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3)
- 2023(6186)
- 2022(5310)
- 2021(4734)
- 2020(4031)
- 2019(9004)
- 2018(8861)
- 2017(16711)
- 2016(9069)
- 2015(10032)
- 2014(10110)
- 2013(9743)
- 2012(8861)
- 2011(7785)
- 2010(8284)
- 2009(8197)
- 2008(7808)
- 2007(7028)
- 2006(6249)
- 2005(6011)
- 学科
- 管理(36056)
- 济(33826)
- 经济(33760)
- 业(28387)
- 企(25734)
- 企业(25734)
- 财(13872)
- 方法(13850)
- 制(12502)
- 审计(12181)
- 数学(11098)
- 数学方法(10972)
- 环境(10694)
- 中国(9280)
- 务(8775)
- 财务(8753)
- 财务管理(8685)
- 体(8619)
- 企业财务(8319)
- 业经(8292)
- 农(7930)
- 划(7925)
- 体制(7440)
- 学(7009)
- 银(6451)
- 银行(6444)
- 融(6442)
- 金融(6440)
- 技术(6318)
- 行(6136)
- 机构
- 大学(129165)
- 学院(128461)
- 济(53885)
- 经济(52738)
- 管理(49893)
- 理学(42855)
- 理学院(42418)
- 管理学(41900)
- 管理学院(41651)
- 研究(40753)
- 中国(32964)
- 财(30681)
- 京(27598)
- 财经(23612)
- 科学(22738)
- 经(21281)
- 江(20621)
- 所(20030)
- 中心(19240)
- 财经大学(17517)
- 研究所(17227)
- 经济学(16991)
- 农(16857)
- 北京(16532)
- 业大(16085)
- 州(15662)
- 院(15284)
- 经济学院(15238)
- 范(14762)
- 师范(14617)
- 基金
- 项目(84664)
- 科学(67894)
- 基金(63550)
- 研究(62758)
- 家(54764)
- 国家(54350)
- 科学基金(47595)
- 社会(42441)
- 社会科(40377)
- 社会科学(40366)
- 基金项目(33660)
- 省(32381)
- 自然(30001)
- 自然科(29225)
- 自然科学(29218)
- 自然科学基金(28702)
- 教育(28580)
- 划(26938)
- 资助(25394)
- 编号(24367)
- 制(22287)
- 成果(20470)
- 部(19672)
- 重点(19269)
- 国家社会(18162)
- 创(17851)
- 教育部(17399)
- 课题(17197)
- 发(16981)
- 人文(16974)
共检索到201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莉莉 郑建明
有效的审计声誉机制体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行业专长和声誉受损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同时,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本文选用200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采用两阶段模型和分组检验实证考察制度环境、审计声誉机制和收费溢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影响声誉机制功能的发挥,较好的制度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机制发挥作用产生的收费溢价为20.8%,而较差的制度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溢价仅为7.8%。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分类检验与股份制改革和新会计准则前后模型结构稳定性的检验结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审计声誉机制 收费溢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查道林 费娟英
独立审计声誉并不完全等同于审计的独立性与信任度 ,它是由卓异的审计服务品质、足够的综合能力、适度的事务所规模、较高的品牌专用性和悠久的历史沉淀等因素互动而成的 ;独立审计声誉机制的功能集中表现在信号传递、质量担保和节约社会成本等方面。我国事务所创建独立审计声誉机制的主要困难在于 ,创建环境与创建主体自身所存在的障碍。解决审计声誉机制创建中的困难 ,应主要从培养高质量审计服务的自愿需求、建立审计服务质量的识别和控制系统、适当运用惩戒机制与放开审计收费管制 ,以及完善促进审计市场合理竞争的相关制度安排等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玉 于海龙 丁玉莲 莫睿
本文旨在探究电子商务独特的产品展示机制和声誉激励机制能否促进绿色农产品的消费并提高消费者的溢价支付。本文基于京东商城红富士苹果的12631个实际交易数据,采用特征价格法实证分析消费者对农产品属性的溢价支付,以及产品展示机制和声誉激励机制对绿色农产品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认证、满分好评、地理标志、大果、礼盒包装、京东自营等属性信息对消费者的溢价支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溢价支付有赖于电子商务独特的产品展示机制和声誉激励机制,如果没有视频展示和良好的声誉,即使苹果获得了绿色认证,消费者也不愿意为绿色认证农产品支付更高的溢价;电子商务详实的产品展示机制和良好的声誉激励机制能够显著增加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溢价支付,视频展示和满分好评分别提高14.00%和11.85%,且该影响在不同的价格分位数上是一致的。本文认为,电子商务中良好的产品展示机制和声誉激励机制对绿色农产品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引导和促进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国宇
审计师的合谋行为是其权衡收益与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审计合谋的根本原因在于,维持证券市场有序运行的法律和声誉这两个互补的机制均处于失效状态。由于相关审计制度存在漏洞,使得法律制度的威慑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审计声誉机制几乎失效",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局面反复循环。经验证据已证明,因合谋行为而遭受处罚的事务所无论是在客户数目还是在审计收费方面,其市场份额都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处罚机制、声誉机制的作用十分有限。
关键词:
审计合谋 经济人 制度缺陷 声誉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姚贤跃
目前在国内推行有限合伙制尚有制度缺陷和制度真空,法律仅能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很多方面还要依靠声誉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边江泽 宿铁
本文中,我们探讨了中国股票市场上一项独特的交易限制:"T+1"交易制度。这一制度要求股票购买者至少到第二天才能将股票卖出。而中国的权证市场则服从"T+0"的交易制度,即购买者可以随时将权证卖出。我们证明"T+1"制度会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使股票的价格中存在低流动性折价。我们还证明股票流动性和相应权证的溢价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最后,基于文中的实证结果,我们给出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李可爱
本文分析了贸易、技术以及制度对1998年-2009年间中国工业部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细分行业内部对熟练劳动需求缓慢上升;工业部门细分行业的净贸易额对熟练劳动需求的影响为正,而对非熟练劳动的需求具有负效应;计量分析显示,国际贸易具有扩大中国工业部门熟练劳动对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效应,技术进步具有拉大熟练劳动对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作用,而就业保护则降低了熟练劳动对非熟练劳动的工资溢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要家 王广凤
近年来,"看病贵"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导致"看病贵"的一个直接推动因素是医疗服务中的"过度医疗"问题。医疗服务具有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在此背景下会形成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形成"权责不对等"的"委托困境"问题,从而引发"过度医疗"和医疗市场中"富人驱逐穷人"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政府管制并不能改变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格局,解决过度医疗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建立以医生声誉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医患关系 过度医疗 声誉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艳 王小方 李炜
中介声誉假说指出,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会自发的对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有效地降低IPO抑价,从而使得投资者能够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判断考虑IPO定价的合理性。文章以我国A股市场2005年至2012年IPO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实施询价制度8年多的IPO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从A股总体市场来看,询价制度施行至今,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显著负相关,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这一结论在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得以验证,但是在创业板市场上,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义贝 钟希余
本文基于声誉交易理论分析审计声誉机制的运行机理和影响因素。在分析审计市场和审计产品特征基础上,将审计声誉视为审计主体特殊资产。审计声誉资产的多阶段成本和收益比较是审计主体决定是否进行声誉投资的基本原则。从审计声誉机制运行情况来看,审计主体规模、审计需求方特征、声誉信息传递效率和失信处罚程度是影响其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志云 张文婕 朱宪辰
面对囚徒式社会困境,主流的思路基本是延续着庇古的传统,从机制设计的视角,引入博弈规则(惩或奖)使得局中各方"讲真话",进而提高合作绩效。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同一博弈规则,与外生强加的相比,由成员参与制定的内生制度下合作水平更高",即内生溢价。本文聚焦"博弈规则的产生方式"本身促进合作产生溢价现象,述评西方社会中内生溢价普遍存在及其因果机理、场景依赖特征,并围绕东方社会表现出相反的垂直溢价,即外生制度下合作绩效更高,提出因不同文化经历而习得"程序公平正当认同"的研究路径,为解释内生溢价跨文化差异提供更合理的
关键词:
内生溢价 跨文化差异 文化价值 制度绩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志云 张文婕 朱宪辰
面对囚徒式社会困境,主流的思路基本是延续着庇古的传统,从机制设计的视角,引入博弈规则(惩或奖)使得局中各方"讲真话",进而提高合作绩效。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同一博弈规则,与外生强加的相比,由成员参与制定的内生制度下合作水平更高",即内生溢价。本文聚焦"博弈规则的产生方式"本身促进合作产生溢价现象,述评西方社会中内生溢价普遍存在及其因果机理、场景依赖特征,并围绕东方社会表现出相反的垂直溢价,即外生制度下合作绩效更高,提出因不同文化经历而习得"程序公平正当认同"的研究路径,为解释内生溢价跨文化差异提供更合理的视角,最后在归纳内生制度绩效的研究结论及其局限的基础上,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可能拓展路径。
关键词:
内生溢价 跨文化差异 文化价值 制度绩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方军雄
审计服务具有异质性和信任品的特征使得职业声誉成为审计市场一种经济有效的保障机制,长期投资的特征又使得职业声誉的产生和维持是审计市场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借鉴信息经济学理论,采用供给需求模式分析了独立审计职业声誉产生的内在机制,并具体分析了职业声誉对审计服务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义贝 刘长青
声誉机制作为维持审计市场运行的重要制度,一直是学术界的关注点。早期学者提出了标准声誉理论、声誉交易理论和声誉信息理论等,为审计声誉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后来学者结合审计产品和市场特征,具体分析了审计声誉机制的内涵、特殊性、运行机理等问题。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学者们对审计声誉与IPO抑价关系、审计声誉与收费溢价关系、审计声誉受损的市场反应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审计市场 声誉机制 实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仲兵 姚兵 刘伊生
政府投资审计声誉机制是当前政府投资审计任务量大、审计力量不足状况下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声誉机制能够有效地约束和防范被审计单位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政府投资审计的监督效率。本文利用KMRW声誉模型研究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多阶段动态博弈关系,提出维护审计机关声誉的重要条件是保持适当的审计奖罚。针对不同审计奖罚力度对审计机关声誉的不同影响,本文还提出建立和强化政府投资审计声誉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投资 审计 声誉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