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3)
- 2023(8838)
- 2022(7541)
- 2021(6975)
- 2020(6002)
- 2019(13705)
- 2018(13442)
- 2017(26234)
- 2016(14313)
- 2015(15695)
- 2014(15701)
- 2013(15455)
- 2012(14439)
- 2011(13039)
- 2010(13417)
- 2009(12757)
- 2008(12834)
- 2007(11672)
- 2006(10517)
- 2005(10070)
- 学科
- 济(54841)
- 经济(54736)
- 管理(46414)
- 业(42015)
- 企(35811)
- 企业(35811)
- 方法(20959)
- 财(19455)
- 制(17910)
- 数学(17609)
- 数学方法(17283)
- 中国(16212)
- 农(15155)
- 业经(12636)
- 学(12334)
- 体(12001)
- 银(11702)
- 银行(11684)
- 务(11630)
- 财务(11586)
- 财务管理(11554)
- 行(11155)
- 企业财务(11027)
- 融(10810)
- 金融(10808)
- 体制(10060)
- 贸(9898)
- 贸易(9891)
- 易(9641)
- 农业(9454)
- 机构
- 大学(204238)
- 学院(201424)
- 济(84148)
- 经济(82268)
- 管理(73730)
- 研究(72316)
- 理学(62218)
- 理学院(61477)
- 管理学(60279)
- 管理学院(59882)
- 中国(56526)
- 财(45585)
- 京(43535)
- 科学(41940)
- 所(37275)
- 财经(34436)
- 农(33651)
- 研究所(32980)
- 中心(32907)
- 江(32606)
- 经(31095)
- 业大(28199)
- 北京(27862)
- 经济学(26363)
- 范(26260)
- 院(26176)
- 师范(25983)
- 农业(25936)
- 州(25535)
- 财经大学(25531)
- 基金
- 项目(128192)
- 科学(101409)
- 基金(94539)
- 研究(93783)
- 家(83000)
- 国家(82334)
- 科学基金(69940)
- 社会(60840)
- 社会科(57675)
- 社会科学(57660)
- 基金项目(48819)
- 省(48787)
- 自然(44538)
- 教育(43575)
- 自然科(43541)
- 自然科学(43528)
- 自然科学基金(42764)
- 划(41672)
- 资助(39060)
- 编号(36514)
- 成果(32267)
- 重点(29464)
- 部(29292)
- 制(29162)
- 性(26664)
- 课题(26619)
- 发(26600)
- 创(26478)
- 国家社会(25735)
- 教育部(25399)
共检索到324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俊青
自1997年起,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自建国以来第一次总需求不足的状况,对其出现的原因,理论界争论颇多。但作者认为:单个国有企业低效率供给不足与宏观全社会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并存,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贷款投资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居民的有效需求不足并存,政府为启动需求举债投资与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并存是导致我国需求不足、失业加剧的根本原因。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我国企业、社会和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因此扩大需求、增加就业的根本途径是变革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企业、社会和政治体制。
关键词:
制度 缺陷 需求不足 失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锦华
本刊近期连续刊登了“一个人说了算的是与非”以及对一个人说了算现象的专题讨论,引起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同志的高度重视。日前,陈锦华会长专门约见本刊编辑,对企业中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做了系统的剖析,并指出当年三九集团的教训对中国企业,特别是快速成长型企业的警示意义。本刊将陈锦华会长的谈话整理成文,并经陈锦华会长审定后,在此刊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贺光明
基于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本文从目前出现的新兴金融性机构制度安排的契约、激励、监督几个方面,探讨了新兴金融性机构制度缺陷的主要特征及行为取向,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目的是针对新兴金融性机构建立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使新兴金融性机构走上正规的发展道路,从而使新兴金融性机构监管空白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阎达五 谭劲松
本文认为,为改革董事会、完善公司治理而出现的独立董事制度须有相应的制度与之相配套,这些制度由包括外部公司治理制度、内部公司治理制度以及独立董事制度本身在内的公司治理制度,以证券法律制度为代表的非公司治理制度和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非正式制度等所组成。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尚未能为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造成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先天缺陷,而对这些局限认识不足所导致的独立董事制度设计偏差则形成独立董事制度的后天不足。为完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应该从制度分析入手,标本兼治,长期治本,短期治标,以治标为手段达到治本之目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独立董事制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贺光明 杨海平 王小中
基于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本文从现行国库制度安排的契约、激励、监督以及制衡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经理国库制度缺陷的主要特征及行为取向。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目的是建立一种新的国库制度安排,使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人员既有激励机制产生的动力, 又有来自于监督和制衡机制产生的心理压力,从而使经理国库的低效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
国库制度 制度缺陷 行为取向 代理理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敏杰 聂维亮 李扬
中国改革二十多年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国家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先期注入和随后相继创立的各项农村经济制度,并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资金投入”的运行轨迹,在这一运行过程中,政策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当前“三农”问题的形成,特别是农民问题的日益突出,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多年积累的政治经济矛盾的总反映,但也是多年来涉农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段静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施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止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促进其再就业的基本制度。近年来,通过对失业保险基金的审计调查发现:现行的失业保险金条例,失业保险基金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赖德胜 田永坡
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知识失业”。近年来,我国在经历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面临这样的问题。本文以扩展的工作搜寻模型为框架,分析了当前“知识失业”产生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现阶段出现的“知识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引起的,因此应该逐步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和农村等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在确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时要适当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状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万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龙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政府试图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在农村领域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协调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但是,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变迁并未实现预期目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仍存在主体缺位、逆向效应、治理缺失等方面的配置缺陷。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配置 逆向效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祝用 姚兆中
交强险究竟是责任保险,还是与侵权责任"脱钩"的保障制度,在我国的法律规范中缺乏清晰的定位,由此也造成法律实践的混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颁布后,上述问题进一步凸现。未来交强险的改革,应当在立法上找到清晰的制度定位,明确其责任保险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应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交强险 责任保险 保障制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跃华 顾海英 史清华
我国农业保险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实验,情况仍不乐观。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不足状况,本文从效用层面的角度对其给予解释。假设农民在收入没有达到一定阈值时,其对于风险的偏好随着收入或者财富的增加而趋于规避。因而,对于中国农民来讲,其对于风险的偏好在低收入时往往趋于风险中性,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不倾向于使用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生产中遭遇到的自然风险。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需求不足 市场失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藏波 吕萍
作为耕地保护中的唯一税种,耕地占用税并没有发挥相应的耕地占用行为约束作用和转移支付作用,这其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策略互动是重要原因。本文从合约理论出发,运用委托—代理合约关系中的道德风险模型从耕地占用税的制度中现有合约关系的运行绩效、合约执行中道德风险的规避以及执行问题治理的经验举措等方面,系统分析耕地占用税制度中合约关系的治理问题,以期更好地发挥税收手段实现耕地资源有效保护的目的。研究结论:委托—代理合约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耕地占用税制度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策略互动行为,并为二者合约关系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参考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菁菁 张雁鸣 苏敬勤
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行动往往会经历由"拼凑"到"协奏"的演化,这种组织资源行动的演化除了受到组织内生因素的影响之外,也会受到外部制度层面的影响,但是外部制度层面对其的具体影响机理现有研究并没有细化。本文通过典型的单案例研究,基于制度情境视角,探讨政策和市场两个层面的制度情境对组织资源行动演化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政策情境和市场情境作为外部情境因素推动了资源行动由"拼凑"到"协奏"的演化过程;(2)战略认知结合政策情境和市场情境所对应的机会以及任务复杂程度,匹配企业自身的资源存量,传导了制度情境对资源行动演化的作用;(3)制度情境、战略认知和资源行动演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机理。本研究从制度情境视角探讨组织资源行动的演化机理,并引入了战略认知这一构念,补充并细化了现有对于组织资源行动以及资源行动演化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指导企业资源行动实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十二 李尚蒲
本文以财政分权为切入点,构建一个决定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解释框架。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的依赖;政治集权激励了地方政府官员举债发展经济,并形成和固化了地方经济增长,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依赖政府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官员任期制使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预算软约束。可见,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具有大规模举债的内在激励,同时,投资导向的经济刺激政策、银行赋予地方政府较高的信用评级以及地方政府举债的制度创新,加速了地方政府负债规模的攀升。促使地方政府债务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如下:改变目前中央和地方"事权财权"不对等的财政分权格局;转变依赖政府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官员考评机制;对银行向地方政府贷款实行...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债务 融资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