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2)
2023(11940)
2022(10103)
2021(9217)
2020(7662)
2019(17009)
2018(16652)
2017(31841)
2016(17408)
2015(19685)
2014(19655)
2013(19607)
2012(18715)
2011(17539)
2010(18446)
2009(17980)
2008(16892)
2007(15531)
2006(14305)
2005(13397)
作者
(52028)
(44443)
(43994)
(41984)
(28015)
(21144)
(19813)
(17101)
(16981)
(15736)
(15572)
(14706)
(14479)
(14335)
(14059)
(13448)
(12746)
(12698)
(12673)
(12666)
(11550)
(10947)
(10685)
(10374)
(10006)
(10001)
(9760)
(9689)
(9114)
(8819)
学科
(95621)
经济(95509)
(54745)
(49895)
管理(49637)
(34061)
企业(34061)
农业(33268)
方法(26888)
业经(25194)
地方(22983)
数学(22499)
数学方法(22317)
中国(21866)
(21614)
(20395)
(18681)
(15509)
(14715)
(13796)
金融(13792)
(13293)
银行(13267)
(12849)
(12811)
地方经济(12719)
农业经济(12598)
环境(12401)
(12124)
贸易(12113)
机构
学院(268312)
大学(266364)
(120080)
经济(117740)
管理(97794)
研究(97135)
理学(82615)
理学院(81694)
管理学(80462)
管理学院(79961)
中国(75693)
(61356)
科学(56543)
(56102)
(55143)
(50021)
农业(46759)
研究所(44670)
中心(44358)
(43464)
业大(42805)
财经(42443)
(38207)
经济学(37191)
(36716)
师范(36420)
北京(35038)
(33382)
(33274)
经济学院(33006)
基金
项目(166983)
科学(131577)
研究(126382)
基金(120880)
(104634)
国家(103595)
科学基金(87839)
社会(83544)
社会科(78701)
社会科学(78679)
(65987)
基金项目(63308)
教育(56663)
(53963)
自然(52649)
编号(51496)
自然科(51308)
自然科学(51296)
自然科学基金(50383)
资助(48092)
成果(43505)
(38271)
(38089)
重点(37879)
课题(36351)
(36279)
国家社会(35018)
(33979)
(33927)
(33145)
期刊
(153988)
经济(153988)
研究(85909)
(65668)
中国(62539)
农业(44247)
学报(43244)
(42599)
科学(40670)
管理(35489)
大学(34059)
学学(32340)
(29514)
金融(29514)
业经(27769)
教育(27419)
财经(23297)
技术(21965)
经济研究(21789)
问题(20950)
(20303)
(20245)
世界(16826)
农村(15736)
(15736)
(15570)
农业经济(15401)
技术经济(14306)
经济问题(14290)
(13360)
共检索到430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管清友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当中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不但没有解决 ,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些学者只把土地流转看作是一个规模经济和效率的问题 ,而没有注意到这首先是个社会稳定和公平问题。由于“制度悖论”的存在 ,如果制度变迁中受损失者是统治者所必须依赖的集团 ,那么统治者会因为害怕自己的政治支持受到侵蚀而情愿不进行这种制度变迁。这是中国改革决策者所面临的两难问题 ,也是农村出现所谓“政治危机”的根源。权威主义体制下处在无组织状态的弱势的农民很难能够真正取得政治上的合法权力 ,那么给予他们在社会权利上的倾斜应该成为一个次优的选择。但是 ,跨越“瓦尔得莫·皮诺切克式的深渊”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志勇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旨在调整农村社会生产关系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潜在利润是否能转化为现实 ,是由目前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社会主体力量的结构 (政府、农民 )共同决定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管清友  王亚峰  
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与农村基层政治治理格局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经济地租成为基层组织经济权力的实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必然的一种寻租行为。在土地流转的实际操作中,地方既得利益集团既然不能用直接手段反对或者拒绝,那么采用热农地“流转”冷界定土地权利,或者是先流转后界定权利就成了维护自身局部短期利益的主要手段。农地制度改革不仅仅难在是利益之争,关键是在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下,而又要依靠这些既得利益集团来实现这种制度变迁。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如果要实现显著的效率优化,就必然要求有外来的强大的权利资源对制度变迁的目标和过程予以引导,中央政府应充当这一主体,从农民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米运生  罗必良  
为洞察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本质,本文研究选择了功能主义而非传统的结构主义视角。从功能主义视角看,农地集体所有权承载了三重不同维度的制度功能: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关系、助推国家发展战略和保障农业基础性地位。然而,城乡"二元"思维和地方政府等既得利益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制度异化。这集中体现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有关农地发包方权利与义务的相关规定。本文研究表明:原本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制度功能以"权利"或"义务"的形式被转嫁到集体;作为"回馈",集体被赋予一定的农地处分权和隐性的收益权。制度异化导致的结果是:因缺乏资质与能力,有关集体"权利"和"义务"的诸多规定成为"写在纸上的制度"。制度异化助长了违规征地等问题,并影响到制度功能的充分实现。本文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国土规章制度;明确地方政府需承担的应有职责;集体需要回归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中心缔约者"角色并获得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绍东  邰俊杰  卜俊煜  高雅婷  邓宏伟  陈文琦  姚瑾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已实现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第一次飞跃",但仍需要向规模化经营和集体经济方向进行"第二次飞跃"。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两条路径,提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一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一条路径。而生产关系改革引领生产方式演进和生产力水平跃升,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二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二条路径。在对安徽小岗和贵州塘约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可以明确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方向,着力改变目前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空置"状况,恢复和增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功能。在此基础上,分类设计农地制度的三类具体形式,一是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大中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引导种田大户和家庭联合农场发展的中小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引导"农户+公司"模式发展的农地股份公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海娜   罗玉辉   侯为民  
当前,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存有争议。一些学者从“公平”角度出发,提倡应坚持集体所有制,照顾小农发展,避免失地农民的出现;另一些学者从“效率”角度出发,提倡土地是农民的财产,由农民自主进行市场化流转,政府不应该限制。基于这种“理念之争”,本文试图打破此“僵局”,通过测量农民土地依赖程度来科学推动未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方向。由此,本文构建中国农村土地依赖测算模型,其应用价值在于:一是依据土地依赖度科学推动土地流转;二是依托土地依赖度分类指导各地土地改革;三是依托土地依赖度协调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伊然  
对危机传导链条的逆推式探究表明,在泡沫破裂、泡沫形成这两个关键阶段的背后都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根源,即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美国政治的右转,新自由主义开始盛行,从而导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朝着不利于前者的方向大大倾斜。在住房政策、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泡沫逐渐成形。然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供给只是暂时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了支付手段,却无法解决实际收入与真实购买能力不足的根本问题。正是由于缺乏实际收入的支撑,泡沫最终破裂,引发了本次金融危机。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决之道在于,平衡收入分配、提高社会保障力度、使经济增长的果实能够惠及广大中低收入阶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绍欣  
1.批评争论气氛匮乏。目前,在全国各种经济学期刊、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体上,学术争论的气氛很淡,批评意识更为缺乏。没有在学术自由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促进学术研究健康发展和繁荣的批评与争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经济学的真正多元状态是在批评中发展起来的,无批评的多元状态(目前我国的情况)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多元状态。批评争论意识的重建已成为我国目前政治经济学复兴的当务之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秦卫波  刘力臻  
欧债危机的演变历程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重新探讨欧债危机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欧债危机的爆发由多种原因引起,欧元区国家及IMF等国际机构为应对欧债危机,先后组建近万亿欧元的金融防火墙,并约束各国制定严格的财政预算,努力推动欧元区的财政联合,以消除欧债危机的根源。当前,随着危机的深化,欧元走向何方成为最大悬念。本文分析了三种可能,认为欧债危机的解决必然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方志  李璐媚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经济上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以某种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渊  翟坤周  
该文主要从长时段或过程性角度揭示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演进的逻辑理路和变迁规律,重点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变迁对农村土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阶段性含义及特征,进而探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演化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等政治经济学逻辑,并做出结论性评价和提出政策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池春  马华  
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制度根基,其四十年改革变迁是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反映,农民利益保护与利益发展始终是这一进程的核心议题。从国家维度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农民利益保护的主要制度基础;从市场维度分析,合理有效的产权配置是解决农民利益发展市场化的关键;从农民维度分析,产权要素与市场要素集聚混合所带来的发展新动能与风险并存。农村过渡性市场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的秩序均衡策略,其对农村产权安排的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对农民利益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菁  
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民主制度的关系研究是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世界许多国家经济状况持续低迷,然而,许多新兴民主国家应对经济危机能力显著增强。通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探讨经济发展与民主制度、经济危机与民主变革、经济结构与民主巩固的关系,以及分析民主制度中的可信承诺、产权结构、政治权力和宪政设计推动经济绩效的逻辑结构,从而进一步解释新兴民主国家的政治制度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依然具有合法性的原因。同时,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有助于拓展民主化研究的研究范围和理论视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承明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广义政治经济学“尚有待于创造”。百多年来,这一学科并无很大进展。西方学者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永恒的,根本没有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德国历史学派虽重视历史,而实际是把古代和中世纪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创造广义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永秀  任保平  
一、建立《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构想依据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范式的特点,追溯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结合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现状的认识,本文提出建立《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构想:1.理论基础。《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包含几层含义:一是立足于新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二是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