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68)
2023(16538)
2022(13810)
2021(13077)
2020(10906)
2019(24419)
2018(24387)
2017(46387)
2016(25313)
2015(28534)
2014(28377)
2013(27254)
2012(24767)
2011(22256)
2010(22518)
2009(21356)
2008(21021)
2007(18929)
2006(16764)
2005(15432)
作者
(70808)
(59249)
(59135)
(56495)
(37798)
(28345)
(26755)
(22883)
(22493)
(21185)
(20300)
(20048)
(19044)
(18933)
(18577)
(18226)
(17558)
(17267)
(17201)
(16903)
(14921)
(14484)
(14364)
(13508)
(13332)
(13256)
(13242)
(13085)
(12035)
(11685)
学科
(102282)
经济(102081)
管理(73733)
(67651)
(57160)
企业(57160)
方法(45267)
数学(38464)
数学方法(37757)
中国(31854)
(28285)
(27387)
(24672)
业经(24204)
(20763)
(20247)
贸易(20234)
(19796)
理论(18258)
(17990)
银行(17965)
农业(17700)
(17202)
(17150)
(16715)
金融(16711)
地方(16595)
(16248)
财务(16181)
财务管理(16141)
机构
大学(356330)
学院(355018)
(147392)
经济(144406)
管理(131720)
研究(122988)
理学(112997)
理学院(111692)
管理学(109316)
管理学院(108675)
中国(95380)
(75876)
科学(73803)
(71080)
(61964)
(57343)
研究所(55850)
中心(55700)
财经(55681)
(53308)
(50702)
业大(49941)
北京(47947)
经济学(46665)
(46583)
师范(46104)
农业(44680)
(44358)
(42207)
经济学院(41742)
基金
项目(233636)
科学(185190)
基金(171822)
研究(170117)
(150450)
国家(149266)
科学基金(127946)
社会(111312)
社会科(104950)
社会科学(104925)
(89013)
基金项目(88702)
自然(81610)
自然科(79846)
教育(79835)
自然科学(79826)
自然科学基金(78395)
(75733)
资助(71630)
编号(67897)
成果(56640)
重点(53171)
(52662)
(49162)
(48238)
课题(47937)
国家社会(46910)
(45739)
教育部(45640)
创新(45273)
期刊
(166012)
经济(166012)
研究(108120)
中国(76606)
学报(56586)
(56291)
(54568)
科学(52967)
管理(51732)
大学(43916)
教育(42183)
学学(41291)
农业(36640)
(34670)
金融(34670)
技术(30787)
财经(28775)
经济研究(28021)
业经(25907)
(24924)
问题(21570)
(19895)
(19087)
统计(18282)
(17774)
世界(17077)
国际(16759)
技术经济(16752)
(16554)
科技(15441)
共检索到541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云新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冲突频发并呈现出迅速累积和扩散的趋势。制度模糊性为政府和强势集团对城镇化利益进行策略性分配提供了行为空间,成为城镇化利益分配冲突的制度根源。在城镇化进程中,作为主导力量的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获利机会进行城镇化运动的动机,成为积极谋取城镇化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由于委托代理机制的失灵,中央政府对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利益诉求都会落空。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资本投资者等利益主体有着采取策略性行为的动机和能力。由于他们在城镇化运动中存在着狭隘的共容利益,他们更容易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形成非正式的利益联盟,来谋取城镇化收益而转嫁成本。因此,社会冲突的有效治理需要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俞卫,任明辉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目前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重点分析中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4个具体问题:1.属地化筹资政策的“公正性”;2.社会医疗保险由谁管最好;3.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基金的平衡;4.医疗待遇的准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廓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失地农民的人口数量也在快速增加。失地农民没有被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中,得不到和普通市民一样的待遇,对于失地农民这一个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特点,探讨了对中国养老保障模式值得借鉴的经验,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冰  王科  
区别于发展经济学理论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形成了特有的三元经济结构。与之对应,社会学界提出包括农民、市民和乡镇企业农民工(城市农民工)在内的新(旧)三元社会结构。在传统城镇化下,三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但三元社会却存续并以新面貌出现,其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新型城镇化有望加速三元社会的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壮雄  张明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偏向中小城市"到"城市自由竞争"再回归到"偏向中小城市"的振荡调整,有关城市发展战略的效率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序贯增长的"接力赛"机制,揭示了城市发展优势随着城镇化进程从最大城市不断向规模次之的城市序贯转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3—2013年"城市自由竞争"时期的城市数据对城市序贯增长的假说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样本的后推,城镇化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关系从早期左低右高的"U型"结构不断扁平化,并趋于向"倒U型"结构反转;特大城市的城镇化优势正在不断向大城市甚至中大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增文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导致了"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成为制度"破冰"与"衔接"的一种媒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应遵循怎样的发展路径呢?本文以199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GMM模型对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制度整体呈现出"被动式"的发展路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推动着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从政府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是政府偏好主导下的社会风险驱动路径,政府的城市偏好政策对于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具有负向的抑制效应。为了促使健康、有序和配套跟进的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的形成,公共财政政策的中小城镇偏好主导下的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景章  夏彤  
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了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大核心问题。土地作为城镇化的人口载体和空间载体,其规划管理有一套完整而复杂的土地制度体系。当前我国处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对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必然需要结合城镇化的视角。因此,立足于城镇化与土地制度的关系,从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两方面入手,将时间演变与空间形态相结合,梳理中国城镇化进程和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文章重点借助制度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ROXY指数模型分析当前我国城镇化的空间现状,阐述城镇化现状下的主要土地问题,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方杰  万庆  曾菊新  王宏志  黄琦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即“三生”空间)冲突定量研究能够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提供理论支撑。基于1990、2000、2010和2020年四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采用转移矩阵和空间冲突综合指数模型,对湖北省“三生”空间冲突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采用GWR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三生”空间冲突演化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显示:(1)湖北省“三生”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保持一致,其结构呈现出生产空间减少、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增加的趋势,以农业生产空间减少、工业生产空间和城镇生活空间增加最为显著。(2)研究期内湖北省“三生”空间平均冲突水平由0.63上升到0.67,且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较弱及弱空间冲突占主体地位,较强和强空间冲突增加最为显著,集聚程度不断提高,由点状零星分布发展到面状集聚分布,表明局部地区人类干扰活动持续增强。(3)土地利用强度、坡度、距地市中心距离、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和高程是湖北省“三生”空间冲突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不同地貌类型区各因子交互作用增强效应差异显著。未来湖北省应在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础上,结合“三生”空间冲突主导影响因素制定差异化的空间管制措施,促进“三生”空间合理布局和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阮松涛  吴克宁  
研究目的: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冲突的成因分析与土地价值博弈的模式构建,把握土地利用冲突本质,倡导土地价值重构与社会公共价值导向,探寻一种缓解冲突的内在机制。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博弈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冲突即土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非合作博弈,博弈各方具有3种策略选择和4种支付效用组合,理论上博弈均衡最优解必然存在。研究结论:通过价值判断与价值重构,影响和调整博弈各方策略选择,以以公益为导向的规范构筑新型土地利用秩序,形成博弈最优均衡,缓解土地利用冲突,化解用地矛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伟同  
中国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容易让人做出城镇化进程会提高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逻辑判断。但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居民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而城镇化进程本身并没有带来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相反甚至出现了阻碍居民福利改善的现象。这一结论表明,与民生福利相脱节的城镇化道路,固化了原有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下的差异化福利分配结构,无益于甚至阻碍了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因而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协调发展,需要对现有城镇化道路加以反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瑜  王勇术  
城镇化进程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是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损,而是遵循帕累托改进原则,保证参与经济主体能够公平竞争。政府要力求构造全新工农关系、深化土地管理改革、全面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这既事关社会公平正义本身,又是城镇化顺利推进和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海元  
在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大背景下,城镇化理论研究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思维定势,重构城镇化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城镇化行为主体的行为和城镇化机制,深化对制约城镇化进程的社会保障制度、“三农问题”等深层问题的研究,力争实现理论和政策的创新与突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宗劲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现行农地制度的内在缺陷和深层次矛盾日渐显露,农民权益遭到严重侵犯,农地制度的再次改革势在必行。重新安排土地征用制度运行的环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薛虹  孙建华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为财政提供了丰富的税源。党的十六大将城镇化列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研究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城镇职能而进行的财政分配活动尤其是地方财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彩梅  
一、现行征地补偿办法及其特征根据《土地管理法》,我国确定征地补偿费标准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补偿标准是依据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与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