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0)
- 2023(7909)
- 2022(6504)
- 2021(5898)
- 2020(4927)
- 2019(10967)
- 2018(10370)
- 2017(20227)
- 2016(10620)
- 2015(11812)
- 2014(11603)
- 2013(11240)
- 2012(10154)
- 2011(9130)
- 2010(9509)
- 2009(9614)
- 2008(8615)
- 2007(7783)
- 2006(7086)
- 2005(6749)
- 学科
- 济(39817)
- 经济(39742)
- 管理(37526)
- 业(36335)
- 企(32456)
- 企业(32456)
- 融(26209)
- 金融(26207)
- 银(24058)
- 银行(24050)
- 行(23301)
- 中国(18420)
- 制(17738)
- 财(17178)
- 方法(14574)
- 数学(12465)
- 数学方法(12310)
- 业经(12244)
- 务(11836)
- 财务(11805)
- 财务管理(11784)
- 农(11553)
- 体(11438)
- 企业财务(11297)
- 中国金融(11009)
- 体制(10035)
- 地方(9063)
- 度(8001)
- 制度(7970)
- 农业(7838)
- 机构
- 学院(147586)
- 大学(146817)
- 济(65736)
- 经济(64348)
- 管理(56278)
- 研究(47779)
- 理学(47576)
- 理学院(47135)
- 管理学(46468)
- 管理学院(46199)
- 中国(45423)
- 财(36006)
- 京(29660)
- 财经(27486)
- 科学(24895)
- 经(24812)
- 中心(24517)
- 江(23126)
- 所(22715)
- 经济学(21702)
- 农(21335)
- 财经大学(20563)
- 银(20092)
- 研究所(20016)
- 经济学院(19533)
- 银行(19404)
- 融(19293)
- 金融(18933)
- 州(18694)
- 北京(18634)
- 基金
- 项目(94464)
- 科学(75490)
- 研究(71642)
- 基金(70269)
- 家(59685)
- 国家(59169)
- 科学基金(51861)
- 社会(48203)
- 社会科(45958)
- 社会科学(45949)
- 省(36759)
- 基金项目(36545)
- 教育(32317)
- 自然(31210)
- 自然科(30482)
- 自然科学(30476)
- 划(29993)
- 自然科学基金(29964)
- 编号(28369)
- 资助(28266)
- 制(24739)
- 成果(23842)
- 重点(21504)
- 部(21433)
- 创(20732)
- 国家社会(20705)
- 发(20291)
- 课题(19846)
- 性(19603)
- 创新(19516)
共检索到237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道江 王利民
从哈耶克的社会二元观出发 ,借鉴了诺思、纳尔逊、温特等人的演讲论思想 ,从理论上分析、对比了中美两国金融经营体制的不同选择 ,提出了中国金融经营体制未来演进的路径。
关键词:
制度演进 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 路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小寅
一、我国金融业经营业务的演变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是一种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截然分开的分业经营模式。其特点是: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投资,证券公司也不得从事存、贷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从实践看,我国这种银行业的分业经营模式,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制度建设及监管体系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一是在改革中已经启动了利益驱动机制,但金融企业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特别是自负盈亏的责任制尚未落实,混业经营易滋生盲目追求利益而破坏金融秩序的行为。二是有关金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鲁明易
对于当前我国是应该开展混业经营还是继续坚持分业经营模式,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文选择菲律宾这一与我国金融基础较为接近的国家,分析其金融业由分业转向混业的原因以及转变后的金融运行效率和风险,以期从中能够找出对我国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分业 混业 菲律宾 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宪荣
发达国家银行业分业经营被打破后,经过10年过渡期,混业经营在国际金融界占据了主要地位。混业经营具有信息优势和规模优势,同时必须对其加强有效监管。基于对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的分析,指出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经营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政策策略。
关键词:
金融业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美国 中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红光
金融控股公司问题是目前我国金融发展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对实行混业经营的现实困难进行了分析 ,以说明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思路 ,并对其监管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静
中国已出现了从事混业经营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业务合作和渗透在不断增强;外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正逐步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金融业正处于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时期。“三会一银”金融监管体制难免部分监管职能交叉;难以对混业经营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妨碍金融业务创新。应当抓紧完善监管联席会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主监管制度,对混业经营实行功能监管。近期内在“三会一银”之上建立统一监管机构是不现实的。赋予银监会履行过渡期内对混业经营的临时监管职能,有利于避免对混业经营的监管重复或监管真空,提高监管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世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胜刚 黄炜
随着美国国会于 1999年 11月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新世纪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对全球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趋势及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等多元化金融集团实践的考察 ,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逐步过渡到混业经营体制的有效途径 ,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防范问题提出对策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善华
面对国外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及国内的竞争压力,国内金融机构纷纷进行金融创新,不断突破原有的业务界限,逐渐走上了金融混业经营之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国原有的适应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不能适应这一挑战,出现了很多问题。以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条件下的金融监管机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论述了不同时期的金融监管理论,及金融监管的发展变化趋势。
关键词: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静 章海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耿志民
一、金融混业经营的制度变迁轨迹 我国在金融体制结构安排上以1993年为界,先后经历了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这两个发展阶段,并且都是由制度供给决定的。客观分析,1979年以前的“大一统”金融体制本身就是一种混业经营模式,只不过因为当时国内的保险业务极其简单,证券业务尚未出现,中国人民银行包揽了包括保险在内的一切金融业务,从而是一种简单的混业经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巫文勇
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建立的途径和进程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西方国家是用法律干预过度竞争的金融市场,而中国则是通过法律来限制政府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过度干预。由于中国的这种特有的立法理念受历史惯性、利益结构及人们对市场经济、法律认知程度的影响,加上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洪转 郑垂勇 张元教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变化。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中外金融业的一般演变史、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未来走向,但是我们需要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由分业到混业的渐进式的金融发展道路。
关键词:
分业 混业 可行性 渐进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