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7)
- 2023(15511)
- 2022(12791)
- 2021(11523)
- 2020(9805)
- 2019(22140)
- 2018(21613)
- 2017(41939)
- 2016(22099)
- 2015(24465)
- 2014(24114)
- 2013(23872)
- 2012(21850)
- 2011(19435)
- 2010(19991)
- 2009(19440)
- 2008(18904)
- 2007(17354)
- 2006(15398)
- 2005(14126)
- 学科
- 济(97560)
- 经济(97424)
- 业(96522)
- 管理(88934)
- 企(87501)
- 企业(87501)
- 方法(44505)
- 财(36204)
- 数学(35630)
- 数学方法(35370)
- 业经(32205)
- 农(29435)
- 中国(29086)
- 融(28866)
- 金融(28864)
- 银(26997)
- 银行(26989)
- 制(26518)
- 务(26275)
- 财务(26235)
- 财务管理(26193)
- 行(25925)
- 企业财务(25037)
- 技术(21585)
- 农业(21375)
- 体(18612)
- 理论(18275)
- 地方(18262)
- 划(17682)
- 和(16340)
- 机构
- 学院(317818)
- 大学(314753)
- 济(140092)
- 经济(137509)
- 管理(132963)
- 理学(113344)
- 理学院(112379)
- 管理学(111148)
- 管理学院(110540)
- 研究(95492)
- 中国(84601)
- 财(72407)
- 京(64217)
- 财经(56408)
- 科学(51216)
- 经(51113)
- 江(49101)
- 中心(47374)
- 农(45445)
- 所(45189)
- 经济学(43821)
- 财经大学(41696)
- 业大(40204)
- 北京(40155)
- 经济学院(39755)
- 研究所(39665)
- 州(39167)
- 商学(38240)
- 商学院(37903)
- 经济管理(35042)
- 基金
- 项目(202714)
- 科学(163564)
- 研究(154393)
- 基金(150846)
- 家(127663)
- 国家(126521)
- 科学基金(112680)
- 社会(103001)
- 社会科(98027)
- 社会科学(98007)
- 基金项目(79405)
- 省(78890)
- 教育(69796)
- 自然(69664)
- 自然科(68068)
- 自然科学(68055)
- 自然科学基金(66979)
- 划(63938)
- 编号(61537)
- 资助(60940)
- 成果(50399)
- 创(47940)
- 部(46150)
- 制(44625)
- 重点(44553)
- 创新(43928)
- 国家社会(43600)
- 发(43066)
- 业(41344)
- 课题(41297)
- 期刊
- 济(156163)
- 经济(156163)
- 研究(96548)
- 中国(64978)
- 财(61840)
- 管理(54967)
- 融(46273)
- 金融(46273)
- 农(42351)
- 科学(38546)
- 学报(38296)
- 大学(31261)
- 财经(29561)
- 学学(29474)
- 技术(28449)
- 农业(27870)
- 教育(27546)
- 业经(26431)
- 经(25337)
- 经济研究(24556)
- 问题(20030)
- 技术经济(18125)
- 财会(17812)
- 业(17262)
- 会计(16064)
- 理论(15982)
- 贸(15923)
- 现代(15574)
- 商业(15288)
- 世界(14916)
共检索到491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冯晶 徐柏
无形资产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2009—2012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质量对于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质量高的企业现金持有量、现金变动随现金流的波动都较低,这说明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质量可以有效的缓解融资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常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质量并不能显著的改善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投资者对非常规无形资产的重视不够,且现行的会计制度无法反映出非常规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所导致的。此外,在考虑制度环境的外部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秋华 杨毅 杨婷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企业、政府、学术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在研究信息披露质量与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不同信息披露质量下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2012-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现金-现金流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供应链金融可以减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进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行缓解;在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情况下,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程度较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中小企业应积极作为、政府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金融机构对供应链金融发展平台进行完善以及实施战略与产品创新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融资约束 信息披露 中小企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玉德 李挺伟 洪金明
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缓解公司所面临的债务融资约束。本文具体考察了不同制度环境下信息披露水平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信息披露水平能显著降低企业的银行债务融资约束,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更容易获得银行借款。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作用还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和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对国有企业而言,信息披露质量对非国有企业新增银行借款的影响更显著;在市场化水平越高、政府干预程度越低、法治环境越好的地区,信息披露质量对新增银行借款的影响越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月丽 杨毅 龙泽海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企业、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研究审计意见和供应链金融缓解创业板融资约束的基础上,创设性地探究了不同审计意见下供应链金融缓解创业板融资约束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融资约束现象,好的审计意见、供应链金融均能缓解其融资约束,并且供应链金融缓解融资约束强度与审计意见质量负相关。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融资约束 审计意见 创业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月丽 杨毅 龙泽海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企业、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研究审计意见和供应链金融缓解创业板融资约束的基础上,创设性地探究了不同审计意见下供应链金融缓解创业板融资约束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融资约束现象,好的审计意见、供应链金融均能缓解其融资约束,并且供应链金融缓解融资约束强度与审计意见质量负相关。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融资约束 审计意见 创业板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韩鹏 岳园园
随着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过渡,信息悖论已经被打破,但创新行为信息披露对开放式创新影响研究缺失。本文以我国创业板2012年至2014年上市公司为对象,首次检验了创新行为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提升企业价值方面,创新行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贡献度普遍大于强制性信息披露水平,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认同方面,结论相反,在提升外部融资能力与降低代理成本方面,创新行为信息披露水平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新行为信息披露有效性有待提高,基于累积创新链与降低创新隐性成本需要,应加强创新行为的中间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基于创新行为的行业特征,应加强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分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钱燕 段姝 张林郁
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面板数据,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科技型企业创新效率,研究内源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现金流组合法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探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结构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股权融资对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以期为科技型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提升创新效率提供启示。
关键词:
融资结构 创新效率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文莉 白俊雅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股价波动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价格与企业融资效率正相关,股票价格的上涨会带动融资效率提升;融资约束与企业融资效率负相关,融资约束的降低会提升融资效率;股价上涨主要通过增加股权融资的方式放松融资约束,进而提高融资效率,但融资约束的过度放松反而会导致融资效率的降低;企业产权性质不同,股票价格与企业融资效率的关系也不尽相同。非国有企业的实证检验与总样本情况一致,国有企业则相反,其股价波动与融资效率负相关,融资约束与融资效率显著正相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祖光 安佩
研发活动的高风险特征决定其必然受到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方式,是否影响研发投入?以我国2009-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商业信用融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产权性质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越不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商业信用带来的短期偿债压力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商业信用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主要表现为偿债压力带来的风险效应,而不是融资支持,对民营企业的风险效应更为显著。在金融市场不完善情况下,短期融资难以支持企业长期投资,因而政府需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降低短期负债偿债压力对企业研发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商业信用融资 研发投入强度 创业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群 翟淑萍
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融资约束产生的原因,而信息披露质量对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7~201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的关系。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可以减轻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现象,但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够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钱明 徐光华 孔繁睛
融资活动对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信息披露,特别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融资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文章围绕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实证检验了财务信息质量、社会责任信息与融资约束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财务信息质量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均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并且财务信息质量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会形成协同效应,披露了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通过提升财务信息质量能够取得比未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企业更显著的缓解融资约束效果。但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仅体现在是否披露上,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中,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高低对融资约束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兰凤云 刘彦云
我国大部分创业板中小企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无形资产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核心资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38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筛选获得的12家样本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无形资产披露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披露范围狭窄、内容不充分;非常规无形资产很少披露等。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无形资产 信息披露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晶璞 骆良真
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约束的关系,检验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了不同产权性质和供应链稳定性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约束负相关,即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且中小企业较高的供应商、客户和供应链集中度均能够正向强化供应链金融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集中度的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和供应链稳定性强的中小企业内具有更好的表现。本文丰富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为不同类型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来自沪市A股重污染行业的经验证据
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
环境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之动态关系研究——基于重污染行业的检验证据
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指数构建:2009~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解析
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与市场检验——基于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
研发信息披露对研发活动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来自创业板的经验数据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评价研究——来自创业板的经验数据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审计师选择与融资约束——来自A股市场的新证据
价值创造理论视域下无形资产概念重构与实证分析——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影响公司债券融资成本?——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