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2)
- 2023(13663)
- 2022(11408)
- 2021(10313)
- 2020(8815)
- 2019(19838)
- 2018(19520)
- 2017(38193)
- 2016(20098)
- 2015(22281)
- 2014(21827)
- 2013(21375)
- 2012(19590)
- 2011(17420)
- 2010(17671)
- 2009(16988)
- 2008(17006)
- 2007(15709)
- 2006(13851)
- 2005(12786)
- 学科
- 业(90324)
- 济(90027)
- 经济(89891)
- 企(82369)
- 企业(82369)
- 管理(81587)
- 方法(40324)
- 财(31813)
- 数学(31671)
- 数学方法(31456)
- 业经(29955)
- 农(27884)
- 务(22769)
- 财务(22748)
- 财务管理(22714)
- 制(22419)
- 中国(21954)
- 企业财务(21602)
- 技术(20871)
- 农业(19676)
- 划(17311)
- 体(16429)
- 理论(15979)
- 和(15769)
- 环境(15496)
- 贸(15485)
- 贸易(15472)
- 策(15387)
- 易(15055)
- 地方(14714)
- 机构
- 学院(290489)
- 大学(287496)
- 济(127577)
- 经济(125334)
- 管理(121497)
- 理学(104500)
- 理学院(103568)
- 管理学(102431)
- 管理学院(101867)
- 研究(87804)
- 中国(71825)
- 财(63864)
- 京(58624)
- 财经(50038)
- 科学(48027)
- 经(45436)
- 江(44762)
- 农(41581)
- 中心(41482)
- 所(41344)
- 经济学(39445)
- 业大(37023)
- 财经大学(36937)
- 北京(36578)
- 研究所(36547)
- 经济学院(35599)
- 州(34895)
- 商学(34800)
- 商学院(34515)
- 范(33302)
- 基金
- 项目(187566)
- 科学(152249)
- 研究(142486)
- 基金(140209)
- 家(119462)
- 国家(118157)
- 科学基金(105013)
- 社会(96032)
- 社会科(91137)
- 社会科学(91112)
- 基金项目(74043)
- 省(73069)
- 自然(65213)
- 教育(64667)
- 自然科(63752)
- 自然科学(63737)
- 自然科学基金(62739)
- 划(59498)
- 编号(55985)
- 资助(55890)
- 成果(45476)
- 创(44942)
- 部(42940)
- 制(41730)
- 重点(41134)
- 创新(41060)
- 国家社会(40380)
- 发(39740)
- 业(39576)
- 教育部(38223)
- 期刊
- 济(145559)
- 经济(145559)
- 研究(87329)
- 中国(58777)
- 财(53929)
- 管理(51270)
- 农(39339)
- 科学(36913)
- 学报(35446)
- 融(30045)
- 金融(30045)
- 大学(29393)
- 学学(27795)
- 教育(27155)
- 农业(26550)
- 财经(26213)
- 技术(26181)
- 业经(25261)
- 经济研究(22765)
- 经(22567)
- 问题(18777)
- 技术经济(16839)
- 业(16512)
- 财会(14930)
- 贸(14883)
- 商业(14611)
- 现代(14456)
- 世界(14309)
- 科技(14101)
- 会计(13481)
共检索到441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一平 王健
本文利用2010年转型国家住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政治网络对创业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政治网络对于创业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进一步的倾向值配对和工具变量方法的估计结果表明,这种正面影响是因果性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政治网络对创业的正面影响仅仅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才会存在,并且拥有政治网络的人更倾向于通过违反法律的方式获得资源。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对于培育创业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创业 政治网络 制度环境 转型国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时军
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统一框架下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提升了家庭从事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其对农村家庭创业参与的边际影响要高于城市家庭。进一步地,社会网络可以通过改善家庭信贷约束促进家庭参与创业。研究还发现,社会网络在市场化越不发达的地区对家庭创业的边际影响更大,市场化所构建的理性法制体系在家庭创业决策中与非正规的关系体系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廖信林 王立勇 陈娜
本文以7个代表性转型国家1986-2009年跨国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轨迹是否呈倒U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转型国家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使在样本中除去收入差距较严重的中国数据,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倒U型曲线的证据仍然存在。近似计算,基尼系数为0.42是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由正变负的拐点。本文还发现,经济自由度这一制度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有较大影响。中国政府应积极探索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及制度环境,包括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政府体制改革,推动市场化进程,纠正要素价格...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倒U型曲线 转型国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广肃
本文首次利用CFPS微观家户数据和与之相配的县(区)最低工资数据,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家庭创业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低月工资标准每提高100元,家庭创业的概率显著提高1.0个百分点。即使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保持稳健。机制的探讨发现,影响效果主要源于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带来的工资效应与挤出雇佣就业效应;分样本分析表明,结论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低的目标群体。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创业 弱势群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广肃
本文首次利用CFPS微观家户数据和与之相配的县(区)最低工资数据,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家庭创业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低月工资标准每提高100元,家庭创业的概率显著提高1.0个百分点。即使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保持稳健。机制的探讨发现,影响效果主要源于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带来的工资效应与挤出雇佣就业效应;分样本分析表明,结论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低的目标群体。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创业 弱势群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柳钦 李建生 孙伟增
作为制度改革的“试验田”,自贸区能否释放制度红利、促进创业和提升经济活力,是政府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2009~2019年28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企业工商注册信息数据,实证分析了自贸区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自贸区能显著促进本城市创业活力提升约16.5%,同时还可以辐射带动邻近城市的创业发展,且对于园区周围经济活动不存在明显的“虹吸效应”。第二,自贸区改革创新的制度性协调成本越低、法律授权支持力度越强以及治理模式越专业化,其所带来的创业效应就越大。第三,在机制上,自贸区建设加快了城市的市场制度变迁,推动了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从而激发了城市创业活力。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非正式制度和数字经济发展的不足;而市场一体化能够增强自贸区对周边地区创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外,自贸区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活力提升作用更加明显,表明制度创新有助于实现城市经济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自贸区建设、释放制度改革红利、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早 刘李华
创新型经济的本质要求在于有效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企业家精神。降低不平等程度及其对企业家精神的负面影响,对于转向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进而实现更"充分"和更"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从企业家精神(创新供给)的角度出发,刻画了不平等影响企业家创新的机理,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及相关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不平等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本文发现:(1)机会不平等显著降低了企业家精神,努力不平等对企业家精神有积极影响,收入不平等与企业家精神呈现倒U型关系;(2)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能部分抵消机会不平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激发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下降能部分抵消机会不平等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负向作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3)机会不平等仍然是制约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而努力不平等尚未起到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本文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要降低社会成员的机会不平等同时增加努力不平等,保持适当的社会保障水平、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从而有效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企业家精神,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莉 鲍洪生
文章根据较高生产率国家的外汇市场实际表现,对这些国家实际采用的汇率制度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类型与该国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同时还考察了不同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和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其他的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发挥的创新促进作用最强。对于二者之间影响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汇率制度主要通过对一国企业的经营策略来影响该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是制约汇率制度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在资本账户开放度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相较于其他汇率制度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实际汇率制度 企业创新 K均值聚类分析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邵传林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制度环境、产权性质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内在逻辑,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地区层面的制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与制度环境差的地区相比,企业家创新精神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更倾向于有效发挥;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相对于国有企业,制度环境的改善更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有效发挥。各种稳健性测试均表明,本文假说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当采用地区腐败程度衡量制度质量时,本文假说亦成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锐 刘梦婷
基于新《环保法》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考量新法实施前后地方环境治理动机变化对企业环境违规处罚力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新法实施前,政治关联对企业环境违规处罚力度具有“庇护”效应;新法实施后,“庇护”效应被削弱。其中,官员型政治关联和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庇护”效应削弱程度更大。结果表明,治理动机不足是以往环境治理失灵的重要成因。应着力完善正负激励互补的激励结构,强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动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星 蒋水全 付强
文章立足于我国特定的制度环境,在政治关联理论与资本结构理论相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探讨了政治关联会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动态调整速度,以及制度环境对此传导效应的影响。检验发现:政治关联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且此效应在货币政策趋紧阶段或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表现更突出。但政治关联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政治关联带来的融资优势会减小资本结构的调整摩擦,进而加快其调整速度;但另一方面,政治关联后的预算软约束预期也可能导致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动力减弱,从而阻碍了资本结构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馨 周先波 陈宏辉 杨甜
本文基于制度理论,探讨怎样的国家制度设计能够帮助失败的创业者重新开始创业,从而提高国家创业质量。我们采用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World Bank Doing Business Report)和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Global Competitive Report)三大国际数据库中2007~2013年、56个国家的宏观和微观混合数据,运用分层随机效应模型回归方法进行检验。理论推演和实证结果发现:(1)特定的国家制度对连续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国家层面破产法的友好程度、社会规范的支持程度、风险投资可得性得到改善和提高时,失败的创业者进行连续创业的概率会显著提高。(2)友好的破产法对失败再创业的激活效应最强,超过社会规范和风险投资对失败再创业的影响。(3)微观个体差异上,塑造支持性的社会规范对女性(相比男性)失败再创业具有更强的激活作用;提高破产法的友好程度、增强风险投资可得性对高风险承担的个体失败再创业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显著拓展了制度理论和创业失败的研究发现,对完善国家制度设计、激活高质量连续创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国家制度 创业失败 连续创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余汉 蒲勇健 宋增基
笔者以2009年2014年821个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充分考虑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对民营企业家隐性政治资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具有政府工作背景的企业家能够帮助公司获得更多的资源来提高公司绩效,企业家在政府部门的工作时间亦能正向影响公司的绩效。在法制环境不甚完善、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政府干预力度较大的地区,企业家的隐性政治资本对公司绩效提升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余汉 蒲勇健 宋增基
笔者以2009年~2014年821个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充分考虑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对民营企业家隐性政治资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具有政府工作背景的企业家能够帮助公司获得更多的资源来提高公司绩效,企业家在政府部门的工作时间亦能正向影响公司的绩效。在法制环境不甚完善、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政府干预力度较大的地区,企业家的隐性政治资本对公司绩效提升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姜涛 杨明轩 王晗
目前,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高峰已经到来,但鲜有研究关注二代涉入后家族企业的目标导向将会如何随之变化,本研究试图填补这一缺憾。本研究以2010-2016年进入代际传承阶段的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根据中国家族企业的实践与特点,选取经济目标和家族和谐目标的二元视角,探讨家族二代成员所有权和管理权涉入程度对这两类目标的影响,并结合中国情境考虑制度环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二代成员的所有权涉入程度与经济目标正相关,与家族和谐目标负相关;二代成员的管理权涉入程度与经济目标负相关,与家族和谐目标正相关;制度环境在其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二代涉入 目标二元性 制度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