机会影响不同,对政府控制公司影响显著;且不同层级的政府控制企业影响程度也有差异;政府是否控制会对企业投资机会产生影响:省政府是否控制在1%的水平下对企业的投资机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政府是否控制在5%的水平下对企业的投资机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央政府和县政府是否控制对企业的投资机会影响并不显著;政府控制企业会比非政府控制企业获得更高的成长性...
关键词:
政府层级 制度环境 投资机会 政府控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琛 陈少华 余晴
本文结合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特殊的制度背景,以控制权理论为分析视角,选取我国A股市场2009-2012年的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管理层权力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集权显著增加了盈余管理的幅度,而制度环境的完善对管理层利用权力实施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最后本文分别从宏观环境和微观企业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婉玲 何朋 杜健
本文从代理理论视角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关系,以我国沪、深两市2013~2016年A股284家上市公司的540个对外直接投资事件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越倾向于选择资源承诺水平更高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本研究进一步检验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合资与并购两种进入模式相比,当东道国制度环境越完善时,管理层权力越高,其选择并购的可能性更大。本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企业在进行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决策制定时,管理层会运用他们所拥有的权力影响进入模式选择,管理层权力越大越有可能采取更为激进的进入模式策略。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进入模式 制度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霞
本文以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并分析外部制度环境对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稳健性间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延长估计期间之后,好消息对盈余的解释力增加,好消息与坏消息间的差距缩小;管理层权力过大会诱发企业隐瞒"坏"消息,降低盈余稳健性;良好的制度环境会提升盈余稳健性,限制管理层权力过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琛 陈少华 余晴
文章立足于我国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以制度经济学与控制权理论为基础,选取2009-2013年我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制度环境与企业资本扩张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发现;管理层集权具有更大的资本扩张倾向,表现为显著提高了企业过度投资的水平,且这种影响在民营企业表现得更显著;制度环境对管理层的投资扩张行为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分组检验也同样支持了制度环境的约束作用。文章分别从宏观环境和微观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蓉 彭晓帆
基于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及委托代理等理论,以我国2013—2018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面板回归模型从不同视角研究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风险的影响,以及管理层权力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总体风险以及系统风险,与企业非系统风险呈现负向相关性但并不显著,该影响路径在制造业的重污染行业和非重污染行业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管理层权力显著弱化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风险的负向影响,并且这一结论只在非国有企业中成立,验证了过度投资假说在我国非国有企业中的适用性。基于上述,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加强完善对于管理层的监督治理体系;制造业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升级的发展模式,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跨越。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企业风险 管理层权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