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5)
2023(8593)
2022(7117)
2021(6803)
2020(5636)
2019(13109)
2018(12765)
2017(24273)
2016(13087)
2015(14677)
2014(14506)
2013(14368)
2012(13367)
2011(12251)
2010(12152)
2009(11611)
2008(11486)
2007(10085)
2006(8952)
2005(8494)
作者
(36378)
(30680)
(30522)
(29124)
(19465)
(14483)
(13656)
(11864)
(11642)
(10754)
(10673)
(10198)
(9984)
(9936)
(9861)
(9508)
(9215)
(8869)
(8831)
(8568)
(7970)
(7357)
(7209)
(6919)
(6888)
(6854)
(6771)
(6457)
(6083)
(6015)
学科
(56884)
经济(56799)
管理(42396)
(37334)
(31159)
企业(31159)
方法(23873)
数学(21447)
数学方法(21283)
中国(19140)
(17544)
(16900)
(14125)
(12691)
贸易(12684)
(12497)
(12181)
业经(11938)
(10672)
银行(10653)
体制(10581)
(10284)
(10208)
(10090)
财务(10057)
财务管理(10034)
(10030)
金融(10028)
企业财务(9592)
环境(8841)
机构
大学(193651)
学院(189009)
(91167)
经济(89752)
管理(70956)
研究(70766)
理学(60981)
理学院(60266)
管理学(59527)
管理学院(59154)
中国(56150)
(43616)
(41241)
科学(38442)
(34863)
财经(34280)
(31438)
研究所(31424)
中心(30626)
经济学(30581)
(27556)
经济学院(27418)
(26649)
北京(26578)
(25768)
财经大学(25724)
业大(24112)
(22886)
师范(22642)
农业(21427)
基金
项目(124586)
科学(100633)
基金(95734)
研究(91317)
(83682)
国家(83097)
科学基金(71364)
社会(63086)
社会科(60081)
社会科学(60070)
基金项目(49479)
自然(43907)
(43668)
自然科(42929)
自然科学(42917)
自然科学基金(42233)
教育(41604)
资助(39524)
(38303)
编号(33510)
(30516)
(28781)
重点(28746)
成果(28498)
国家社会(28196)
教育部(26815)
中国(26702)
(26473)
(25709)
人文(25035)
期刊
(98841)
经济(98841)
研究(62589)
中国(39604)
(34477)
管理(28544)
学报(28016)
科学(27963)
(25262)
大学(22455)
学学(21281)
(19444)
金融(19444)
财经(18611)
经济研究(17381)
农业(16864)
(16150)
教育(15968)
技术(14743)
问题(13515)
(13205)
业经(12884)
世界(11921)
国际(11704)
(9605)
技术经济(9328)
统计(8307)
(8266)
现代(8200)
经济问题(8091)
共检索到291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际刚  
在国民经济和技术水平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铁路与公路、民航等运输方式在 同一经济发展阶段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竞争,更深层次上是各运输方式在走向市场化 进程中因制度激励不同导致价格、服务水平、发展速度及供给水平差异上的竞争。运输制度 结构的非均衡是造成 20世纪 90年代中国运输结构变迁最重要的因素,中国运输结构变迁很 大程度上是一种制度性安排的结果。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程仲鸣  夏银桂  
本文在代理理论的框架下,基于中国国有企业与制度变迁背景,就经理人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关系进行分析,并以2001-2006年宣告实施股权激励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改善作用。结果发现,对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实行股权激励能提高公司价值,受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股权激励更能明显增加公司价值。并且,股权分置改革这种制度变迁进一步改进了原有的激励效果。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风华  王俊杰  
传统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内生激励难题是经济运行无效率的根源;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重要、最艰巨的制度变迁过程;国有企业改制方案要体现投资者保护、经营者激励和员工补偿三个视角的统一和参与改制的战略投资者、民营企业以及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统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际刚  
本文通过对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运输结构变化中重要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在既有运输技术并未发生突破性改变的情况下,各种运输市场在市场化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它们各自发展激励的差异,从而造成了铁路在20世纪80~90年代运输市场份额的下降,但是由于运输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显现,市场竞争压力日益突出,椎动了铁路的技术创新,铁路提速是其对市场竞争做出反应的重大技术创新方式,但提速只能暂时性地使其运输市场份额企稳,铁路长期发展最终要通过市场化改革的途径加以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中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演进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物质激励开始实施阶段(1978~1986年);二是重点推行承包责任制和经济效益考核阶段(1987~1992年);三是国企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多元化的探索阶段(1992~1998年);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薪酬激励制度(1999年~现在)。我国现行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政策建议为:完善年薪制、针对不同性质企业选择不同中长期激励模式、进行配套改革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缪文卿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鲜明的产权特征,寻找"帕累托次优"制度安排的努力,规定了企业家激励制度变迁的必然性。按照时段不同,我国国有企业企业家激励制度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国家租金激励制度",二是"放权让利激励制度",三是"年薪制激励制度",四是"业绩考核激励制度"。应完善业绩考核激励制度,加强监管,规范企业及其企业家的行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陆明涛  
"把地方政府行为激励做对"是中国政治经济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中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放入一个委托-代理模型进行考察,其中中央政府以追求经济产出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地方政府则以追求由奖惩系数加权的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现有的分权制度和分税制改革为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行为激励,使地方政府有动力不断追求资本引进和积累,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变迁进程的推移,如何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激励机制,是中央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政府要将培育人力资本和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作为政策目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静  
声誉激励作为一种隐性的激励机制能够产生巨大的激励效果,有时甚至可以和物质激励起替代作用。声誉机制起作用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声誉能使企业家获得远期收益。本文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来说明声誉激励的作用,并用博弈论来说明声誉激励机制起作用的机理,以此探询建立声誉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云宏  
企业家是作为法人代表直接经营企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命运的经营者。以企业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为基础 ,企业家激励有自激励与外在激励之别。经营业绩的相对性和报酬形式的多样性 ,使得个人收益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 ,也使得企业家激励在本质上成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制度建设 ,而不是纯粹的报酬形式的理论演绎。说到底 ,企业家激励是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博弈过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强国令  
本文基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视角,通过考察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检验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及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改善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降低了因管理层自利行为而导致的过度投资。此外,有微弱的证据表明,股改后国有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缓解了公司投资不足。上述研究对解决由公司内部人控制而产生的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等代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从制度层面研究公司投资行为和治理机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强国令  
本文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通过建立Probit及Tobit模型,考察了股权分置制度变迁和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缓解了无股权激励公司中的股利分配不足,另一方面矫正了股权激励公司中的高股利分配。上述研究发现,对于研究国有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从制度层面研究股利分配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颖  唐宗明  陈琦伟  
本文就股票期权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指出可能影响股票期权实施效果的主要问题不在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弱有效 ,而在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可能扭曲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作者还就目前我国如何实施股票期权制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云杰  孙林岩  姚引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静  
本文着重从物质激励的角度 ,结合我国现状 ,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家物质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对国外企业做法的分析 ,提出我国在建立这种制度时的几种思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勇  
企业激励制度的设计是近来理论界广泛研讨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少人主张借鉴国外股票期权等方式,但 因诸多因素的制约其发展十分缓慢。本文通过对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山西票号采用的激励制度进行解读,试图向 人们展示研究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企业激励制度的另外一条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