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1)
- 2023(7620)
- 2022(6476)
- 2021(5833)
- 2020(4980)
- 2019(11510)
- 2018(11122)
- 2017(20697)
- 2016(11199)
- 2015(12492)
- 2014(12184)
- 2013(12316)
- 2012(11286)
- 2011(10261)
- 2010(10483)
- 2009(10176)
- 2008(10188)
- 2007(9095)
- 2006(8191)
- 2005(7770)
- 学科
- 济(44214)
- 经济(44139)
- 管理(37495)
- 业(33144)
- 企(28368)
- 企业(28368)
- 方法(16929)
- 制(15646)
- 财(14285)
- 数学(14158)
- 数学方法(13933)
- 中国(12458)
- 农(11905)
- 业经(10928)
- 体(9862)
- 学(8850)
- 体制(8289)
- 银(8102)
- 银行(8084)
- 务(8075)
- 财务(8048)
- 财务管理(8026)
- 贸(7936)
- 贸易(7925)
- 理论(7778)
- 易(7734)
- 度(7724)
- 行(7700)
- 制度(7693)
- 企业财务(7630)
- 机构
- 大学(163968)
- 学院(159973)
- 济(68080)
- 经济(66444)
- 管理(60071)
- 研究(59055)
- 理学(51018)
- 理学院(50405)
- 管理学(49509)
- 管理学院(49185)
- 中国(44351)
- 京(35391)
- 财(34913)
- 科学(32887)
- 所(29132)
- 农(26645)
- 江(26296)
- 财经(26236)
- 中心(26110)
- 研究所(25879)
- 经(23780)
- 业大(22845)
- 北京(22426)
- 院(21978)
- 经济学(21356)
- 范(20811)
- 师范(20608)
- 农业(20532)
- 州(19825)
- 财经大学(19480)
- 基金
- 项目(105208)
- 科学(83412)
- 研究(78220)
- 基金(77217)
- 家(67731)
- 国家(67198)
- 科学基金(57274)
- 社会(51008)
- 社会科(48363)
- 社会科学(48353)
- 省(40286)
- 基金项目(39846)
- 教育(36931)
- 自然(35883)
- 自然科(35050)
- 自然科学(35039)
- 自然科学基金(34427)
- 划(34146)
- 资助(31244)
- 编号(30769)
- 成果(26132)
- 制(25374)
- 重点(24353)
- 部(24208)
- 课题(22742)
- 发(22108)
- 创(22010)
- 国家社会(21777)
- 教育部(21038)
- 创新(20675)
共检索到258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承训
近 50年来 ,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决定因素的一系列事实 ,向我们展示了一条新的经济规律 ,即“科技—第一生产力”规律 ,或科技导驱经济发展的规律 ,由此引发经济学的一系列创新 ,例如对社会生产四环节、生产力特征、回报递减等都会有重大修正和补充 ,并且要求创建新的科技经济学。应当看到 ,“第一生产力”正在成为经济创新的一个平台。
关键词:
经济规律 科技 生产力 知识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明刚
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新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重大发展,它以其创造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理论造诣而颇具特色,对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首要特色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用“第一生产力”来说明现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辛文
高扬科技第一生产力旗帜重在转化环境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辛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是小平同志诸多理论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是小平同志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根据小平同志的思想和理论,国家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文元
加大支持力度强化科技的第一生产力地位王文元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为了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九三学社中央去年就我国科技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辽宁、云南、陕西等七省市的数十个科研院所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真
科学学的奠基人之一J·D贝尔纳说过:“要想把科研效率提高一点点儿,就必须用一种全然不同的新学问来指导。这就是建立在科学学基础上的科研战略学”。读了冯之浚、赵红州、蒋国华三位学者鼎力合著的新作《计划未来》(广西人民出版社),我感觉到,贝尔纳的这句话说得是很中肯而又深刻的,而在某种意义上说,贯穿《计划未来》一书的主线也正是贝尔纳这句话的精神。自去年以来,举国上下都在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十四大精神。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要“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位置确定了,“首先要振兴科技”的任务也提出来了。接着的问题是如何解放这“第一生产力”?如何使作为“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文军 左军
用第一生产力开启市场大门蒋文军,左军盐城市第二制药厂是创办于1971年的县属小型企业。近几年来,他们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为指针,切实强化科技进步意识,不断壮大技改投入规模,奋力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健全科技兴厂保证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在古希腊美丽的传说中,是无私无畏的普罗米修斯给人类送来了火种,照亮和温暖了整个世界,为人类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在20世纪80年代,新技术革命以意想不到的力量和速度一下子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兴起,给人类送来了新的火种,为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现代化、更加美好、更加理想、更加文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清硕
传统农学把农业生产力看成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把追求农产品产量、产值和劳动生产率作为农业技术选择的价值目标。作者从建设低熵农业的必要性着眼,提出农业生产力应定义为:人类在获得农产品过程中,以保持生态稳定为基础,合理控制自然,用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最好产品的力量。应用新的农业生产力的概念,可减少农业技术的负效应,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富有时代感的科学命题。它是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最新发展趋势而做出的一种科学判断。这种判断包括: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形态;它们在现代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质变中充当着决定性的角色;它们是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且正在成为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这一命题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承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著名论断。本文试图对这一论断的伟大意义、理论依据并就如何充分发挥其巨大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意义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依我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坚持社会主义是假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一次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治国
我们是怎样抓第一生产力的中共湖北远安县委书记张治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把科技进步摆在经济建设的首位,坚持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党政领导抓科技进步,使全县科技工作跨人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的行列,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福长 郭连声
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怍用的、革命的力量"。"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熟练程度,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可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生产力同其他事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世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川省社科院科学学所所长、研究员胡世禄邓小平同志作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现在再来回顾这一论断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小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