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2)
2023(12539)
2022(10401)
2021(9659)
2020(8201)
2019(18957)
2018(18287)
2017(35718)
2016(18937)
2015(21657)
2014(21143)
2013(20964)
2012(19542)
2011(17581)
2010(17825)
2009(17405)
2008(16603)
2007(14790)
2006(13026)
2005(12237)
作者
(50782)
(42443)
(42406)
(40326)
(27244)
(20250)
(19301)
(16408)
(16190)
(15031)
(14596)
(14349)
(13747)
(13409)
(13400)
(13231)
(12528)
(12398)
(12300)
(11786)
(10668)
(10185)
(10050)
(9616)
(9557)
(9526)
(9382)
(9116)
(8414)
(8260)
学科
(82479)
经济(82355)
管理(63845)
(61399)
(52548)
企业(52548)
方法(38921)
数学(35283)
数学方法(35091)
(30268)
中国(29440)
(29146)
金融(29144)
(26964)
银行(26956)
(25982)
(24394)
(20574)
财务(20544)
财务管理(20504)
(20014)
企业财务(19750)
(17851)
贸易(17836)
业经(17681)
(17518)
(16308)
环境(15087)
地方(14450)
体制(14022)
机构
大学(271743)
学院(268077)
(127469)
经济(125312)
管理(104692)
研究(90693)
理学(89784)
理学院(88927)
管理学(87985)
管理学院(87474)
中国(81642)
(64697)
(56071)
财经(50963)
科学(46566)
(46564)
中心(43757)
(43556)
经济学(42568)
研究所(38651)
经济学院(38542)
财经大学(38427)
(38407)
北京(36018)
(35782)
(32563)
业大(31678)
(31047)
商学(30860)
(30828)
基金
项目(171779)
科学(138337)
基金(131124)
研究(129005)
(111913)
国家(111066)
科学基金(96903)
社会(88747)
社会科(84601)
社会科学(84581)
基金项目(68053)
(61767)
自然(58781)
教育(58587)
自然科(57420)
自然科学(57404)
自然科学基金(56495)
资助(54745)
(52668)
编号(49356)
成果(41562)
(41561)
国家社会(38865)
重点(38615)
(38335)
教育部(37166)
(36266)
(36232)
人文(35705)
(34539)
期刊
(134166)
经济(134166)
研究(86984)
中国(54101)
(53137)
(46692)
金融(46692)
管理(39883)
科学(34163)
学报(34040)
(32140)
大学(27967)
财经(27063)
学学(26446)
(23124)
经济研究(23038)
教育(20903)
农业(20471)
技术(19747)
业经(18180)
(17850)
问题(17847)
国际(16453)
世界(15457)
理论(13301)
财会(13292)
会计(13023)
技术经济(12798)
统计(12329)
(11824)
共检索到418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苏  
以2005~2008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独立董事治理对公司长期借款融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比例和独立董事薪酬与长期借款比重正相关;在民营上市公司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独立董事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获取长期借款的作用更为有效。这些经验结果说明,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安排,其对上市公司获取外部债务融资具有明显的治理效应,当公司外部治理环境较差时,独立董事能够成为公司外部治理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孙蕾  许慧  许家林  
以DD模型计量的信息风险为研究切入点,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分析,提出债权人长期借款将依据信息风险程度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债权人能有效地对上市公司的高固有信息风险进行降低长期借款比例的调整。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信息风险对长期借款的影响为显著正相关,但这种反向选择主要表现在债权人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可操纵信息风险,且仅存在于政府干预强的制度环境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华  
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分析借款费用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和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企业融资活动看,由于新准则拓宽了可资本化借款费用和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范围,因而其实施与房地产企业的长期融资增长显著正相关,但无法决定长期融资实际水平。第二,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看,由于新规定在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决定方面给予企业选择空间,从而给企业提供了新的盈余管理途径;新准则实施前后房地产企业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项目盈余管理行为有明显不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华  
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分析借款费用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和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企业融资活动看,由于新准则拓宽了可资本化借款费用和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范围,因而其实施与房地产企业的长期融资增长显著正相关,但无法决定长期融资实际水平。第二,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看,由于新规定在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决定方面给予企业选择空间,从而给企业提供了新的盈余管理途径;新准则实施前后房地产企业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项目盈余管理行为有明显不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史小坤  陶雨琴  贾丹丹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上市企业内部董事声誉对其银行贷款的影响。以2003~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内部董事声誉对企业银行贷款具有显著影响;拥有声誉良好的内部董事的企业相对没有具备良好声誉的内部董事的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量更多,期限更长,成本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该作用受到外在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市场化水平越低的地区,声誉对银行借款的影响越显著,即声誉在外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地区可作为正式制度的替代机制,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苏  
以2004~2009年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考察了审计师选择对公司借款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民营上市公司选择"四大"为外部审计师,会显著有助于公司后续的借款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民营上市公司选择"四大"为外部审计师对获取借款融资的影响有所加强。分析认为,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银行为了降低对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贷款风险,由高质量事务所代表的高质量审计必然成为公司外部治理环境不完善的一种有效替代机制,以降低银行和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上市公司借款融资的目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增基  徐叶琴  张宗益  
本文利用中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董事报酬结构和董事会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并在考虑董事报酬内生性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董事报酬、独立性和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长任期的CEO、CEO兼任董事长、较大比例的内部董事和较大的董事会规模构成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监管障碍。董事报酬是一种公司治理的强化机制,当董事会保持独立时,其报酬结构能更好的激励董事履行监管职能。但是,当董事会失去其独立性时,其报酬结构会加剧公司的代理冲突。授予董事会合理的激励报酬可以克服公司监管障碍,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宇  
文章以我国2007—2010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能为民营企业带来更多的债务融资,并且,在制度环境较为落后的地区,政治关联帮助民营企业获得债务融资的效应更显著。这说明在我国制度环境发展落后的条件下,政治关联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机制,可以缓解制度环境发展水平落后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帮助民营企业获得债务融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蓓  
董事会人云亦云现象普遍,合议制是否有效备受质疑。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独立董事意见公告数据,研究独立董事公开质疑行为,可从相反的视角为现状提供经验证据。通过对非金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质疑的描述统计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质疑至今极为罕见;绝大多数质疑采用温和委婉方式;质疑事项集中于人事任免、投资收购或关联交易。有关独立董事个体特征分析表明,声誉越高、年龄越轻的独立董事就越有可能对管理层动议提出质疑;就组织特征而言,董事会会议频率越高、股权集中度越低、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设,以及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独立董事更有可能表达不同看法。文章认为,构筑富有建设性冲突氛围的董事会宜针对性地作出制度安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柯  陈志斌  赵卫斌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6—2010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独立董事职能的角度,结合产权性质,考察了独立董事机制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整体上可明显改善投资效率;相比国有上市公司,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更显著地改善投资效率;提高独立董事薪酬水平对改善投资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将投资非效率区分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两种情形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万良勇  胡璟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公司财务行为是公司财务研究发展的最新领域。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网络中的网络位置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越高,公司越容易发生并购行为,表明独立董事的网络联结有助于独立董事更好地为并购决策提供咨询建议服务;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正式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与并购行为的正向关联越明显。本文还补充检验了独立董事网络位置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发现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本文的研究发现丰富了独立董事治理、公司并购和社会网络研究成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尚兆燕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独立董事队伍的扩大,其特殊身份引发的特别法律责任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中国证监会2001~2007年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处罚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法律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如立法粗糙、执法不均衡、处罚方式单一、政策导向性强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红玉  陆智强  姚海鑫  
基于中国制度背景与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笔者从经理年龄、经理任期和经理持股比例三个方面,以2006年~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经理权力对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经理的权力越大,总经理与董事长两职合一的概率越高;公司经理的权力越大,董事会中不领薪酬董事的比例越小;公司经理的权力越大,董事会会议召开次数越少。这说明经理权力是影响董事会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它对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媛  王治  
依据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上市公司董事会报告可读性、制度环境对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报告可读性越好,分析师预测越准确,分析师预测的分歧度也越小;考虑宏观制度环境的影响,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好,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准确度越高,分歧度越小,受到董事会报告可读性的影响越少。鉴此,应完善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和外部制度环境,从而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性,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高良  韩洁  李留闯  
本文以社会镶嵌理论为基础,选择2000-2011年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均是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主要探索并购双方的连锁董事关系是否会影响并购绩效。研究发现,并购双方的连锁董事关系会减损并购公司、目标公司以及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并购后实体的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并购公司的公司治理质量较高时,这种减损作用会降低。当并购双方存在连锁董事关系时,目标公司更易接受股票作为并购支付方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解释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损益之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