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9)
- 2023(13654)
- 2022(11780)
- 2021(11238)
- 2020(9192)
- 2019(21629)
- 2018(21954)
- 2017(41467)
- 2016(22904)
- 2015(25501)
- 2014(25732)
- 2013(24882)
- 2012(22628)
- 2011(20351)
- 2010(20483)
- 2009(18928)
- 2008(18740)
- 2007(16033)
- 2006(14312)
- 2005(12935)
- 学科
- 济(85096)
- 经济(84960)
- 管理(68273)
- 业(61344)
- 企(53847)
- 企业(53847)
- 方法(37740)
- 数学(31526)
- 数学方法(31100)
- 财(24820)
- 中国(23004)
- 农(22236)
- 制(22084)
- 业经(21012)
- 学(19598)
- 理论(17850)
- 地方(16161)
- 体(15667)
- 务(14949)
- 财务(14879)
- 财务管理(14847)
- 和(14812)
- 银(14806)
- 银行(14769)
- 农业(14349)
- 融(14167)
- 金融(14164)
- 贸(14094)
- 贸易(14085)
- 企业财务(14083)
- 机构
- 大学(318144)
- 学院(314460)
- 管理(124290)
- 济(122200)
- 经济(119341)
- 理学(107221)
- 理学院(106009)
- 研究(104848)
- 管理学(104247)
- 管理学院(103652)
- 中国(78142)
- 京(68203)
- 科学(63949)
- 财(60829)
- 所(51892)
- 财经(47307)
- 研究所(46933)
- 中心(46848)
- 江(46608)
- 农(46481)
- 业大(44893)
- 北京(43505)
- 范(43171)
- 经(42867)
- 师范(42791)
- 院(38387)
- 州(37830)
- 经济学(36526)
- 农业(35974)
- 财经大学(35222)
- 基金
- 项目(212977)
- 科学(167118)
- 研究(160074)
- 基金(153063)
- 家(132323)
- 国家(131196)
- 科学基金(112829)
- 社会(99252)
- 社会科(93839)
- 社会科学(93818)
- 省(82838)
- 基金项目(81229)
- 教育(74784)
- 自然(72235)
- 自然科(70458)
- 自然科学(70444)
- 划(69699)
- 自然科学基金(69176)
- 编号(66316)
- 资助(62331)
- 成果(55569)
- 重点(47651)
- 部(47236)
- 课题(46419)
- 创(44489)
- 发(44466)
- 制(42279)
- 创新(41411)
- 项目编号(41203)
- 教育部(41055)
- 期刊
- 济(137978)
- 经济(137978)
- 研究(97991)
- 中国(64652)
- 学报(47964)
- 财(47538)
- 管理(47502)
- 科学(44340)
- 教育(44202)
- 农(42297)
- 大学(37132)
- 学学(34389)
- 农业(28881)
- 技术(28517)
- 融(27682)
- 金融(27682)
- 财经(23525)
- 业经(21559)
- 经济研究(21150)
- 经(20004)
- 问题(17573)
- 图书(17359)
- 理论(16285)
- 科技(14944)
- 实践(14923)
- 践(14923)
- 业(14521)
- 版(14334)
- 现代(14213)
- 技术经济(14125)
共检索到469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在世界大学史上,制度改革是许多国家大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19世纪初期以法国帝国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德国柏林大学建立为开端的大学近代化、19世纪下半叶美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19世纪末期英国的新大学运动、20世纪中期我国的“院系调整”及社会主义大学制度的确立和日本新制大学的成立等,都表明制度改革对各相关国家乃至世界大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国光
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农民与市场的呼唤林国光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劳动力市场是“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要“打破地区封锁、城乡分割的状况”,“使各种经济资源在更大的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兆君
从林业价值分类经营理论入手,分析了林业价值属性及其与林业产权制度的互动与协调关系,认为建立私有产权结构更有利于提高经济价值经营者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的实现水平;生态价值的产权结构适合以公有产权形式运作。提出国有林权制度的目标模式:构建明晰化的林业产权、排他性的林业产权、可交易的产权。
关键词:
林业价值 林权制度改革 理论 模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迎宪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土地权利也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三次大变革,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行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辛涛等在《北京教育(高教)》第9期撰文指出,从科学和理论的角度而言,综合评价应当是一项全面、有效、公平的评价制度,如果良好地运作实行,确实能够有效消除"高考指挥棒"、"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要将综合评价纳入高考改革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慧 刘社建
农民税费负担过重 ,与目前的农村税费制度密切相关。从广西百色地区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试点的经验看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对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理顺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提高农民购买力和培育农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但应该指出的是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 ,在试点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 ,而且一地的试点经验是否具有普遍性也值得认真研究。
关键词:
农村 税费 改革 理论 实践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江机生
从林权概念及特征的讨论入手,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林权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中林权证上登记记载的"四权",无法涵盖"承包经营权"这一概念,应作相应修改完善;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独立于所有权而单独存在的特征,所有权人不能随意收回。基于林权问题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认为有必要建立"林权学"。讨论了林权学的基本要素和基础理论,基本要素包括独立的研究领域、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独特的研究方法。根据代内公平理论,确保农民和职工获得林地的承包经营权是林权学首先要研究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艳红
与高考改革广受社会关注不同,高校内部的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往往被忽视。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按照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的要求加大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力度,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的教育考试与评价体系,实现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考试评价的跃升,这既是高校考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绪亚
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亟待新的理论的支撑,仅仅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在土地是商品,可以通过市场实现产权置换和流动这一理论基础上是不够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呼唤着大土地概念上的多极理论。在土地价值化运行过程中,揉进土地资源价值、资产价值的含义,使土地资源配置遵循土地资源、土地商品、土地资产关联的三维并联思路,可能有助于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忠良 王东方
劳动力市场呼唤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李忠良,王东方(甘肃省静宁县委党校)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始于1951年和1958年国家公布的两个户口管理条例,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其核心内容或基本特点是:户口的不可迁徙性。在原则上已把人口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冬
为建立服务型财政,规范和减少行业行政审批,2007年,吉林省长春市财政局开始推行财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拉开了全市财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序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简政放权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核心是要理顺中央、地方、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对企业微观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税收制度简政放权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一步推进税收制度简政放权,要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定原则,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简政放权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核心是要理顺中央、地方、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对企业微观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税收制度简政放权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一步推进税收制度简政放权,要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定原则,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能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宗连
一、公费医疗经费实行“全县统管,定点医疗,分级承包,结余有奖,超支查补,分级负担” 1.公费医疗经费由县财政局按上年人均实际支出数统一承包给县卫生局和县公费医疗办公室,实行一年一定,结余留用,超支查补的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