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8)
2023(7564)
2022(6484)
2021(5736)
2020(4917)
2019(10974)
2018(10917)
2017(20614)
2016(11037)
2015(12234)
2014(12105)
2013(11590)
2012(10623)
2011(9564)
2010(9560)
2009(9219)
2008(9367)
2007(8283)
2006(7434)
2005(7043)
作者
(30426)
(25649)
(25401)
(24292)
(16196)
(12222)
(11533)
(9717)
(9632)
(9105)
(8749)
(8633)
(8156)
(8129)
(8079)
(7813)
(7585)
(7507)
(7395)
(7277)
(6448)
(6260)
(6076)
(5803)
(5692)
(5676)
(5598)
(5540)
(5109)
(4935)
学科
(44624)
经济(44551)
管理(44225)
(35714)
(32227)
企业(32227)
方法(18026)
(17017)
数学(15621)
数学方法(15458)
(14483)
环境(12497)
(11121)
财务(11097)
财务管理(11073)
企业财务(10617)
中国(10614)
业经(10441)
(10344)
(10129)
(9372)
体制(8708)
(8543)
银行(8534)
(8314)
(8149)
金融(8147)
(8114)
地方(8062)
(7548)
机构
大学(157548)
学院(156476)
(67455)
经济(66123)
管理(62178)
理学(53378)
理学院(52861)
管理学(52173)
管理学院(51884)
研究(50472)
中国(40625)
(35708)
(32148)
科学(28142)
财经(27386)
(24693)
(24357)
(24078)
中心(23553)
(21818)
研究所(21412)
经济学(21076)
业大(20722)
财经大学(20295)
北京(19943)
经济学院(18822)
(18743)
(18670)
(18151)
师范(17969)
基金
项目(104533)
科学(84187)
基金(78571)
研究(77359)
(67553)
国家(67078)
科学基金(58950)
社会(52681)
社会科(50163)
社会科学(50150)
基金项目(41717)
(40496)
自然(36797)
自然科(35918)
自然科学(35910)
自然科学基金(35313)
教育(34845)
(33666)
资助(30976)
编号(29812)
(26411)
成果(24466)
(23861)
重点(23693)
国家社会(22528)
(22428)
(21965)
创新(21235)
教育部(21060)
人文(20776)
期刊
(74840)
经济(74840)
研究(47118)
中国(33940)
(30659)
管理(24476)
学报(21707)
科学(21113)
(19755)
大学(17437)
(16802)
金融(16802)
学学(16570)
财经(14437)
教育(13293)
农业(12752)
技术(12538)
(12320)
经济研究(11631)
业经(11630)
问题(9831)
会计(8523)
财会(8244)
(7927)
理论(7303)
(7299)
技术经济(7198)
科技(7154)
国际(7007)
现代(6863)
共检索到239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民  张媛春  
控制权协议转让的交易规则主要分为市场规则(又称私下谈判规则)和同等权利规则,市场规则是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的主要交易规则。本文认为,制度环境对交易规则有重要影响,同样的交易规则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率结果。本文着重分析了公司治理的外部制度环境(以下简称制度环境)对市场规则成本的影响,通过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对比了市场规则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成本差异。结果表明,在较差的制度环境下,市场规则会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制度环境的改善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我国市场规则下控制权协议转让的整体效率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晓东  
从控制权协议转让中止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的研究发现,当控制权协议转让交易双方的预期差异较大时,控制权协议转让很可能发生中止现象,而带有国有股权性质背景的控制权协议转让则不大可能发生转让中止。这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市场自愿交易规则在控制权协议转让这种股权交易方式中体现得还不够充分,尚需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文婷  李善民  
本文通过构建控制权转移成本分析模型,分析了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制度改善对公司价值及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制度改善能够约束控股股东攫取私有收益的行为,降低控制权协议转让中的利益侵占,提高控制权转移效率。本文使用20042010年中国控制权协议转让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制度改善能够提高控制权协议转让效率,即制度改善能促使转让后的公司价值和财务绩效改善更多,并能够有效地约束转让后的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文婷  李善民  
本文通过构建控制权转移成本分析模型,分析了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制度改善对公司价值及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制度改善能够约束控股股东攫取私有收益的行为,降低控制权协议转让中的利益侵占,提高控制权转移效率。本文使用2004~2010年中国控制权协议转让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制度改善能够提高控制权协议转让效率,即制度改善能促使转让后的公司价值和财务绩效改善更多,并能够有效地约束转让后的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邦坤  
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一直是上市公司并购的基本形式,要约收购仅是辅助手段。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由于现行法在定价和审批等方面的限制,协议转让受到严格限制,导致股改后我国控制权市场面临空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丧失,公司并购裹足不前。未来应当对现行规则进行改革,建立起以协议转让和证券商报价制度为特征的控制权协议转让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瑜如  刘珊  
协议转让方式下的控制权转移以定价灵活、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具有控制权转让需求的企业中备受欢迎,由于该过程并不具备公开性及透明性,进一步导致控制权溢价现象频繁发生。信息披露作为连接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纽带,对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及改善市场信息环境具有显著作用。基于此,文章着眼于信息披露对控制权溢价的影响,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探讨协议转让过程中信息披露对控制权溢价水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披露和控制权溢价两方面给予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梅  李强  
本文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与控制权转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不加区分行业竞争程度的情况下,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与终极控制权由国有投资主体转为民间投资主体,以及在国有投资主体间转让呈现替代作用,而与终极控制权在民间投资主体间转让具有互补作用。将样本按照行业竞争程度分类后的检验结果表明,在高度竞争行业,产品市场竞争与终极控制权由国有投资主体转为民间投资主体、在国有投资主体间转让,以及控制权的直接变更具有替代作用,而与控制权在民间投资主体间转让具有互补作用,这说明高度竞争行业更容易发生成功的控制权转让;在低度竞争行业,由于市场竞争作用的限制,终极控制权由国有投资主体转为民间投资主体对公司业绩的改善作用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筠笙  
公司控制权转让行为 ,其实质是对较为稀缺的控制权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对公司控制权转让行为进行效率评价 ,主要是看对这一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否改善和提高了公司价值 ,从而增进了社会福利。本文在对获取公司控制权收益的主体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一个对公司控制权转让效率进行分析的总体框架。运用该框架对集中和分散两种所有权结构下的公司控制权转让效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论为 :在促进有效率的公司控制权转让发生方面 ,集中的所有权结构要优于分散的所有权结构 ;但在防止无效率的公司控制权转让方面 ,分散的所有权结构则优于集中的所有权结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乔薇  
本文以股改之前七年内引发控制权变更的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为样本,区分本地并购与异地并购、相关并购与多元化并购,对实际控制人通过转让控制权攫取私有收益的程度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实际控制人,以及普遍受到地方政府干预的非政府实际控制人将控制权转让给异地、异行企业时获得的转让溢价更高;支付较高控制权转让溢价的并购方实施内幕交易的程度更严重,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更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薇  李瑞敏  
采用2006~2010年的数据,对比分析流通股协议转让、流通股集中竞价转让和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三种方式对转让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协议转让股权的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协议转让流通股比集中竞价转让流通股更容易引发实际控制人的套利行为;无论股权的流通性如何,只要股权交易方式不具公开性,政府权力寻租仍旧存在;与股改前协议转让非流通股相比,协议转让流通股加剧了非政府实际控制人的代理问题,对政府实际控制人的创租行为有所抑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项超  
对中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协议收购初次公告之前存在超额收益,但没有要约收购显著;控制权转移时间与协议收购超额收益的关系是U型的,控制权转移时间越长,收购股东的财富损失就越大;协议收购中超额收益与目标公司的资产波动率正相关,与利息支出占比、资产规模负相关;市账比MTB并不是协议收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丽梅  
本文选取2012-2014年沪深上市企业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企业在自身实力发展壮大时,要想保证控制权的完整性和以更小的代价获取较优质的融资,特别是两权分离度逐渐增大的时候,终极控制股东通常会通过提高债务水平来实现上面所说的两个目标,同时国内上市公司因为历史原因,债务的治理效应没有达到高管期待的结果;国家政策通常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如果能够获得政策的扶持,上市企业就能够以更低的代价获取较优质的融资,同时上市公司可以采取法治手段来降低终极控制股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干扰;政府对上市公司采取的政策和宏观调控会对企业的信誉和实力、竞争环境起到巨大的作用,能够帮助企业以更低的代价获取发展资金,因此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晶  郭海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剥夺问题的原发机制除"股权控制"的经济性因素外,还应该考虑许多复杂的社会性因素,其中社会资本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视点。承续前期的研究,本文以"股权控制链"和"社会资本控制链"为引,将影响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制度变量引入研究。通过构建"社会资本控制效度模型",阐释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社会资本强度与企业实际控制权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当企业的社会资本强度一定时,企业的环境越以非正式的制度为主,则越有利于实际控制人利用社会资本控制链对公司进行控制,实际控制人拥有的剩余控制权越多,其可操纵企业的自主行为空间也就越大。当企业的环境越以正式制度为主时,则越不利于实际控制人利用社会资本控制链对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甄  胡军  
本文以2003—2011年A股发生终极控制人变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四类控制权变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1)国有转民营和民营转国有都能显著提高公司绩效,而国有转国有和民营转民营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并不显著;(2)民营转国有对公司绩效的提高源于隧道效应的减弱,而国有转民营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则是隧道效应的减弱和经理人代理问题的降低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上结论说明,产权性质的改变在控制权转让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同所有制结构在治理问题上各有优缺点:国有企业往往面临更为严重的经理人代理问题,而民营企业的大股东隧道效应更为严重。所有权性质的转变导致治理形式的转换,新的治理形式克服了原先治理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连燕玲  张远飞  贺小刚  梅琳  
基于制度环境视角,文章分析了亲缘关系在家族控制权配置中的作用和功效。研究结果表明:(1)制度环境越不完善,家族业主越倾向于采用基于亲缘关系的控制权配置模式,即将关键岗位控制权配置给有亲缘关系的代理人而非完全掌握在职业经理人手中;(2)相对于完全配置给职业经理人,亲缘关系导向的控制权配置模式更有利于家族企业绩效的提升,尤其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其提升企业绩效的效果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关键岗位的控制权配置不仅要关注亲缘关系的作用和功效,还要关注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