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2)
- 2023(6466)
- 2022(5424)
- 2021(5027)
- 2020(4253)
- 2019(9562)
- 2018(9411)
- 2017(17526)
- 2016(9795)
- 2015(11293)
- 2014(11345)
- 2013(10862)
- 2012(9993)
- 2011(9188)
- 2010(9399)
- 2009(8893)
- 2008(8893)
- 2007(8163)
- 2006(7244)
- 2005(6902)
- 学科
- 管理(36648)
- 济(34859)
- 经济(34786)
- 业(29328)
- 企(26950)
- 企业(26950)
- 方法(13343)
- 制(12694)
- 财(12583)
- 数学(10640)
- 数学方法(10423)
- 中国(9681)
- 业经(9109)
- 体(8845)
- 学(8720)
- 农(8253)
- 理论(8251)
- 务(7658)
- 财务(7638)
- 财务管理(7617)
- 体制(7558)
- 银(7383)
- 银行(7376)
- 技术(7298)
- 划(7243)
- 企业财务(7238)
- 行(7068)
- 融(6883)
- 金融(6880)
- 和(6386)
- 机构
- 大学(141606)
- 学院(141158)
- 济(55709)
- 经济(54393)
- 管理(53179)
- 研究(46185)
- 理学(45099)
- 理学院(44602)
- 管理学(43900)
- 管理学院(43627)
- 中国(34699)
- 财(30250)
- 京(29643)
- 科学(26160)
- 财经(22893)
- 所(22596)
- 江(22451)
- 中心(21271)
- 经(20581)
- 研究所(20025)
- 范(19739)
- 师范(19568)
- 北京(18391)
- 农(18307)
- 业大(17862)
- 州(17580)
- 经济学(17296)
- 财经大学(16882)
- 院(16737)
- 师范大学(15785)
- 基金
- 项目(91503)
- 科学(72750)
- 研究(70555)
- 基金(65982)
- 家(56564)
- 国家(56101)
- 科学基金(48730)
- 社会(44994)
- 社会科(42618)
- 社会科学(42607)
- 省(35766)
- 基金项目(34610)
- 教育(34437)
- 划(29957)
- 自然(29867)
- 编号(29783)
- 自然科(29162)
- 自然科学(29155)
- 自然科学基金(28647)
- 成果(26202)
- 资助(26154)
- 制(22856)
- 课题(21042)
- 部(20818)
- 重点(20773)
- 创(19559)
- 项目编号(18992)
- 国家社会(18853)
- 教育部(18563)
- 发(18327)
共检索到219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制度性知识代表了特定社会对下一代进行文化教育和价值引导的基本规范,由此具备了进入课程内容的合法性基础。然而,制度性知识要发挥其教育功能。必须在课程设计中接受合理性的批判,即考察它是否与学生的经验建立关联从而使其对学生具有意义,这是当代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以"制度性知识与学习者的意义关系"为核心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观,在处理制度性知识与课程的关系时既考虑传统教育所强调的"传递——接受"的认知关系,也充分关注"对话——理解"的意义关系,在课程设计中彰显人的生命体验和存在意义。
关键词:
制度性知识 课程 合理性批判 新课程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杨勇
文章认为按照高职教育培养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逻辑,至少包含了这样3个假设。假设1:高技能人才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假设2:高职教育能够培养高技能人才;假设3: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需求是合理的。在对这三个命题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高职教育发展要与经济制度改革齐头并进,要寻求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内生性需求,要跳出经济功能的阈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经济功能 合理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云虎
以班级授课为特征的现代课程与教学制度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它依赖于一定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作知识支撑,成绩排名是这种知识逻辑的实践展开,它们本质上是同谋的关系。成绩排名有知识依据,但陷于悖论,交织着当下教育的种种矛盾。革除成绩排名的弊端,需要提高教师素质,改革评价模式,但更要反思其知识基础。教育理论工作者有责任为课程与教学制度设计探究新的知识依据。
关键词:
成绩排名 课程与教学 制度知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光伟
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个分支中,新制度经济学可算是"此物最相思",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谓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制度主义,乃是资产阶级本体论意义上的虚假理论发展之路;其"虚假"就在于本体论工作预设,在于逻辑推理所依据的本体的虚假性,这样才有社会物理学寅数学物理学寅现象学的社会物理学的体系更迭性和知识不断翻新,而其中的话语是高度一致的物象学科(工作)语言。这种资产阶级理论为社会主观批判实践提供了"漫画",创立工作范型,巧设了批判模本,而要求研究对象规定的真正意义的去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杰
传统公司制度以效益为核心价值取向,然而任何法律制度包括公司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其内在道德伦理价值,现代公司制度不能无视企业经营与管理伦理而自行构建一套规则体系。市场道德适用的局限性,决定了除了功利性评判之外,公司制度构建同样需要普适的伦理道德为其提供更高层次的价值评判标准。由此来看,公司社会责任运动其实是对长期被忽视的公司制度伦理价值的一种回归。
关键词:
公司制度 效益 伦理 审视与批判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批判课程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知识谱系。在其“家谱”中,“解放理论”、“再生产理论”和“抵制理论”构成了批判课程理论的三个主要支系,其中“再生产理论”支系又分化出三种模式:“经济再生产模式”、“文化再生产模式”和“霸权再生产模式”。批判课程理论体现了“社会批判”的精神气质,把揭秘“隐性课程”、弘扬社会正义、消除各种歧视作为时代课题,为当代课程研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龙立
美国1970年以来兴起一股批判课程理论和实务的风潮,三十多年来这股着重意识形态及人文化的再概念课程观,已成为美国盛行的一种课程观点。这观点有其正面价值,例如促使人们检视课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公或是课程对人文精神的忽视。然而这种观点也遭受一些质疑,例如过度忽略了实务,只取用现象学、存在主义及批判理论等特定的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贬抑科学、管理学及心理学对课程的价值。这种见解主张在美国都不具有全面的影响力,近年来却在中文世界快速扩散。人们应多留意它的理论缺失,而不宜照单全收,尤其要避免推广这种不周全观点,造成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利。经由对这种观点的批判,可获致五点启示:课程批判与理解之必要、课程论述强调本...
关键词:
课程理论 再概念化 再概念论者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威
巴塔耶的普遍经济学完成了四个转换:从物质财富到生命能量,从局部视角到整体视角,从匮乏预设到过剩事实,从普遍经济到普遍历史。巴塔耶的这一经济哲学思想,同时包含着批判性维度与合理性维度,前者体现在对传统西方经济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上;后者则蕴含在普遍经济学的理论建构中,而这既造成了其自身的理论缺陷,又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若干务实的启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元祥
本文在对新课程批评者关于"轻视知识"评论的立论基点——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的命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观、课程观、课程知识价值观转向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课程教学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中应确立的课程知识观。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知识观 课程观 知识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向阳
高职教育在专注于培育"技术人"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意义和价值层面的审视。笔者从技术批判理论出发,揭示高职教育为什么要实施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同时,这也为构建高职教育通识课程的理论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高职通识课程应建立平行式模块化通识课程架构,这种架构以专业技术为核心不断向外辐射,呈现出科技、伦理、人文等面向。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职教育 技术批判 课程架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黎明 靳玉乐
学科课程是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既是课程理论和实践诸多问题的生发点,也是课程改革的立足点。但在当前课程实践中,一些教育工作者逐渐对学科课程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忽略甚至放弃了对学科课程的深化研究。追寻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澄清关于学科课程的相关争议,理解知识与经验的关系,剖析学科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揭示了学科课程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为学科课程的存在给予了一定的理论阐明。
关键词:
学科课程 知识 综合 经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生全
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取向对课程改革的发起、推进和评价均具有重要影响。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取向一般包括工具合理性、价值合理性和混合型合理性几种类型,分别代表了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改革的规范、课程改革的条件和课程改革的手段诸要素的不同态度和不同处理方式,因此,具有同等理论价值。此次课程改革由于在目标和理念上追求价值合理性,在条件和手段上却忽视了工具合理性,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又过分寻求工具合理性,结果造成不同合理性取向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和不匹配,最终导致课程文本在现实教育环境中遭遇无情挑战。应树立正确的课程批评观,深入探讨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基础,在总结社会各界对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以...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合理性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生尧
课程评价定义的批判分析冯生尧对于课程评价(或评鉴,evaluation)的定义,不同的理论流派有着不同的诠释。定义就如路标,它往往充当相应理论体系的起点和核心,理论体系反过来又是对定义的具体化。因此,批判分析历史上各种课程评价的定义,不但令我们对概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李雁冰
本文在分析教师课程批判力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课程批判力的意义和价值,并从使课程"超越实施"、革新传统理论研究和教师教育课程、尊重教师实践立场、构建生成性教学文化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培育与生成教师课程批判力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教师课程批判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