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30)
2023(14742)
2022(12320)
2021(11153)
2020(9780)
2019(21676)
2018(21428)
2017(41801)
2016(22368)
2015(25277)
2014(24844)
2013(24950)
2012(22888)
2011(20424)
2010(21020)
2009(20098)
2008(20491)
2007(18701)
2006(16716)
2005(15120)
作者
(63687)
(53805)
(53289)
(50739)
(34061)
(25611)
(24091)
(20598)
(20279)
(19338)
(18290)
(17974)
(17251)
(16817)
(16749)
(16145)
(15686)
(15645)
(15494)
(15260)
(13365)
(13343)
(13108)
(12250)
(12094)
(12060)
(11895)
(11840)
(10765)
(10555)
学科
(107641)
(105302)
经济(105153)
(90481)
企业(90481)
管理(87764)
(47552)
方法(45681)
数学(36580)
数学方法(36343)
(35939)
业经(35404)
农业(31633)
(25829)
财务(25803)
财务管理(25759)
(24983)
企业财务(24571)
中国(24365)
技术(21502)
(19218)
(18385)
(18050)
地方(17974)
(17651)
贸易(17643)
(17169)
(16949)
环境(16488)
理论(15557)
机构
学院(334911)
大学(326560)
(148497)
经济(145894)
管理(138740)
理学(119628)
理学院(118595)
管理学(117240)
管理学院(116635)
研究(103283)
中国(83500)
(71085)
(66969)
(62897)
科学(58315)
财经(55910)
(51922)
(50595)
(50552)
业大(49486)
中心(48696)
农业(47748)
研究所(44849)
经济学(44658)
北京(41606)
财经大学(40793)
经济学院(40456)
(40310)
经济管理(39414)
商学(38702)
基金
项目(216861)
科学(174034)
研究(162131)
基金(160812)
(137834)
国家(136342)
科学基金(119849)
社会(108138)
社会科(102525)
社会科学(102497)
(85892)
基金项目(85171)
自然(75085)
自然科(73344)
自然科学(73325)
自然科学基金(72136)
教育(71845)
(69385)
资助(65022)
编号(64893)
成果(51264)
(48966)
(48182)
重点(47568)
(47249)
(46681)
国家社会(45275)
(45165)
创新(44296)
课题(43121)
期刊
(172866)
经济(172866)
研究(95740)
中国(64880)
(64090)
(59648)
管理(54430)
科学(45548)
学报(45202)
农业(42893)
大学(36849)
学学(35514)
(34634)
金融(34634)
业经(34589)
技术(29929)
财经(28884)
经济研究(25574)
(24827)
教育(24214)
问题(23478)
(23124)
技术经济(19121)
世界(17807)
商业(17146)
财会(16820)
现代(16443)
(16435)
(16431)
经济问题(15648)
共检索到504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延雷  游玉婷  王志刚  
纵向整合有助于参与主体互补利益的实现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30家上市农业关联企业2000—2015年的数据,测算了种植业产业链(种子企业、种植企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及其不同环节企业的纵向整合度,运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制度环境和产权性质对种植业产业链纵向整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企业的纵向整合度最高,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次之,种子企业最低;对于种植业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制度环境有显著负向影响,产权性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制度环境与产权性质对种子企业、农副食品加工企业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产权性质对种植企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制度环境对种植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云  李秉龙  耿宁  
本文以畜牧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上市企业为样本,在测算了畜牧业产业链纵向整合程度(包括前向整合和后向整合)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估计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交易成本和制度环境对前向和后向整合程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畜牧业产业链前向整合程度和后向整合程度都在提高,但是后向整合程度总体上要高于前向整合程度;从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来看,养殖环节前向整合程度在降低,而后向整合程度在上升;饲料环节前向整合程度总体上在逐渐提高,后向整合程度总体上较低;屠宰及肉类加工、乳品加工环节后向整合程度稍有上升,而前向整合程度则非常低;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等交易成本变量和企业政治关联等制度环境变量影响前向整合程度;而影响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邵传林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制度环境、产权性质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内在逻辑,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地区层面的制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与制度环境差的地区相比,企业家创新精神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更倾向于有效发挥;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相对于国有企业,制度环境的改善更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有效发挥。各种稳健性测试均表明,本文假说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当采用地区腐败程度衡量制度质量时,本文假说亦成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文晶   李丹  
农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的重要途径。但关于农业企业数字化促进绿色化的机制剖析和情景分析方面,还有大量值得探讨的空间。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阐明农企数字化水平对其绿色生产决策的影响逻辑和内在机制,并使用293家广东省种植类农企的一手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农企数字化水平显著促进了其绿色生产程度;其中,组织一体化发挥了机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法人代表的社会地位较高或文化程度较高、企业经营年限较长、土地租期较长或得到农业补贴的情况下,农企数字化水平促进绿色生产程度的作用更显著。本文的现实启示在于,政府要继续为农企数字化提供激励性制度环境、稳定地权以促进农地长期流转期限、提升农企管理人员的教育水平,使得农企数字化创新为农业绿色生产带来更大活力,助力实现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云  李秉龙  耿宁  
本文以畜牧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上市企业为样本,在实证测算了畜牧业产业链纵向整合程度(包括前向整合和后向整合)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估计方法进一步分析影响前向和后向整合程度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1)我国畜牧业产业链前向整合程度和后向整合程度都在提高,但是前向整合程度总体上要高于后向整合程度;(2)从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来看,养殖环节前向整合程度在降低,而后向整合程度在上升;饲料环节前向整合程度总体上在逐渐提高;屠宰及肉类加工环节后向整合程度稍有上升;(3)在影响因素方面,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企业政治关联、企业年龄是影响前向整合程度的主要因素;而影响后向整合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马述忠  冯晗  
基于中国市场上的并购案例,本文分析了并购前后企业创新激励的变化情况,我们发现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激励。我们认为,这反映了产业链整合对企业创新激励的提升作用。根据这一结果,产业链整合可以通过加速创新来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因而可能是改变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利润分配当中不利地位的可行之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蕙馨  纪玉俊  吕萍  
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链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分工,分工制度安排的优化与产业链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产业链中分工制度安排包括:企业分工、准一体化契约分工和市场分工。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是决定分工制度安排选择的主要因素,成本与收益的变化又决定了分工制度安排的进一步整合。通过实施不同的产业链纵向关系可以实现不同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与整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倩倩  尹义华  
民营企业对社会资本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制度环境会影响企业对社会资本的依赖程度,也会影响企业寻求异质性社会资本的倾向性。文章采用2008-2012年我国民营上市企业中家族企业的数据,分析了制度环境对企业实际控制人的社会资本数量和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异质性社会资本对企业价值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在制度环境较差时,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对社会资本的依赖性较强,而随着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其对社会资本的依赖性逐渐减弱;(2)在制度环境较差时企业会更多地利用权力性社会资本,而在制度环境较好时则更多地利用市场性社会资本;(3)在制度环境较差时,权力性社会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大于市场性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萍  李争光  
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农业类上市作为研究对象,以产权比率作为资本结构的代理变量,考察了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考察了产权性质对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产权比率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表明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越高,企业绩效越低;本文还进一步发现,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加剧了公司负债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监管部门如何优化不同产权性质的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从而促进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绩效提升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刚  廖和平  洪惠坤  陈一明  李涛  
产业帮扶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贫困识别及精准帮扶对扶贫产业效率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基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534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分析框架检验了贫困识别和精准帮扶后村域之间及农户之间的种植业产业效率差异,并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贫困识别及精准帮扶显著促进了种植业产业效率的提高,贫困村的效率绝对值高于非贫困村,脱贫户的效率绝对值高于贫困户;(2)政策因素是造成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脱贫户之间种植业效率差异显著的关键因素,其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特色种植业对贫困村、脱贫户的影响尤为突出;(3)年龄对贫困地区种植业产业效率的影响呈现"U"型趋势,55~60岁属于产业效率提升的拐点;(4)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会促进种植业产业效率的提高,但农户仅具有不等年限的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水平对其效率提升作用不明显。建议继续实施产业帮扶政策并建立绩效考核长效机制,确保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缓解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及贫困户与非贫困户间发展失衡的矛盾;提升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提高扶贫产业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月丽  
本文利用描述性统计和面板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为例,对产业链延伸后农业上市公司在获取银行信贷中的地位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的确提高了农业企业在获取银行信贷方面的地位,并至少使农业企业在获取银行信贷方面与其他类型企业无差异。这一结论与农业是弱势产业,因而存在系统性风险的预期并不一致。本文认为,这可能是由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链中处于更为优势的地位所致。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闯  张伟华  崔程皓  
本文实证考察了市场环境如何影响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以及这种影响在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中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市场环境显著影响了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而当地区市场化进程较为落后,法律保护不完善时,民营企业更有动机通过纵向一体化来规避由于市场不完善所导致的交易费用的增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世杰  李倩  
采用探索性案例分析研究方法,以三家具有典型产业链整合行为的电商平台企业为样本,动态化考察电商平台企业实施产业链整合的动机与方式,结果表明:电商平台企业的产业链整合行为具有阶段差异性,即企业初创期进行产业链横向整合、成长期进行产业链纵向整合,成熟期进行"横向+纵向"的模块化整合,相应地,企业所处市场渠道也会发生变革,依次表现为渠道结构扁平化、渠道关系复杂化、渠道功能多样化;电商平台企业通过选择差异化的阶段成长策略(包括服务优化策略、核心能力策略与生态化策略),以实现快速成长;交易成本节约是产业链整合行为促使市场渠道发生变革的直接原因,也是电商平台企业能够利用产业链整合获取快速成长的根本原因,并且成本节约的具体内容也存在阶段性差异,即初创期主要表现为信息成本的节约,成长期有利于减少谈判成本和物流成本,成熟期则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包括融资成本在内的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因此,既要合理利用产业链整合行为加速电商平台企业成长,也要重视企业所处市场渠道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密切关注其市场份额的变化,加强市场监管,避免出现不利于市场正当竞争的行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光  李凯  
近年来,外资通过股权投资、设立子公司的纵向所有权安排在中国逐渐形成包含核心零部件制造、最终产品组装的全产业链布局,这易于引致外资控股的上下游企业间策略协同并影响中资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乘用车市场微观数据,通过构建核心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制造企业间"纵向纳什讨价还价"模型,探析外资纵向所有权安排对中资企业产业链利润分配的影响。结论表明:一方面,外资通过控制上游核心部件可以有效提高零部件企业相对于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这种"议价优势"使得外资掌控的核心部件价格高企,引发产业链利润向核心部件企业转移。另一方面,在这种特殊的纵向结构下,下游中资整车企业势力的增加以及相关反垄断处罚措施不能有效"抗衡"利润分配效应,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增强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利润增长,也会促进产业链整体利润的提高。中国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中外资企业的互利共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锐  刘梦婷  
基于新《环保法》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考量新法实施前后地方环境治理动机变化对企业环境违规处罚力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新法实施前,政治关联对企业环境违规处罚力度具有“庇护”效应;新法实施后,“庇护”效应被削弱。其中,官员型政治关联和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庇护”效应削弱程度更大。结果表明,治理动机不足是以往环境治理失灵的重要成因。应着力完善正负激励互补的激励结构,强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