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9)
2023(8016)
2022(6589)
2021(5996)
2020(5035)
2019(11251)
2018(11122)
2017(20109)
2016(11252)
2015(12575)
2014(12546)
2013(12391)
2012(11547)
2011(10585)
2010(11101)
2009(10881)
2008(10851)
2007(10065)
2006(9175)
2005(8366)
作者
(31696)
(26842)
(26486)
(25486)
(16914)
(12679)
(12062)
(10249)
(10195)
(9667)
(9101)
(8992)
(8744)
(8478)
(8443)
(8107)
(7770)
(7715)
(7714)
(7587)
(6976)
(6535)
(6273)
(6207)
(6078)
(6056)
(6027)
(5917)
(5432)
(5237)
学科
(43949)
经济(43843)
(39078)
管理(38855)
(29804)
企业(29804)
(25094)
(16972)
(16955)
农业(16713)
业经(14834)
方法(14321)
中国(13726)
数学(11971)
数学方法(11787)
(11121)
(10592)
财务(10564)
财务管理(10536)
企业财务(10115)
(9600)
银行(9590)
(9155)
体制(9053)
地方(8965)
(8644)
(8489)
金融(8487)
(7885)
制度(7854)
机构
学院(160876)
大学(160800)
(66863)
经济(65217)
管理(61165)
研究(54007)
理学(51343)
理学院(50795)
管理学(50075)
管理学院(49738)
中国(44538)
(37004)
(33417)
科学(29307)
(29032)
(27541)
财经(27360)
中心(26185)
(26166)
(24587)
研究所(22753)
业大(22105)
(21168)
农业(21106)
北京(21036)
(20951)
师范(20770)
经济学(20350)
(19997)
财经大学(19954)
基金
项目(100015)
科学(79641)
研究(76897)
基金(73302)
(62415)
国家(61784)
科学基金(53740)
社会(51011)
社会科(48108)
社会科学(48100)
(39400)
基金项目(38360)
教育(35382)
自然(32394)
(32195)
自然科(31621)
自然科学(31614)
编号(31588)
自然科学基金(31081)
资助(29093)
成果(27497)
(25513)
(22945)
课题(22252)
重点(22212)
(21175)
国家社会(21171)
(20818)
(20493)
教育部(20173)
期刊
(87123)
经济(87123)
研究(53829)
中国(41072)
(33106)
(31567)
管理(23478)
学报(23410)
科学(22326)
(21036)
金融(21036)
农业(20793)
教育(19559)
大学(19430)
学学(17992)
业经(16387)
财经(14425)
技术(13213)
(12287)
经济研究(11626)
问题(11103)
农村(9641)
(9641)
(9428)
农业经济(8876)
会计(8626)
(8123)
财会(8099)
社会(7532)
(7526)
共检索到267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雪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永济  谢克俭  周国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友叶  陈义平  徐理响  
村级选举是考察村民自治、村庄自主和乡村治理的可视化窗口。探究村级选举实践中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是中国农村研究的重要论题。通过对安徽省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实证性剖析发现,村级选举表现出"高票当选、低票落选"的弱竞争性样态。本文立足于政治系统论,以"制度—生活"为核心机制建构村级选举生态系统,深度分析该生态结构的生成逻辑、运行秩序与实践困境。制度权威影响下选举的规范化与乡村秩序中选举的生活化共同塑造"竞而不争"的选举生态。制度化选举赋予"竞"的生态属性与选举行为,生活化选举形塑"不争"的选举策略与乡土规则。"竞而不争"的选举生态反映了现代性的制度规范与乡土性的生活智慧,在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活三重维度上营造良性选举秩序。由于村级选举中制度性因素与生活化要素的共同作用,在一些选举场域中造成自治空间的消解、选举程序的虚置与选举运行的非均衡化等实践困境。对于如何化解选举中的困境,平衡制度化选举与生活化选举在基层实践中的矛盾性与差异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思红  
在村民委员会竞争性选举中,贿选现象愈演愈烈,这已成为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一大障碍。贿选的产生和蔓延有其内在的社会基础,构成这一社会基础的主要因素有利益取向、村庄派系、人际信任和半熟人社会中的"面子"等,它们相互之间形成共振并反作用于现行相关法律制度。所以,必须运用多元的手段和方式来约束和调整贿选行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范瑜  
本文根据工作中积累的大量材料 ,对 2 0年来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与实践进行了宏  观研究。在描述选举制度演进过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制度的特点。指出它是我国推进  民主化可供借鉴的宝贵资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传玉  
以山东三个村庄的调查为例,以利益和文化为分析框架,来透视村委会选举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具体运作情况。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徐增阳  王光忠  郑柏琼  
本文从村委会选举的学理分析、村委会选举实践中的问题、对策与政策探讨以及农  村问题研究的方法论等三个方面对会议进行了综合评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福云  
本文根据我国法律和地方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实际操,作过程将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划分为不同层次的五种选举模式:普遍模式、无候选人选举模式、整体提名模式、定位选举模式与组合竞选模式。本文在考察分析各种模式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选举模式各自的合法性及其特征、优缺点等,并在最后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仝志辉  
"双过半"是村委会选举制度的关键程序,但随着村民流动日益加剧,它越来越难以实现。选举保有村社共同体并强化其治理的功能也日益丧失。本文论述了选举与村社共同体的关系、村民流动对村社共同体性质的影响以及选举的双重功能,提出村委会选举具有共同体优先旨向,并据此提出了走出"双过半"困局的村委会选举制度设计方向:将两个过半的分母统一设定为登记选民全体;因村而异设定参加投票人数标准和当选所需赞成票数标准,参加投票选民数量应尽量接近选民全体而非仅仅过半,赞成票数则不一定要超过选民全体的一半;同时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对候选人资格进行审查,标准因村而宜。这些措施也有利于使村委会选举和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保持协同,共同推动新的乡村治理机制的形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志鹏  
村委会选举中村民享有的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保障的村民权利 ,是村民自治  权的内容之一 ,应纳入宪法学的研究领域。村民选举权具有基本性、法定性、政治性和自  治性特征 ,在适用法律、享有主体、权利内容、行使方式和救济方式上都与公民选举权不   同 ,是一种特殊的选举权 ,有其特定的权利范围 ,其内容包括确认权、提名权、被选举权、投  票权、救济权、罢免权和知情权等。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村民选举权的享有、限制与剥夺  做出了规定 ,但相关规定很不完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肖唐镖  邱新有  
本文对 40个样本村的选民在选举过程中的心态变化、投票取向及其理性程度、选民  在选举中参与行为以及竞争理念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 ,在村委会选举中 ,选民的选  择行为已趋于理性化 ,越来越多的选民能积极参与选举 ,并敢于在选举中公开争取和维护  自身的民主权利。即使是那些对选举活动弃权或冷漠的选民 ,他们的行为与其说是由于  观念与素质所限 ,倒不如说是对选举的失望所致。不过 ,目前村民的政治文化是分层的、  多元的 ,既有公民文化、顺民文化 ,也有臣民文化 ,还有暴民文化。因此 ,村民选举与村民  自治的发展尚需长期的努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卢福营  
本文通过对一个村委会选举过程的个案考察 ,分析了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大进步 :①民主选举方式取得了重大突破 ;②村民自治权获得了充分的捍卫和实现 ;③村民受到了很好的民主训练和教育。同时 ,指出了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①民主选举过程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导 ;②政府的不当干预 ;③村民的非制度化参与等。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健康发展的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唐鸣  
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制度既在各省(区、市)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也与人大选举中的规范有一些不同。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实际上的委托投票率大大超过统计上的委托投票率。委托投票问题很多,弊大于利,应当废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琴  
中央立法中关于村委会职能的规定是村委会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准则,同时也是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相关立法的依据。但是,考察中央立法,我们发现,由这些职能规定所反映的村委会性质在不同立法中不能保持恒定;指导及协助关系不仅存在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立法中的某些职能设置没有充分考虑村委会的适格性问题;个别法律条款的文字表达极易产生歧义,不利于实施,进而影响中央立法的权威性及有效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艳锋  
我国农村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已近二十年。作为村民自治重要内容的村委会选举开展现状如何?本文根据作者的实践和观察,对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作简单梳理,试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选民角度、基层政权体制角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正确认识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旺盛生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