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6)
- 2023(11493)
- 2022(9478)
- 2021(8687)
- 2020(7154)
- 2019(16583)
- 2018(15801)
- 2017(29105)
- 2016(15409)
- 2015(17192)
- 2014(16924)
- 2013(16961)
- 2012(15755)
- 2011(14536)
- 2010(14441)
- 2009(13564)
- 2008(13460)
- 2007(11793)
- 2006(10660)
- 2005(10014)
- 学科
- 济(69889)
- 经济(69784)
- 管理(45763)
- 业(41967)
- 企(32840)
- 企业(32840)
- 方法(27061)
- 数学(23753)
- 数学方法(23470)
- 中国(22961)
- 农(22438)
- 财(21255)
- 制(17673)
- 业经(16944)
- 农业(15269)
- 贸(14170)
- 贸易(14158)
- 易(13886)
- 体(12242)
- 银(12207)
- 银行(12193)
- 学(12180)
- 行(11783)
- 融(11736)
- 金融(11734)
- 地方(11723)
- 发(10425)
- 环境(10346)
- 收入(10337)
- 体制(10145)
- 机构
- 大学(228449)
- 学院(223313)
- 济(104614)
- 经济(102810)
- 研究(84446)
- 管理(83208)
- 理学(71236)
- 理学院(70419)
- 管理学(69347)
- 管理学院(68902)
- 中国(65898)
- 财(50745)
- 京(49464)
- 科学(46018)
- 所(41550)
- 财经(39094)
- 研究所(37280)
- 中心(36877)
- 经(35829)
- 经济学(34521)
- 农(34303)
- 江(32575)
- 北京(31946)
- 经济学院(30927)
- 院(30569)
- 财经大学(29188)
- 范(29041)
- 师范(28812)
- 业大(28754)
- 农业(26163)
- 基金
- 项目(147458)
- 科学(118254)
- 基金(111442)
- 研究(110122)
- 家(97506)
- 国家(96773)
- 科学基金(82653)
- 社会(75077)
- 社会科(71334)
- 社会科学(71320)
- 基金项目(57324)
- 省(52788)
- 教育(49964)
- 自然(49826)
- 自然科(48697)
- 自然科学(48685)
- 自然科学基金(47853)
- 划(45714)
- 资助(45315)
- 编号(41717)
- 成果(35589)
- 部(35003)
- 重点(33921)
- 国家社会(33620)
- 制(33266)
- 发(31878)
- 教育部(30717)
- 创(30614)
- 中国(30354)
- 课题(29800)
共检索到353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华臣 焦勇
本文基于制度扭曲的关键性作用,尝试构建城乡收入差距演变机制的系统性解释框架,创新性地将其分解为要素生产力效应、制度扭曲效应和转移再分配效应,进一步结合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和地区差异,并基于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模拟预测了2020年与2030年的城乡收入差距状况。研究表明,制度扭曲效应逐渐取代要素生产力效应,成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最大贡献者,其贡献度高达67.8%,这种影响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更为明显。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倒U型"特征,但各地区到达"倒U型"曲线波峰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大部分省份的波峰集中在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三个年份。数值模拟分析发现,若户籍制度改革到位并能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城乡收入差距会进一步缩小,而此时制度扭曲效应的贡献度不断下降,要素生产力效应的贡献度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坚定加强制度供给创新、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也进一步印证了当前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有效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
采用空间动态面板系统矩估计和Han-Philips矩估计,计量检验了相对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市场化转型背景下这一影响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价格扭曲是促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相对价格扭曲不仅会直接形成城乡收入差距,而且会通过加剧城乡投资失衡以及拉大工农生产率差距等方式恶化城乡收入分配。分区域估计结果显示,随着市场化转型和经济开放,相对价格扭曲及其带来的城乡收入分配扭曲会弱化。同时,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开放使得受教育程度差距日益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宁华 堵溢 洪永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我们建立了"纯净"的动态增长模型和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部门效率差异的一般均衡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进行了校准和分析。"纯净"的动态增长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的特征事实,但是,数值模拟结果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事实不相符合。接着我们用一个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和两部门之间效率差异的一般均衡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建模。结果表明,可以在这个一般化的框架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及其与各种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经济变量的关系提供合理的解释。运用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方法,我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圣乾 俞远鹏 唐雪
本文基于1978—2015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测量了中国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和城乡收入差距程度,通过VAR模型分析了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收入差距大概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化,总体呈现倒U趋势,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呈现负向扭曲,资本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占13.86%,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占4.19%。研究结果表明应逐步降低要素市场中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逐步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泰尔指数 VAR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伯强 杜克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能源强度的变化,针对指数分解法(IDA)和生产理论分解法(PDA)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分解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国各地区2003~2010年能源强度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技术进步是中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推动力;(2)能源替代劳动、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效率恶化阻碍了中国能源强度的下降;(3)从各地区对促进全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作用来看,贡献最大的三个地区依次为河北、广东和安徽,与此相反,内蒙古对全国能源强度的下降起了抑制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颖慧
现行征地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条件下降低工业化、城市化成本的产物,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刻的体制矛盾导致了严重的弊端。本文进而分析了征地制度对目前城乡差距扩大的影响,表明征地制度已取代“剪刀差”而成为农民利益直接受损的主要经济因素,并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征地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从而寻求一种能使农民分享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成果的体制安排,使城乡差距得到抑制,并提出了改革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
征地制度 城乡差距 农民利益 城市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正柱 石葳
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劳动力市场扭曲长期累积的结果。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抑制作用,劳动力配置扭曲对其的抑制作用更强;随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表现出持续增强的特征;同时,机制检验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城镇化效应和劳动力流动效应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城镇化效应在劳动力市场扭曲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占主导作用。研究结论为深化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经验支持,也为如何纠正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燕凌 刘远风
公共服务资本化是公共服务受益连续性和差别化在市场条件下进入资产价格的表现。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获得更多公共服务资本化收益,拥有更强的公共服务融资能力。本文案例分析表明,城市财政支出资本化到房地产价格、农村财政支农支出资本化到土地流转价格,城乡公共服务资本化程度的差距不断扩大是产生城乡差距的内生机制。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应积极消除造成城乡差距的内生原因,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直接投入,努力培育农村公共服务资本化环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忠奇 宋顺锋 曹清峰
如何缓解"大城市病",发挥城市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减少规模不经济的负效应,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迫切需要一个兼顾城市集聚的经济增长、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三重效应的综合分析框架,本文在这方面进行探索,讨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三点争论。总的来看,中国城市规模普遍偏小,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十分有必要,但测算结果也表明,北京和上海的城市规模已经偏大,因此中国城市规模偏小的结论不适用于超大城市;中国存在城市发展不平衡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在过去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热衷于追求经济总量目标而忽视了人均效用水平;出于全社会人均效用最大化的考虑,中小城市应在一定程度上优先发展;从具体的城市政策来看,中小城市应更多地使用产业政策来提升人口承载能力,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应注重对环境质量和交通状况的改善,而户籍政策应当有松有紧、慎重使用。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城市化进程 城市政策 环境质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绍合 胡岳岷 陈雨霏
乡村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国家治理的最小单元。乡村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治理是一个沉寂了几百年的古老名词,进入21世纪开始被各个学科广泛使用,成为学术热词。但是,如何理解它的内涵,学术界仍未达成共识。中国乡村数量庞大,地域分布辽阔。乡村治理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扰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主要表现为:村民自治仍处于弱势地位,紧张的干群关系导致乡政村治互相扯皮,农地制度安排成为乡村治理的矛盾焦点,不发达的集体经济成为乡村治理的软肋。走向善治的乡村治理需要一个合适的制度安排框架,也就是说,乡村治理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坚持以村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村民自治的主体性作用,坚持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坚持发展集体经济。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 乡政村治 制度安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灿明 毛晖
本文提出分析我国城乡差距的一个新视角,认为城乡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用科层组织形式替代市场组织形式来处理城乡间的关系。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公社制度、农产品统购统销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使城乡关系成为一种科层组织内部的等级命令关系。改革开放之后,科层管理制度有所松动,农村的市场空间扩大,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城乡差距得以缩小。但"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及其配套措施,却沿袭了处理城乡关系的科层制思路,在较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在于,在处理城乡关系时,要用市场组织中的平等交易关系,来取代科层组织中的等级命令关系。
关键词:
城乡差距 科层组织 市场组织 市管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根据来源构成和差距动因两个维度的关联指标,构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成因的双层分解模型,并利用中国1995~2011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驱动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张的首要因素是产出分配率差异,城乡养老转移支付差异扩大、农村"三高"就业人口加速向城镇迁徙是两个"放大器",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影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过大的第三因素,但其所占贡献份额呈现快速缩减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涛 罗小伟 徐浩
遵循Restuccia(2008)和alvaRez-cuadRado(2011)以及盖庆恩等(2013)做法,通过将劳动力市场扭曲引入到一个标准的两部门框架中以此分析劳动力市场扭曲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中国1995~2013年相关宏观数据测算出该时期全国及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劳动力市场扭曲值,并得出近20年里(特别是2003年后)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接着进一步构建了一个包含控制变量的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广义矩估计对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业红
本文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主要经济区域进行分析,以生产函数估计法计算我国不同区域内劳动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进而合成了我国不同区域内的劳动力扭曲指标,并采用泰尔指数估算各区域的居民收入差距水平。运用劳动力市场扭曲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及Durbin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加剧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收入结构差距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但这一影响的大小沿东部、中部、西部顺次下降。
关键词:
劳动力扭曲 收入结构 泰尔指数 空间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安虎森 颜银根 朴银哲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Pfluger(2004)模型中加入房屋部门并构建了2×3×2空间均衡模型,同时考察了非技能劳动力的异质性移民行为,以此来研究城市高房价和户籍制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及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之外,提高城乡市场开放度也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当城乡市场开放度比较低时,城市高房价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当城乡市场开放度比较高时,城市高房价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在城乡市场开放度比较低时,户籍制度抑制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当城乡市场开放度高于某个"临界值"时,户籍制度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此时废除户籍制度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