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0)
2023(9735)
2022(8201)
2021(7532)
2020(6341)
2019(14361)
2018(14622)
2017(26325)
2016(14648)
2015(16129)
2014(16358)
2013(15179)
2012(13946)
2011(12329)
2010(13041)
2009(12563)
2008(12129)
2007(10908)
2006(9830)
2005(9212)
作者
(40689)
(34152)
(33676)
(32199)
(21743)
(16121)
(15247)
(12917)
(12864)
(12073)
(11553)
(11496)
(10981)
(10909)
(10880)
(10267)
(9968)
(9900)
(9801)
(9539)
(8698)
(8426)
(8223)
(7863)
(7620)
(7554)
(7481)
(7478)
(6806)
(6757)
学科
(48258)
经济(48161)
管理(45796)
(38711)
(34083)
企业(34083)
(18313)
(17629)
方法(16546)
中国(16436)
(14514)
(14014)
数学(12775)
业经(12757)
数学方法(12575)
(12255)
审计(12204)
环境(12125)
(10956)
金融(10949)
(10909)
银行(10888)
体制(10742)
(10471)
(9915)
(9899)
财务(9879)
财务管理(9809)
理论(9787)
企业财务(9319)
机构
大学(197646)
学院(196593)
(77543)
经济(75679)
管理(71205)
研究(69931)
理学(60043)
理学院(59343)
管理学(58356)
管理学院(57987)
中国(54693)
(43684)
(43201)
科学(40928)
(35551)
(32471)
财经(32337)
中心(32017)
(31834)
研究所(31395)
(29177)
北京(27233)
业大(27061)
(26479)
师范(26165)
(25890)
(24843)
农业(24566)
财经大学(23828)
经济学(23791)
基金
项目(128491)
科学(100957)
研究(96875)
基金(92328)
(81620)
国家(80506)
科学基金(68090)
社会(61853)
社会科(58420)
社会科学(58402)
(50354)
基金项目(48067)
教育(45397)
(42317)
自然(42205)
自然科(41110)
自然科学(41094)
自然科学基金(40341)
编号(39385)
资助(36876)
成果(34495)
重点(29694)
(29539)
(28966)
课题(28955)
(27022)
(26787)
国家社会(25940)
(25778)
创新(25151)
期刊
(92898)
经济(92898)
研究(64249)
中国(53515)
(37447)
学报(31472)
(29452)
管理(28425)
科学(28227)
教育(28159)
大学(24650)
学学(22963)
(19791)
金融(19791)
农业(19169)
财经(16645)
技术(16538)
经济研究(14773)
(14391)
业经(14226)
问题(11586)
会计(10618)
(10439)
财会(10373)
审计(10146)
(10011)
(9054)
科技(8904)
世界(8834)
(8692)
共检索到319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莉  郑石桥  
新制度经济学一直强调制度对契约结构的决定性影响,并重视制度环境对制度运行效率产生的影响,其组织理论为国家审计组织与审计环境存在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审计组织制度应与审计环境相适应,作为审计组织制度核心内容的审计体制应动态改革。按照制度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的一般制度变迁规律,适时选择审计体制创新、审计体制边际改良、资源配置机制转变的制度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祁毓  卢洪友  徐彦坤  
环境保护事务的特殊性决定了财政联邦主义无法也不可能替代环境联邦主义,只有依据环境事务的内在逻辑,构建直接度量环境分权的指标体系,才能够全面客观揭示环境分权背后的效应机理。立足环境管理体制变迁的视角,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环境分权演进的三个阶段,运用环境机构人员分布数据,测算环境分权、行政分权、监测分权和监察分权指数,阐述了分权指数变化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采用静态、动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及方法,考察了环境分权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四类分权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出显著且稳定的正向关系,环境分权加剧了财政分权对环境保护的激励不足,西部地区环境分权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伴随着环境分权度的下降,其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铁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实质上说,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这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持续演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制度安排可能出现在各种层次上,如个人的制度安排、自愿的制度安排、团体的制度安排、政府的制度安排等等。但显然政府的制度安排是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最重要的,政府既可以创造制度需求,同时又可以增加制度供给。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15年的改革进程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华林  管清友  夏靖铧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为主线,通过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诺思悖论不断化解的过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高度相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变迁过程是冲击回应型”等命题作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各博弈利益主体在改革进程中的行为模式及其绩效,并认为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道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文彬  
文章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入手,提出了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三阶段论"。通过对三个阶段的考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宪政框架内的"供给主导型"渐进式改革,具有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变、依照成本高低进行连续边际调整的特色。多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强调国家行政指导的必要性,保证了改革的可控制性和稳健性,同时,政治力量、市场力量、公共力量的三方博弈导致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变迁呈现出一个渐进、滞后、冲突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只有分析不同路径的成本收益,才能寻找到制度变迁净成本最低的改革方案。文章总结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方向,对于今后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和秀星  曹严礼  
经济转型发展产生的诸多内外部环境变化,形成新的审计需求,使当前法定的审计对象难以适应。而审计对象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审计职能和作用发挥的范围和领域,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针对当前经济转型发展及制度变迁这一审计环境,立足于国家审计的视角,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重新设计了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国家审计对象,对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实现审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维  沈红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只有交替运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才能保证制度及时、准确的供给。目前,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后期诱致性的特征有所加强,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新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中,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以解决急需的制度需求,使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虞群娥  丁骋骋  
1997年,从泰国开始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制度上的内源性结构问题,尤其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的社会绩效角度,来分析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内在动机与改革方向,“后布雷顿森林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亟需制度的创新与变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金栋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浓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具有特定的历史必然性。但随着我国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后,未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趋向应以有效满足"三农"多元化金融需求为目标,更加注重诱致性制度变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能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变迁的诱因、潜在利润或预期收益、制度变迁的成本和路径依赖等几方面,对我国农村保障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得出对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动因是制度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非均衡、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依赖"阻碍了制度的变迁进程等结论。文章最后给出加快我国农村保障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立社会公平的建制理念、合理界定政府责任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杜伟  高林远  
本文在分析西方制度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制度的解释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度变迁的客观必然性,并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强调了制度变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重要性,指出制度变迁必须处理好借鉴与创新、渐进与激进的关系,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应实现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再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转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从实质上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制度的重建过程 ,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取代适应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的过程。在这一制度重建的进程中 ,市场取向的制度变迁表现出八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一是制度变迁需求的内生性 ;二是制度变迁供给的滞后性 ;三是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性 ;四是制度变迁过程的渐进性 ;五是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性 ;六是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七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 ;八是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体改办研究所课题组  李保民   彭绍宗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还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都涉及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产权与产权制度改革。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产权和产权制度改革是改革国有企业与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产权是一种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包括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卫志民  
当前 ,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调整 ,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大调整 ,中国如何应对这一时代的共同主题 ?为什么说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 ?国有经济的规模到底是结果还是前提 ?政企不分在什么情况下成为一种缺陷 ?为什么不能用微观经济效率的标准来评价国有企业 ?生产的社会化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政府在目前的大调整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国有企业为什么不能成为一般的企业制度形式而只能成为一种特殊的制度形式 ?本文试图给出这些问题的一种答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