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72)
- 2023(21459)
- 2022(18226)
- 2021(17129)
- 2020(14451)
- 2019(33477)
- 2018(32941)
- 2017(63004)
- 2016(34298)
- 2015(38760)
- 2014(38406)
- 2013(37697)
- 2012(34376)
- 2011(31023)
- 2010(31099)
- 2009(29141)
- 2008(29060)
- 2007(25793)
- 2006(22976)
- 2005(20934)
- 学科
- 济(141994)
- 经济(141809)
- 业(116676)
- 管理(114504)
- 企(103535)
- 企业(103535)
- 方法(64292)
- 数学(53418)
- 数学方法(52584)
- 财(43653)
- 农(40187)
- 业经(38229)
- 中国(37800)
- 制(31216)
- 务(30305)
- 财务(30210)
- 财务管理(30157)
- 企业财务(28662)
- 学(27353)
- 农业(27182)
- 贸(25640)
- 贸易(25623)
- 理论(25511)
- 易(24984)
- 地方(24663)
- 技术(24330)
- 和(24188)
- 划(23085)
- 环境(22416)
- 体(22403)
- 机构
- 学院(490126)
- 大学(489423)
- 济(200443)
- 经济(196316)
- 管理(194832)
- 理学(167698)
- 理学院(165905)
- 管理学(162904)
- 管理学院(161986)
- 研究(161296)
- 中国(126211)
- 京(104729)
- 科学(97069)
- 财(96084)
- 所(80226)
- 农(76571)
- 财经(76175)
- 中心(73158)
- 江(72657)
- 研究所(72401)
- 业大(69590)
- 经(69328)
- 北京(66483)
- 范(62069)
- 师范(61476)
- 经济学(60330)
- 农业(59697)
- 院(58926)
- 州(58168)
- 财经大学(56535)
- 基金
- 项目(324739)
- 科学(257031)
- 研究(238731)
- 基金(237451)
- 家(206165)
- 国家(204446)
- 科学基金(177041)
- 社会(151663)
- 社会科(143802)
- 社会科学(143766)
- 省(124787)
- 基金项目(124377)
- 自然(114895)
- 自然科(112286)
- 自然科学(112258)
- 教育(110344)
- 自然科学基金(110259)
- 划(105089)
- 资助(99129)
- 编号(97241)
- 成果(79185)
- 重点(72436)
- 部(72251)
- 发(68243)
- 创(68176)
- 课题(66767)
- 创新(63274)
- 国家社会(62696)
- 教育部(62490)
- 科研(61781)
- 期刊
- 济(223175)
- 经济(223175)
- 研究(145776)
- 中国(95389)
- 财(77919)
- 管理(77456)
- 学报(72986)
- 农(70020)
- 科学(69410)
- 大学(56995)
- 学学(53666)
- 教育(53070)
- 农业(48123)
- 技术(45145)
- 融(44472)
- 金融(44472)
- 财经(38106)
- 业经(36663)
- 经济研究(35598)
- 经(32730)
- 问题(28701)
- 业(27676)
- 技术经济(25179)
- 图书(23609)
- 统计(23315)
- 贸(23172)
- 版(22763)
- 现代(22588)
- 理论(22181)
- 科技(21980)
共检索到732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经 刘厚俊
在中国对外投资模式选择日益固化的背景下,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多样化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环境和公司战略导向对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利用微观企业层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治风险越大,企业在股权比例安排上越倾向于选择合资方式,东道国政治风险与对外投资股权模式选择不相关;文化距离对中国OFDI模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公司战略导向对企业股权比例的选择影响显著,表明采取积极进取的海外拓展战略使跨国企业采用合资模式的概率增加;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跨国企业开始倾向于采取更加进取性的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经 蔡冬青
本文基于2002-2011年中国70家企业401个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数据,采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微观特征、东道国因素对中国OFDI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就海外投资建立方式而言,度量企业微观特征的各变量除了企业研发强度外,其它皆对中国企业选择新建投资模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度量东道国因素的五个变量,只有东道国资本管制和腐败程度两个变量影响显著。在企业海外投资股权比例安排上,国际化经验越丰富,特别是具有国有企业特征的外商投资企业选择全资方式的可能性较大,度量东道国因素的变量,仅有东道国资本管制获得经验数据的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瞿霞 李然 李文兴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过急、过快,带来了巨大的海外投资风险。其中对外投资企业对东道国法律制度的忽视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对37个国家的113项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东道国法律制度对中国企业投资进入东道国成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准入阶段,中国企业进入东道国投资的成功率与该国法律制度健全程度呈负相关,与该国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若单纯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国有企业受到东道国法律制度限制程度高于民营企业。但如果结合国际投资经验等其他因素,两者没有明显差异。从投资行业及领域差异来看,中国企业对东道国敏感行业或关键领域的投资受到东道国法律制度的限制严于普通行业或领域。此外,一旦投资落地进入长期经营阶段,健全、稳定的东道国制度能够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东道国法律制度越健全,中国企业在该国投资收购的金额更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宏观政策和微观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东道国法律制度 投资成功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冀相豹 葛顺奇
本文基于由《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成的全新数据集,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从微观企业层面实证分析了母国制度环境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能力、融资约束程度、出口强度、员工福利水平以及所有制类型等因素外,母国制度环境也是影响中国OFDI的重要因素。首先,中国OFDI对母国制度环境具有显著的依赖性,母国制度环境是促进中国OFDI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国内地区间制度环境的差异是影响地区间OFDI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东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对OFDI的促进作用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母国制度环境 OFDI 地区差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欧阳艳艳 周冬暖 关红玲
文章采用2005~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并匹配中国和东道国的双边贸易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双边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和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双边贸易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正相关,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体为私营企业、行业为制造业,投资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时,双边贸易的增长更能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双边贸易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阶段性发展特征,当东道国GDP达到第一重门槛值(26. 26和26. 16)后,双边贸易的增长加深了中国企业对东道国市场的了解,从而有效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当东道国GDP超过第二重门槛值(27. 52和26. 64)后,其市场规模和容量已经接近饱和,竞争程度高且伴随着较高的贸易壁垒,进出口贸易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由互补转为替代。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娟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数据,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制度理论,系统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投资导向与中国跨国企业OFDI三者间作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跨国企业OFDI具有突出的资源导向特征,东道国市场资源禀赋会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东道国经济制度环境并未抑制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规模,东道国文化制度环境差异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不明显,东道国政治制度环境和市场规模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结论是对既有跨国投资理论的丰富和矫正,对中国跨国企业的OFDI实践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綦建红 杨丽
文化距离是研究对外直接投资(OFDI)进入模式涉及最多的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OFDI的绩效与成败。本文采用最具代表性的KSI指数测度文化距离,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上市公司年报3个渠道获取了2004年以来中国82家大型企业267次OFDI的相关数据。在微观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对这些企业OFDI的多样化模式、所有权结构和嵌入型平行模式进行了分位数描述性统计、Logit和Mlogit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OFDI多样化和平行模式选择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且文化距离越大,企业越倾向于并购进入模式;文化距离对OFDI所有权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文化距离通过母公司因素对进入模式选择产生了显著的间接...
关键词:
OFDI 进入模式 文化距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海云 方海燕
本文运用Logit模型研究了中国与东道国的制度距离与OFDI进入模式的关系,旨在为制造业跨国企业选择正确的进入模式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制度距离与进入模式之间呈倒U型关系。制度距离较小时,跨国企业倾向并购模式;达到临界点后,更倾向绿地投资。制度距离的影响机制在不同东道国和制造业细分行业间差异显著。OECD国家政治距离影响显著,非OECD国家经济距离作用更大。"一带一路"国家政治距离和经济距离对进入模式有显著影响,非"一带一路"国家制度距离的影响不显著。在轻纺工业中,影响进入模式的制度距离主要是经济距离,对于资源加工工业,政治距离和文化距离的作用是显著的,机械、电子制造业只有文化距离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亚平 吴祝红
本文利用倾向性匹配方法为2003-2008年1273家进行OFDI的制造业企业找到可供比较的样本数据,采用倍差法实证检验OFDI给母公司带来的规模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和出口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在OFDI快速发展时期尚未出现总量"去制造业",总体上表现出通过商贸服务型OFDI加强出口,带动国内生产、投资和就业的主要投资模式。基于投资动机的进一步考察发现,存在结构性"去制造业",当地生产型OFDI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投向中低收入国家的OFDI对出口、投资具有替代作用;投向高收入国家的技术研发型OFDI对母公司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关键词:
OFDI 经济效应 去制造业 母公司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为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中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就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扩展与集约边际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面临更强环境规制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并具有更大的研发投资额;其次,位于更强的产权保护的城市、更高污染强度行业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最后,环境规制不仅促使中国制造业企业增加了研发倾向与研发投资,同样促使企业增强了产品创新与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研发创新 制造业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娇 崔传江 和珊
文章将OFDI对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从理论和机制上进行分析,认为OFDI对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在投资动机和所在行业因素上具有差异性,并运用企业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除了非经营类OFDI以外,贸易销售类OFDI、研发加工类OFDI、多样化OFDI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研发加工类OFDI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最大;而轻纺制造业企业选择贸易销售型OFDI、资源加工企业选择研发加工型OFDI、机械电子类企业从事多样化OFDI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文章还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经 赵晔
在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规模迅猛增长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战略性资产对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OFDI模式选择的影响。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战略性资产对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从"中国—美国"视角给出经验证据。结果表明,战略性资产对中国在美国OFDI选择并购模式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中国跨国公司选择以并购还是新建投资进入美国时,由于不同所有制企业海外投资目的和动机存在差异,战略性资产仅对民营企业的跨国并购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前后战略性资产对中国在美国投资的影响差异明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洪联英 刘解龙
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转型遭遇微观企业准备不足的困境,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文章提出新的调整模式应该由三个核心内容组成:第一,大力发展有为企业;第二,优化外源式开放战略;第三,启动内源式开放战略。为实现这一新的调整模式,当前需要:着力实现宏观调控制度理念的创新、构建政府与企业的合力、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支撑环境;同时,还需要从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进行战略性政策调整与组合,构成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导向体系。
关键词:
发展模式 转型 出口导向型 新开放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士军
运用统计计量方法,以沪深上市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综合财务绩效和管理层效率双层边际切入,系统研究投资绩效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海外市场导向战略影响投资绩效,同时受到进入模式的间接调节,采取内销导向战略的并购企业投资绩效好于新建企业,并购合资的投资绩效尤为突出,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新建企业投资绩效好于并购企业,新建独资的投资绩效尤为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海外市场导向、进入模式选择与投资绩效——基于沪深上市公司微观数据
服务贸易开放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吗——基于制度环境视角的微观数据研究
资源禀赋、制度环境与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
OFDI有助于赋能“中国智造”吗?:基于企业微观产品层面的经验数据分析
“复制动态方程”能解释微观企业的成长行为吗?——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会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吗——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分析
制度环境、国际经验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分析
制度距离、强效制度环境与中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
制度资本、微观动力与包容性城镇化模式研究
基于微观视角的农民创业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