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6)
- 2023(9177)
- 2022(7662)
- 2021(6981)
- 2020(5954)
- 2019(13607)
- 2018(13222)
- 2017(25361)
- 2016(13628)
- 2015(15356)
- 2014(15166)
- 2013(14866)
- 2012(13457)
- 2011(11928)
- 2010(12403)
- 2009(12601)
- 2008(11863)
- 2007(10932)
- 2006(9974)
- 2005(9495)
- 学科
- 管理(57977)
- 业(49334)
- 济(46487)
- 经济(46405)
- 企(45237)
- 企业(45237)
- 融(27362)
- 金融(27360)
- 银(26061)
- 银行(26054)
- 行(24985)
- 财(23707)
- 制(20047)
- 中国(19804)
- 方法(18464)
- 务(17322)
- 财务(17277)
- 财务管理(17240)
- 企业财务(16472)
- 数学(15043)
- 数学方法(14891)
- 业经(13423)
- 体(12326)
- 农(12213)
- 环境(11751)
- 中国金融(11137)
- 划(11092)
- 体制(10701)
- 地方(10186)
- 度(9844)
- 机构
- 学院(185056)
- 大学(184561)
- 济(77846)
- 经济(75923)
- 管理(74360)
- 理学(61068)
- 理学院(60465)
- 管理学(59769)
- 管理学院(59389)
- 中国(57821)
- 研究(57304)
- 财(45337)
- 京(38630)
- 财经(33718)
- 中心(30888)
- 科学(30687)
- 江(30501)
- 经(30383)
- 所(27758)
- 银(26504)
- 银行(25600)
- 农(25278)
- 财经大学(25129)
- 州(24857)
- 经济学(24604)
- 研究所(24306)
- 北京(24303)
- 行(24116)
- 融(22570)
- 人民(22442)
- 基金
- 项目(114177)
- 科学(90578)
- 研究(86431)
- 基金(84104)
- 家(71227)
- 国家(70621)
- 科学基金(62125)
- 社会(56824)
- 社会科(54069)
- 社会科学(54055)
- 省(44420)
- 基金项目(44169)
- 教育(39147)
- 自然(38335)
- 自然科(37415)
- 自然科学(37408)
- 自然科学基金(36761)
- 划(36358)
- 编号(34674)
- 资助(34397)
- 成果(29135)
- 制(27998)
- 部(25793)
- 重点(25608)
- 创(24580)
- 课题(23994)
- 国家社会(23916)
- 发(23777)
- 性(23380)
- 创新(23114)
共检索到307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德友
本文研究会计盈余信息、信贷资源配置市场化和产权性质的信贷融资决策有用性。实证研究发现:1银行与企业在贷款前存在极大的动因"共谋"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有助于企业获得贷款,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长期贷款成本1越低、新增贷款金额越多,但需要提供更多的抵质押资产;2信贷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长期贷款成本越高、新增贷款金额越少,且长期贷款期限越短;3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虽然获得的长期贷款成本比较高,但获得的新增贷款金额比较多,需要更多的抵押资产,并且长期贷款期限比较短。本文不仅拓宽了信贷融资决策的研究领域,而且为我们全面认识信贷融资决策内外部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市场化 盈余管理 产权性质 信贷融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桂良军 于洋
本文以2008~2014年度我国A股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项目盈余管理的双重视角,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盈余管理方式对信贷融资的影响。结果发现,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为了获取信贷融资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而言,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倾向通过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来获取信贷融资,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更加倾向通过真实项目盈余管理来获取信贷融资。进一步来看,国有持股比例对通过盈余管理获得信贷融资的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玉春 张玲玉
文章以2011年至2014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行为与信贷资源可获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上调利润越多,获取的银行信贷额越大。结合企业产权性质和金融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深入探究盈余管理行为对信贷融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非国有企业偏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金融市场化强度高的地区企业偏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金融市场化强度低的地区企业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更多信贷资源。
关键词: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信贷融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齐文
本文选取深沪两市2004-201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盈余管理与银行信贷融资的关系,同时考虑了货币政策这一宏观因素对微观经济主体会计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央行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上市公司均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去粉饰财务状况来提高业绩获得新增信贷资金,这种情况在银根紧缩时期表现的更加明显;在央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企业会通过提高操控性应计利润来抵消货币政策所带来的信贷融资的负面冲击。非国有企业较国有企业在银根紧缩时期,更有可能去进行盈余管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盈余管理 银行信贷融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磊 张友棠 韩子超
基于融资融券交易非对称的现实,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总体上抑制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但其中的融资机制会促使企业增加真实盈余管理,并且融资融券制度会导致企业增加正向的研发支出盈余管理和负向的酌量费用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表明,良好的外部监督机制和内部治理能够抑制企业在融资融券制度背景下进行负向的酌量费用盈余管理,但会增加正向的研发支出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华夏 张娜
本文从管理层视角出发,以2013-2016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制度环境、管理层能力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能力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制度环境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能力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并不总是正面的,通过加强外部制度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约束作用,有助于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管理层能力 制度环境 盈余管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琛 陈少华 余晴
本文结合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特殊的制度背景,以控制权理论为分析视角,选取我国A股市场2009-2012年的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管理层权力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集权显著增加了盈余管理的幅度,而制度环境的完善对管理层利用权力实施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最后本文分别从宏观环境和微观企业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钟高 郑军 彭琳
以2003—2009年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制度环境、关系专用性投资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关系专用性投资增加了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但相对于制度环境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这既抑制了正向盈余管理程度,也降低了负向盈余管理程度,使应计盈余总体趋于平滑。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度环境落后的地区,企业更倾向于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向投资者传递有用的私有信息,以维护专用性资产的价值。这有助于理解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宏观制度环境因素影响企业的特殊交易行为和会计政策选择的微观路径。
关键词:
关系专用型投资 制度环境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坤
本文以2009~2013年中国A股市场非金融类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从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新闻媒体、审计师、机构投资者等外部治理因素对公司盈余操控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新闻媒体能够揭示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管理层并未因市场压力采取对企业长期业绩损害较大的真实盈余管理;国际"四大"在抑制盈余操控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的盈余操控的治理作用显著;对于国有控股公司,国际"四大"和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盈余操控的治理作用受到一定制约;在媒介环境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国际"四大"未能发挥对公司盈余操控的治理作用。
关键词:
媒体关注 盈余管理 审计师 机构投资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霞
本文以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并分析外部制度环境对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稳健性间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延长估计期间之后,好消息对盈余的解释力增加,好消息与坏消息间的差距缩小;管理层权力过大会诱发企业隐瞒"坏"消息,降低盈余稳健性;良好的制度环境会提升盈余稳健性,限制管理层权力过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太平 张东旭
本文从企业融资视角,分为融资约束和融资需求研究了融资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通过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发现:虽然融资约束和融资需求在理论上都可能导致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增加,但是由融资约束引发的盈余操控成本较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起抑制作用;而由融资需求引致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样会导致较高的操控成本,但是由于需求较大,相应的盈余管理所带来的效用水平也较高,其愿意承担更高的沉没成本,从而导致较多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从理论上解释了融资对于盈余管理的双重作用问题。该结论在运用我国中小板企业2004-2012年的数据进行检验时成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焱军 刘国常
以前国内盈余管理的研究都是基于年度财务数据,本文则以股权再融资为背景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季度盈余管理现象。研究结果证实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季度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时间分布特征。期望本文的研究为证监会加强中期财务信息的监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季度盈余管理 操控性应计利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剑锋
以2010年3月31日我国首次推出融资融券制度为研究背景,以事件前后一年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能否有效抑制标的股票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推出以后,无论我们采用更换样本、更换变量还是分样本回归,实证结果均未发现融资融券能有效抑制标的股票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虽然如此,但研究仍可以丰富国内这方面的文献并为相关争议文献提供进一步佐证,更重要的是,研究结论可为政策制定者完善后续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融资融券 盈余管理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黎莉 樊雅玲 崔计顺
上市公司融资一直是财务研究关注的主流领域,融资约束是影响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其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剖析了资产专用性投资、盈余管理与融资约束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利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2014—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共4887个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投资可以缓解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盈余管理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本文一方面为管理者采取何种投资策略才能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提供了经验证据,另一方面也为上市公司在缓解融资约束时,采取降低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营策略提供了科学解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志敏 楼杰云
半强制分红政策首先影响上市公司分红政策,进而影响盈余管理行为。文章以2008年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为政策背景,研究了现金分红门槛对再融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优质企业"为了降低现金分红水平,传递企业质量信号,更有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相反,"普通企业"只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迎合业绩门槛,但是并没有增加现金分红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并不排斥再融资前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对正向盈余管理较为抵触。研究得到的启示是:一方面,半强制分红政策影响了"优质企业"的盈余管理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